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吴建华(1964- ),男,江苏海安人,南京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
摘 要: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研究政治资源的配置,必须与政治资源的流失、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政治资源的流失原因,包括“经济人”理性、路径依赖、信息不对称、制度短缺和素质低劣等。加强政治资源的开发,必须灵活运用诸如政治支配、政治使用、政治沟通、政治转化、政治妥协等多种形式,重在整合、参与、引导、自治、创新,确保政治资源配置的公平、高效。
关键词:政治资源;配置;开发;流失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2-0078-03
政治资源配置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从时代发展来看,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是一项空前的现代化工程,标志着社会正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此过程中,包括政治资源在内的传统资源正经受着强烈的冲击。如何优化、配置政治资源,保护现有的政治资源并防范其流失,同时开发新的、现代的政治资源,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政治资源及其配置的基本认识
政治资源是指政治体系存在、运作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它包括财富、政治人、权力、政治文化、政治稳定、政治参与和政治权威等内容。简单地说,任何具有政治交换价值的东西,都可称为政治资源。以政党政治资源为例,可供政党参预政权以维持政治稳定,或推动政治变迁、政治发展的任何物质或非物质因素,都可认为是政党的政治资源。一般说来,政治资源可分为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两类。硬性资源有警察、武装、传媒、政党、团体、民族等,软性资源有财富、威望、信仰、知识、信息等。
政治资源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种集团都是存在的,尽管其内容、性质、多寡有千差万别。政治资源与一般资源一样,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而言总是稀缺的,因此人们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并保护现有的政治资源,同时开发新的政治资源,一句话,必须研究政治资源的最优配置。当代中国优化、配置政治资源问题的提出,首先是源于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当今社会衡量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准就是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高度、热度、亮度,而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则是提高政治参与率的前提条件。政治参与率取决于政治资源的利用率和政治资源的转化率。政治资源配置得好,事半功倍;配置得不好,事倍功半。其次是源于政治系统功能的日益增多和政治机构的不断分化。过去系统功能单一,机构类型少,资源配置起来简单易行;而现在社会系统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政治机构从大类看差不多翻了一番,从小类看增加了一百倍也不止。显而易见,政治资源在诸多机构、团体甚至个人间的配置要复杂得多,难度也要大得多,如果不将政治资源配置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不仅会影响到政治资源配置的公平、高效,而且会大大减缓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再次是源于政治资源种类的日趋多样,政治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能量,信息也属于政治资源的范畴,甚至关系有时也是政治资源的组成部分。此外,政治资源还有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瞬时、国际与国内之分,这也加大了政治资源配置的复杂性。最后源于政治资源自身配置方式的多样化,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包括政治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均实行单一的行政配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源配置的方式既有行政配置,也有市场配置,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政治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流失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行了全面的政治经济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执政方式的变更、外部利益集团的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政党政治功能淡化、行政控制能力弱化以及少数领导干部的变异(即蜕化变质)等现象,使一定数量的政治资源流失。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治资源流失的原因,学界普遍认为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等,其实以下原因也不可轻视:
一是“经济人”理性。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一旦形成,其内部的官僚集团也会有自己的利益,也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把政治制度看做是一个普遍的市场——政治市场。在政治市场上,人们建立起契约交易关系,一切活动都以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因为这种“经济人”理性的存在即政府自利性而引发政治资源的流失,滋生大量的寻租和权力腐败现象。
二是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诺思在制度变迁中对所提出的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人们过去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在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行为主体原有的经验和价值取向必然影响现在的行为范式和方法的路径选择,从而轻视甚至忽略新的政治资源,导致政治资源的流失。
三是信息不对称。畅通的信息渠道和充足的信息来源是政治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信息的非对称性是信息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其本身也是信息资源的流失。以公共政策的设计、实施为例,信息非对称性会造成政策内容片面、政策宣传不当、政策理解失误、政策沟通受阻,尤其是造成政策执行的“暗箱操作”和以权谋私,难以对政策活动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四是制度短缺。制度短缺是指制度安排与供给不能适应政治系统运行的需要,使政治系统运行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制度保障,这一方面造成政治行为主体无所适从,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方向和力度进行正确的引导与估量;另一方面可能为政治行为主体钻制度和政策的漏洞、打法律的“擦边球”提供方便,便于以权谋私、寻租腐败。最后造成政府信用缺失、社会风气恶化、公共秩序紊乱、公众支持下降、政治参与冷漠等恶果,最终导致政治资源的流失。
