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秃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据调查,玉米穗部秃尖已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滦平县的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践以及调查的结果,对滦平县玉米生产中穗部出现秃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其防治措施,为滦平县乃至冀北地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玉米;秃尖;防治措施
  玉米作为滦平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县玉米年种植面积在28万亩左右,占全县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可是,滦平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春夏连早年份较多,秋季多雨,是靠雨水养田的浅山丘陵区,海拔350~880m,年平均气温在7.6℃之间,无霜期年平均140~180d,年平均降雨量为480~580mm。并且在夏末秋初季节降雨较多,常出现多阴寡照的天气。但是近几年来,尤其是多变的气候因子,以前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栽培管理已经不适应于现在所推广的新品种的种植,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玉米秃尖的情况十分严重,致使玉米产量每年有减无增。因此分析玉米秃尖的原因对提高滦平县玉米产量尤为重要。
  一、玉米穗部秃尖的原因
  玉米雌小花分化、吐丝及籽粒形成开始于雌穗的中下部,以后则由此处开始向上或向下部同时进行,最后在顶部结束。因玉米品种特性或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玉米顶部的小花或受精胚常因养分供应不足而发生败育,致使果穗的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称为秃尖或秃顶。根据多年的调查,并结合玉米生产的实践以及研究分析,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品种特性的影响
  (1)品种本身雌雄不协调。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来的,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一般情况下,雌穗比雄穗发育晚8d左右,但也因品种而异。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讲,作物生长具有顶端优势的作用,因此雄穗要比雌穗生长势强,同时雄穗对雌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于雌雄不协调的品种,常因雄穗利用顶端优势大量吸收养分,雌穗因养分不足顶部籽粒败育形成秃尖或因雄穗过早、散粉过快,后期雌穗吐丝缺少花粉出现“花期半不遇”的现象,最终在玉米穗顶部形成秃尖。
  (2)雌穗苞叶过长。有些品种雌穗苞叶较长,部分花丝不能完全吐出或吐出太晚错过授粉机会,在玉米雌穗顶部的子粒败育形成秃尖。
  2.密度的影响
  对于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的果穗数,而每一果穗的粒重又由果穗的实粒数和千粒重来决定。对于每一种作物来说都有一个最适合的生长密度。如果群体密度过大,个体之间相互遮阴,群体之间通风透光不好,光和效率就会降低,对于个体光和产物减少;雌穗花丝发育不良,授粉不好,或者即使授粉玉米雌穗顶部的受精胚得不到足够的养分,不能发育成籽粒。后期玉米一般表现为果穗小、穗部秃尖长、千粒重低等现象。
  对于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穗部秃尖长度表现不同,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长;对于不同的品种在相同的密度下,穗部秃尖长度也有差异:对于晚熟品种密度越大,穗部秃尖越长。主要是由于密度大时群体内部通风透光性差,生长后期光和效率降低,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所致。由此可见,种植密度过大是导致玉米穗部形成秃尖的一个主要因素。
  3.水分的影响
  玉米在雌穗吐丝、雄穗散粉期间如遇水分的供应不足,雌穗吐丝不仅偏晚而且吐丝速度慢,即使吐丝后,由于干旱花丝容易枯萎,对花粉的接受能力减弱。在干旱的情况下雄穗花粉生命力也会降低,影响正常授粉。在甘肃陇东大部分地区主要是靠雨水浇田,在不同年份降雨量有差异,在大多数年份6~7月降雨较少,在玉米吐丝散粉期多逢高温干旱天气,水分供应不足致使玉米穗部出现秃尖现象。
  4.肥料的影响
  玉米雌穗在分化期营养需求最多,如养分供应不足,孕穗期间脱肥早衰,穗部顶端籽粒败育。在甘肃陇东大部分地区以黄土丘陵沟壑为主,土壤贫瘠,在栽培管理粗放的情况下,玉米在授粉后期营养供应不足雌穗顶部子粒败育出现秃尖现象。
  5.环境的影响
  (1)气候环境的影响。在甘肃陇东大多数地区,年降雨量较少,尤其是2011年前半年降雨极少,干旱严重。对玉米而言在散粉时期一般多逢高温干旱,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会导致雄蕊开花提前和雌穗吐丝延后,出现花期不协调,影响授粉,玉米穗部形成秃尖。
  (2)地势环境的影响。2011年通过对不同品种在平川地和陡坡地同一种植密度的情况下测定其玉米穗部秃尖长度。从调查结果看:所调查的5个品种在平川地种植穗部秃尖比陡坡地种植的明显短,并且在陡坡地种植晚熟的品种穗部秃尖表现更突出。
