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博士”:第一代农民工,故乡拿什么迎接你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这个春节,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在读博士王磊光的“返乡笔记”,成为焦点话题。实际上,这篇讲稿并非一次性写就,这些思考与陈述,全建立在作者多年来对故乡深入观察、积累笔记的基础之上。
  最近,王磊光又回过一次家,这里他为我们带来与“第一代农民工”有关的见闻。其实,他早在2012年就发现,在自己的家乡,不少当初外出打工的人,不约而同地回来了。这里是他的两篇笔记。
  第一代农民工,该怎么办?他们能为村庄做什么,或者,村庄能为他们做什么?王磊光的笔记,或许会让人得到很多启发。
  一
  说起农村现状,知识分子可能首先会想到“空巢”。然而,2012年5月和7月,我两次回到大别山腹地的家乡,却发现一个新现象:以前只在过年时才可能看到的面孔,却在这个季节出现在家门口。这些人不是我的长辈就是兄长,40多岁或50多岁,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打工多年,突然不约而同地回乡,并且不愿再出去了。
  他们为什么回乡?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感觉外面已是年轻人的世界,他们不受欢迎了,而且除了出卖苦力,也干不了其他的事情,年纪一天大一天,他们早已厌倦打工生活;二是自家的两层或三层楼房都建了起来,手头还有一点积蓄,且都办了养老保险,没有后顾之忧;三是他们一般都有两个子女在外面打工,经济上不用太操心了。
  然而,回乡的第一代农民工,在家乡真的过得舒心吗?
  回乡做什么?这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似乎还得种田。但他们对土地是否还像二十年前那样又爱又恨呢?远处山上的田地荒芜多年,长满芭茅和灌木,早已成为野猪、野羊的安乐窝,没有人会去重新开垦。近处的田地呢?牛是不用养的,因为有机器替代,现在专门有人出租机器和负责操作。主人反而成了帮手;他们平时对庄稼的照料也不上心,收成好一点坏一点,都无所谓。许多田岸垮塌了,水塘也积满了淤泥,没有人去修整;越来越多的人干脆不种田了。反正买粮也便宜……他们是回到土地上了,但他们对土地的冷漠与疏离。却越来越明显了。
  今天的农村,人与人之间很少往来,哪怕是邻居,平日里见面也不多。大家经常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每天骑摩托到镇上转一圈。镇上商店外边摆着多张椅子,那里成为人们交流最多的“公共场所”。在我离开家乡去上海的前夜,村里一个久病在床的老人终于在半夜死去了。女人们的哭声把返乡的本家都召集过来,他们在屋外替老人守灵,没有任何哀痛,只是放声交谈往昔的日子与今天的生活,一直谈到天明,仿佛过节一般。我能体会到大家平日里的孤独以及对交流的渴望。做了四十年乡镇干部的大伯对我讲:“以前每个行政村都有乡镇干部蹲点,现在老百姓很难见到他们,农村实际是处于个人自治的状态。”
  除了在家看电视,他们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文化享受呢?二三十年前,村里有祠堂、礼堂、庙会、农民运动会、露天电影、小学的钟声,镇上有会堂、文化站、台球室、录像厅、各种节日活动,县里的戏剧团和文化馆的干部,也常会下乡培训农村文艺爱好者……然而,这些文化场所、文化团体和文化活动已消失殆尽。近年来,“农家书屋”也许是国家唯一推广到全国每个乡村的文化建设。但是,无论是在我的家乡,还是在我调研过的其他省份的十多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没有人去借书——似乎大家都不看书了。在我的家乡,除过孩子们的课本,很少人家里有藏书,我的绝大多数长辈和兄长从未买过书。
  新世纪以来,底层写作成为热潮,将种种残酷的生活场景集中来写,放大来写,引起众多评论家的激赏。然而,底层的真正情形就是这样吗?至少乡村不是这样的。要我说,在物质的贫困得到基本解决之后,底层的最大问题是文化生活的欠缺。第一代农民工在大城市苦了许多年。满以为回家就可过上惬意的日子,但是,故乡又能给他们什么呢?今日的乡村并未处于所谓的“残酷生活”激起的波澜之中,乡村太安静了!这些回乡的人,站在熟悉的土地上,精神疲软,百无聊赖,冥冥之中他们在希望着什么,却又说不出自己到底缺什么要什么;好像这种比较富足的生活本身就是希望,但他们又觉得似乎处于一种没有希望的境地……
  我深深地知道,不仅是返乡的农民工,所有底层人民对文化生活都有迫切的需求。我一直忘不了2012年6月在Q市调研时了解到的一个情况:Q市是沿海新型发展城市,其工业园区有工人两万名,但工资水平不高,工人流动快。园区领导都为这个事情发愁。让人惊讶的是,园区有家工厂,从建厂到现在,没有一名工人流失。原来,该厂的老板是个资深基督徒,每天要求工人做祷告,宣扬“我们都是一家人”,并且,这位老板宅心仁厚,对待员工也确实比较好。还有一个工厂,流动的工人也特别少,该厂老板是个佛教徒,在厂里建了一座小庙,带领员工在庙里祭拜。本来,园区是不允许建庙宇的,但看到它有利于“社会和谐”,领导也就佯装不知了。这两件事惊动了更上面的领导,下来看了以后,大发感慨。