五是素质低劣。政治行为主体的政策水平、行为意向、工作态度、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以及目标群体的政治觉悟、社会心理、传统习俗、民族精神和文化知识等素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资源。素质低劣必然导致政治资源的流失。一方面政治行为主体因政策水平有限,不能正确理解政策的精神实质和内在机理,不能正确认识政策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从而造成宣传失误和执行偏差,造成政治资源浪费和流失。因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计划和组织政策执行活动,导致目标群体的不信任、不支持,失去群众威望;因心理素质差,不能经受挫折和外来环境的“糖衣炮弹”,导致政策执行活动的半途而废或权力异化、贪污受贿等。另一方面目标群体因素质低劣,不能正确理解政策的预期好处和最终目标,容易产生短视行为,不能有效地配合,不能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有效地通过合法程序监督和制约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也就导致了政治资源的流失。
以上五方面的原因,在各地区、各部门均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由于这些原因一般都是隐性的,导致政治资源的流失往往也是渐进的,因此更需引起重视。
三、政治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开发策略
在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除了努力防范政治资源的流失外,还必须积极开发政治资源,既要“节流”,也要“开源”。做好政治资源的开发,研究其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就开发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
先探究政治资源开发的形式。政治资源开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政治支配。各种党派是政治活动的主体,拥有一定范围的支配权。而支配又包括三种:一是权力型支配;二是制度型支配;三是法规型支配。在此过程中,可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的还可进一步上升为理论、方针、政策,这些不仅是施展政治功能的需要,也是开发政治资源的有效形式。
政治使用。使用政治资源就像用煤发电、用电发光一样,不仅是发挥政治资源的作用,而且要促使政治资源在使用中保值,甚至增值,而非贬值。
政治沟通。俗话说“长相知,不相疑”。人间私情如此,政治活动中更是如此。党与非党之间、党派与党派之间、党派内部领导层与非领导层之间必须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沟通,如座谈会、通报会等。政治沟通与传统的政治宣传不同,政治宣传仅仅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政治沟通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式的信息交流,这样使得各种政治力量、主客体之间增进共识,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疑惑。
政治转化。所谓政治转化,就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转化得好,风调雨顺;转化得不好,也要尽量把消极因素控制在一定局部范围内,把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
政治妥协。妥协是政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当然政治妥协必须是讲原则的妥协、积极的妥协。原则问题是不能妥协、让步的,非原则问题可以让步。我国解决香港回归,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主权问题是原则,是不能妥协的,也是不能谈判、讨论的;回归后采取何种社会制度,则是可以商讨的,这就是“一国两制”。积极的妥协,是指不能无休止的让步,要“以退为进”,“退一步、进两步”。
再分析政治资源开发的内容。开发政治资源,必须放在政治资源配置的大系统中来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开发的效率,而且可以及时发挥所开发的政治资源的作用。政治资源的配置,包括物质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的配置、信息资源的配置和文化资源的配置。在此过程中开发政治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整合。俗话说,“一个苹果两人吃,一人一半;一条信息两人用,各拥有一条信息”。整合政治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甚至还会产生新的资源。整合是在政治活动的双方或多方互相沟通与协调的基础上,以宽容、理解为基本原则,以保证目标实现为出发点,加强政治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权责相称、功能互补,尽可能减少利益受损风险,实现双赢。
参与。参与是指目标群体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加政治活动并影响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活动的行为。前已分析,在一个国家中,目标群体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是体现民主意识、公民社会、服务群众的考量标准。公民的参与主要表现为目标群体改变过去被动顺从、与世无争、政治冷漠的属民心理,提高对政治活动的信心和关切度,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政策制定、执行过程的监督、执行信息的反馈、执行结果的评估,提高政治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利用社会可用资源尤其是群众力量推动政治活动的进程。
引导。即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如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加强政治信息的传输和各种政治活动情况的反馈,实现其公开化、透明化。在此过程中,重视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使公民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要求,对政治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揭露和抨击与群众利益相背离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公民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防止政治系统内部的“资源内耗”和“小道消息”的负面影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自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利益结构走向分化,目标群体的主体意识和自治意识越来越强,人们要求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社区自治作为一种普遍的民主形式,是为解决基层社区内部事务而产生的具有内向性的自治形式,它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社区自治不仅有助于政治资源的开发,而且也会为政治资源的开发提供新的“源泉”。
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于在政治活动中的路径依赖、制度短缺和素质低劣的存在,应加强政治创新,包括政策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素质创新等,以开发新的政治资源。通过政策创新,制定新的符合实际需要和群众意愿的政策,以保证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文化创新即适时改变落后的政策文化,树立“法治、民主、服务、参与”等理念,构筑新型的、与时俱进的现代政策文化,以开发有限的政治资源;制度创新即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与供给,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素质创新即通过合理的人才流动、教育等途径,使政治活动主体转变职能、更新观念、改变作风、提高能力,尤其是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
无论是政治资源的配置,还是防范政治资源的流失与开发政治资源,都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行为主体与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政治资源的相对稳定与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传统实体世界与网络虚拟空间的关系等,从而保证政治系统健康、高效的运行。
