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數学学习中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按照数学教学的一般程序、规律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鼓励、肯定、帮助、引导、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向着自主学习转变。学生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引导自学 激励评价 和谐气氛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法的研究,教材的处理,而不去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忽视,主动性被压抑,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学习中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强化意识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手、口、脑并用,知情意并行,使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富有情趣、受学生欢迎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引导自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合谐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必改过去重“教”轻“学”的弊病。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首先由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然后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并寻找提纲答案。自学中可让学生讨论疑难问题。同时教师积极巡回指导,因材施教,帮助差生,使他们不掉队。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充分调动起来,讨论问题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教师点拨
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作用。在整个教学法活动中,教师要确实起到点睛之效。教师主要点拨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点拨教材中的重点、关键;点拨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四、变式训练
变式就是创新。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为训练这条主线,恰当的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问、多思、多用、辨错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独创性。训练包括巩固所学的基础训练的提高学生能力的训练。特别重视对课本列题。习题的“改装”或引申,并注意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或让学生自己编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归纳提高
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结构上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学习数学也不能违背数学本身所具的这种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近,让学生搞懂每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又要做到及时归纳总结。每堂课中都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所知识,需注意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技能及从中提炼出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特殊意义,而且还有益于学生进一步获得、保持、应用知识。
六、优势互补
教学中常见的组织形式有个体教学、分组教学、集体教学。这三种形式各有所长。要保证教学效果,就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对个体差异明显的学生,宜用个体教学形式;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宜用分组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宜用集体教学形式。
七、构建环境
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教师应有意设置一些探索性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余地;解决问题要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围绕“设疑──探疑──解疑” 的教学主线进行教学。第一,设疑。课开始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引出探究的问题,形成本课学习疑问,实现设疑的目的。第二,探疑。通过学生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的过程。第三,解疑。利用师生共议的形式总结出知识结构与规律,使学生达到完全理解,完成解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学生也会学了,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激励评价
科学评估、激励评价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副部队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于学生的认识和实验结果,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加表扬,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商讨,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对待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表现出的暂时不尽人意之处,激励评价就更显得重要,经常性的使用“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比如,有位同学成绩不好,性格也非常内向,从不主动提出问题,也不敢举手发言,有的老师就经常提问他,鼓励他积极去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该位同学在激励中不断进步,感受到学习也是一种幸福,真正享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励是一种力量,是驱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走向成功的力量。只有运用激励性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新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工作实践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建构环境并提供原动力;并按照数学发现的一般程序、规律和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鼓励、肯定、帮助、引导、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引导自学 激励评价 和谐气氛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法的研究,教材的处理,而不去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个体差异,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忽视,主动性被压抑,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学习中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一、强化意识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手、口、脑并用,知情意并行,使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富有情趣、受学生欢迎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二、引导自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合谐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必改过去重“教”轻“学”的弊病。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首先由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然后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并寻找提纲答案。自学中可让学生讨论疑难问题。同时教师积极巡回指导,因材施教,帮助差生,使他们不掉队。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充分调动起来,讨论问题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教师点拨
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作用。在整个教学法活动中,教师要确实起到点睛之效。教师主要点拨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点拨教材中的重点、关键;点拨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四、变式训练
变式就是创新。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为训练这条主线,恰当的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问、多思、多用、辨错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独创性。训练包括巩固所学的基础训练的提高学生能力的训练。特别重视对课本列题。习题的“改装”或引申,并注意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或让学生自己编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归纳提高
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结构上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学习数学也不能违背数学本身所具的这种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近,让学生搞懂每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又要做到及时归纳总结。每堂课中都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所知识,需注意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技能及从中提炼出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特殊意义,而且还有益于学生进一步获得、保持、应用知识。
六、优势互补
教学中常见的组织形式有个体教学、分组教学、集体教学。这三种形式各有所长。要保证教学效果,就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对个体差异明显的学生,宜用个体教学形式;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宜用分组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宜用集体教学形式。
七、构建环境
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教师应有意设置一些探索性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余地;解决问题要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围绕“设疑──探疑──解疑” 的教学主线进行教学。第一,设疑。课开始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引出探究的问题,形成本课学习疑问,实现设疑的目的。第二,探疑。通过学生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的过程。第三,解疑。利用师生共议的形式总结出知识结构与规律,使学生达到完全理解,完成解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学生也会学了,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激励评价
科学评估、激励评价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副部队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于学生的认识和实验结果,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加表扬,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商讨,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对待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表现出的暂时不尽人意之处,激励评价就更显得重要,经常性的使用“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比如,有位同学成绩不好,性格也非常内向,从不主动提出问题,也不敢举手发言,有的老师就经常提问他,鼓励他积极去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该位同学在激励中不断进步,感受到学习也是一种幸福,真正享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励是一种力量,是驱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走向成功的力量。只有运用激励性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新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工作实践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建构环境并提供原动力;并按照数学发现的一般程序、规律和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鼓励、肯定、帮助、引导、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