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柴”)作为广西柴油动力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一直把人才小高地建设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挺进世界内燃机强手之林的重要举措来抓,吸引、聚集和培养了一批内燃机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极大提高了玉柴的研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经过10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体系和人才建设机制。
一、以优越的事业平台吸引人才
人才小高地成立后,玉柴持续构建优化事业平台,2005年,在玉柴挂牌成立广西内燃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玉柴技术中心成为国家认定的“国家级企业研究中心”,玉柴试验室被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评为“国家认可实验室”,是行业内国家唯一认可实验室,也是中国柴油机行业条件最完善、研发水平最高的试验室;2007年,在广西2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评比中,玉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评为广西先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8年与英国BRUNEL大学共建BRUNEL—玉柴联合研发中心,同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玉柴挂牌成立机械工业高效环保柴油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11月,行业最高标准研发平台“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玉柴;2013年玉柴技术中心在全国887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名列第20位,是发动机行业第一名;此外,玉柴还在国外建立了德国亚琛FEV—玉柴技术开发部。
玉柴卓越的研发平台,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他们基于这个平台,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创造了体现自身价值的事业。
二、以“聚天下英才”的理念引进人才
“聚天下英才,创玉柴伟业”是玉柴的全球人才引进观。自人才小高地成立后,玉柴导入了全员搜寻人才的引才思维,启动了公司全体员工、社会各界力量为玉柴全员搜寻人才行动;成功聚集了一批站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最前沿、富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拔尖人才。
(一)以技术团队方式引进人才
玉柴聘请国内技术专家负责部分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发项目,其带领的技术团队也随其到玉柴从事相关工作,产生了“以一带多”的技术团队人才汇集效应。
(二)以国际化合作等方式引进人才
玉柴聘用国外技术专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负责相关研发项目。
(三)以项目为载体引进人才
玉柴以电控、EGR、混合动力等高尖技术项目为载体,对技术领军人才委以项目负责人的重任,组建项目团队,并提供研发经费,有效地吸引一批批国际一流人才加盟。
(四)以社会实践基地方式引进人才
玉柴成为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这一举措是人才认知玉柴、玉柴了解人才的有效渠道,为玉柴人才储备和人才引进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机会。
(五)提升研发平台引进人才
为了创新公司技术研发机制和体系,不断培育和建设研发队伍,构筑公司技术和产品优势,2007年7月20日玉柴成立玉柴工程研究院,组建了阵容强大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内燃机及其相关产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组成。
目前,广西柴油动力人才小高地已成为初具规模的人才小高地,拥有博士28人、硕士研究生240人,其中6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1人为国家级技术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自治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4人、自治区优秀专家5人、广西八桂学者2人、特聘专家2人,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71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60%以上,构成发动机行业强大的人才队伍。
三、以培育成长机制造就人才
(一)“职业生涯规划双赢”的用才机制
玉柴构建了管理、专业、技能三大职业发展通道,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员工可根据自身优势,选择纵向或跨通道发展。公司根据员工年度绩效和能力评价结果,进行职业等级认证。公司提供岗位公开招聘、管理岗位竞聘、中层行政正职助理公推等多种方式的发展途径。
(二)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分层次的培养制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机遇。通过构建支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体系,为各职等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
通过与英国BRUNEL大学及国内的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进行产研合作、联合培养博士、EMBA、硕士研究生等,培养高学历人才。通过技术专家讲座,建立内部隐性知识沟通、传授机制,培养专家后备人才。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赴美、德、英、日等国家进行技术交流。
四、以配套的长效机制激励人才
(一)实行突出贡献奖
对为公司做出卓越成绩,对公司生存及发展有较大贡献的员工给予5万-50万元的奖励或房子、汽车奖励。
(二)颁发重大科技进步奖
