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2年内在我院按时进行孕期检查,且足月后在我处分娩的8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孕检、产后行常规护理、出院后行常规访视;研究组从第一次孕检开始针对“产后抑郁症”实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42天内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第42天共出现2例抑郁症;对照组共9例。结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预防;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以情绪低落、焦虑、悲观及各种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1]。由于其在产褥期出现的可能性最高,不但会给产妇自身造成影响,也不利于新生儿的喂养、护理,对新生儿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我院对40例产妇从孕期开始实行护理干预以预防产后抑郁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调2012年内的80例产妇,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年龄22-35岁,平均(26.6±3.8)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顺产20例,剖宫产20例;初中以上文化32例,初中及以下8例。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26.5±4.2)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顺产19例,剖宫产21例;初中以上文化31例,初中及以下9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孕期常规孕检,不采取任何特殊的预防措施;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阴道冲洗等;出院后行常规访视,了解患者的子宫复旧、切口、睡眠及新生儿的相关情况等。
1.2.2研究组实行护理干预,主要为:
1.2.2.1孕期从第一次孕检开始,对孕期及分娩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同时对其丈夫及家属也进行相应知识的宣教;解答孕妇的疑虑问题;使孕妇对孕期的生理、身体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与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发现有“重男轻女”等可能影响孕妇情绪的行为及时干预。
1.2.2.2入院时做好常规护理,方法同对照组;为其提供一些新生儿喂养的相关知识;对产妇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回答;对抑郁症发生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嘱其丈夫及家属减少可能引起产妇出现抑郁的因素,提早预防。
1.2.2.3产时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相应的方式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允许其丈夫或亲属陪伴;使用无痛分娩技术;在宫缩间歇期与产妇进行交谈;多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嘱其丈夫或亲属多给予产妇安慰、鼓励,增加对分娩的信心;对剖宫产妇做好术中的监测工作;定时询问其是否出现不适;胎儿娩(取)出后,及时告知相关情况,使产妇获得安慰;使用一些赞美新生儿的语言,增加产妇的满足感。
1.2.2.4产后对产妇及家属行产后宣教;为其提供新生儿喂养的相关知识;执行床旁护理,增加产妇对育婴的兴趣;教会其一些保健知识,促进产后体型的恢复;多与产妇进行沟通,发现异常情绪时,积极查找原因并行心理疏导;当产妇与家庭成员之间在新生儿的喂养、护理方面出现不同意见时,做好协调工作。
1.2.2.5出院时行出院时的健康宣教,主要以计划生育、保健知识为主;告知单位的联系方式、产妇复诊的时间、新生儿预防接种、儿保的时间,嘱其按时进行。
1.2.2.6出院后至第42天该阶段是产妇最易发生抑郁症的时期,故出院后的访视工作尤其重要。在出院的第3天进行电话随访,后根据情况定期进行;在电话随访的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抑郁倾向较严重则及时对其进行家庭访视,对高危产妇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为产妇在出院后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使其心态处于平稳、健康状态。
1.3观察指标对两组产后42天内抑郁症的发生情况,采用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判定[2],分值达13分或以上可诊断为抑郁症。
3讨论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受人格特征、内分泌、负性情绪等多因素的影响[3]。女性从怀孕到分娩,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经历了较大的改变[4],若再受孕期疾病、经济等的影响,故出现抑郁的可能性较大。抑郁症的发生给产妇的精神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产褥期的恢复。同时由于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会遭受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乳汁的分泌[5]。产妇一旦患上抑郁症,对婴儿的喂养、护理兴趣大减,部分甚至可能出现杀婴倾向。根据临床资料显示,60%以上的产妇情感支持都来自其丈夫。但大部分丈夫都不具备对产妇及婴儿的护理能力,尤其是对产妇的关心、体贴不到位。因此,我们对40例产妇从孕检开始便实行相应的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丈夫、亲属、医护等多方面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其压力,故产妇的心理状态较好。通过与另40例实行常规孕检、护理、访视的患者进行对比,实行护理干预的一组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因此,我们认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田春青.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06-107.
[2]崔艳青,韩新宏.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4):71.
