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翻译教材对翻译教学举足轻重。然而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及高素质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其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市场上流通的大量翻译教材不能满足翻译课堂教学的需要,难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从“教翻译教材”变为“用翻译教材教”。本文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观点。在分析翻译教材在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前提、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翻译教材 需求分析 教材评价 二次开发
一、引言
翻译专业是2006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新专业,这象征着我国翻译专业学科建设新发展的开始。而在翻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翻译教材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它作为翻译教学内容的载体,不仅是使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凭借,还是连接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翻译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翻译教材是指翻译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的练习册、录像带、自学手册、挂图、卡片、计算机软件等。狭义的翻译教材就是指翻译教科书。本文所探讨的翻译教材是指狭义的,即翻译笔译教材。
二、翻译教材的现状
据统计,1947年到2005年,我国已出版了195部翻译教材,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庄智象,2007:103)张美芳教授曾在其出版的《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一书中,对1949到1998年间的翻译教材进行过不同标准的分类,并做了个案研究。这些翻译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种翻译理论或教学理论为依据。然而尽管数目可观,但实际上还是不能满足当前翻译教学的需要,主要是因为翻译教材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姜秋霞,曹进(2006)指出,目前我国翻译教材缺乏翻译技能的层级性内容,缺乏翻译学科的综合性结构,知识老化,题材,体裁单一,缺乏真实语境,缺乏翻译的文化交流特性。相关的调查研究印证了这些看法。早在上个世纪末,穆雷教授(1999)在调查中发现,翻译教师反映翻译课教材不统一,内容比较陈旧,例子比较单一,过于学院式。而张美芳教授(2001)对我国翻译教材的调查结果表明:11.1%的人认为现有教材练习形式单一;练习缺乏合理搭配;练习不够;译例和练习取材不广。总之,在内容设计方面不系统科学,理论与实践匹配不当,对于相关的翻译理论只是进行简单的罗列,翻译练习的设计缺乏语境,选材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等,这些都是翻译教材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建设需解决的问题。鉴于翻译教材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我们不能选用到最完美的教材,但是可以采用最适合的教材,就是二次开发翻译教材。
三、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涵义
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是英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对于翻译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历史上对英语教学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有两种教材观,一种是把教材看做圣经的“知识教材观”,另一种是把教材只看做材料的“智慧教材观”。后者是正确的。它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批判精神,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翻译教材的二次开发,即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选用教材,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对其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需要说明的是,翻译教材的二度开发不是对教材的简单技术加工,也不是教师随意的主观行为,它要求教师从课程的角度,从分析教学情景和学生需求出发,剖析教材,设立教学目标,系统、周密地考虑教学中的各种要素,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最后设计教学方案,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理性思维。
四、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本质
1.使翻译教学课程情景化。
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持续作用的要素构成的。但是“教材只有在成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时,只有满足特定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时,才具有课程的意义”。翻译教材体现了课程设计者的理念,但无论教材编写得如何完美,其内容结构都是整齐划一的,无法满足教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在当今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观指导下,教师要成功地驾驭翻译教学,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对翻译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这样才能提高其对具体教育情景的适用性。翻译教材的二次开发本质上是一个“匹配”的过程,即改变教材的内部特征,使其更符合特定情景的教学需要。
2.师生及教材间“对话”的过程。
翻译教材的二度开发实际上是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教材虽然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它不是绝对权威。这就是为什么课程改革呼吁教师的教材观应该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另一方面讲,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带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走进课堂。教师要善于倾听来自学生的不同见解,通过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满足学生的需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翻译教材“二次开发”作为教师课程重构的过程。
实际上,专家所开发的课程方案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忠实精确的实施。因为这个过程中教育情境是各不相同的,另外这一过程也介入了教师个人的经验知识等主观因素。所以翻译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是要求翻译教师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信念及对翻译课程的解构基础上对翻译课程进行重构。翻译教材是一种正式的课程文本,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实际上是对课程进行重建或二次加工。
