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 随机抽取80例在我院待产的37~41周无任何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初产妇以会谈方式进行心理调查并针对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施以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科学及时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降低难产率,提高分娩质量,促进母婴健康。结论 健康教育在产科临床的有效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产科进一步全面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产科;应用
妊娠、分娩是妇女一个正常而又特殊的生理过程。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经验,加之周围分娩所造成的可怕现象,使产妇在妊娠、分娩期有明显的心理负担。只有及时地进行健康教育,适时调整调和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才能更好地预防难产,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对2010年1~10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孕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0月在我院待产37~41周无任何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孕妇80例在知情同意下以谈话方式进行心理惆查。80例均为初产妇,除5例(6%)孕妇对产程抱无所谓态度外,75例(94%)均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本组中30岁以下66例,顺产分娩56例,12例因臀位、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30岁以上14例,顺产分娩10例,3例因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1例双胎臂位行剖宫产术。
1.2 方法
1.2.1 孕期的健康教育 不论是否选择在我院分均鼓励她们参加我院孕妇学校培训。培训内容:预产期保健、分娩方式的选择、关于导乐分娩 、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培训方法:授课、操作示范、个体指导。
1.2.2 产前的健康教育 包括心理、饮食、衣着、睡眠、妊娠晚期的自我护理,如自我数胎动、卧位、吸氧、乳房护理等,新生儿用物准备,临产的先兆症状如“见红”、“破水”、“宫缩”的认识及处理,了解什么是正规宫缩,简单介绍分娩的3个阶段,为顺利分娩做准备。
1.2.3 产时的健康教育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大多数孕妇感到恐惧和犹豫,以致造成宫缩不协调,造成难产甚至危及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减少孕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孕产妇进入分娩室时可由导乐护士陪伴,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指导分娩过程及解释产生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规律,讲解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从而减轻宫缩带来的痛苦;指导孕妇在宫缩间歇时要充分休息,多饮水、多排尿、进清淡而富含营养的食物,以适应分娩的体力消耗。
1.2.4 产后的健康教育 由于产妇经历了艰苦的分娩过程,身心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护士应对产妇的身心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在产后24 h(剖宫产后48 h),精神、体力逐渐恢复后,指导和讲解如下知识。
1.2.4.1 合理的饮食营养 应指导产妇进高热理、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的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饮食,多吃鱼汤、骨头汤、鸡汤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使产妇早日康复,并给宝宝一个营养更丰富的乳汁。多食蔬菜,定时排便,24 h下床活动,以防便秘。
1.2.4.2 做好母乳喂养的教育 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实行“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及母婴同室的意义。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进行恰当的教育,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同时进行评价。
2 讨论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教育使产妇掌握了产前、产时、产后的健康知识,提高了自我保健的健康意识能力。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慰,感情上的支持和生理上的帮助,使产妇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减少产妇因不良情绪造成的难产,对优生优育,减少疾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健康教育实施拓展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锻炼了她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实施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与背景,不同风俗习惯及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的孕产妇,要与这一群体进行交流,除了要有一定的知识面,还必须善于运用人际沟通手段。在交流中,护士应联系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交流技巧,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教育方式,进行双向交流,建立一种指导合作或参与型护患关系,解答孕产妇的各种健康问题,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
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受益于患者,服务于社会。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采用综合手段,注意实效,使产科健康教育实现手段具体化、专业化;教育途径多样化、现代化;教育理论科学化。
3 小结
通过对孕产妇实施孕期、产前、产时、产后健康教育,使产妇正确认识孕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缓解焦虑情绪,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使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产妇较好的掌握了新生儿护理、产后计划生育、新生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同时通过互动交流,拓宽了护理人员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增强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整哉,杜稳侠,马玉琴,等.孕产妇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需求及施教對策。护理学杂志,2001,16(8):509.
[2]姚梅萍.浅谈在产科开展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1):39.
[3]王新.对自然分娩后产妇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08,22(5A):1185-1186.
【关键词】 健康教育;产科;应用
妊娠、分娩是妇女一个正常而又特殊的生理过程。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经验,加之周围分娩所造成的可怕现象,使产妇在妊娠、分娩期有明显的心理负担。只有及时地进行健康教育,适时调整调和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才能更好地预防难产,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对2010年1~10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孕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0月在我院待产37~41周无任何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孕妇80例在知情同意下以谈话方式进行心理惆查。80例均为初产妇,除5例(6%)孕妇对产程抱无所谓态度外,75例(94%)均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本组中30岁以下66例,顺产分娩56例,12例因臀位、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30岁以上14例,顺产分娩10例,3例因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1例双胎臂位行剖宫产术。
1.2 方法
1.2.1 孕期的健康教育 不论是否选择在我院分均鼓励她们参加我院孕妇学校培训。培训内容:预产期保健、分娩方式的选择、关于导乐分娩 、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培训方法:授课、操作示范、个体指导。
1.2.2 产前的健康教育 包括心理、饮食、衣着、睡眠、妊娠晚期的自我护理,如自我数胎动、卧位、吸氧、乳房护理等,新生儿用物准备,临产的先兆症状如“见红”、“破水”、“宫缩”的认识及处理,了解什么是正规宫缩,简单介绍分娩的3个阶段,为顺利分娩做准备。
1.2.3 产时的健康教育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大多数孕妇感到恐惧和犹豫,以致造成宫缩不协调,造成难产甚至危及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减少孕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孕产妇进入分娩室时可由导乐护士陪伴,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指导分娩过程及解释产生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规律,讲解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从而减轻宫缩带来的痛苦;指导孕妇在宫缩间歇时要充分休息,多饮水、多排尿、进清淡而富含营养的食物,以适应分娩的体力消耗。
1.2.4 产后的健康教育 由于产妇经历了艰苦的分娩过程,身心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护士应对产妇的身心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在产后24 h(剖宫产后48 h),精神、体力逐渐恢复后,指导和讲解如下知识。
1.2.4.1 合理的饮食营养 应指导产妇进高热理、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的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饮食,多吃鱼汤、骨头汤、鸡汤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使产妇早日康复,并给宝宝一个营养更丰富的乳汁。多食蔬菜,定时排便,24 h下床活动,以防便秘。
1.2.4.2 做好母乳喂养的教育 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实行“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及母婴同室的意义。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进行恰当的教育,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同时进行评价。
2 讨论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教育使产妇掌握了产前、产时、产后的健康知识,提高了自我保健的健康意识能力。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慰,感情上的支持和生理上的帮助,使产妇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减少产妇因不良情绪造成的难产,对优生优育,减少疾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健康教育实施拓展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锻炼了她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实施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与背景,不同风俗习惯及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的孕产妇,要与这一群体进行交流,除了要有一定的知识面,还必须善于运用人际沟通手段。在交流中,护士应联系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交流技巧,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教育方式,进行双向交流,建立一种指导合作或参与型护患关系,解答孕产妇的各种健康问题,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
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受益于患者,服务于社会。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采用综合手段,注意实效,使产科健康教育实现手段具体化、专业化;教育途径多样化、现代化;教育理论科学化。
3 小结
通过对孕产妇实施孕期、产前、产时、产后健康教育,使产妇正确认识孕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缓解焦虑情绪,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使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产妇较好的掌握了新生儿护理、产后计划生育、新生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同时通过互动交流,拓宽了护理人员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增强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整哉,杜稳侠,马玉琴,等.孕产妇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需求及施教對策。护理学杂志,2001,16(8):509.
[2]姚梅萍.浅谈在产科开展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1):39.
[3]王新.对自然分娩后产妇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08,22(5A):1185-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