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大春著作系列
【机 构】
:
不详
【出 处】
:
社会科学战线
【发表日期】
:
2022年3期
其他文献
新生代大学生发展具有鲜明的代际特征,这种特征是其自然生命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矛盾性,在"个体与自我"关系上,新生代大学生既抱有强烈的理想期待又秉持理性的现实考量,面临理想性与现实性相互交织的矛盾;在"个体与群体"关系上,新生代大学生既注重个性化的自我发展又寻求圈层化的身份归属,面临个性化与同质化互为表里的矛盾;在"个体与社会"关系上,新生代大学生既以青年亚文化的方式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间距,又积极承担责任、主动投身民族
公民美育是指通过欣赏、营造与保护美丽整洁的生活环境与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来培养社会公众的公民审美素养的教育形式.作为公民品质与审美素养的融合,公民审美素养包括公共审美情感、审美批判能力、审美参与能力这三个要素.与生态教育、环境审美教育、生活美育等相关教育形式相比,公民美育具有实践性、文化性、公共性的特征.公民美育源于美丽中国建设的教育要求,致力于培养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意识能力和公共精神.公民美育是建构审美共同体,主要包括建构审美情感共同体的审美情感教育、建构审美正义共同体的审美批判教育、建构审美
作为乡村社会公共空间和文化高地的乡村学校,要在乡村振兴中对乡风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其德育的作用就不能被忽视.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乡村学校德育肩负着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传承优秀乡土伦理和提高乡民道德水平的时代使命.当前乡村学校德育存在着目标受困于城市化倾向、内容忽视优秀乡土伦理、实施疏离乡土生活世界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学校德育要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思维,彰显德育目标兼容性;依托优秀乡土伦理资源,赋予德育内容乡土性;回归乡土生活具象世界,提升德育实施有效性.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农村文化、兴旺农村产业、保障社会稳定、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存在服务设施投产失衡、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人才短缺、服务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完善部门协调和资源共享机制、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机制、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结构、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打造"有标准、有内容、有人才、有网络"
大图们江国际合作是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主导启动、由相关各国政府自主推动的多国区域合作开发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经过30年的努力,中、俄、蒙、朝、韩、日六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进展,逐步克服了独特的国际合作模式造成的制度选择困难、成员国多样性造成的融合困难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带来的阻碍,在交通、旅游、能源、环境、农业、金融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形成多领域制度性合作框架,为区域合作的深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组加速、第四次产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各国为疫情所扰而经济活动"内
数字化元素进入艺术活动,是影像艺术在数字媒介技术环境下的自主选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影像艺术的创作在多个方面表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以数字影像艺术创作观念的转变及艺术实践为切入点,从创作的主体、文本、媒介和传播4个方面对数字影像艺术创作的多元化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对深入了解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和传播的规律、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关注与研究中国问题的时期,正是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在马克思恩格斯眼中,正是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不断打破中国闭关自守的排外状况,促使中国顺应时代发展与历史潮流,从而使中国历史具有世界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过程中,把中国作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典型案例.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就是摆脱民族和地域局限、纳入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实现大工业化生产、从而密切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完全物质的并且能够通过经验证明的过程.
明确选择法院协议的性质,是解决涉外协议管辖纠纷的先决问题.厘清待批准的《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中选择法院协议之性质实属必要.选择法院协议属于广义上的程序性合同,多数情况下被赋予排除管辖权的功能.中国涉外协议管辖在实践中呈现的特征与公约中选择法院协议的性质不符.因此,应转变国内协议管辖与涉外协议管辖统一的单轨制模式.应区分选择法院协议的有效性与可执行性.公约中适用被选择法院地法的做法比较冒进,中国涉外协议管辖可分别适用准据法与法院地法作为过渡措施.
文章立足新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分析了薇拉·凯瑟三部地域文学作品的"流动"主题.通过考察凯瑟作品中"流动"带来的角色身份的变化和个体与地方的相互影响,揭示了美国民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深层文化动因.凯瑟敏锐地觉察到不同地域间的流动对个体、社会和文化的塑造力,其创作以鲜明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多元性突破了传统地域文学的围囿,借助流动性使特定地域中的个体成为世界居民,同时将隔绝的地域与世界建立联系,展现了流动和栖居的辩证统一对美国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