4.翻译教材“二次开发”作为翻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四大专业能力。其中之一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这对教师的自身素养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翻译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一个执行者,而且是一个决策者,一个新知识的生成者,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就意味着教师是以上三者的结合体。这必将使教师从教材的奴隶转化为教材的主人,以主人的意识审视教材、开发教材。因为翻译实践范围的广泛,翻译教材留给教师有很大的发挥和创造的自由空间。对翻译教材的二度开发需要教师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一次极好的挑战和契机。 五、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必要前提
1.需要分析。
努南(Nunan,2001)认为,需要分析是为特定学习者决策语言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工具、技巧和方法。马祖尔拉(1998)曾经设计过一个全面的需求分析表,包括学习者的需要,教师的需要,以及行政部门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者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和行政部门的需求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在进行翻译教材二次开发时既要考虑到满足三方面的需求,又要平衡协调。需要分析是一个很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访谈、问卷调查、观察、交谈等。在当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中,对学习者的需要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翻译学习者的需要,即他们的个人需要、学习需要、将来就业需要。教学情境中的“需要”是十分复杂的,而需要的复杂性也会导致需要分析的复杂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前提,才能使二次开发翻译教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翻译教材的选择。
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好适合教学情境的翻译教材是必需的。现在各大院校对翻译教材的选择各异,基本上没有统编的统一使用的翻译教材。有的教师只选用一本,有的为学生选取许多本,但在课堂教学中很少用到。还有的自己编撰教材。这些方式都有可取之处,关键是要先进行需要分析,选取最适合翻译教材然后根据特定的教学情境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
六、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原则
1.效率为先,课标为纲。
教材二度开发首先瞄准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这个目标,优选教学内容,形成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循环。而且必须以《课标》为指导,坚持课标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层次,避免教材二度开发的随意性。
2.注重教材的整体性、连贯性和时代性。
教材二度开发不能破坏原有教材的系统性与知识的连贯性。开发教材资源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跟上时代步伐,关注学生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3.注重教材的知识性和任务性。
“任务型”教学途径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参与。
4.注重教材的生活性。
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指出:“从课程的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因此教材资源要善于挖掘贴近学生实际和贴近生活的内容,而不是单一的文学翻译练习。
七、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技巧
对于教材二次开发的技巧这一专题,一些教师和学者做了相关研究。有的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分析当时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调整。查阅相关的文献可以发现,有很多相关的教学设计,针对于不同的学科。这些对于翻译教学都具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主要的“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1.添加。
顾名思义,添加就是增加更多的材料,它包括延伸和扩展两种形式。延伸是指教师提供更多同类型的材料,因而是数量的变化。例如,在翻译理论的教学中,由于翻译教材篇幅及不同侧重点的原因,它不可能穷尽所能,列出所有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适当添加相关理论,还可以介绍最新的翻译研究动向。扩展是增加不同类型的材料,其侧重于增加不同质的材料。例如在翻译不同文体材料时,教师可以在教材基础之上添加不同的体裁的练习。如广告、说明书、合同,等等。还可以从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补充教材内容,开辟新的方向。
2.删减。
它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小到删减一个练习的部分内容,大到删减一个单元。例如,翻译教材练习中,过时的而且人工加工痕迹很重的翻译练习材料,完全可以删减。
3.修改。
有些材料或内容不是依靠添加或删减就能解决问题。例如有些教师抱怨在一本综合性翻译教材中,文学翻译所占的篇幅太大,而且一些翻译策略可能适合文学翻译但不一定适合法律翻译或是其他。此时如果能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就能很好地适应教学情境。对一些翻译理论的讲解,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对高深晦涩的术语进行简化。这也是一种修改。
4.重新排序。
有些翻译教材中各单元的编排不太适合具体的教学情境,或者单元中的材料排序不科学,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重新排序。
总的来说,“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技巧很多。在实际运用中,同一内容可以运用各种技巧,相反,一个技巧也可应用于不同的内容领域。
八、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毋庸置疑,翻译教学肩负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重任。在翻译教学中,翻译教材的作用至关重要,尽管当前的翻译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但是通过“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途径,我们能完善教材,使其适合特定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 Choosing Your Course Book[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Nunan.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Teach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郭著章.关于翻译教材[J].上海科技翻译,2003(1).
