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干预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1-90号,并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需通过我院所拟定的一般性质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另一组则需采用本文所研究的方法进行干预。相关工作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能够降低负面情绪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因此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该护理方案。
  关键词:综合护理;短暂性脑缺血;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0例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1-90号,并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见下表1所示。
  1.2方法
  对照组需通过我院所拟定的一般性质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另一组则需采用本文所研究的方法进行干预。主要干预措施有:①心理护理。不定期进行随访,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情以及情绪状态,及时发现并开导出现消极情绪的患者,或者使患者通过哭泣、诉说等方式进行宣泄,表达情绪,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态,以此来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短暂性脑缺血疾病的决心。使患者掌握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同时,举办短暂性脑缺血控制讲座,期间举出短暂性脑缺血成功治疗的案例去鼓励患者,提升患者内在的治疗动力。医护人员需要认识到家属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作用,帮助患者家属认识到短暂性脑缺血的危害与控制办法,医护人员与病人亲属共同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1-2]。②用药管理。为保障治疗获取预期的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期间的舒适度,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需要重点说明,避免由于错误用药方法引起的相关风险事件。对于药物可能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要提前和患者说明,引起足够的重视。必要时可以监督患者进行用药,如用药期间发生了异常的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用前期制定的应急方案进行处理[3]。③健康宣导。需要让患者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有比较具体的认识,相关的护理人员需要向病人解释该病的病因、症状、危害以及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造成积极影响,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改变日常的不良行为与习惯,为之后的治疗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升患者护理依从度。
  1.3观察指标
  通过HAMA量表以及HAMD量表对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共25个条目,条目的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该项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相关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进行检验(P<0.05)。
  2.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具体见表2所示。
  3.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是由于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所引起的。颈内動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会出现单侧肢体瘫痪、偏瘫或面瘫,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病症发病突然,持续时间较为短暂(一般在15分钟左右),多数患者可在1小时内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4]。该病患者除了需要干预相关治疗外,为确保治疗效果还需干预全面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表明,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能够降低负面情绪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护理方案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吕金珠.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180-181.
  [2]申桂丽.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907-908.
  [3]卢花,周鑫.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25(7):82+91.
  [4]谭晶,代兵,张维.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36(8):114-115.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采用根治术干预后尿潴留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手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对患者护理后对比尿潴留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更为优秀,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通过根治术治疗后采用尿潴留预防护理可让尿潴留的发生有效减少,同时针对已经出现尿潴留的患者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关键词: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尿潴留;预防护理  临床中宫颈癌的
目的 通过对小儿脑脓肿临床特征的分析并文献复习,进一步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我院1999~2009年收治的38例脑脓肿患儿临床表现、致病原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发热21例(55.3%),头痛14例(36.8%),呕吐12例(31.6%),头围增大9例(23.7%),抽搐18例(47.4%),临床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或)体征18例(47.4%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临床干预手段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分别选择我院出生的新生儿76例,其中顺产44例,剖宫产32例;早产儿8例.在尚未开奶前出现呕吐,开奶后加重,在排除了病理性因素后,给新生儿以纯母乳喂养、温水灌肠、按摩下腹部及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结果 多种临床干预手段对控制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效果显著.结论 早发现早干预,可以避免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胃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组织学不同,将胃息肉分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比较各型胃息肉在发病部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息肉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指导治疗.结果 10 19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胃息肉365例,检出率为3.6%.胃息肉的组织学类型依次为胃底腺息肉(61.1%),增生性息肉(23.3%),炎性
1 病历摘要  病例1:患者34岁,孕1产0.主因宫内孕9~+月,第一胎,不规律下腹痛2 d,水样腹泻1 d于2009年4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预产期2009年4月20日.孕期顺利,无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2 d前出现小规律下腹痛,1 d前出现水样腹泻,一天3~5次,无呕吐,未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4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4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将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观察组数据。结论;在实验组使用的围术期针对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能够帮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颈锥切手术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127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期患者,56例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组),71例行子宫颈环形电圈切除术(LEEP组),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病变复发以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①LEEP组子宫颈狭窄发生率为7.04%(5/71),CKC组为5.36%(3/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1,P=0.698).②LEEP组复
目的 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IN)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以探讨检测淋巴结CK19的表达对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30例可手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手术中均行肿块周围或乳晕周围注射亚甲蓝进行SLN定位成功,同时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对SLN和非SLN均行常规病理学检测,对SLN同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6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30例伴腹水,36例无腹水)(肝硬化组)进行血浆ET-1和血清TGF-α、TGF-β1含量测定,并与35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血浆ET-1含量[肝硬化无腹水组(36.2±5.0)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