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其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全面做好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各项工作。本文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从完善和落实经济资助政策、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以及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等角度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贫困生 心理问题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32-02
贫困生主要指的是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人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经济的繁荣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从物质方面给予贫困大学生一定资助固然是必要的,但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对贫困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作为高校中的一类特殊学生群体,贫困大学生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如何准确把握其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帮扶和调适,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承载了家庭、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往往较高,这使得他们的成才愿望非常迫切。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处于相对来说不太成熟的阶段,适应能力较差,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本身就容易引发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而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特殊性,过早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心理方面出现一些障碍和问题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
(一)自卑、自尊与敏感并存
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他们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步入大学校门,往往被当地人视为骄傲和榜样。进入大学后,他们自身也会对学习目标有较高的定位,这种高期望值和贫困生自我的高定位,会让贫困生在心理上压力比较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是,由于家庭贫困,他们又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用于勤工助学,进而又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之原有的经济反差和经济因素造成的思想包袱,贫困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会瞬间激化,从而产生自责心理,原有的自尊感便会转化为自卑。因此,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显得尤为敏感,对于其他同学讨论的内容,他们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的一些处境对号入座。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尊,渴望交流但又不会轻易将自己心里的秘密告诉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常感到不被理解,对别人的评价也比较介怀。在他们敏感的内心世界,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
(二)焦虑、抑郁与矛盾心理
贫困生一般都是经过艰苦环境的成长磨练的,他们希望靠自己的不懈努力,特别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换取一个好的前程,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读书当做自己摆脱现状的唯一途径。然而,进入大学后,面对校园中贫富悬殊的现状,特别是当“高手林立”而学业差距不明显的现状,使他们平日引以为豪的闪光点逐渐失去时,强烈的挫败感便油然而生。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对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好工作的担心成为令他们头疼的问题,对前途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感到十分焦虑。有调查显示,因贫困导致心理抑郁的大学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当现实与理想产生的差距较大时,他们时常会产生莫名的低落情绪,而对自己情绪的过分压抑会让自己变得易怒和焦虑。还有一部分抑郁情绪是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有些贫困生对异性有仰慕之情,但迫于自己的现状羞于表白,不敢主动接近,他们更担心由于表白遭到拒绝后同学们的嘲笑,从而产生了男女情感方面的抑郁心理。
(三)人际交往障碍
出于自卑以及生活经历等原因,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独立、孤僻的特点,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学习与生活中也多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这种独立性又容易转化为性格上的孤僻和封闭,他们独来独往,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更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在内心渴望融入同学的圈子,但在交往中却显得比较被动和敏感,在面对某些无心伤害之语时,他们出于保护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从而给人留下不合群的冷漠印象。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选择一个人承受,而不会求助于老师或同学。渴望交往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回避交往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的心理,从而遭遇人际交往的障碍。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年龄多数在20岁左右,正处于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容易在内心形成一种封闭心理。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人的主观需求和动机同客观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种种矛盾,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因素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与个体的认知密切相关。根据心理认知治疗理论,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认知假设往往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这种认知假设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不易察觉却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种潜意识一旦被某种严峻的生活现实激活,则会在大脑中出现情绪抑郁和焦虑等障碍。主要表现在:首先,部分贫困生对自身弱势形成的归因偏差导致了不平衡的心态。能否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原因,直接关系到贫困生心理健康与否。正确的归因产生积极上进的心态,反之则容易走向消极。在现实中,他们将贫困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为客观因素导致,更多的抱怨体制改革与政策欠缺。其次,既成的劣势事实加剧了自卑心理。有些贫困生在抱怨社会不公的同时,又习惯于认命,将贫困归结于家人和自己的能力缺乏,这使得他们自降身價,缺乏抗争的勇气和生活的激情,给整个人生涂上一层灰色的基调。再次,高抱负与低容忍力造成了挫折心理的形成。多数贫困生对通过上大学改变自己命运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适当差距对个人有着明显的激励作用,但过高的期望则很容易导致挫折感的产生,甚至使个体意志消沉,行为失常。 (二)客观因素
除了贫困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也有很多纷杂的外部环境造成的困境与限制。具体表现在:首先,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巨大的学费开支和日益上涨的生活费开支,无疑会给贫困大学生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来自校方催款的压力以及还贷的压力经常交织在一起,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矛盾之中。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校园中无处不在的消费热点和相互攀比的消费心态,又无时无刻地冲击着贫困生的心理,这在无形中又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增添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其次,是教育因素。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考入大学。然而,受到农村原有文化和教育环境以及应试教育的限制,许多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发现,他们和其他同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劣质的教育环境使他们显得缺乏个性,而且综合素质较差。进入大学以后,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驱使他们尽快融入主流校园生活,这对他们来说是需要付出一定艰辛的,贫困生自身的素质差异和融入主流的愿望之间的矛盾常常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最后,是社会因素。随着西方经济个人主义哲学的流行,社会上开始弥漫着一种观念,即贫穷是个人的懒惰与能力的缺乏造成的,社会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将贫困完全视为个人问题的集合。在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下,金钱逐渐变成衡量一切社会文化的标准,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势利而冷漠。社会上流传的这些观念,无疑会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负担。
三、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高校等多个层面建构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方式,把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结合起来,开发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一)完善和落实经济资助政策