[4]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俞红珍.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本质、内容和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
[7]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语学科为例[D].华东师大博士毕业论文,2006.4.
[8]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翻译教材 需求分析 教材评价 二次开发
一、引言
翻译专业是2006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新专业,这象征着我国翻译专业学科建设新发展的开始。而在翻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翻译教材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它作为翻译教学内容的载体,不仅是使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凭借,还是连接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翻译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翻译教材是指翻译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的练习册、录像带、自学手册、挂图、卡片、计算机软件等。狭义的翻译教材就是指翻译教科书。本文所探讨的翻译教材是指狭义的,即翻译笔译教材。
二、翻译教材的现状
据统计,1947年到2005年,我国已出版了195部翻译教材,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庄智象,2007:103)张美芳教授曾在其出版的《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一书中,对1949到1998年间的翻译教材进行过不同标准的分类,并做了个案研究。这些翻译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种翻译理论或教学理论为依据。然而尽管数目可观,但实际上还是不能满足当前翻译教学的需要,主要是因为翻译教材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姜秋霞,曹进(2006)指出,目前我国翻译教材缺乏翻译技能的层级性内容,缺乏翻译学科的综合性结构,知识老化,题材,体裁单一,缺乏真实语境,缺乏翻译的文化交流特性。相关的调查研究印证了这些看法。早在上个世纪末,穆雷教授(1999)在调查中发现,翻译教师反映翻译课教材不统一,内容比较陈旧,例子比较单一,过于学院式。而张美芳教授(2001)对我国翻译教材的调查结果表明:11.1%的人认为现有教材练习形式单一;练习缺乏合理搭配;练习不够;译例和练习取材不广。总之,在内容设计方面不系统科学,理论与实践匹配不当,对于相关的翻译理论只是进行简单的罗列,翻译练习的设计缺乏语境,选材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等,这些都是翻译教材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建设需解决的问题。鉴于翻译教材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我们不能选用到最完美的教材,但是可以采用最适合的教材,就是二次开发翻译教材。
三、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涵义
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是英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对于翻译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历史上对英语教学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有两种教材观,一种是把教材看做圣经的“知识教材观”,另一种是把教材只看做材料的“智慧教材观”。后者是正确的。它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批判精神,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翻译教材的二次开发,即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选用教材,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对其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需要说明的是,翻译教材的二度开发不是对教材的简单技术加工,也不是教师随意的主观行为,它要求教师从课程的角度,从分析教学情景和学生需求出发,剖析教材,设立教学目标,系统、周密地考虑教学中的各种要素,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最后设计教学方案,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理性思维。
四、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本质
1.使翻译教学课程情景化。
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持续作用的要素构成的。但是“教材只有在成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时,只有满足特定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时,才具有课程的意义”。翻译教材体现了课程设计者的理念,但无论教材编写得如何完美,其内容结构都是整齐划一的,无法满足教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在当今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观指导下,教师要成功地驾驭翻译教学,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对翻译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这样才能提高其对具体教育情景的适用性。翻译教材的二次开发本质上是一个“匹配”的过程,即改变教材的内部特征,使其更符合特定情景的教学需要。
2.师生及教材间“对话”的过程。
翻译教材的二度开发实际上是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教材虽然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它不是绝对权威。这就是为什么课程改革呼吁教师的教材观应该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另一方面讲,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带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走进课堂。教师要善于倾听来自学生的不同见解,通过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满足学生的需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翻译教材“二次开发”作为教师课程重构的过程。
实际上,专家所开发的课程方案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忠实精确的实施。因为这个过程中教育情境是各不相同的,另外这一过程也介入了教师个人的经验知识等主观因素。所以翻译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是要求翻译教师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信念及对翻译课程的解构基础上对翻译课程进行重构。翻译教材是一种正式的课程文本,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实际上是对课程进行重建或二次加工。