  二、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势和肥力条件选用适宜的品种。一是:对于土壤瘠薄,肥力条件较差的陡坡地种植,以选择中熟、半紧凑型品种为宜;对于土壤肥沃的平川地种植,根据气候条件应以中晚熟、紧凑型品种为主。二是:一般硬粒型品种秃尖发生较轻,而马齿型则较重。因此在土壤瘠薄的陡坡地种植时也应适当考虑选择硬粒型品种;在土壤肥沃的平川地种植适宜选择丰产性好的马齿型品种。
  2.结合品种特征特性,合理密植
  对于雨水养田、山地多、土壤瘠薄的地区种植玉米,根据应有的条件合理密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密度过大,群体争水、争肥、争光,反而产量下降;如果密度过小,个体数量少,群体难以实现高产,只有合理密植才能达到高产目的。根据调查分析:甘肃陇东地区在水肥条件好、土壤肥沃的平川地,种植紧凑、半紧凑型中晚熟品种密度以4500~4800/亩为宜;在水肥条件比较差、土壤瘠薄的陡坡地,种植密度以3500~3800/为宜。对于平展型的稀植大穗型品种,在土壤肥沃、水肥条件好的平川地适宜密度为4000~4300/亩,在土壤瘠薄的陡坡地适宜密度为3200~3500株/亩。
  3.根据气候条件,合理追肥
  一般在抽雄前10d左右(大喇叭口期),根据当地的降雨量进行追肥,在正常年份亩追施尿素15~20kg,磷肥10~12kg,氯化钾5~7kg。玉米是对钾素最敏感的谷类作物。大量研究证明,钾营养充足时,玉米能提早吐丝,促进成熟、全杆坚硬、缩短子粒成熟的时间,使其发育良好而且充实,玉米穗部的秃顶率明显减少,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在抽雄至灌浆期,亩用0.25kg磷酸二氢钾脱水40kg,在叶面每隔5~7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进行根外追肥,可显著降低秃尖程度。
  4.采取人工辅助授粉
  在玉米开花授粉期如果逢异常天气情况(大风、干旱、连续阴雨等不良天气)时,一般会导致花粉活力降低或者花粉不足,不能保证雌穗充足的花粉而出现穗部缺粒形成秃尖。在生产上可采取一种简易的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一拉绳法(待雌穗花丝3~4cm时,在上午9:30~11:30每隔2~3行两人拉绳在行道中左右摆动,每隔4~5d辅助授粉1次,连续2次即可)。
  5.采取人工剪包叶
  对于包叶较长吐丝较慢的品种,一般在雄穗开始散粉时,用剪刀剪掉雌穗顶部2~3cm包叶,以利于花丝能及时陕速吐出,保证花期相遇。
  6.不同品种混合套种
  生育期相差不超过8d的品种,采取混合套种的模式可以保证在不同时段的花粉量,可防治由于不良气候因素引起的花粉缺少或无花粉,导致玉米授粉不良穗部形成秃尖。根据2011年对不同玉米品种混合套种模式的调查发现,将先玉335、中迪985、东单80号三者采用行比4:4:4的套种模式,玉米穗部秃尖程度比单独种植某一品种的要轻,这说明了在生产上采用这种套种模式效果較好。
  三、小结
  玉米雌穗部形成秃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因地势、气候、品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不同秃尖程度有差异。通过对2011年滦平县玉米生产中穗部秃尖情况的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推广的品种,结合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以上几点浅见,至于更好地解决该地区生产中的这一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武维华主编.植物生理学[H].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杨文钰,屠乃美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H].北京:农业出版社,2003
  [3]郑君海.浅谈丹东地区玉米空杆原因及其防治方法[H].杂粮作物2006,26(3):207-208
  [4]岳铭鉴,李庆龙.限制辽宁省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H].杂粮作物2005.25(3):162-163
其他文献
[摘要]选用抗病品种,严格实施种子检疫,种子处理,土壤消毒及农业技术栽培措施,提升植株抗病能力,結合化学药剂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控措施,建立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是预防和治疗番茄溃疡病的有效途径,发病率可控制在1%~2%以下。  [关键词]番茄溃疡病;绿色防控  隆化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4.6万亩,其中:蔬菜面积12.6万亩,番茄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日光温室种植面积2万亩
期刊
水稻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和青粉病。由稻曲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世界水稻产区都有分布,印度、日本及中国发病最重,我国水稻产区均有发生,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不仅影响产量,降低千粒重,食用被病菌污染稻谷,还会影响人体健康。  近几年来浙江省建德市水稻稻曲病的发病面积逐年增加,为害程度日益加重,原因和高产密植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施肥水平尤其是氮肥不断提高用量、耕作制度的多样化、密植程度