  在外漂泊了二十年的第一代农民工开始返乡了!可是,有谁会在山岗上唱一首凝聚着共同记忆的歌谣来迎接他们呢?孙晓忠先生在《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实践》中写道:“如果说文化是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并决定对生活方式的选择,社会主义文化如果要在乡村获得文化领导,就必须思考应该给乡村一个什么样的‘现代’文化。从而将改造乡村文化与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我想,在今天的农村建设上,除了要重构人与土地的关系,更为紧迫的是要重建乡村的文化生活,让老百姓获得较多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中恢复人与人的集体之关系,“通过对集体世界的想象、对乡村公共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民主体的塑造,将个人的内心世界重新敞开”。
  二
  以上的文字写于2012年9月12日。
  几年后的今天,在我的家乡,这个情况几乎没有变化——第一代农民工普遍返乡了。我们村899人,外出打工的三百几十人,40岁以下的基本常年在外。而50岁以上的人,除个别人还在城市打拼,绝大部分都回到家乡重操旧业——务农。他们很快就让自己从“农民工”的身份返回到“农民”。对曾经的城市打工生活,他们并不多谈。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替儿子抚养后代。   乡村生活依然是寂寞、单调的,人人都显得那么孤独。仿佛大家都陷入了失语的状态。在很多垮子,常会碰到一个这样的老人:他(她)老得已经没有力气拿起锄头了,就每天扶着拐杖,坐到门外的石头上晒太阳。碰到一个熟人走过,便会用力喊出一句别人听不大清的话,而那人,也多半并不理会,埋头从他(她)身边走过。这些除了劳动再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的老人,当劳动也将他(她)抛弃的时候,他(她)所能做的,就是每天像看时间的流逝一样看着路人从身边走过,静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这样的话:“乡村生活有一种深刻的悲剧,但这悲剧并没有强烈的戏剧感,而是一种单调的重复,悄无声息的流逝,默默的衰败。”
  我很清楚,并不只有我的家乡是这样的。
  对我所在的村民小组“王家垮”来说,最近一个月倒有一件事情,让在家的男男女女都兴奋起来。王家垮坐落在山凹里,从通村公路到垮子只有狭窄的山路,数百年来,连一天两米宽的泥土路都没有。垮子里筹划修路已筹划了许多年,终于最近把计划落实了。
  为了修通这条路,在家的男人几乎每天夜里都开会,不断地争吵,不断地协商,终于确定了路线,议好了赔偿方案,协调好了土地。——这些男人,我的兄长和父辈,从四十多岁到七十多岁。成为本次修路的主力。然后派出几个代表,找村委会要钱,村支书答应给三万,醉酒的村长忽然清醒,打断村支书的话:什么?三万?两万就够了!村长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干部,快七十岁的人,还在当村长,一生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说话也似乎比书记更有威信。反复讨价还价之后。村里到底只同意“拨款”两万。我们村,虽是全镇版图最大的村,但到底是穷村,确实没有钱;上头有什么项目,往往也落不到这样的穷村。村里答应给我们垮子修路的两万块钱,还是通过“一事一议”的国家政策来解决的。事实上,挖机的工钱、赔偿款以及必需的材料等,大约要四万。
  大家沿着设计好的路线,祭祖开山,把大树砍光,然后挖机进来了。每天有两个人协助挖机师傅的工作。每天都会有新问题出现,比如有人看着自己的田地一块一块地消失在挖机的爪子下,忽然反悔了;有人看到邻居家只挪动一块石头,而自家要废掉大片经济林,就觉得不公平;有人认为新修的主路离自家太远,儿女又不在身边,自己可以走小路,就不想出钱……但这些问题,都通过开会讨论的形式,一一解决了。
  白天修路,晚上开会,经常开到夜里十二点,就这样,一条毛坯路挖出来了。然后垮里的男男女女又集中起来——男人修岸。女人加固路面……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修路和开会的过程中,尽管少不了争吵,但大家的交流明显多起来,笑声也多起来,因为大家忽然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有了一个共同话题。从前到后。有一种声音最强烈:这是给整个垮子修路,给子孙后代修路,总有人要多吃点亏,如果斤斤计较,什么事都做不成。
  泥土路修好的那天傍晚,家家户户自觉买来火炮,在路旁鸣放,炮声一片接一片,传得很远,周边的小组也都知道我们垮子的路成形了;晚上垮里又摆了三桌酒,请来村干部和挖机师傅,在家的男人,一家一个,又聚到了一起……
  我们说:乡村文化的确是衰败了;但说到底。是乡村文化的那个根基——集体——衰败了。在王家垮,我看到了大家在集体协商和集体劳动的过程中,重获了一种主体感。而对这个集体的形成以至发挥作用,那些有见识有勇气的第一代返乡农民。起到了一种类似“乡绅”的作用。——当然,在这里把他们与从前的乡绅同比。也实在是过于夸张了。
  然而。这种“集体”毕竟只是一种临时的集体,它很快就会消散。我们需要的,自然是一种凭借经济、制度和文化所形成的坚固的集体。但是,对于以老人和孩子为主体的乡村,要重构这样的集体,又是如何可能的呢?
