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建立及视神经损伤评估方法进展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它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2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全球大约有7000万青光眼患者.青光眼发病因素多,以眼压升高为其重要的危险因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丧失为特征性改变.迄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治疗方法尚无重大突破,因此建立青光眼动物模型有助于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此文中就建立大鼠青光眼模型及视神经损伤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劈核勾联合显微镊分核技术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41例白内障采用劈核勾联合显微镊劈核技术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患者的手术外切口的弦长均小于5.5mm,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85例(60%);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为124例(88%),平均散光度为(0.83+0.64)D.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见.结论 劈核勾联合显微镊劈分核法简便
目的 进一步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摘除手术中晶状体囊膜的处理方法,观察不同手术方式下晶状体囊膜的处理特点以及对玻璃体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的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摘除病例167例(196只眼),年龄4~75岁,平均35.3岁.其中眼球穿通伤94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3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7只眼,其他病例32只眼.根据对晶状体摘除的手术方式不同,患
目的 台盼蓝染色标记技术引进到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手术流程中,评估其术中辅助术者精确定位光学中心的可行性.方法 临床系列病例分析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37例(37只眼)接受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台盼蓝标记人工晶状体光学中心,术中观测标记点与角膜中心点重合度;术后裂隙灯前段照相分析光学中心位置;对比全部病例术前最佳矫正
杨×男 72岁于2008年6月10日来院.入院诊断:左眼屈光不正,左眼人工晶状体眼.患者于1994年在外院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008年5月在我院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曾有高度近视史;否认伞身疾病史.入院时眼部情况:视力右眼0.8左眼0.15,红绿色觉正常,光定位止常。
期刊
例1 男 21岁 2005年8月在外院行双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2007年5月18日被拳头击伤右眼,当即视物不清,6 h后来我院就诊。
期刊
目的 通过甘油醛与葡萄糖滴眼,意在评估糖基化交联对大鼠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五只,两组分别给予浓度为0.005 mol/L、0.05 mol/L.的甘油醛,另两组分别给予浓度为0.5%、5%的葡萄糖滴右眼,每天2次,第五组为空白对照.7天后处死大鼠,应用微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条带实验比较极限应力σ max(MPa),极限应变εmax(
目的 了解鲁西冀南一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情况,分析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筛查.结果 此次调查研究发现,576例受检儿中共筛查出不同程度
目的 观察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tran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共收治各类难治性青光眼患者162例(162只眼),其中男76例,女86例;平均年龄(54.7±12.3)岁(22~81岁).按青光眼诊断类型分为三组:滤过性手术后开角型青光眼组51例,
摘要Graves眼病又叫甲状腺相关眼病,浸润性突眼,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眼部表现,尤其是与Graves甲亢有关,发病率占甲亢的5%~10%,男性多于女性.对该病的治疗尽管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是仍然十分棘手,尚不能取得完全的功能和外观的改善.严重Graves眼病的治疗更是一个临床难题,因此人们不断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希望攻克Graves眼病这一课题.本文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途径和个体化治疗的现状做
期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常见的致盲眼底病变之一,但是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十分明了.DR的发病不是简单地由单一因素造成,并且各个因素之间又存在着相瓦作用和联系.此文通过回顾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参与DR发病的多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