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福贡县是一个典型的集边疆、高山峡谷的贫困县。为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福贡县急需转变粗放的种植业发展模式,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成为大趋势。但退耕后,如何解决退耕释放劳动力,增加群众的收入,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将成为目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该文以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达普洛村为例,将从退耕后畜牧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发展探索;养殖推广;销售渠道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107
0 引言
为改变粗放的、高成本、低收入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使农民在探索产业发展期间,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福贡县必须改变粗放的种植业发展模式,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并且福贡县属高山峡谷地区,农田坡度大,不利于有机肥料的保持,长期处于生产资本投入高、收益少的状况。福贡县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打开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16年在上级支持下,达普洛村实现了全域退耕。全村234.91h2农田已实施退耕还林,但在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 概况
1.1 基本情况
达普洛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以北12.5km的怒江东岸,海拔1280~1900m,年平均气温10.5℃,降水量达1480mm。下辖10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685户2 56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有1546人。全村国土面积26.05km2,林地面积2219.9hm2。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30元,在全县57个村中排名第22位,上帕镇12个村中排名第9位。种植草果167.13hm2、核桃293hm2、漆树59.53hm2、油茶113.33hm2。猪存栏1954、牛存栏576头、羊存栏662只,猪出栏1268头、牛出栏185头、羊出栏916只。
1.2 资源优势
达普洛现有草山面积30.53hm2,牧草资源丰富。全村大部分农户都有养殖传统,在经济收入中,养殖业占很大比重,养殖经验丰富。全村林地面积达到2 219.9hm2,而且树种多样,有利于林下产业的发展[1]。
1.3 政策优势
近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展开,各项工作重心不断下沉,利民便民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各部门加大了对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了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受教育水平低
当地农民长期以来受教育程度低,缺少实用技术,外出务工情况不理想,自身发展也受到很多限制,导致农村劳动力闲置情况加重。
2.2 养殖规模下降
当地农户用作畜禽的饲料来源变少,增加了养殖的投入,导致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养殖规模有下滑的趋势。
2.3 技术指导不到位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群众对于新的种植作物不熟悉,技术指导不到位。且群众对市场需求不了解,担忧销路,对现行产业带来的经济收益缺乏安全感,产业结构调整态度不坚决,急需发展群众熟悉的养殖业保障群众收益,坚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
2.4 养殖方式落后
养殖户长期以来习惯放养,自退耕以后,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影响了放养的条件。养殖户只能进行圈养,但养殖中养殖方法和技术跟不上,导致出栏率降低。
3 畜牧业发展措施
3.1 推广林下山地鸡养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特产品需求量越来越高,达普洛村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林下资源丰富,为发展山地鸡提供了有利条件,保障鸡群觅食、活动方便[2]。
3.2 改变传统养殖观念,变散养为圈养
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适合当地的草果、茶叶等产业,需将传统的放养转变为圈养。建议将牧草种植也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积极推广牧草种植。黑麦草、白三叶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经过多年推广全村已种植41户30.53hm2。
3.3 发展蜜蜂养殖
因福贡县乃至整个怒江州交通条件相对落后,适合发展易于储存,且储存时间长,有利于运输和加工的产业。福贡县近几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各种条件都适合进行蜜蜂养殖,邻近的腊竹底等村也在进行中峰养殖。据计算每箱蜜蜂每年采蜜2次,每次采蜜5kg,售价为140.00元/kg。达普洛村2019年计划技术提升36户420箱。
3.4 推广高黎贡山猪(小猪)
烤乳猪是一道傈僳族的传统美食,怒江各族人民也有用烤乳猪招待朋友的习俗。一直以来需求量较大,但缺少规模、专业的养殖户。高黎贡山猪(小猪)养殖价格稳定,每年可以产仔2窝,每窝6~10只。因此,可以考虑养殖户成立合作社,大规模进行养殖[3]。
3.5 加强培训,培养专业人才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群众面临不会科学养殖和学技术难的窘境。为解决养殖户的学技术难题,可以进行统一培训,也可以由县、镇两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入户指导,以养殖大户为依托,在当地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
3.6 发展电商助推养殖业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电商作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重要途径,需要寻求更精准模式发展农村电商,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4 结束语
为切实保障全域退耕后群众的经济收益,需要不断加强对养殖业的探索,在全面了解当地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进而不断增强养殖的质量,实现增加养殖者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宇程,叶锋,胡琴,等.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猪业,2018,13(10):23-25.
[2]丁国进.昌吉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前景分析[J].新疆畜牧业,2018,33(3):13-15.
