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批判是阴暗/过度还是不足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的批判是阴暗
  文/林德清
  
  曾经蛮欣赏诸如“批判的缺席”之类的语句,不仅显得时尚前卫,也似乎有种一言中的的感觉。然而听得多了,再纵观“批判”的现实,便发现,如今不是批判少了,而是泛滥成灾。民间批评家风起云涌,“点到穴位”的几乎没有,倒是扯着嗓子瞎鼓噪的不老少。对此,一位著名作家点评得很到位,他说,现在的学生让他描述一个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非常困难,可是让他批判一个人或一件事却可以洋洋洒洒,网络上充斥的是这类民间批评家。“描述能力”的退化和“批判能力”的激增未必是一件好事。激增到不健康的程度,就成了“过度的批判”。
  学生还在其次,要紧的是掌握媒体的人士也往往跻身于“过度的批判”之中。最显见的例子是,当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出来时,媒体一片叫骂之声,记者们像串通好了似的,不往死里打就不解气;而后老谋子的《十面埋伏》问世,媒体又是一片讨伐之声,有用直笔的,也有用春秋笔法的,把老谋子批得体无完肤。可是老谋子的电影就真的那么差吗?为何票房却独领风骚呢?难道观众的眼睛都瞎了吗?难道他们除了被骗就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有几位笔者熟悉的老外和海龟非常迷惑地问在下,张艺谋的片子很好看呀,在海外很轰动呀,很为中国人长脸呀,为何中国人那么讨厌?为什么香港导演拍摄《卧虎藏龙》很少听到责难,而是一片叫好之声?其实差不多呀!
  问得好!真的是中国人讨厌张艺谋吗?非也,是一部分掌握媒体的人霸道地代表着民意,或者说强奸着民意。在下就亲眼看见一位记者在看《十面埋伏》的时候满眼泪光,显然是受了感动;可是在第二天见报的文章里,该记者出手狠毒,用词犀利,锋芒毕露。是什么心理驱使“他们”酷爱批判?是什么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促使他们缺乏赞美细胞,培植批判细胞?
  遂非常佩服韩国人的爱国情怀,他们酷爱自己国家的任何产品,酷爱和爱护自己国家的电影。在国际舞台,他们总是非常团结,为韩国电影摇旗呐喊。而咱们呢?张艺谋好不容易创造了民族电影的奇迹,好不容易趟出了一条市场之路,我们不但不全力鼓劲,还要使劲泼冷水,怪不得海外游子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探讨“过度的批判”的背后动因非常紧要。窃以为,是不正常的文化氛围酿就了部分媒体人(当然不仅于此)的阴暗心理,那种“搏出上位”一举成名的不良风气浸染着人们的灵魂,使得健康到位的批判缺席,而无聊违心的批判泛滥。从更深一层而言,如果心灵中没有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准绳,有害无益的过度批判必然成灾。
  
