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前外侧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式比较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2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显微外科2010年2月-2014年5月收治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式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2.50%(37/40),95.00%(38/40);两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5/40),17.50%(7/4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疗效及安全性均令人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吻合血管皮瓣移植;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近期收治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分别采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式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式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显微外科2014年2月-2014年7月收治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为(47.32±5.75)岁,其中依据受伤原因划分,绞伤21例,压砸伤12例,切割伤5例,撕脱伤2例;B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为(47.50±5.79)岁,其中依据受伤原因划分,绞伤20例,压砸伤14例,切割伤4例,撕脱伤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式治疗,即依据创伤面积和形状切取患者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时行旋股外侧降支血管为蒂与尺桡动脉吻合;B组患者则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式治疗,即依据创伤部位、肢体置于髂腹部舒适度确定切取皮瓣位置[1],常规选取患侧髂腹部皮瓣,尽量切取轴型皮瓣,皮瓣面积以创伤部位面积扩大10%为宜[2];修复时切取皮瓣软组织面向上,皮瓣远端及边缘行坡形修剪,制备完成后仅保留2-3mm皮下脂肪及血管网[3],修复完成后行胶片或负压引流,腹部皮瓣原切取部位行拉拢缝合。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术后并发症类型主要包括皮瓣坏死、感染、皮瓣小血肿及皮瓣撕脱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肢体恢复评价标准[4]进行疗效判定:优,总分≥80分;良,总分70-79分;可,总分60-69分;差,总分<60分。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和分析软件分别采用Epidata 3.07和SPSS17.0;统计学方法选择t检验和χ2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比较
  A组和B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2.50%(37/40),95.00%(38/40);两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和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5/40),17.50%(7/4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作为显微外科常见开放性损伤类型之一,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骨骼、神经及血管广泛暴露,易形成深部组织感染,严重者可能造成肢体残疾[5-6]。目前临床行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常见术式主要为吻合血管皮瓣移植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两种;其中腹部皮瓣血供较为丰富,各供血动脉、分支及周围皮支互相吻合以可形成完善血管网;其皮瓣具有设计灵活多样,修复技术成熟及抗移植后感染能力强等优势,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风险较低,皮瓣成活率极高[7];但术后需长达2-3周强制体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8]。而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式用于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因术后无需强制体位,舒适度明显提高,有利于术后换药及修复情况观察[9];但其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术后需严密观察皮瓣血供情况[10],且皮瓣因取自股前外侧或背阔肌部位较为肥厚,故需多次修整削薄;如果制成超薄型皮瓣,有损伤血管网的风险,并将进一步延长手术时间,对手术者的技术、身体及心理均提出了挑战。
  本次研究结果中,A组和B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2.50%(37/40),95.00%(38/40);两组患者肢体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5/40),17.50%(7/4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术式用于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相当,均可作为临床治疗推荐术式。
  综上所述,股前外侧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疗效及安全性均令人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关华立.腹部皮瓣移植在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1):75- 76.
  [2]朱东起,王欣,高翔,等.游离骨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25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2):147-149.
  [3]黄颖江,余林权,孟宏,等.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32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4(11):1465,1492
  [4]陈亚伟.腹部皮瓣移植在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4):120- 121.
  [5]王金龙,徐斌,王兵,等.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J]. 重庆医学,2013,42(2):197-198.
  [6]丰波,武宇赤,张宵雁,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2,7(4):360-366.
  [7]张敬良,雷彦文,宋君,等.手部组织缺损修复方法的个性化路径式选择[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2):343-347.
  [8]王秀超.股前外侧盖美拉皮瓣修复手部复合型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 (19):39-41.
  [9]王加利,丁小珩,陈仲华,等.拇指桡背侧筋膜蒂皮瓣逆行修复拇指大面积皮肤缺损13例[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4):414-415.
  [10]邹锦考,邓国权,莫凤莲,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4):398-39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六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穿孔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7例。研究组病人在切除阑尾后进行引流管放置,并且采用甲硝唑加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之后再关腹。对照组病人则在常规处理后不进行清洗。对比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几率。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为提高红细胞检验的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50例健康人尿作为标本,与健康人血标本混合,用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对红细胞数量进行统计,观察不同时间、不同PH值下红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PH值=5和PH值=5.5时,随着时间的增加,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小,在此PH值状态下,红细胞的溶解比较严重;60min与10min比较,红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对6例成功行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患者的手术配合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6例患者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术程顺利,手术时间 2--4 h ,平均 3 h ;术中出血量 50 - 100 mL ,平均 64mL ;术后随访 1 个月,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充分的术前访视评估,完善的物品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医护人员的熟练默契配合是腹腔镜下胃切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互动点评式晨会交班模式,以提高护理交班质量,促进护士整体业务水平提高的重要性。 方法:根据急诊病种特殊性、交班内容复杂性特点,规定每天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到岗,查看病人、听取交班、针对具体病种和交班内容进行剖析、提出相关性建议、由组长讨论分析、护士长总结的模式。 结果:护士交班报告书写质量、单病种的观察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并能带动年强护士勇敢积极踊跃发言、正确评价自我护理病人的能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环磷酰胺与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近期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3例;分别采用环磷酰胺和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和血浆蛋白水平等。结果:A组和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18/23),95.65%(22/23);B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清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血脂、血清CRP变化)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血清CRP水平和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更为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中的B细胞活化因子(BAFF)探讨此种标记物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2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5例,检测其入院1、3、7天血清当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浓度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胰腺炎 降钙素原 B细胞活化因子  BAFF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肿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部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历资料,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局部抗生素的应用,在切换时间窗切换为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二组患者血气分析数据、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期刊
摘要:肿瘤放疗学是一门涉及知识面相当广泛、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的学科。转化医学是一种鼓励将医学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建立基础科学研究者与临床医生之间的联系的理念。本文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现代肿瘤放疗教学,主要的实施方案包括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切入点,介绍转化医学理念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实例;从肿瘤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现象;实行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的考核方式;开展创新性综合实验。该方案解决了现代肿瘤放疗教学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方法及获得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卫生院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及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一般的护理知识讲授,教育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予规范的健康教育,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再次住院次数及肺功能的指标情况。结果:常规组1年内再次住院率为72.5%,教育组为4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教育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