其他文献
在中国,政商关系自古就是一个既复杂又敏感的问题,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早在古代,政商关系便捆绑在了一起,不过当时的模式比较简单,政府垄断盐铁、矿山、海贸等暴利行业,或授予商人经营,或直接被官员占有。这样的模式制造了无数的财富神话,汉代桑弘羊,宋代淮扬盐商,明代崛起的晋商,清朝十三行的伍秉鉴便是其中佼佼者。十八大以来,随着一批批官员落马,不良“政商关系”更是为人诟病。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全国政协原副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的思想变化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如何面对新的形势,探索新的途径,使思想政治工作適应时代的需求,有效发挥“生命线”的作用,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这是新形势给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一、切实加强领导,孕育感召力。  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切实加强领导,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摆在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国企党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半年前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交流项目,在哈佛访学,近日刚刚回国。我们约请他就此次访学写一些观察和感受,他欣然应允。  在世界范围内,哈佛大学都是无可争议的一流大学。其历史、影响力和财富为世人景仰。哈佛创立于1636年。比美国建国还早140年,是美国最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哈佛居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第一,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声誉排名榜全球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是长子县最大的妇产科诊疗中心,由门诊区和住院病区两部分组成。门诊区开设产科、妇科、计划生育三个专业组;住院病区开设床位33张,其中产科21张,妇科12张。  产科组:该科组是市级重点专科组,是长子县孕产妇急救中心,能进行正常分娩、难产助娩、新生儿复苏术、一次剖宫产、二次剖宫产及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等诊疗技术。产科门诊开展正常妊娠孕期保健与管理,开设有孕妇学校,对
媒体在报道一些地方的负面新闻时,常会遇到阻挠,可有时候明明是正面报道,也被公关。这是为什么?百思不得其解,跟几个官员聊这个话题后知道,有些官员担心“引起关注”。坏事坏新闻会引起关注,可“好新闻”一样会引起关注。深谙舆论传播规律和官场规则的官员,对说和做有着一套很世故的经验,知道有些事只说不做,有些事只做不说,有些事这样说那样做。之所以如此,就是担心“引起关注”。  如果是坏新闻,影响官员和政府形象
“金”和“融”都是中国的本土字根,但“金融”的概念却不是古已有之,一般认为19世纪后半叶才出现。按照1937年《辞源》的释文,“今谓金钱之融通状态日金融。旧称银根。各种银行、票号、钱庄,日金融机构。”可见金融的本意,是作为服务主体的“金”,在发挥“融通”功能时的状态。“融”在中国是明亮、溶化、流通长远、和谐的意思。融通、通融,都意味着无滞碍、不偏执、不隔离。  可是,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供给,却是
中国公司史就是中国政商关系史  一部当代中国公司史、甚至整部当代中国改革史,无论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商关系史。政府与企业、权力与资本的关系,既是改革的基础,又是改革的对象,还是改革的结果。  甚至可以说,所谓改革史,就是政府在找寻与探求自己权力边界的历史。  扭曲的政商关系是好的市场经济的大敌,良性的政商关系则有益于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因为政府部门的暗箱操作固然会减少,企业营
深圳市政府近日公布了经过重新修改的《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辞职辞退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为《细则》)。根据新的实施细则,深圳市的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将被辞退,被辞退后5年内不准重新录用为公务员。(8月15日《广州日报》)  初闻此消息时,未免不让人感到喜出望外、欢呼雀跃。一则,长久以来,所谓一考定终身,挤进机关几乎就意味着可以超脱于淘汰机制之外,工作绩效多寡都无所谓,这些待遇、
强化档案服务才能复活“死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流动的井喷式增长,人事档案变成“弃档”继而变成“死档”,早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人事档案制度的内在缺陷。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数据是,一方面,在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代管的三四百万份人事档案中,至少有60多万份被主人抛弃;另一方面,目前档案管理收费混乱,全国人事档案收费至少有50亿元以上。  当然,人们“弃档”的原因还因档案越来越失去其
现今的人们会讲故事的被冠名以段子高手,段子好读有哗众取宠的味道,而真正好的故事是需要沉下心来的阅读。快时代,慢阅读,几多奢侈。但不论多奢侈,总有人爱。  生活中的故事,每天都在精彩上演。如果我们统统活在别人的标准和被限定的梦里,故事雷同,无甚可读性。一个国内高考落榜男孩,被美国第一的哈佛大学录取,而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美国11所名校,竞全部被拒录,不过是因为美国人喜欢有经历,能创造、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