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增加教学难度,随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的增加作业名目,加大作业量;有的考试次数过多,大搞题海战术。以上种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学校方,应该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向45分钟要效益,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专业素养;课业负担;影响;对策
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基础教育的话题,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课业负担过重,不仅仅与教育发展规律相悖,还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切实将“减负増质”工作落到实处,是每一位教师反思的课题。笔者从教师自身方面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点滴体会。
一、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及原因
(一) 增加教学难度,随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许多文件,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是落实到学校层面,就走样了。一些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在教学成绩上求突破。于是教师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出“高招”:在授课时,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内容上片面地追求难度;一些学校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高分,要求毕业班教师加快教学进度,能够提前结束课程学习,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一些学校要求学生早上6点到校,下午6点放学,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的学校变“走读生”为“住宿生”,要求学生全部住校,利用晚自习补课,更有甚者晚上三节大课(每节课1小时),到晚上11点才让学生回宿舍休息。这些现象远远超出“中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规定。
(二) 增加作业名目,加大作业量
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教育部明确规定:“初中各年级不超过一个半小时。”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远远超出这一界限,甚至数倍。作业名目种类繁多:有正式作业、家庭作业、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配堂练习、单元作业、日记、摘抄、周记等等。作业种类繁多量大,学生每天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这些作业。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睡眠不足,再加上学生体育锻炼不够,学生体质明显下降,视力减退。
(三) 考试次数过多,大搞题海战术
经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初中对学生进行考试形式繁多:单元检测、章节测试、月考、课本知识竞赛、考前冲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考试次数过多,学生备感压力之大,导致出现了抑郁、焦虑、身心疲惫、烦躁等心理,學习效果适得其反。还有大部分教师利用网络,下载试题,进行训练,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好多教师对网络下载的试题,不经过筛选、编辑,采取拿来主义。好多题型不适合自己的学生,有的偏难,有的过于简单,有的题型机械重复,真正成了题海战。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不合格人才。
二、 采取的对策
(一) 强化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当下,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为了自己评优评先和职称考核,教学上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分数,不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认定“勤能补拙”,“课内损失课外补”,不断加大学生的作业量,让学生重复机械练习,这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因素。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经常性更新教育理念,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切实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因为只有教师的素养高了,才能引导点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作为学校层面,应该经常性开展专家讲座、名师讲堂、名师引路等活动,让教师全员参与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网络下载名家视频,学习借鉴名家成熟的课堂教学技巧;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网络研修,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及现代教学技术,并将所学大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二) 精心准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有的学科,不一定必须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如果教师能在课前精心准备,充分预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考虑学情,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加上自己雄厚的知识储备,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突出知识重点,精讲、精练。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动起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当然会是轻松愉悦的,何愁教学成绩提不高呢?减负工作自然会落到实处了。
(三) 精心设计,分层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知识面和视野得以拓宽,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只有作业布置适当,这些目标才能实现。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布置、分层布置。对于好学生,作业难度可以有所拔高,既能让这一层面的学生吃得饱,还能够吃得好;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让他们能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内化、吸收,布置一些能体现基础知识的作业。这样有利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总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来讲,提高自身素养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学校,必须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才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所在。
(通信作者:陈多林)
参考文献:
[1]常攀攀.教师知识“提质减负”的作用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9.
[2]范永丽.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深层成因与综合防治[J].课程.教材.教法,2014:52-57.
[3]秦壮丽.关于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122.
作者简介:王俊琴,陈多林,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关键词:专业素养;课业负担;影响;对策
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基础教育的话题,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课业负担过重,不仅仅与教育发展规律相悖,还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切实将“减负増质”工作落到实处,是每一位教师反思的课题。笔者从教师自身方面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点滴体会。
一、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及原因
(一) 增加教学难度,随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许多文件,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是落实到学校层面,就走样了。一些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在教学成绩上求突破。于是教师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出“高招”:在授课时,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内容上片面地追求难度;一些学校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高分,要求毕业班教师加快教学进度,能够提前结束课程学习,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一些学校要求学生早上6点到校,下午6点放学,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的学校变“走读生”为“住宿生”,要求学生全部住校,利用晚自习补课,更有甚者晚上三节大课(每节课1小时),到晚上11点才让学生回宿舍休息。这些现象远远超出“中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规定。
(二) 增加作业名目,加大作业量
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教育部明确规定:“初中各年级不超过一个半小时。”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远远超出这一界限,甚至数倍。作业名目种类繁多:有正式作业、家庭作业、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配堂练习、单元作业、日记、摘抄、周记等等。作业种类繁多量大,学生每天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这些作业。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睡眠不足,再加上学生体育锻炼不够,学生体质明显下降,视力减退。
(三) 考试次数过多,大搞题海战术
经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初中对学生进行考试形式繁多:单元检测、章节测试、月考、课本知识竞赛、考前冲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考试次数过多,学生备感压力之大,导致出现了抑郁、焦虑、身心疲惫、烦躁等心理,學习效果适得其反。还有大部分教师利用网络,下载试题,进行训练,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好多教师对网络下载的试题,不经过筛选、编辑,采取拿来主义。好多题型不适合自己的学生,有的偏难,有的过于简单,有的题型机械重复,真正成了题海战。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不合格人才。
二、 采取的对策
(一) 强化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当下,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为了自己评优评先和职称考核,教学上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分数,不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认定“勤能补拙”,“课内损失课外补”,不断加大学生的作业量,让学生重复机械练习,这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因素。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经常性更新教育理念,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切实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因为只有教师的素养高了,才能引导点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作为学校层面,应该经常性开展专家讲座、名师讲堂、名师引路等活动,让教师全员参与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网络下载名家视频,学习借鉴名家成熟的课堂教学技巧;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网络研修,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及现代教学技术,并将所学大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二) 精心准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有的学科,不一定必须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如果教师能在课前精心准备,充分预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考虑学情,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加上自己雄厚的知识储备,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突出知识重点,精讲、精练。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动起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当然会是轻松愉悦的,何愁教学成绩提不高呢?减负工作自然会落到实处了。
(三) 精心设计,分层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知识面和视野得以拓宽,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只有作业布置适当,这些目标才能实现。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布置、分层布置。对于好学生,作业难度可以有所拔高,既能让这一层面的学生吃得饱,还能够吃得好;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让他们能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内化、吸收,布置一些能体现基础知识的作业。这样有利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总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来讲,提高自身素养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学校,必须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才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所在。
(通信作者:陈多林)
参考文献:
[1]常攀攀.教师知识“提质减负”的作用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9.
[2]范永丽.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深层成因与综合防治[J].课程.教材.教法,2014:52-57.
[3]秦壮丽.关于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122.
作者简介:王俊琴,陈多林,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