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下这个题目,首先因为会宁是个被称为中国革命圣地的地方。
这是一个曾经因为“穷”和“苦”而“甲天下”的地方。但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穷地方一夜之间声名大噪。
1935年10月,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8月,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也先后到达甘肃南部地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集中兵力和部署就绪之际,迅速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此一面指示二、四方面军迅速北上,一面组织一方面军分左右两个纵队向南推进,进行接应。在选择会师地点时,据说当年刚提出会宁这个地方时,毛泽东就当即拍板:会宁这个名字好,会师了就安宁,听着就顺。不像两河口,听名字就要分裂!历史选择了会宁。1936年10月9日,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这是震惊世界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中国革命从此走向新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会宁是当年各路红军惟一经过全境并胜利会师的地方,也是共和国那些耀眼的将星一度集合荟萃的地方。曾几何时,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沟里,集中了日后创建了共和国并让世界震惊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和国的9位元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陈毅在南方),以及徐海东、陈赓等8位大将,宋任穷、杨成武、洪学智、张爱萍等45位上将和136位中将、千余名少将。他们在长征胜利会师期间云集会宁,为共和国建立后的将星荟萃举行了隆重的奠基礼!会宁因三军会师、将星云集而彪炳史册,成为举世闻名的红色圣地。
为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1986年10月,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50周年时,会宁县将当年的会师地会宁文庙辟为会师纪念旧址,在院内兴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会师碑林、将帅碑林和会师纪念塔等。尤其是会师纪念塔,通高28.78米,共11层,其中9层以下三塔合抱,寓意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塔前飘扬着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军旗。塔的正面为邓小平所题“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成了会宁县对外宣传的标志性建筑。会师纪念塔后,是红柱绿瓦的红军会师联欢会旧址——文庙大成殿。71年前响彻在中国古老土地上的那一阵激动人心的欢呼,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南距纪念塔不远、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一座保存完好的会宁古城西门,被命名为“会师门”。1996年,国务院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宣部将其列为全同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0年以后,会宁成为国内外逐年兴旺的“红色旅游”经典目的地。2006年,在纪念中同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甘肃省委、省政府,兰州军区于9月起在会宁县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同时,会宁县新建的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也开始接待游人,这是围内目前最大、惟一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纪念馆。
会宁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里留下了多少名垂青史、令人难忘的红色记忆。但这里又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的地方。曾几何时,会宁这个端着“金饭碗”的县,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有些地方甚至被认为是人类不适宜居住的方。但就是这样一个县,却又是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有统计资料表明,历史上的会宁,就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仅明、清两朝,就有进士20人、举人115人、贡生396人。改革开放以来,会宁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4万余名。其中近200人获得博士学位,1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1万多人获得学士学位!
会宁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她的历史就隐藏在遍布全县的黄土沟坎中。
2000多年前,在丝绸之路开通后,由长安出发,不走回中道经固原至河西走廊的路线,尚可经宝鸡走陇关道,经天水、会宁至金城(今兰州),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位居这条路线上天水与金城间的会宁,当时就有着陇右重镇、“秦陇锁钥”之称。国道312线、309线,省道207线以及西(安)兰(州)铁路穿境而过。
会宁现存的两座古城遗址,一座是西宁古城遗址,另一座是郭蛤蟆城遗址。
西寧古城遗址,位于今会宁县东南翟家所乡张城堡村附近。这是宋会州敷川县、金保川、西宁县所在地,后来金升县为西宁州。遗址位于祖厉河边,长、宽在百米左右。残存古城墙虽部分坍塌,但仍显雄伟,高约10米。312国道穿城而过,将城址分割为南、北两部分。站在高处,城门、瓮城等清晰可见。
郭蛤蟆城遗址,位于今会宁县北郭城乡新堡子镇北千余米处,原称郭虾蟆城。传说宋时一抗金英雄郭虾蟆,率军在此抵抗金兵七日,后城破牺牲,人们为纪念他就将此城称为郭虾蟆城,以后又北称为郭蛤蟆城。经专家多方考证,认定此城应为汉置祖厉县旧址。城址面积相当宏大,长宽在200米左右。城墙大部保存较好,残高约10米,底宽在12米左右。城外有护城壕,南墙靠西处有城门和瓮城遗迹。祖厉河从城西绕城而过,大部分西城墙也被祖厉河水冲毁。城内遍布房屋建筑遗迹,散布在地表的秦砖汉瓦随处可见。
我流连在郭蛤蟆城,看到古城周围长势良好的庄稼、农民家中新建的房屋、以及农民院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小型卫星接受天线和开着拖拉机打场的人们,真为他们能够步入现代化的生活而感到欣慰,心中暗暗祝愿生活在这块红色圣土上的人们能够早日脱贫致富!