对为公司做出重大科技进步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嘉奖。集体奖奖励金额为20万-84万元,个人奖奖励金额为9万-36万元。此外,玉柴还实行年度绩效奖励、项目奖励、新品效益提成奖励、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奖励,以及激励基金、协议购房等奖励项目。
(广西柴油动力人才小高地供稿)
一、以优越的事业平台吸引人才
人才小高地成立后,玉柴持续构建优化事业平台,2005年,在玉柴挂牌成立广西内燃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玉柴技术中心成为国家认定的“国家级企业研究中心”,玉柴试验室被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评为“国家认可实验室”,是行业内国家唯一认可实验室,也是中国柴油机行业条件最完善、研发水平最高的试验室;2007年,在广西2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评比中,玉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评为广西先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8年与英国BRUNEL大学共建BRUNEL—玉柴联合研发中心,同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玉柴挂牌成立机械工业高效环保柴油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11月,行业最高标准研发平台“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玉柴;2013年玉柴技术中心在全国887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名列第20位,是发动机行业第一名;此外,玉柴还在国外建立了德国亚琛FEV—玉柴技术开发部。
玉柴卓越的研发平台,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他们基于这个平台,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创造了体现自身价值的事业。
二、以“聚天下英才”的理念引进人才
“聚天下英才,创玉柴伟业”是玉柴的全球人才引进观。自人才小高地成立后,玉柴导入了全员搜寻人才的引才思维,启动了公司全体员工、社会各界力量为玉柴全员搜寻人才行动;成功聚集了一批站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最前沿、富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拔尖人才。
(一)以技术团队方式引进人才
玉柴聘请国内技术专家负责部分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发项目,其带领的技术团队也随其到玉柴从事相关工作,产生了“以一带多”的技术团队人才汇集效应。
(二)以国际化合作等方式引进人才
玉柴聘用国外技术专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负责相关研发项目。
(三)以项目为载体引进人才
玉柴以电控、EGR、混合动力等高尖技术项目为载体,对技术领军人才委以项目负责人的重任,组建项目团队,并提供研发经费,有效地吸引一批批国际一流人才加盟。
(四)以社会实践基地方式引进人才
玉柴成为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这一举措是人才认知玉柴、玉柴了解人才的有效渠道,为玉柴人才储备和人才引进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机会。
(五)提升研发平台引进人才
为了创新公司技术研发机制和体系,不断培育和建设研发队伍,构筑公司技术和产品优势,2007年7月20日玉柴成立玉柴工程研究院,组建了阵容强大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内燃机及其相关产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组成。
目前,广西柴油动力人才小高地已成为初具规模的人才小高地,拥有博士28人、硕士研究生240人,其中6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1人为国家级技术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自治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4人、自治区优秀专家5人、广西八桂学者2人、特聘专家2人,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71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60%以上,构成发动机行业强大的人才队伍。
三、以培育成长机制造就人才
(一)“职业生涯规划双赢”的用才机制
玉柴构建了管理、专业、技能三大职业发展通道,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员工可根据自身优势,选择纵向或跨通道发展。公司根据员工年度绩效和能力评价结果,进行职业等级认证。公司提供岗位公开招聘、管理岗位竞聘、中层行政正职助理公推等多种方式的发展途径。
(二)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分层次的培养制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机遇。通过构建支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体系,为各职等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
通过与英国BRUNEL大学及国内的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进行产研合作、联合培养博士、EMBA、硕士研究生等,培养高学历人才。通过技术专家讲座,建立内部隐性知识沟通、传授机制,培养专家后备人才。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赴美、德、英、日等国家进行技术交流。
四、以配套的长效机制激励人才
(一)实行突出贡献奖
对为公司做出卓越成绩,对公司生存及发展有较大贡献的员工给予5万-50万元的奖励或房子、汽车奖励。
(二)颁发重大科技进步奖
对为公司做出重大科技进步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嘉奖。集体奖奖励金额为20万-84万元,个人奖奖励金额为9万-36万元。此外,玉柴还实行年度绩效奖励、项目奖励、新品效益提成奖励、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奖励,以及激励基金、协议购房等奖励项目。
(广西柴油动力人才小高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