责任编辑:黄 杰
摘 要: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研究政治资源的配置,必须与政治资源的流失、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政治资源的流失原因,包括“经济人”理性、路径依赖、信息不对称、制度短缺和素质低劣等。加强政治资源的开发,必须灵活运用诸如政治支配、政治使用、政治沟通、政治转化、政治妥协等多种形式,重在整合、参与、引导、自治、创新,确保政治资源配置的公平、高效。
关键词:政治资源;配置;开发;流失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2-0078-03
政治资源配置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从时代发展来看,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是一项空前的现代化工程,标志着社会正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此过程中,包括政治资源在内的传统资源正经受着强烈的冲击。如何优化、配置政治资源,保护现有的政治资源并防范其流失,同时开发新的、现代的政治资源,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政治资源及其配置的基本认识
政治资源是指政治体系存在、运作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它包括财富、政治人、权力、政治文化、政治稳定、政治参与和政治权威等内容。简单地说,任何具有政治交换价值的东西,都可称为政治资源。以政党政治资源为例,可供政党参预政权以维持政治稳定,或推动政治变迁、政治发展的任何物质或非物质因素,都可认为是政党的政治资源。一般说来,政治资源可分为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两类。硬性资源有警察、武装、传媒、政党、团体、民族等,软性资源有财富、威望、信仰、知识、信息等。
政治资源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种集团都是存在的,尽管其内容、性质、多寡有千差万别。政治资源与一般资源一样,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而言总是稀缺的,因此人们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并保护现有的政治资源,同时开发新的政治资源,一句话,必须研究政治资源的最优配置。当代中国优化、配置政治资源问题的提出,首先是源于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当今社会衡量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准就是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高度、热度、亮度,而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则是提高政治参与率的前提条件。政治参与率取决于政治资源的利用率和政治资源的转化率。政治资源配置得好,事半功倍;配置得不好,事倍功半。其次是源于政治系统功能的日益增多和政治机构的不断分化。过去系统功能单一,机构类型少,资源配置起来简单易行;而现在社会系统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政治机构从大类看差不多翻了一番,从小类看增加了一百倍也不止。显而易见,政治资源在诸多机构、团体甚至个人间的配置要复杂得多,难度也要大得多,如果不将政治资源配置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不仅会影响到政治资源配置的公平、高效,而且会大大减缓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再次是源于政治资源种类的日趋多样,政治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能量,信息也属于政治资源的范畴,甚至关系有时也是政治资源的组成部分。此外,政治资源还有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瞬时、国际与国内之分,这也加大了政治资源配置的复杂性。最后源于政治资源自身配置方式的多样化,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包括政治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均实行单一的行政配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源配置的方式既有行政配置,也有市场配置,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政治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流失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行了全面的政治经济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执政方式的变更、外部利益集团的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政党政治功能淡化、行政控制能力弱化以及少数领导干部的变异(即蜕化变质)等现象,使一定数量的政治资源流失。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治资源流失的原因,学界普遍认为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等,其实以下原因也不可轻视:
一是“经济人”理性。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一旦形成,其内部的官僚集团也会有自己的利益,也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把政治制度看做是一个普遍的市场——政治市场。在政治市场上,人们建立起契约交易关系,一切活动都以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因为这种“经济人”理性的存在即政府自利性而引发政治资源的流失,滋生大量的寻租和权力腐败现象。
二是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诺思在制度变迁中对所提出的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人们过去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在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行为主体原有的经验和价值取向必然影响现在的行为范式和方法的路径选择,从而轻视甚至忽略新的政治资源,导致政治资源的流失。
三是信息不对称。畅通的信息渠道和充足的信息来源是政治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信息的非对称性是信息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其本身也是信息资源的流失。以公共政策的设计、实施为例,信息非对称性会造成政策内容片面、政策宣传不当、政策理解失误、政策沟通受阻,尤其是造成政策执行的“暗箱操作”和以权谋私,难以对政策活动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四是制度短缺。制度短缺是指制度安排与供给不能适应政治系统运行的需要,使政治系统运行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制度保障,这一方面造成政治行为主体无所适从,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方向和力度进行正确的引导与估量;另一方面可能为政治行为主体钻制度和政策的漏洞、打法律的“擦边球”提供方便,便于以权谋私、寻租腐败。最后造成政府信用缺失、社会风气恶化、公共秩序紊乱、公众支持下降、政治参与冷漠等恶果,最终导致政治资源的流失。
五是素质低劣。政治行为主体的政策水平、行为意向、工作态度、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以及目标群体的政治觉悟、社会心理、传统习俗、民族精神和文化知识等素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资源。素质低劣必然导致政治资源的流失。一方面政治行为主体因政策水平有限,不能正确理解政策的精神实质和内在机理,不能正确认识政策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从而造成宣传失误和执行偏差,造成政治资源浪费和流失。因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计划和组织政策执行活动,导致目标群体的不信任、不支持,失去群众威望;因心理素质差,不能经受挫折和外来环境的“糖衣炮弹”,导致政策执行活动的半途而废或权力异化、贪污受贿等。另一方面目标群体因素质低劣,不能正确理解政策的预期好处和最终目标,容易产生短视行为,不能有效地配合,不能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有效地通过合法程序监督和制约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也就导致了政治资源的流失。
