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础会计课程专业性强,概念抽象,内容枯燥,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本文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一条帮助学生构建会计知识、经验,增强创新能力的“教”与“学”的方法和思路,以期能对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基础会计》课程 建构主义 “教”与“学”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建构主义是对传统教学与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一种关于学习的哲学,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和心理结构为基础建构知识,更加强调缩小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自觉控制所感觉到的东西,服务于自身的学习目的,培养在多变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建構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教师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较深刻的理解。美国第一个全国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
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情景教学)和随机通达式教学。
二、建构主义指导下教师的“教”——教师是导演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成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发动机”,没有兴趣,就没有了动力。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可以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在日常生活中蕴含了会计思想的事物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将现实生活中与会计相关的成语、故事、笑话等引入课堂教学,使枯燥的概念生活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例如在讲解会计起源时,可以“结绳记事”在今日为导入,让学生知道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依然存在着“结绳记事”的信息表达方式,不懂汉语或没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仍有人在使用——云南德宏州德昂族,他们有3种结绳,每种结绳由红、黄、黑、白4种颜色组成,分为粗绳、中绳和细绳。据了解,粗绳用于记录一年的劳动所获;中绳表示一年中的支出情况;细绳代表的是劳务输出,每种颜色也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把融资租赁比做“借鸡下蛋,卖蛋还钱”,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视为“做蛋糕”,把企业的利润分配过程视为“切蛋糕”。
(二)设计真实的教学任务,实现“情景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与任务或者问题相结合,以此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根据教学条件,创建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保持学习的主动权,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把接受的任务和原有知识经验结合起来,提高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学生带入真实问题情境中,将接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下达给学生,这种方式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性。我们可以在讲解原始凭证时,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填写一张“借条”,并将内容附上一定的真实情节,比如打算借一笔钱创业。但与此同时,不要忘记提醒同学,借款人是虚拟的,提示原始凭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像重视现金一样重视原始凭证。在讲解账簿时,不妨提前向学生下达一个记账任务,将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的开支收入以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记账。在上课之前收集比较有代表的进行总结,大部分学生即使在没有学过会计记账知识的前提下,还是会将自己开支分为“吃”、“穿”、“用”,进而引导学生,会计记账也要将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形成会计账户,可以得“吃”、“穿”、“用”都看成是一个账户。进一步分析记账格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清晰的账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和要素。也可以分析,哪些钱是可以不花的,哪些钱是可以少花的,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在账客网上注册一个账号,设计自己喜欢的记账界面和方式,领悟其中的会计思想。这种“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
(三)组织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合作学习被研究者看做是解决教学问题的一剂良药。学生可以通过交流、争论、总结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讲解借贷复式记账法时,不妨先从学生熟悉的银行卡入手,提问自己的储蓄卡可以透支吗?哪种卡可以透支?储蓄卡为什么又叫借记卡,信用卡为什么又叫贷记卡?让学生自由讨论,领悟出“借”与“贷”的含义;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讲解完会计恒等式和复式记账法时,让学生讨论复式记账法里的“借”和“贷”和借记卡、贷记卡里的“借”“贷”含义是否一致,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理解复式记账法,只有深刻理解的东西,意义的构建才更有效。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纠正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另外,财务人员有不同的分工,各有职责和权限,这为分组讨论教学提供了依据。进行手工实训时,分小组教学,让小组成员在一定期间内进行轮岗,不仅教学效果显著,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
(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要怕“出错”。
教育实践证明,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由教师预先提供正确答案的指导方式,不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效果好。教师的考核不要过度强调结果的正确与否,而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到了正确的知识。只要学生对错误进行反省,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许比一次得出正确答案更能促进意义的建构。比如学生刚开始填制记账凭证时,不少同学就容易将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这种本应该填制转账凭证的业务填成了收款凭证,他们出错的原因是把应收账款“收”的和收款凭证的“收”等同起来了,通过老师的引导之后,这类学生错过一次之后,以后很难再犯同样的错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加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可以在错误的尝试中得到益处,如果对学生的活动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就可以改正错误,减少以后犯错误的可能性,增强学习的迁移效果。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学生的“学”——学生是主演
(一)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知识是主动获取的,而不是被动复制的。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看成是“空桶”或者“白纸”,老师承担“装”或者“画”任务,现在“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要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强弱,而不取决于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强弱。自主性地学习,主动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对话,建构自己完整的學习知识体系,是构建主义对学生的要求。学习会计知识,学生要树立“我要学会计,我能学会计,我会做会计”的思想意识。
(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反省自己的认知结构。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在认识方面)、自我体验能力(在情感方面)、自我调控能力(在意志方面)和自我修养能力(在行为习惯方面)。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大部分四年之后将走入社会,其自我管理及能力的提高极其重要。学生应该学会思考,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还缺什么,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有了这些认识,才会学得好,学得快。
(三)学会联系,学会合作。
“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也是学习迁移理论的思想,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交流与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有的经验与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主动搜集并分析相关的信息和资料,通过实践验证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通过“自我协商”,即我争辩什么是正确的与“相互协商”即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培养自己的构建能力。
