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从而让高效充盈初中语文课堂,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有效教学 有效准备 有效组织 有效练习
教书十年,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平时教学也非常注重课堂效率,但是学习了《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这本书后,还是真切地感到自己以前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有很多不足,也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这样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从而让高效充盈初中语文课堂,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凡是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应该体现出: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清晰、简明。
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篇幅有点长,如果教学目标定得过多、过高,学生可能无所适从,因此备课时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感受、揣摩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体会景物描写的精妙”,这个目标既简明,又涵盖了小说的两个要素,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这一课的把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有效的教学内容:适量、适度。
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在准备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我想如果只抓住父亲的几个“背影”来教学,就难免会把课文讲成普通的表达父子之爱的文章,所以备课时我翻阅了大量资料,了解朱自清的家境、写此文的背景、写此文之后他父亲的情况以及《背影》这篇文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等等。做好了充分准备,课堂教学时,学生在感受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感念父亲的亲情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朱自清在《背影》中塑造的父亲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第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这样学生就不仅仅记住了父亲的几个“背影”,而是对朱自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如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其中《五猖会》一文中鲁迅的父亲是个严厉、不懂得儿童心理,甚至见不得儿子高兴的负面形象,这让我很自然联想到《背影》中塑造的“好爸爸”,两个父亲一对比,学生对人物就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三)有效的教学手段:灵活、恰当。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手段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手段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贴切,教学自然有效。
以冯骥才的《刷子李》为例,我准备这一课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以相声演员洛桑的口技表演导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分析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第六自然段时,让学生一边欣赏flash动画,一边听朗读录音,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感知刷子李奇绝的刷墙技艺。体会刷子李一身黑衣裤上没有一个白点时,出示一般粉刷匠满身白点的工作照片,对比鲜明,学生一目了然,对刷子李自然佩服得五体投地。采用了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加大了课堂容量,而且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刷子李的高超技艺,教学目标轻松完成。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一)语言组织准确、简练。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几年,由于缺乏经验,我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难免喋喋不休、啰里啰嗦,生怕学生听不到重点内容,因而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随着经验的积累,现在我的语言基本能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语言的风格应该是不一样的。例如教《背影》、《荷塘月色》这类抒情色彩浓的文章,语言必然优美甚或煽情;教《中国石拱桥》这类说明文,又要求语言准确、科学、简练;教津味十足的《刷子李》,我的语言更像单口相声。我想一个优秀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这也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时间组织恰到好处。
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起初我在准备课时,经常担心课堂容量不够,总是查阅大量资料,准备内容过多,结果课堂容量太大,一节课结束了,可能重点内容还没有完全渗透,适得其反。后来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我及时转变了观念,还以《刷子李》为例,授课时,我抓住刷子李的“奇”和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这两个重点,把握住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时鼓励,使得课堂教学一气呵成,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时间控制得恰到好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一位优秀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优秀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是我多年来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本着“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这一原则,我在各环节的安排都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我一直认为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学完《背影》,我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写与亲人相处时最令你感动的瞬间,可以模仿《背影》的写法。结果赵海鹏同学的《母亲的背影》一文语言平实、简练,表达了沉默寡言的母亲对自己深沉的爱;刘玮杰同学的文章《午餐》,也深情回忆了父亲在世时,对自己关爱有加的生活点滴。通过这个练习的设置,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朱自清平实、简练的语言,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平时生活中常常被自己忽略了的亲情。我想这个练习的设置就是有效的。
再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是初二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说明文,首先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概念、类型、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结构、语言特点等基本的文学常识,再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三个特点。学完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练习,要求学生观察小区公园里的一座小石拱桥,写一篇小说明文。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实地测量了这座小桥的长、宽、高,仔细观察了栏杆上雕刻的花纹,还有学生询问家长小石拱桥修建的时间、考察了它使用的石料、注意到了这座桥与公园整体风格的和谐等等,结果学生们完成的说明文整体水平非常高。这个练习的设置,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而且让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有了切身的体会,可谓一举两得。
通过有效教学的实践,我有这样一种体会,真实有效的课堂也许不是最完美的课堂,但只要是真正为学生着想,真正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使那不是最完美的,也值得我不懈追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我希望自己能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让自己的教学成为真正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丁莉娟、赵志昇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2.《有效教学》崔允漷撰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1日第1版
3.《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叶澜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第1版