以上五方面的原因,在各地区、各部门均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由于这些原因一般都是隐性的,导致政治资源的流失往往也是渐进的,因此更需引起重视。
三、政治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开发策略
在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除了努力防范政治资源的流失外,还必须积极开发政治资源,既要“节流”,也要“开源”。做好政治资源的开发,研究其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就开发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
先探究政治资源开发的形式。政治资源开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政治支配。各种党派是政治活动的主体,拥有一定范围的支配权。而支配又包括三种:一是权力型支配;二是制度型支配;三是法规型支配。在此过程中,可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的还可进一步上升为理论、方针、政策,这些不仅是施展政治功能的需要,也是开发政治资源的有效形式。
政治使用。使用政治资源就像用煤发电、用电发光一样,不仅是发挥政治资源的作用,而且要促使政治资源在使用中保值,甚至增值,而非贬值。
政治沟通。俗话说“长相知,不相疑”。人间私情如此,政治活动中更是如此。党与非党之间、党派与党派之间、党派内部领导层与非领导层之间必须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沟通,如座谈会、通报会等。政治沟通与传统的政治宣传不同,政治宣传仅仅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政治沟通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式的信息交流,这样使得各种政治力量、主客体之间增进共识,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和疑惑。
政治转化。所谓政治转化,就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转化得好,风调雨顺;转化得不好,也要尽量把消极因素控制在一定局部范围内,把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
政治妥协。妥协是政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当然政治妥协必须是讲原则的妥协、积极的妥协。原则问题是不能妥协、让步的,非原则问题可以让步。我国解决香港回归,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主权问题是原则,是不能妥协的,也是不能谈判、讨论的;回归后采取何种社会制度,则是可以商讨的,这就是“一国两制”。积极的妥协,是指不能无休止的让步,要“以退为进”,“退一步、进两步”。
再分析政治资源开发的内容。开发政治资源,必须放在政治资源配置的大系统中来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开发的效率,而且可以及时发挥所开发的政治资源的作用。政治资源的配置,包括物质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的配置、信息资源的配置和文化资源的配置。在此过程中开发政治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整合。俗话说,“一个苹果两人吃,一人一半;一条信息两人用,各拥有一条信息”。整合政治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甚至还会产生新的资源。整合是在政治活动的双方或多方互相沟通与协调的基础上,以宽容、理解为基本原则,以保证目标实现为出发点,加强政治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权责相称、功能互补,尽可能减少利益受损风险,实现双赢。
参与。参与是指目标群体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加政治活动并影响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活动的行为。前已分析,在一个国家中,目标群体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是体现民主意识、公民社会、服务群众的考量标准。公民的参与主要表现为目标群体改变过去被动顺从、与世无争、政治冷漠的属民心理,提高对政治活动的信心和关切度,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政策制定、执行过程的监督、执行信息的反馈、执行结果的评估,提高政治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利用社会可用资源尤其是群众力量推动政治活动的进程。
引导。即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如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加强政治信息的传输和各种政治活动情况的反馈,实现其公开化、透明化。在此过程中,重视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使公民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和利益要求,对政治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揭露和抨击与群众利益相背离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公民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防止政治系统内部的“资源内耗”和“小道消息”的负面影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自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利益结构走向分化,目标群体的主体意识和自治意识越来越强,人们要求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社区自治作为一种普遍的民主形式,是为解决基层社区内部事务而产生的具有内向性的自治形式,它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社区自治不仅有助于政治资源的开发,而且也会为政治资源的开发提供新的“源泉”。
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于在政治活动中的路径依赖、制度短缺和素质低劣的存在,应加强政治创新,包括政策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素质创新等,以开发新的政治资源。通过政策创新,制定新的符合实际需要和群众意愿的政策,以保证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文化创新即适时改变落后的政策文化,树立“法治、民主、服务、参与”等理念,构筑新型的、与时俱进的现代政策文化,以开发有限的政治资源;制度创新即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与供给,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素质创新即通过合理的人才流动、教育等途径,使政治活动主体转变职能、更新观念、改变作风、提高能力,尤其是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等。
无论是政治资源的配置,还是防范政治资源的流失与开发政治资源,都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行为主体与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政治资源的相对稳定与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传统实体世界与网络虚拟空间的关系等,从而保证政治系统健康、高效的运行。
责任编辑: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