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的讲解素来被教师视为畏途。这固然有诗歌意象的模糊性及由此造成内容多解性等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我们忽视,那就是中国人的思维长于概括而短于精确。这种思维特点使我们满足于对一首诗“有感”,缺少学习探讨和研究“感为何感,感从何来”的兴趣,所以有些讲者被追问得过于急迫时就会张口结舌,也有一些懒惰且聪明的人就巧妙地引用古人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或者长吟一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的《念奴娇》),再痛你一句“自己体会去吧”,就这样把难以表述的诗歌理解抛给了对方。对于教者,我认为诗歌的讲解应该是这样的:即“此中有真意,欲辩即成言”,或者叫“悠然心会,妙处可与君说”。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此中有真意,欲辩即成言”呢?
我们可来个避实击虚,从诗歌最易感知的方面入手。那么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是情绪传达。你想,一首诗歌,尤其是格律诗,很短,就内容无法与散文比丰富,就情节无法与小说比曲折,就人物无法与传记文学比丰满,所以诗歌的特长就是意象。我们知道,即使是没有多少想象训练的人也能对一首诗喜欢异常。为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一个东西的喜爱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我们某种需求,给我们带来愉悦。我想诗歌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带给人愉悦的不是意象,而是意象中所挟带的情绪。如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很短,但是能够流传一千多年,它的魅力不仅仅存在于写得生动,更主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情绪,一种自由自在、和谐的情绪。这些情绪体现在曲项向天歌这种完全自发性的无目的无功利的抒情性动作上,也体现在“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的鹅毛与水的和谐融融上。其实在诗歌的情绪的传达上不一定都需要在意识的层面完成,更多的情绪传达的则是在潜意识的层面完成的。为什么小顽童能够作诗而且作出来的诗不但顽童喜欢,就是成人也喜爱有加呢?其原因就是:在追求自由、自在、和谐的情绪上,大人和顽童是相同的也是相通的。可以说流传久远的古代诗歌大多在情绪的传达上有独到之处。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杜甫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人们耳熟能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它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有人说,这四句诗基本上是由四幅画面组成,四幅画又可合成一幅画,而且定景生动细致,所以深受大家喜爱。当然,这种说法有道理,有深度,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出来的。可是,正是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出来”的事实会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一般人不理解也会喜欢这首诗?所以我想,在成功描写的背后还有能直接地影响读者的东西在,我认为这个东西就是诗歌传达的情绪。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这四句诗分开是四幅画,合起来是一幅更大的画。我们应该深深地想一下,作者凭什么把这四幅画合成一个整体的,也就是说,粘结这首诗的内在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从这首诗给我们的情绪体验来考虑,我们就会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读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不难体会到一种活泼的欢快。我们读“一行白鹭上青天”,不难体会到一种昂扬的奋发。我们读“窗含西岭千秋雪”不难体会到一种自然天成的惊喜,我们读“门泊东吴万里船”亦不难体会到“物为我用”的满足。其实每幅图景,带给我们的首先是一种直觉体验而不是什么艺术特点。这些直觉体验源于诗句所展示的意象,这种意象源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作者把自己所体验到的情绪映射到意象中,然后意象又把这些体验传递给读者。我想这些就是阅读,诗歌阅读其实是一种情绪传达。当然诗歌的情绪传达方式应当是直觉的,潜意识的。这种潜意识的隐蔽性,使我们往往忽略诗歌的情绪体验而偏重于艺术手法的分析。其实孤独的手法是没有意义的。有时,甚至诗歌形式的意义大于手法。如《绝句》诗,四句联合的形式就很有意义。这种联合给我们营造一种视觉,这个视角就是诗人的视角,是诗人看到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诗人看到“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在看到这些的同时,他的情感已经附在这些景物上了。所以整个《绝句》传达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而千百年来人们莫名其妙地喜欢它,也正是因为人们在诵读中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会到这种满足感。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生活是丰富的。他不但有欢快的生活有昂扬的精神,有自然天成的“西岭千秋雪”,而且还“门泊东吴万里船”,于是对生活的一种满足情绪就洋溢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上。其实这种满足感的现实基础是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之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杜甫终于在成都新筑草堂里安下身来。