[3]余小桃.产后抑郁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1,22(1):150-151.
[4]彭凌,王芳.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17-118.
[5]陈玲.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102.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预防;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以情绪低落、焦虑、悲观及各种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1]。由于其在产褥期出现的可能性最高,不但会给产妇自身造成影响,也不利于新生儿的喂养、护理,对新生儿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我院对40例产妇从孕期开始实行护理干预以预防产后抑郁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调2012年内的80例产妇,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年龄22-35岁,平均(26.6±3.8)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顺产20例,剖宫产20例;初中以上文化32例,初中及以下8例。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26.5±4.2)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顺产19例,剖宫产21例;初中以上文化31例,初中及以下9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孕期常规孕检,不采取任何特殊的预防措施;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阴道冲洗等;出院后行常规访视,了解患者的子宫复旧、切口、睡眠及新生儿的相关情况等。
1.2.2研究组实行护理干预,主要为:
1.2.2.1孕期从第一次孕检开始,对孕期及分娩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同时对其丈夫及家属也进行相应知识的宣教;解答孕妇的疑虑问题;使孕妇对孕期的生理、身体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与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发现有“重男轻女”等可能影响孕妇情绪的行为及时干预。
1.2.2.2入院时做好常规护理,方法同对照组;为其提供一些新生儿喂养的相关知识;对产妇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回答;对抑郁症发生的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嘱其丈夫及家属减少可能引起产妇出现抑郁的因素,提早预防。
1.2.2.3产时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相应的方式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允许其丈夫或亲属陪伴;使用无痛分娩技术;在宫缩间歇期与产妇进行交谈;多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嘱其丈夫或亲属多给予产妇安慰、鼓励,增加对分娩的信心;对剖宫产妇做好术中的监测工作;定时询问其是否出现不适;胎儿娩(取)出后,及时告知相关情况,使产妇获得安慰;使用一些赞美新生儿的语言,增加产妇的满足感。
1.2.2.4产后对产妇及家属行产后宣教;为其提供新生儿喂养的相关知识;执行床旁护理,增加产妇对育婴的兴趣;教会其一些保健知识,促进产后体型的恢复;多与产妇进行沟通,发现异常情绪时,积极查找原因并行心理疏导;当产妇与家庭成员之间在新生儿的喂养、护理方面出现不同意见时,做好协调工作。
1.2.2.5出院时行出院时的健康宣教,主要以计划生育、保健知识为主;告知单位的联系方式、产妇复诊的时间、新生儿预防接种、儿保的时间,嘱其按时进行。
1.2.2.6出院后至第42天该阶段是产妇最易发生抑郁症的时期,故出院后的访视工作尤其重要。在出院的第3天进行电话随访,后根据情况定期进行;在电话随访的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抑郁倾向较严重则及时对其进行家庭访视,对高危产妇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为产妇在出院后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使其心态处于平稳、健康状态。
1.3观察指标对两组产后42天内抑郁症的发生情况,采用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判定[2],分值达13分或以上可诊断为抑郁症。
3讨论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受人格特征、内分泌、负性情绪等多因素的影响[3]。女性从怀孕到分娩,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经历了较大的改变[4],若再受孕期疾病、经济等的影响,故出现抑郁的可能性较大。抑郁症的发生给产妇的精神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产褥期的恢复。同时由于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会遭受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乳汁的分泌[5]。产妇一旦患上抑郁症,对婴儿的喂养、护理兴趣大减,部分甚至可能出现杀婴倾向。根据临床资料显示,60%以上的产妇情感支持都来自其丈夫。但大部分丈夫都不具备对产妇及婴儿的护理能力,尤其是对产妇的关心、体贴不到位。因此,我们对40例产妇从孕检开始便实行相应的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丈夫、亲属、医护等多方面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其压力,故产妇的心理状态较好。通过与另40例实行常规孕检、护理、访视的患者进行对比,实行护理干预的一组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因此,我们认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田春青.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06-107.
[2]崔艳青,韩新宏.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4):71.
[3]余小桃.产后抑郁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1,22(1):150-151.
[4]彭凌,王芳.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17-118.
[5]陈玲.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