关键词:有效教学 有效准备 有效组织 有效练习
教书十年,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平时教学也非常注重课堂效率,但是学习了《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这本书后,还是真切地感到自己以前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有很多不足,也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这样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从而让高效充盈初中语文课堂,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凡是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应该体现出:
(一)有效的教学目标:清晰、简明。
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篇幅有点长,如果教学目标定得过多、过高,学生可能无所适从,因此备课时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感受、揣摩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体会景物描写的精妙”,这个目标既简明,又涵盖了小说的两个要素,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这一课的把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有效的教学内容:适量、适度。
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在准备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我想如果只抓住父亲的几个“背影”来教学,就难免会把课文讲成普通的表达父子之爱的文章,所以备课时我翻阅了大量资料,了解朱自清的家境、写此文的背景、写此文之后他父亲的情况以及《背影》这篇文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等等。做好了充分准备,课堂教学时,学生在感受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感念父亲的亲情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朱自清在《背影》中塑造的父亲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第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这样学生就不仅仅记住了父亲的几个“背影”,而是对朱自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如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其中《五猖会》一文中鲁迅的父亲是个严厉、不懂得儿童心理,甚至见不得儿子高兴的负面形象,这让我很自然联想到《背影》中塑造的“好爸爸”,两个父亲一对比,学生对人物就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三)有效的教学手段:灵活、恰当。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手段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手段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贴切,教学自然有效。
以冯骥才的《刷子李》为例,我准备这一课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以相声演员洛桑的口技表演导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分析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第六自然段时,让学生一边欣赏flash动画,一边听朗读录音,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感知刷子李奇绝的刷墙技艺。体会刷子李一身黑衣裤上没有一个白点时,出示一般粉刷匠满身白点的工作照片,对比鲜明,学生一目了然,对刷子李自然佩服得五体投地。采用了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加大了课堂容量,而且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刷子李的高超技艺,教学目标轻松完成。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一)语言组织准确、简练。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几年,由于缺乏经验,我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难免喋喋不休、啰里啰嗦,生怕学生听不到重点内容,因而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随着经验的积累,现在我的语言基本能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语言的风格应该是不一样的。例如教《背影》、《荷塘月色》这类抒情色彩浓的文章,语言必然优美甚或煽情;教《中国石拱桥》这类说明文,又要求语言准确、科学、简练;教津味十足的《刷子李》,我的语言更像单口相声。我想一个优秀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这也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时间组织恰到好处。
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师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起初我在准备课时,经常担心课堂容量不够,总是查阅大量资料,准备内容过多,结果课堂容量太大,一节课结束了,可能重点内容还没有完全渗透,适得其反。后来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我及时转变了观念,还以《刷子李》为例,授课时,我抓住刷子李的“奇”和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这两个重点,把握住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时鼓励,使得课堂教学一气呵成,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时间控制得恰到好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一位优秀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优秀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是我多年来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本着“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这一原则,我在各环节的安排都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我一直认为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学完《背影》,我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写与亲人相处时最令你感动的瞬间,可以模仿《背影》的写法。结果赵海鹏同学的《母亲的背影》一文语言平实、简练,表达了沉默寡言的母亲对自己深沉的爱;刘玮杰同学的文章《午餐》,也深情回忆了父亲在世时,对自己关爱有加的生活点滴。通过这个练习的设置,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朱自清平实、简练的语言,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平时生活中常常被自己忽略了的亲情。我想这个练习的设置就是有效的。
再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是初二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说明文,首先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概念、类型、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结构、语言特点等基本的文学常识,再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三个特点。学完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练习,要求学生观察小区公园里的一座小石拱桥,写一篇小说明文。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实地测量了这座小桥的长、宽、高,仔细观察了栏杆上雕刻的花纹,还有学生询问家长小石拱桥修建的时间、考察了它使用的石料、注意到了这座桥与公园整体风格的和谐等等,结果学生们完成的说明文整体水平非常高。这个练习的设置,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而且让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有了切身的体会,可谓一举两得。
通过有效教学的实践,我有这样一种体会,真实有效的课堂也许不是最完美的课堂,但只要是真正为学生着想,真正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使那不是最完美的,也值得我不懈追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我希望自己能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让自己的教学成为真正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丁莉娟、赵志昇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2.《有效教学》崔允漷撰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1日第1版
3.《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叶澜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