要帮助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学校主要依靠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来解决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但奖、助学金的覆盖范围明显太小,大部分贫困生还是依靠助学贷款来解决经济问题。在财政收入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提高相应的资金投入,争取使得奖助比例与贫困生比例保持均衡。此外,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机构,负责制订、落实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帮扶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发挥学校的舆论优势,积极鼓励和争取社会团体、企业或者个人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高等学校应切实负起责任,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奖勤助贷补”的相关政策,使贫困大学生能够得到完成学业和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经济保障,消除他们因经济负担而产生的心理焦虑。
(二)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
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仅靠物质上的资助显然是不够的,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老师进行心理问题咨询和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是这项工作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尤其是针对一些像贫困生这样的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弱势更加明显。贫困大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但社会和学校对于他们“心理贫困”的关注显然还不够。当前,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高校应提高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此项工作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组织专人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等新手段的积极作用,动态把握其心理特点和需求。同时,相关部门应定期邀请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开设心理辅导讲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针对不同对象的心理问题特点,有的放矢,消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心理,通过情绪调控帮助他们降低内心的焦虑心态。另外,高等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在学习、生活、创业、工作经历上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校友或社会人士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奋斗经历和成功经验,用这种示范作用去感染贫困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低谷。
(三)多种方式提升综合素质
经济资助和心理帮扶不是助困的全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和心理上的负担之后,高等学校应教育贫困大学生以自我发展为起点,培养其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品质,激活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大学阶段是贫困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深他们对于招生制度、学费制度、国家助学政策、学校资助体系等方面政策的理解,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自身成长成才和解决经济困难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现象以及贫困现象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此外,高校还应就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关爱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将其作为贫困生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倡导他们把学习、做事和做人统一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观的处世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学会用爱心回报社会。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健康成才。
【参考文献】
[1]周学军.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
[2]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問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1).
[3]肖琼,薛保勤.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劣势及干预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4]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贫困生 心理问题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32-02
贫困生主要指的是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人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经济的繁荣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从物质方面给予贫困大学生一定资助固然是必要的,但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对贫困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作为高校中的一类特殊学生群体,贫困大学生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如何准确把握其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帮扶和调适,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承载了家庭、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往往较高,这使得他们的成才愿望非常迫切。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处于相对来说不太成熟的阶段,适应能力较差,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本身就容易引发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而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特殊性,过早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心理方面出现一些障碍和问题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
(一)自卑、自尊与敏感并存
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他们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步入大学校门,往往被当地人视为骄傲和榜样。进入大学后,他们自身也会对学习目标有较高的定位,这种高期望值和贫困生自我的高定位,会让贫困生在心理上压力比较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是,由于家庭贫困,他们又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用于勤工助学,进而又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之原有的经济反差和经济因素造成的思想包袱,贫困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会瞬间激化,从而产生自责心理,原有的自尊感便会转化为自卑。因此,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显得尤为敏感,对于其他同学讨论的内容,他们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的一些处境对号入座。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尊,渴望交流但又不会轻易将自己心里的秘密告诉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常感到不被理解,对别人的评价也比较介怀。在他们敏感的内心世界,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
(二)焦虑、抑郁与矛盾心理
贫困生一般都是经过艰苦环境的成长磨练的,他们希望靠自己的不懈努力,特别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换取一个好的前程,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读书当做自己摆脱现状的唯一途径。然而,进入大学后,面对校园中贫富悬殊的现状,特别是当“高手林立”而学业差距不明显的现状,使他们平日引以为豪的闪光点逐渐失去时,强烈的挫败感便油然而生。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对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好工作的担心成为令他们头疼的问题,对前途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感到十分焦虑。有调查显示,因贫困导致心理抑郁的大学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当现实与理想产生的差距较大时,他们时常会产生莫名的低落情绪,而对自己情绪的过分压抑会让自己变得易怒和焦虑。还有一部分抑郁情绪是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有些贫困生对异性有仰慕之情,但迫于自己的现状羞于表白,不敢主动接近,他们更担心由于表白遭到拒绝后同学们的嘲笑,从而产生了男女情感方面的抑郁心理。
(三)人际交往障碍
