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密瓜”写成了“哈蜜瓜”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预想不到的状况,它可能会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障碍,但处理得好往往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
  前段时间听了一位王姓老师的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王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然后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哈密瓜,开始了下面的教学,与几位学生有了以下的对话:
  当王老师拿出哈密瓜时,学生们兴奋地说“哈密瓜”“哈密瓜”……
  这时王老师提问。
  师:什么瓜?
  生1:哈密瓜。
  师:你会写这个瓜的名称吗?
  生1:会。
  师:请你上黑板写一下吧。
  这名学生上黑板写下了名称——哈蜜瓜。
  师:能说说起这个名称的意思吗?
  生1:“哈”是开心,吃瓜的人开心嘛,“蜜”是甜蜜,这种瓜吃起来像蜜一样甜。
  从学生中传来一阵阵笑声。王老师稍微愣了一下,继续发问:
  师:那你说说这种瓜主要产自哪里?
  生1:新疆。
  师:它为什么那么甜呢?
  生1:新疆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瓜内糖分的积累,所以它特别甜。
  师:解释得不错,表扬一下。但你查一下字典,看看哈密瓜应该怎么写?
  有学生嘴快:“蜜”字写得不对,应该是“秘密”的“密”。
  这名同学不好意思了,低低的说:“蜜”字写错了,应该是“密”。并迅速擦去重写。
  师:你对“哈蜜瓜”的解释蛮有道理的,但“蜜”字一改成“密”,你的解释就对不上号了。哪位同学来说说哈密瓜名称的由来呢?
  另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
  生2:我知道,哈密瓜的名称来自于新疆的哈密,因为新疆哈密的哈密瓜最为有名而起名哈密瓜。
  师:非常正确。除了新疆,我国还有别的地方生长哈密瓜吗?
  生2:我国西北地区好多地方应该都可以生长哈密瓜,这些地方跟新疆一样,也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
  (“应该”表示推测。说明该学生认真看书并勤于思考,已经懂得“在气候、土质相近的情况下,农作物产品、质量也相近”的道理)
  师:不错。哈密瓜并非哈密独产,西北许多地区都种植哈密瓜。其实,哈密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类似的还有蜜瓜,例如我国就有著名兰州蜜瓜,这个蜜瓜的“蜜”就是甜蜜的“蜜”了。看来李某某同学(第一位的同学)所说的“哈蜜瓜”还是有点道理的,但哈密瓜得名真的不是因为它的甜蜜,而是因为它的著名产地是新疆哈密。现在我们在地图上找一下“哈密”的位置吧,并结合地图来讨论一下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会有“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
  【反思】
  听了本节课,我感触颇多:
  1.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生活中熟悉的、有趣味性的东西最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王老师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哈密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热烈而精彩的探讨,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关系”。此案例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也教育引导了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环境,发现地理问题,以地理视角,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很好地达成了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
  2.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但如果学生的学习经验资源有偏差怎么办?王老师给出了他的抉择:第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哈密瓜名字,把“密”错写成“蜜”,并自圆其说名称的由来。照理讲,这位同学有点“歪理邪说”,老师应立即予以纠正。但王老师却非常尊重学生,没有简单地订正了事,而是显出饶有兴趣地样子,倾听他的解释。正是因为王老师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有了后面精彩的师生互动。
  3.重视应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
  哈密瓜是事前准备的,但第一位同学的别字和解释不是王老师备课时预设的,王老师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对这个课堂上横生的资源,巧妙地它加以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把握处理好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这体现了一个优秀老师的过人的教学素养。
  反观有的老师的课堂教学喜欢事先预设好一切,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引导也只是生搬硬套,牵着学生围绕“标准答案”转,很少注意和应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当学生给出一些“不标准”的答案,有人会因为它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预设而简单粗暴地否定并打断学生的发言,这就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失去了教育引导学生的良机。
  4.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
  本节课王老师一直在贴近学生,跟着学生走,不时地指导帮助。第一位同学可能一直以来就是那样理解“哈蜜瓜”的,王老师没有简单随便地指出他的错误了事,而是不断发问,不断引导,不断启发,最终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地理知识,懂得了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片断的教学案例让我们看到,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高超的艺术性,它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能力提高的过程,也蕴含着师生共同的成长的历程。需要老师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帮助引导学生,努力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人性化,使我们的教育有意义、有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玉带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一时一刻都不停顿地向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索取着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特别是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加工能
一颗晶莹剔透的小水滴.从诞生的那天起.便开始了永无休止的旅程——周游世界.跟着雨姐姐、云哥哥到处游历,一路上欢歌笑语.春天,和小花小草做游戏;夏天,变成露水在花草上面歇
2017年1月1日,广西柳州市老年大学、市老年书画摄影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龙城秋韵”2017年迎春书画摄影展开展仪式在市档案局举行。该次书画摄影展以展示教学成果、喜迎新春为
编辑朋友: 我是一名已经工作了3年的青年人,在某银行任职。我感到工作繁琐而枯燥,如果一直这样干下去,我也就跟机器人差不多了,好象只有中专学历也足够用了。我知道现在社会
一、一般资料(一)个人成长史李某出生在某沿海城市,父母在其出生后工作很忙,2岁以前都由保姆抚养。3岁时,父亲开始自己经营公司,母亲辞职回家做主妇。父亲工作比较忙,李某和
儿子的班主任喊我到学校,说想和我谈谈孩子的学习情况。班主任见到我,嗫嗫嚅嚅告诉我:“您儿子看起来学习很用功,可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在班上一直是中等偏下的成绩,希望您多
早在怀孕时我就想:“等孩子生下来,我绝不让她干一点儿活儿。”当然,这想法是有出处的。1我小时候,妈妈少有节假,下班也很晚,我放学回家带妹妹的同时,还要做好晚饭。因为长得
南昌市老年大学摄影五班有一对特殊学员——82岁的万豫安和56岁的钟苏敏,她们既是同窗又是母女。昔日,母亲在南昌师范学校执教时,女儿就跟随她学习,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如今女
适配子(aptamer)是能够与靶分子以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的相对短小的核酸或肽,大部分适配子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而来。适配子可分为核 Aptamer
2016年12月1日,吉林省老年教育第五届理论研讨会在长春召开。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张永学,省委老干部局原副巡视员、省老年教育协会专职副会长祖惠国,吉林省老年大学专职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