[3]程長林,任爱胜,刘鉴洪,等.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团.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296-300.
作者简介:迪友沙(1980-),男,傈僳族,就职于上帕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关键词:产业发展探索;养殖推广;销售渠道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107
0 引言
为改变粗放的、高成本、低收入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使农民在探索产业发展期间,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福贡县必须改变粗放的种植业发展模式,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并且福贡县属高山峡谷地区,农田坡度大,不利于有机肥料的保持,长期处于生产资本投入高、收益少的状况。福贡县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打开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16年在上级支持下,达普洛村实现了全域退耕。全村234.91h2农田已实施退耕还林,但在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 概况
1.1 基本情况
达普洛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以北12.5km的怒江东岸,海拔1280~1900m,年平均气温10.5℃,降水量达1480mm。下辖10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685户2 56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有1546人。全村国土面积26.05km2,林地面积2219.9hm2。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30元,在全县57个村中排名第22位,上帕镇12个村中排名第9位。种植草果167.13hm2、核桃293hm2、漆树59.53hm2、油茶113.33hm2。猪存栏1954、牛存栏576头、羊存栏662只,猪出栏1268头、牛出栏185头、羊出栏916只。
1.2 资源优势
达普洛现有草山面积30.53hm2,牧草资源丰富。全村大部分农户都有养殖传统,在经济收入中,养殖业占很大比重,养殖经验丰富。全村林地面积达到2 219.9hm2,而且树种多样,有利于林下产业的发展[1]。
1.3 政策优势
近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展开,各项工作重心不断下沉,利民便民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各部门加大了对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了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受教育水平低
当地农民长期以来受教育程度低,缺少实用技术,外出务工情况不理想,自身发展也受到很多限制,导致农村劳动力闲置情况加重。
2.2 养殖规模下降
当地农户用作畜禽的饲料来源变少,增加了养殖的投入,导致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养殖规模有下滑的趋势。
2.3 技术指导不到位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群众对于新的种植作物不熟悉,技术指导不到位。且群众对市场需求不了解,担忧销路,对现行产业带来的经济收益缺乏安全感,产业结构调整态度不坚决,急需发展群众熟悉的养殖业保障群众收益,坚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
2.4 养殖方式落后
养殖户长期以来习惯放养,自退耕以后,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影响了放养的条件。养殖户只能进行圈养,但养殖中养殖方法和技术跟不上,导致出栏率降低。
3 畜牧业发展措施
3.1 推广林下山地鸡养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特产品需求量越来越高,达普洛村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林下资源丰富,为发展山地鸡提供了有利条件,保障鸡群觅食、活动方便[2]。
3.2 改变传统养殖观念,变散养为圈养
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适合当地的草果、茶叶等产业,需将传统的放养转变为圈养。建议将牧草种植也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积极推广牧草种植。黑麦草、白三叶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经过多年推广全村已种植41户30.53hm2。
3.3 发展蜜蜂养殖
因福贡县乃至整个怒江州交通条件相对落后,适合发展易于储存,且储存时间长,有利于运输和加工的产业。福贡县近几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各种条件都适合进行蜜蜂养殖,邻近的腊竹底等村也在进行中峰养殖。据计算每箱蜜蜂每年采蜜2次,每次采蜜5kg,售价为140.00元/kg。达普洛村2019年计划技术提升36户420箱。
3.4 推广高黎贡山猪(小猪)
烤乳猪是一道傈僳族的传统美食,怒江各族人民也有用烤乳猪招待朋友的习俗。一直以来需求量较大,但缺少规模、专业的养殖户。高黎贡山猪(小猪)养殖价格稳定,每年可以产仔2窝,每窝6~10只。因此,可以考虑养殖户成立合作社,大规模进行养殖[3]。
3.5 加强培训,培养专业人才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群众面临不会科学养殖和学技术难的窘境。为解决养殖户的学技术难题,可以进行统一培训,也可以由县、镇两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入户指导,以养殖大户为依托,在当地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
3.6 发展电商助推养殖业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电商作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重要途径,需要寻求更精准模式发展农村电商,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4 结束语
为切实保障全域退耕后群众的经济收益,需要不断加强对养殖业的探索,在全面了解当地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进而不断增强养殖的质量,实现增加养殖者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宇程,叶锋,胡琴,等.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猪业,2018,13(10):23-25.
[2]丁国进.昌吉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前景分析[J].新疆畜牧业,2018,33(3):13-15.
[3]程長林,任爱胜,刘鉴洪,等.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团.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296-300.
作者简介:迪友沙(1980-),男,傈僳族,就职于上帕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