期刊
[摘要]前些年农民种地,缺乏对耕地地力的了解,在施肥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机性,结果是产量不高,质量变劣,投资增加,耕层板结。通过测土化验,对耕地地力进行科学的评价,结合不同农作物需肥规律科学配方施肥,稳氮平磷补钾,中微肥缺啥补啥,以达到高产优质低投入的目的。  [关键词]耕地地力;测土化验;配方施肥;高产优质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西侧,伏牛山南麓,总土地面积1500km2,其中耕地
期刊
[摘要]小麦黄矮病是一种老病害,在当地多年未发生危害,但近年由于气候变暖,该病呈现逐年加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分析了小麦黄矮病发生加重的原因,提出了防治策论。  [关键词]小麦黄矮病;发生原因;防治  济源市位于黄淮海平原,是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播种冬小麦30万亩左右。据记载,小麦黄矮病曾在20世纪70-80年代在此区轻发生,表现为小麦矮化不抽穗。但近两年该病在此区发生呈现加
期刊
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磷素营养的丰缺,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在缺磷的土壤上增施磷肥,不但可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可改善农产品品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磷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磷与根系生长  磷能促进根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期刊
[摘要]丝黑穗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在我过春玉米区发生较重。其主要原因是种子选育不当,药剂使用不合理,气候条件差,通过选育良种,合理轮作,科学使用药剂等来控制玉米丝黑穗病。  [关键词]丝黑穗病;发生;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我国春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也危害高梁属和黍属的一些植物。是典型的土传病害,播种后条件适宜病菌即通过玉米的幼芽入侵,3叶期前尤其是幼芽期侵染率
期刊
一、試验项目 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三个因素、四个水平、十四个小区处理,简称“3414”
期刊
茄子是我市主要的蔬菜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产品,已成为我市冬季蔬菜种植的主导品种之一,但是由于连续多年的种植,病害危害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着茄子的产量和品质。针对茄子的生长习惯和病害发生的特点,总结出茄子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黄萎病  此病为土传性病害,表现为半边叶或半边植株发病,茎部维管束变褐,以后全株枯死或矮化。茄子黄萎病是一种比较难防治的病害,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
期刊
[摘要]随着沃土计划在全国的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逐渐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科学施肥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本文就科学施肥的原则及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此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的水平,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科学;施肥;原则;方法  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水、肥、气、热等条件。肥,就象人类生存所必须的食物,决定着作物是否吃饱吃好,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终决定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而要实现农产品
期刊
一、水稻二化螟  水稻二化螟谷名钻心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还能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  1.为害特点  二化螟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  2.发生特点  二化螟成虫白天潜伏在稻株近水面处,夜晚活动,有较强地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或叶鞘上,结成椭圆形卵块。苗期和分蘖期多产在茎部2~3叶尖端1~2寸处,分蘖后期和圆秆抽穗期多产于近水面的叶鞘上,以第二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