这是一个曾经因为“穷”和“苦”而“甲天下”的地方。但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穷地方一夜之间声名大噪。
1935年10月,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8月,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也先后到达甘肃南部地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集中兵力和部署就绪之际,迅速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此一面指示二、四方面军迅速北上,一面组织一方面军分左右两个纵队向南推进,进行接应。在选择会师地点时,据说当年刚提出会宁这个地方时,毛泽东就当即拍板:会宁这个名字好,会师了就安宁,听着就顺。不像两河口,听名字就要分裂!历史选择了会宁。1936年10月9日,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这是震惊世界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中国革命从此走向新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会宁是当年各路红军惟一经过全境并胜利会师的地方,也是共和国那些耀眼的将星一度集合荟萃的地方。曾几何时,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沟里,集中了日后创建了共和国并让世界震惊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和国的9位元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陈毅在南方),以及徐海东、陈赓等8位大将,宋任穷、杨成武、洪学智、张爱萍等45位上将和136位中将、千余名少将。他们在长征胜利会师期间云集会宁,为共和国建立后的将星荟萃举行了隆重的奠基礼!会宁因三军会师、将星云集而彪炳史册,成为举世闻名的红色圣地。
为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1986年10月,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50周年时,会宁县将当年的会师地会宁文庙辟为会师纪念旧址,在院内兴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会师碑林、将帅碑林和会师纪念塔等。尤其是会师纪念塔,通高28.78米,共11层,其中9层以下三塔合抱,寓意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塔前飘扬着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军旗。塔的正面为邓小平所题“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成了会宁县对外宣传的标志性建筑。会师纪念塔后,是红柱绿瓦的红军会师联欢会旧址——文庙大成殿。71年前响彻在中国古老土地上的那一阵激动人心的欢呼,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南距纪念塔不远、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一座保存完好的会宁古城西门,被命名为“会师门”。1996年,国务院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宣部将其列为全同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0年以后,会宁成为国内外逐年兴旺的“红色旅游”经典目的地。2006年,在纪念中同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甘肃省委、省政府,兰州军区于9月起在会宁县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同时,会宁县新建的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也开始接待游人,这是围内目前最大、惟一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纪念馆。
会宁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里留下了多少名垂青史、令人难忘的红色记忆。但这里又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的地方。曾几何时,会宁这个端着“金饭碗”的县,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有些地方甚至被认为是人类不适宜居住的方。但就是这样一个县,却又是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有统计资料表明,历史上的会宁,就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仅明、清两朝,就有进士20人、举人115人、贡生396人。改革开放以来,会宁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4万余名。其中近200人获得博士学位,1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1万多人获得学士学位!
会宁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她的历史就隐藏在遍布全县的黄土沟坎中。
2000多年前,在丝绸之路开通后,由长安出发,不走回中道经固原至河西走廊的路线,尚可经宝鸡走陇关道,经天水、会宁至金城(今兰州),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位居这条路线上天水与金城间的会宁,当时就有着陇右重镇、“秦陇锁钥”之称。国道312线、309线,省道207线以及西(安)兰(州)铁路穿境而过。
会宁现存的两座古城遗址,一座是西宁古城遗址,另一座是郭蛤蟆城遗址。
西寧古城遗址,位于今会宁县东南翟家所乡张城堡村附近。这是宋会州敷川县、金保川、西宁县所在地,后来金升县为西宁州。遗址位于祖厉河边,长、宽在百米左右。残存古城墙虽部分坍塌,但仍显雄伟,高约10米。312国道穿城而过,将城址分割为南、北两部分。站在高处,城门、瓮城等清晰可见。
郭蛤蟆城遗址,位于今会宁县北郭城乡新堡子镇北千余米处,原称郭虾蟆城。传说宋时一抗金英雄郭虾蟆,率军在此抵抗金兵七日,后城破牺牲,人们为纪念他就将此城称为郭虾蟆城,以后又北称为郭蛤蟆城。经专家多方考证,认定此城应为汉置祖厉县旧址。城址面积相当宏大,长宽在200米左右。城墙大部保存较好,残高约10米,底宽在12米左右。城外有护城壕,南墙靠西处有城门和瓮城遗迹。祖厉河从城西绕城而过,大部分西城墙也被祖厉河水冲毁。城内遍布房屋建筑遗迹,散布在地表的秦砖汉瓦随处可见。
我流连在郭蛤蟆城,看到古城周围长势良好的庄稼、农民家中新建的房屋、以及农民院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小型卫星接受天线和开着拖拉机打场的人们,真为他们能够步入现代化的生活而感到欣慰,心中暗暗祝愿生活在这块红色圣土上的人们能够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