4.翻译教材“二次开发”作为翻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新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四大专业能力。其中之一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这对教师的自身素养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翻译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一个执行者,而且是一个决策者,一个新知识的生成者,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就意味着教师是以上三者的结合体。这必将使教师从教材的奴隶转化为教材的主人,以主人的意识审视教材、开发教材。因为翻译实践范围的广泛,翻译教材留给教师有很大的发挥和创造的自由空间。对翻译教材的二度开发需要教师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一次极好的挑战和契机。 五、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必要前提
1.需要分析。
努南(Nunan,2001)认为,需要分析是为特定学习者决策语言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工具、技巧和方法。马祖尔拉(1998)曾经设计过一个全面的需求分析表,包括学习者的需要,教师的需要,以及行政部门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者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和行政部门的需求并不总是一致的。因此,在进行翻译教材二次开发时既要考虑到满足三方面的需求,又要平衡协调。需要分析是一个很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访谈、问卷调查、观察、交谈等。在当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中,对学习者的需要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翻译学习者的需要,即他们的个人需要、学习需要、将来就业需要。教学情境中的“需要”是十分复杂的,而需要的复杂性也会导致需要分析的复杂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前提,才能使二次开发翻译教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翻译教材的选择。
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好适合教学情境的翻译教材是必需的。现在各大院校对翻译教材的选择各异,基本上没有统编的统一使用的翻译教材。有的教师只选用一本,有的为学生选取许多本,但在课堂教学中很少用到。还有的自己编撰教材。这些方式都有可取之处,关键是要先进行需要分析,选取最适合翻译教材然后根据特定的教学情境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
六、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原则
1.效率为先,课标为纲。
教材二度开发首先瞄准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这个目标,优选教学内容,形成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循环。而且必须以《课标》为指导,坚持课标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层次,避免教材二度开发的随意性。
2.注重教材的整体性、连贯性和时代性。
教材二度开发不能破坏原有教材的系统性与知识的连贯性。开发教材资源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跟上时代步伐,关注学生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3.注重教材的知识性和任务性。
“任务型”教学途径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参与。
4.注重教材的生活性。
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指出:“从课程的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因此教材资源要善于挖掘贴近学生实际和贴近生活的内容,而不是单一的文学翻译练习。
七、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技巧
对于教材二次开发的技巧这一专题,一些教师和学者做了相关研究。有的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分析当时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调整。查阅相关的文献可以发现,有很多相关的教学设计,针对于不同的学科。这些对于翻译教学都具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主要的“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1.添加。
顾名思义,添加就是增加更多的材料,它包括延伸和扩展两种形式。延伸是指教师提供更多同类型的材料,因而是数量的变化。例如,在翻译理论的教学中,由于翻译教材篇幅及不同侧重点的原因,它不可能穷尽所能,列出所有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适当添加相关理论,还可以介绍最新的翻译研究动向。扩展是增加不同类型的材料,其侧重于增加不同质的材料。例如在翻译不同文体材料时,教师可以在教材基础之上添加不同的体裁的练习。如广告、说明书、合同,等等。还可以从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补充教材内容,开辟新的方向。
2.删减。
它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小到删减一个练习的部分内容,大到删减一个单元。例如,翻译教材练习中,过时的而且人工加工痕迹很重的翻译练习材料,完全可以删减。
3.修改。
有些材料或内容不是依靠添加或删减就能解决问题。例如有些教师抱怨在一本综合性翻译教材中,文学翻译所占的篇幅太大,而且一些翻译策略可能适合文学翻译但不一定适合法律翻译或是其他。此时如果能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就能很好地适应教学情境。对一些翻译理论的讲解,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对高深晦涩的术语进行简化。这也是一种修改。
4.重新排序。
有些翻译教材中各单元的编排不太适合具体的教学情境,或者单元中的材料排序不科学,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重新排序。
总的来说,“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技巧很多。在实际运用中,同一内容可以运用各种技巧,相反,一个技巧也可应用于不同的内容领域。
八、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毋庸置疑,翻译教学肩负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重任。在翻译教学中,翻译教材的作用至关重要,尽管当前的翻译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但是通过“二次开发”翻译教材的途径,我们能完善教材,使其适合特定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 Choosing Your Course Book[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Nunan.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Teach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郭著章.关于翻译教材[J].上海科技翻译,2003(1).
[4]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俞红珍.英语教材的取舍和调整——本质、内容和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
[7]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语学科为例[D].华东师大博士毕业论文,2006.4.
[8]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