  过度还是不足
  文/陶江虎
  
  林德清先生曰,批判的前提是“心灵中要有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准绳”,这我同意,也以为点中要害。但是对目前的批判现实究竟是“过度”还是“不足”,我有不同看法。于我看来,“过度”谈不上,“不足”却是铁板钉钉。
  何谓?证据之一,我们缺乏真正优秀的批评家。遍搜各地,咱们有当年俄国的“××斯基”吗?有一语定乾坤的权威批评家吗?没有。优秀而权威批评家的缺席,使得我们的批评界缺乏导航的灯塔,缺乏领军的将领,缺乏灵魂。领军人物至关重要,当年文坛有鲁迅为首的一批领军作家,文学的方向就与民族大业血肉相联。鲁迅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是倘若推举“批评界”首领,鲁迅先生毫无疑问首屈一指,其批评和批判如投枪如匕首,刀刀见血,剑剑封喉。现在还有国学根底如此深厚,批判意识如此强烈,民族责任铁肩担当的大家吗?伟大的批评家的匮乏,使得我们的批判经常显得精神阳痿,底气不足。
  证据之二,我们缺乏酿造优秀批评家的良好风气。批评家有是有,他们或者蛰伏在高校和社科院,或者娱记扮演批评家,前者隔靴搔痒不痛不痒,后者说痛说痒乱抓痛痒。某作家出版某作品一部,请某高校某社科院某批评家美言或批评几句,某批评家盛情难却,钻入字里乾坤以微见著,极尽美言,稍事批评,然后研讨一番,饕餮一餐,皆大欢喜。更有甚者,某作家为了出名,恳请批评家配合“批判”,火力越猛越好,如此“连裆模子”,怎么能够批评到位一针见血?批评和批判隶属于高尚的精神领域,来不得半点的利益考虑,一旦沾染铜臭,批评家的独立人格必遭玷污,批判的质量也就堪忧了。现在尤其突出的一个现象是:媒体甚至是小报记者俨然以权威批评家自居,指东打西所向披靡,严重影响着读者的评判方向,源头之水不健康,污染就必然了。
  证据之三,我们没有培养优秀批评家的土壤。无论是独到的见解或是独立的人格,其建立的前提是抛却一切人身依附,一旦有了人身依附的羁绊,你的洞察力必然受到掣肘,炯炯发光的眼睛必然变得左顾右盼难以聚焦。你能够仅仅用批评养活自己吗(乃至养活得比一般人好得多)?你能够仅仅用批评成为举足轻重的伟人吗?你能够仅仅用批评让文学人文化人折服吗?批评家应该是一个伟大而高尚的职业,当然你可以是研究员,可以是高校教授,但一旦批评起来,你的身份不再依附于你的单位。
  至于民间批评家的泛滥,窃以为不足为虑。有了领航的灯塔,有了风向标,健康的批评会汇成美好的洪流。以高标准衡量,今天的批判不是过度,而是不足。
其他文献
七画是“男”,三画是“女”,“七”加“三”才是完美的整数,于是这世界仅有男人或者女人都不会是完整的。  男人的“男”字由“田”和“力”组成,所以,男人必须七分耕耘三分幻想,女人则可以七分幻想三分努力。  世界对男人而言有装不尽的东西,于是,衣服的口袋占去了七分,男人因此而沉重,女人只须三分,女人因此而轻盈。  男人很粗犷,因此男人七分是山是树。女人很细腻,七分是花是叶。男人便获得七分的沉稳,女人便
期刊
上海人妖,应该这样读——上海人,妖。  “妖”在上海方言中是个综合感悟上的形容语汇。  上海人的“妖”是出了名的对“妖”字最形象的诠释。  上海人总是习惯用“妖”来形容一些不平常的、很出挑的事物,比如当他们看见那些打扮时髦神情有些怪异的年轻人、或者是某个不怎么精神的老头开着敞篷车在上海的马路上飞驰而过时,他们会很由衷地感叹道:这个人真妖!而这“妖”其实是一种对望尘莫及的“距离”的形容词;是平凡与能
期刊
决定成败的49个细节       吕国荣  商业出版社           29.80元  达.芬奇密码           布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8.00元     小故事大道理(经典收藏本)   雅琴  海潮出版社           29.80元      主动:卡内基自动自发的金科玉律 卡内基  华夏出版社         22.80元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期刊
一个向上,一个向下  文/刘利    最近鹏菲婚讯又炒得沸沸扬扬,不是媒体无聊,实在是鹏菲多角恋有太多说头,个个是名人,打个喷嚏都有文章。就说李亚鹏的前女友周迅,一会自爆她跟李分手自闭过一段时间,一会又祝福这前度郎君找到王菲,自己也觅得新人。嘿嘿,这么多的表态就足以让我等八卦之徒做足文章。我想的是这就是我们女同胞的FANS周迅吧,看上去古灵精怪,爱起来也跟多数傻女人一样成了一根筋。当初跟李热恋,就
期刊
沐浴,北方人叫洗澡,广东人谓冲凉,上海人称汰浴。对于上海人而言,汰浴是高于生活的,它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既体现着本位的文明意识,也体现着换位的相互尊重。更重要的是,汰浴的过程始终是犒赏身心的盛宴    混堂年代的快乐汰浴  文/黄振耀    混堂,是上海及苏南浙北对公共浴池或浴室的俗称。老上海公共浴室,许多人混杂合用一池,自早到晚水不更换,池水混浊浮腻之状可想而知,故名混堂。另据古籍记载,明代吴地浴
期刊
孙道临“索酬”有法可依  文/杨立新    孙道临先生对媒体采访请求付费,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媒体应当尊重被采访人的权利和劳动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研究过,但是没有人提出来。因此,孙先生的做法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著作权的角度观察,被采访人对于访谈录之类的作品,不享有著作权。记者进行新闻采访后,采写的新闻报道或者访谈录等文字发表,都是记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则,法律
期刊
喜欢张艾嘉已经有段日子了。这个五官不够精致、身材不够撩人、年纪也已经有了一大把的女人。她在银幕上的形象多少总带点儿毛病,头发有些乱,衣服搭配得不甚和谐,动作言谈过于随便。   在一部电影里,她无家可归时到一个男朋友家住客厅,临睡前问那男朋友,你不和我睡吗?那男朋友反过来问她,你是在交房租吗?张艾嘉当时的表情令人难忘,有一些尴尬有一些感动还有一些自怜,活脱脱就是身边朋友的模样。   那种日常,是经得
期刊
生活在上海这个物欲横流的城市里,很多人高声疾呼:我要过率性的生活,我要追求新鲜的事物。拼命赚钱为了狠命花钱,狠命花钱之后再继续努力赚钱,这已成为当今青年全新的金钱理念。  我们要用金钱为自己赢得丰富的生活,如何掌握正确的理财观念便成了这一时刻迫切需要了解的话题。  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懂得如何正确运用自己的财商,为自己争取幸福的未来。于是,站在每一个与金钱有关的十字路口,我们这样提醒自己:我要自己有钱
期刊
急吼吼,沪语,意思接近于北方话“猴急”。猴急专门形容那些头脑发热失去理智的急躁表现,有点调侃的意味。但急吼吼在海纳百川的上海,却是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是一种比较低等的“吃相”,一种缺乏底气的表现,因而不被宽容,因为它与上海的城市文化格格不入    急吼吼,不是好腔调  文/何菲    所谓腔调,在如今沪语里的解释并不是字典里所说的说话的声音、语气等等,而延伸为着装、吃用、待人接物、使钱的风格,更进
期刊
一碗来自她的红烧肉,它的香味竟然在颜和他之间停留了十年之久,那久滞不散的馥郁最终湮掉了他,也湮掉了她。  结婚以后,他也一直保持着喜爱吃红烧肉的习惯,他偶尔也会提到那年她为他们几个馋猫端红烧肉吃的情景。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家境困难以致他上大学和工作的初期经济上都很狼狈,一顿红烧肉竟似是咫尺天涯。那次她格外地给他多留了一碗,他吃的样子很没面子,他说天下没有比红烧肉再好吃的东西了。她当时清楚他和她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