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面向大数据背景下随机退化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的现实需求,结合随机退化设备监测大数据特点及剩余寿命预测不确定性量化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分析了机理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统计数据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以及机器学习和统计数据驱动相结合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的基本研究思想和发展动态,剖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共性难题.针对存在的局限性和共性难题,以多源传感监测大数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73336,61922089,61773386)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面向大数据背景下随机退化设备剩余寿命预测的现实需求,结合随机退化设备监测大数据特点及剩余寿命预测不确定性量化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分析了机理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统计数据驱动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以及机器学习和统计数据驱动相结合的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的基本研究思想和发展动态,剖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共性难题.针对存在的局限性和共性难题,以多源传感监测大数据下剩余寿命预测问题为例,提出了一种数模联动的大数据下随机退化设备剩余寿命预测解决思路,并通过航空发动机多源监测数据初步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借鉴数模联动思路,综合考虑机器学习方法和统计数据驱动方法的优势,紧紧扭住大数据背景下随机退化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不确定性量化问题,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深度学习与随机退化建模交互联动、监测大数据与剩余寿命及其预测不确定性映射机制、非理想大数据下的剩余寿命预测等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氟氯酰(ClF3O)引发铝基复合燃料的热解和燃烧机理。复合燃料中含有硝酸异丙酯(IPN)、黑索金(RDX)、高氯酸铵(AP)、正癸烷和铝粉等组份。氟氯酰引发复合燃料热解和燃烧的机理可归纳为三个部分:(1)引发反应:氟氯酰与正癸烷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氟代产物并剧烈放热。反应过程涉及HF中间体漫走和碳正离子生成。(2)热解反应:引发反应释放的热量导致复合燃料发
为掌握货币流通的主动权、维持现行金融体系的稳定,我国积极开展数字人民币的前瞻性研究,现已进入DCEP的试点工作,这将对数字货币及第三方支付行业产生不可逆转的洗牌与重组。本文通过比较法定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在理论基础、支付流程和存款流程等方面的差异,探讨法定数字货币在技术与理论层面下对第三方支付可能造成的冲击。
准确预测事故概率以及事故所造成的环境后果对于输油管道事故定量环境风险评价而言至关重要。但是严重管道事故数量较少,采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难以准确计算其发生概率。此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参数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直接影响了泄漏油品扩散范围的预测精度。鉴于此,本文探究了输油管道事故的时间特征以及土壤参数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对泄漏油品扩散范围预测结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为了完善输油管道
NMR流体分析系统作为一种精密的流体性质识别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油气性质识别与定量评价中,进而为包括勘探、开采、运输、炼化在内的石油工业领域各个环节方案的制定提供解释参数。针对NMR流体分析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需求与挑战,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包括四方面:(1)多参数多功能流体分析系统设计、优化与实现;(2)快速测量方法研究与实现;(3)流动流体流速及弛豫时间测量方法研究与验证;(4)流体性质参数识别
作为一种高效洁净能源,煤层气已经成为我国能源重要组成部分。煤层气是自生自储式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煤层气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孔隙/裂隙结构复杂,孔隙度/渗透率低等典型特点,这使得煤岩渗透率演化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煤层气产出机理更加复杂。本文以滇东黔西地区煤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孔隙类型、孔径分布、应力敏感等岩样参数测试工作。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了煤岩基质孔隙和裂隙网络数字岩心的建模
在海岛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关注、量化、精确分析海岛型旅游地空间形态对旅游者足迹和视觉行为的影响,成为重要话题。以福建省5个旅游岛为例,立足三元空间理论,构建“地图空间—足迹空间—认知空间”的分析框架,基于互联网旅游者GPS轨迹和旅行照片数据,运用空间句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解构海岛旅游地空间形态,采用多项Logit模型探索海岛形态与旅游者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空间形态上,海岛已形成
近地表低速层的高吸收衰减特征严重影响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虽然现有的地震处理方法和软件能够对近地表低速层的衰减效应进行处理,但大部分处理结果只是部分消除地层衰减效应,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对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更全面、准确、定量的研究与分析。利用地震物理模拟方法参数可控性高、模拟结果真实性强、数据资料信噪比高的特点,可以为全面、准确、定量的研究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提供高质量的地震物理模拟数据。无论是野外勘探
段塞流是油气混输过程中油气输送通道路径改变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现象,导致流体压力波动并进而和结构耦合。对于深水立管系统,这种动力耦合严重恶化了系统的动力响应,是立管的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段塞流形成过程流体瞬时压力波动及其传播的机理和规律没能突破,段塞流和立管系统的耦合作用的研究更加困难。本博士论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的相关理论和数值模拟工作,核心进展体现在:1、通过深入研究段塞流的形成及与立管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起于长乐,终于平潭,全长16.323千米,将人屿岛、长屿岛、小练岛、大练岛串联到一起。桥址所在处风大、浪高、水深、流急,被人们视为"建桥禁区"。2013年11月动工建设,2020年10月、12月,公路段、铁路段分别通车运营,结束了平潭岛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拿下了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大桥的纪录。
岩浆侵入活动影响或改造围岩,从而形成岩浆岩及接触变质岩油气储层。受岩浆侵入活动影响的变质围岩储层逐渐成为我国东部油气勘探新的储量增长点。深入探讨岩浆侵入对沉积围岩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的油田实例和松辽盆地南部的团山子采石场露头实例来探讨辉绿岩侵入对围岩储层的影响作用。基于高邮凹陷北斜坡地区阜宁组岩心、地震及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该地区辉绿岩及其接触变质围岩的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