出于自卑以及生活经历等原因,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独立、孤僻的特点,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学习与生活中也多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这种独立性又容易转化为性格上的孤僻和封闭,他们独来独往,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更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在内心渴望融入同学的圈子,但在交往中却显得比较被动和敏感,在面对某些无心伤害之语时,他们出于保护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从而给人留下不合群的冷漠印象。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选择一个人承受,而不会求助于老师或同学。渴望交往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回避交往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的心理,从而遭遇人际交往的障碍。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年龄多数在20岁左右,正处于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容易在内心形成一种封闭心理。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人的主观需求和动机同客观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种种矛盾,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因素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与个体的认知密切相关。根据心理认知治疗理论,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认知假设往往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这种认知假设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不易察觉却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种潜意识一旦被某种严峻的生活现实激活,则会在大脑中出现情绪抑郁和焦虑等障碍。主要表现在:首先,部分贫困生对自身弱势形成的归因偏差导致了不平衡的心态。能否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原因,直接关系到贫困生心理健康与否。正确的归因产生积极上进的心态,反之则容易走向消极。在现实中,他们将贫困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为客观因素导致,更多的抱怨体制改革与政策欠缺。其次,既成的劣势事实加剧了自卑心理。有些贫困生在抱怨社会不公的同时,又习惯于认命,将贫困归结于家人和自己的能力缺乏,这使得他们自降身價,缺乏抗争的勇气和生活的激情,给整个人生涂上一层灰色的基调。再次,高抱负与低容忍力造成了挫折心理的形成。多数贫困生对通过上大学改变自己命运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适当差距对个人有着明显的激励作用,但过高的期望则很容易导致挫折感的产生,甚至使个体意志消沉,行为失常。 (二)客观因素
除了贫困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也有很多纷杂的外部环境造成的困境与限制。具体表现在:首先,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巨大的学费开支和日益上涨的生活费开支,无疑会给贫困大学生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来自校方催款的压力以及还贷的压力经常交织在一起,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矛盾之中。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校园中无处不在的消费热点和相互攀比的消费心态,又无时无刻地冲击着贫困生的心理,这在无形中又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增添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其次,是教育因素。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考入大学。然而,受到农村原有文化和教育环境以及应试教育的限制,许多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发现,他们和其他同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劣质的教育环境使他们显得缺乏个性,而且综合素质较差。进入大学以后,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驱使他们尽快融入主流校园生活,这对他们来说是需要付出一定艰辛的,贫困生自身的素质差异和融入主流的愿望之间的矛盾常常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最后,是社会因素。随着西方经济个人主义哲学的流行,社会上开始弥漫着一种观念,即贫穷是个人的懒惰与能力的缺乏造成的,社会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将贫困完全视为个人问题的集合。在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下,金钱逐渐变成衡量一切社会文化的标准,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势利而冷漠。社会上流传的这些观念,无疑会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负担。
三、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高校等多个层面建构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方式,把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结合起来,开发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一)完善和落实经济资助政策
要帮助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学校主要依靠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来解决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但奖、助学金的覆盖范围明显太小,大部分贫困生还是依靠助学贷款来解决经济问题。在财政收入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提高相应的资金投入,争取使得奖助比例与贫困生比例保持均衡。此外,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机构,负责制订、落实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帮扶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发挥学校的舆论优势,积极鼓励和争取社会团体、企业或者个人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高等学校应切实负起责任,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奖勤助贷补”的相关政策,使贫困大学生能够得到完成学业和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经济保障,消除他们因经济负担而产生的心理焦虑。
(二)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
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仅靠物质上的资助显然是不够的,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老师进行心理问题咨询和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是这项工作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尤其是针对一些像贫困生这样的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弱势更加明显。贫困大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但社会和学校对于他们“心理贫困”的关注显然还不够。当前,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高校应提高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此项工作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组织专人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等新手段的积极作用,动态把握其心理特点和需求。同时,相关部门应定期邀请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开设心理辅导讲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针对不同对象的心理问题特点,有的放矢,消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心理,通过情绪调控帮助他们降低内心的焦虑心态。另外,高等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在学习、生活、创业、工作经历上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校友或社会人士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奋斗经历和成功经验,用这种示范作用去感染贫困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低谷。
(三)多种方式提升综合素质
经济资助和心理帮扶不是助困的全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和心理上的负担之后,高等学校应教育贫困大学生以自我发展为起点,培养其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品质,激活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大学阶段是贫困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深他们对于招生制度、学费制度、国家助学政策、学校资助体系等方面政策的理解,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自身成长成才和解决经济困难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现象以及贫困现象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此外,高校还应就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关爱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将其作为贫困生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倡导他们把学习、做事和做人统一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观的处世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学会用爱心回报社会。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健康成才。
【参考文献】
[1]周学军.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
[2]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問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1).
[3]肖琼,薛保勤.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劣势及干预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4]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