总之,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学生学会使用会计的思维和探究方式,建立和会计学科相关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生活问题。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方法,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承担责任,鼓励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教育的目的、任务不在“教”,而在于“学”。高等教育要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凡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构建学问、创造环境和经验,使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基础会计》课程 建构主义 “教”与“学”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建构主义是对传统教学与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一种关于学习的哲学,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和心理结构为基础建构知识,更加强调缩小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自觉控制所感觉到的东西,服务于自身的学习目的,培养在多变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建構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教师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较深刻的理解。美国第一个全国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
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情景教学)和随机通达式教学。
二、建构主义指导下教师的“教”——教师是导演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成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发动机”,没有兴趣,就没有了动力。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可以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在日常生活中蕴含了会计思想的事物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将现实生活中与会计相关的成语、故事、笑话等引入课堂教学,使枯燥的概念生活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例如在讲解会计起源时,可以“结绳记事”在今日为导入,让学生知道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依然存在着“结绳记事”的信息表达方式,不懂汉语或没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仍有人在使用——云南德宏州德昂族,他们有3种结绳,每种结绳由红、黄、黑、白4种颜色组成,分为粗绳、中绳和细绳。据了解,粗绳用于记录一年的劳动所获;中绳表示一年中的支出情况;细绳代表的是劳务输出,每种颜色也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把融资租赁比做“借鸡下蛋,卖蛋还钱”,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视为“做蛋糕”,把企业的利润分配过程视为“切蛋糕”。
(二)设计真实的教学任务,实现“情景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与任务或者问题相结合,以此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根据教学条件,创建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保持学习的主动权,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把接受的任务和原有知识经验结合起来,提高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学生带入真实问题情境中,将接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下达给学生,这种方式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性。我们可以在讲解原始凭证时,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填写一张“借条”,并将内容附上一定的真实情节,比如打算借一笔钱创业。但与此同时,不要忘记提醒同学,借款人是虚拟的,提示原始凭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像重视现金一样重视原始凭证。在讲解账簿时,不妨提前向学生下达一个记账任务,将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的开支收入以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记账。在上课之前收集比较有代表的进行总结,大部分学生即使在没有学过会计记账知识的前提下,还是会将自己开支分为“吃”、“穿”、“用”,进而引导学生,会计记账也要将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形成会计账户,可以得“吃”、“穿”、“用”都看成是一个账户。进一步分析记账格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清晰的账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和要素。也可以分析,哪些钱是可以不花的,哪些钱是可以少花的,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在账客网上注册一个账号,设计自己喜欢的记账界面和方式,领悟其中的会计思想。这种“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
(三)组织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合作学习被研究者看做是解决教学问题的一剂良药。学生可以通过交流、争论、总结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讲解借贷复式记账法时,不妨先从学生熟悉的银行卡入手,提问自己的储蓄卡可以透支吗?哪种卡可以透支?储蓄卡为什么又叫借记卡,信用卡为什么又叫贷记卡?让学生自由讨论,领悟出“借”与“贷”的含义;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讲解完会计恒等式和复式记账法时,让学生讨论复式记账法里的“借”和“贷”和借记卡、贷记卡里的“借”“贷”含义是否一致,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理解复式记账法,只有深刻理解的东西,意义的构建才更有效。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纠正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另外,财务人员有不同的分工,各有职责和权限,这为分组讨论教学提供了依据。进行手工实训时,分小组教学,让小组成员在一定期间内进行轮岗,不仅教学效果显著,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
(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要怕“出错”。
教育实践证明,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由教师预先提供正确答案的指导方式,不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效果好。教师的考核不要过度强调结果的正确与否,而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到了正确的知识。只要学生对错误进行反省,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许比一次得出正确答案更能促进意义的建构。比如学生刚开始填制记账凭证时,不少同学就容易将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这种本应该填制转账凭证的业务填成了收款凭证,他们出错的原因是把应收账款“收”的和收款凭证的“收”等同起来了,通过老师的引导之后,这类学生错过一次之后,以后很难再犯同样的错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加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可以在错误的尝试中得到益处,如果对学生的活动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就可以改正错误,减少以后犯错误的可能性,增强学习的迁移效果。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学生的“学”——学生是主演
(一)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知识是主动获取的,而不是被动复制的。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看成是“空桶”或者“白纸”,老师承担“装”或者“画”任务,现在“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要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强弱,而不取决于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强弱。自主性地学习,主动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对话,建构自己完整的學习知识体系,是构建主义对学生的要求。学习会计知识,学生要树立“我要学会计,我能学会计,我会做会计”的思想意识。
(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反省自己的认知结构。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能力(在认识方面)、自我体验能力(在情感方面)、自我调控能力(在意志方面)和自我修养能力(在行为习惯方面)。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大部分四年之后将走入社会,其自我管理及能力的提高极其重要。学生应该学会思考,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还缺什么,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有了这些认识,才会学得好,学得快。
(三)学会联系,学会合作。
“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也是学习迁移理论的思想,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交流与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有的经验与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主动搜集并分析相关的信息和资料,通过实践验证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通过“自我协商”,即我争辩什么是正确的与“相互协商”即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培养自己的构建能力。
总之,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学生学会使用会计的思维和探究方式,建立和会计学科相关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生活问题。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方法,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承担责任,鼓励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教育的目的、任务不在“教”,而在于“学”。高等教育要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凡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构建学问、创造环境和经验,使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