不管怎么样,阅读诗歌一定要注重情绪的体验。可以这样说,诗人有什么样情绪,就会有什么样的诗歌。有杜甫的诗作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伤感的往事,看到美好的花儿也会溅落泪水(因为人命不如花命),伤感离别,听到鸟叫也会感到心惊。花儿、鸟儿这些美好的字眼传达的并不一定是美妙的情绪体验。所以要了解诗歌不应该注重单个的文字意思,而应该从文字背后的意象入手,应从注重意象传达的情绪着眼。而一旦我们从情绪着眼,则较易直接地得到诗歌的内蕴。
单位:武汉市江夏区豹澥中学
我们可来个避实击虚,从诗歌最易感知的方面入手。那么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是情绪传达。你想,一首诗歌,尤其是格律诗,很短,就内容无法与散文比丰富,就情节无法与小说比曲折,就人物无法与传记文学比丰满,所以诗歌的特长就是意象。我们知道,即使是没有多少想象训练的人也能对一首诗喜欢异常。为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一个东西的喜爱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我们某种需求,给我们带来愉悦。我想诗歌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带给人愉悦的不是意象,而是意象中所挟带的情绪。如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很短,但是能够流传一千多年,它的魅力不仅仅存在于写得生动,更主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情绪,一种自由自在、和谐的情绪。这些情绪体现在曲项向天歌这种完全自发性的无目的无功利的抒情性动作上,也体现在“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的鹅毛与水的和谐融融上。其实在诗歌的情绪的传达上不一定都需要在意识的层面完成,更多的情绪传达的则是在潜意识的层面完成的。为什么小顽童能够作诗而且作出来的诗不但顽童喜欢,就是成人也喜爱有加呢?其原因就是:在追求自由、自在、和谐的情绪上,大人和顽童是相同的也是相通的。可以说流传久远的古代诗歌大多在情绪的传达上有独到之处。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杜甫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人们耳熟能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它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有人说,这四句诗基本上是由四幅画面组成,四幅画又可合成一幅画,而且定景生动细致,所以深受大家喜爱。当然,这种说法有道理,有深度,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出来的。可是,正是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出来”的事实会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一般人不理解也会喜欢这首诗?所以我想,在成功描写的背后还有能直接地影响读者的东西在,我认为这个东西就是诗歌传达的情绪。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这四句诗分开是四幅画,合起来是一幅更大的画。我们应该深深地想一下,作者凭什么把这四幅画合成一个整体的,也就是说,粘结这首诗的内在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从这首诗给我们的情绪体验来考虑,我们就会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读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不难体会到一种活泼的欢快。我们读“一行白鹭上青天”,不难体会到一种昂扬的奋发。我们读“窗含西岭千秋雪”不难体会到一种自然天成的惊喜,我们读“门泊东吴万里船”亦不难体会到“物为我用”的满足。其实每幅图景,带给我们的首先是一种直觉体验而不是什么艺术特点。这些直觉体验源于诗句所展示的意象,这种意象源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作者把自己所体验到的情绪映射到意象中,然后意象又把这些体验传递给读者。我想这些就是阅读,诗歌阅读其实是一种情绪传达。当然诗歌的情绪传达方式应当是直觉的,潜意识的。这种潜意识的隐蔽性,使我们往往忽略诗歌的情绪体验而偏重于艺术手法的分析。其实孤独的手法是没有意义的。有时,甚至诗歌形式的意义大于手法。如《绝句》诗,四句联合的形式就很有意义。这种联合给我们营造一种视觉,这个视角就是诗人的视角,是诗人看到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诗人看到“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在看到这些的同时,他的情感已经附在这些景物上了。所以整个《绝句》传达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而千百年来人们莫名其妙地喜欢它,也正是因为人们在诵读中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会到这种满足感。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生活是丰富的。他不但有欢快的生活有昂扬的精神,有自然天成的“西岭千秋雪”,而且还“门泊东吴万里船”,于是对生活的一种满足情绪就洋溢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上。其实这种满足感的现实基础是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之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杜甫终于在成都新筑草堂里安下身来。
不管怎么样,阅读诗歌一定要注重情绪的体验。可以这样说,诗人有什么样情绪,就会有什么样的诗歌。有杜甫的诗作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伤感的往事,看到美好的花儿也会溅落泪水(因为人命不如花命),伤感离别,听到鸟叫也会感到心惊。花儿、鸟儿这些美好的字眼传达的并不一定是美妙的情绪体验。所以要了解诗歌不应该注重单个的文字意思,而应该从文字背后的意象入手,应从注重意象传达的情绪着眼。而一旦我们从情绪着眼,则较易直接地得到诗歌的内蕴。
单位:武汉市江夏区豹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