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健全组织阵地、规范活动程序、丰富活动形式等措施,二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以艺术教育为载体,以艺陶德为途径,开创性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小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化心灵,净化审美意识,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与赞同。
关键詞:德育;培养;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95-1
让校园成为民间艺术生长的园地,让民间艺术伴随着每一位孩子的幼年、童年、少年成长,成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丰富滋养。云阳二小二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以艺术教育为载体,通过健全组织阵地、规范活动程序、丰富活动形式等措施,以艺陶德为途径,开创性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小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化心灵,净化审美意识,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与赞同。
一、从感受入眼,渲染民间艺术的浓厚氛围
回归民间艺术,首先要回归到民间艺术生长的土地上去。云阳二小从营造民间艺术的艺教氛围做起,使学生能在良好的艺术环境里学习生活,从而感受到艺术美的底蕴。学校收集民间艺术活动的图片资料,以此布置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组织学生观赏舞龙、舞狮的相关影像以及一些刺绣、剪纸精品,学校还征集民间艺术的一些道具行头,师生制作的手工作品,建立民间工艺品陈列室,通过艺术教育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使学生逐步对传统的民间艺术产生兴趣。
让环境布置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近4年来,云阳二小加大了硬件的投入力度,精心布局,校园文化、美化、绿化有了显著的改观,亭台楼阁、清波游鱼、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加上连廊、画廊,墙面文化的书香校园建设,使得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显示了艺术的感染力。
通过举办声势浩大的学校民间艺术节,荟萃民间艺术的传统项目,展示民间艺人的拿手好戏,凸显学校民间艺术教育特色。2005年5月,云阳二小举办了大型民间艺术节,隆重热烈的民间广场艺术表演、学校陈列室的手工精品给省、市领导及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极大地鼓舞了学校继续开展好民间艺术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在平常的活动中,学校及时通过快报、广播、橱窗等阵地通报情况、介绍信息、表扬先进,形成古色古香典雅入眼,管弦丝竹声声入耳的艺术教育浓厚氛围。
二、从校本入课,确立民间艺术的传承项目
确立“班班有特色、人人有专长”的民间艺术教育目标,使民间艺术教育的课堂成为学生培养才艺的第二课堂。根据这一目标,云阳二小将民间艺术教育列入学校校本课程,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项目落实。学校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重点选择了舞龙、舞狮、腰鼓、马灯、剪纸等项目,对学生进行重点培训。针对一些传统艺术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云阳二小以“挖掘提炼,继承发扬”为原则,通过采风搜集,再提炼加工,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学校把唱“八仙”与走“高跷”结合起来,采用其民间艺术形式,颂扬当今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此外,学校对“荡湖船”、“河蚌精”等活动进行艺术加工,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做到载歌载舞,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为德育服务。
课程落实。云阳二小将工艺制作打造成艺术教育的一大亮点,使活动课程板块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小组兴趣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艺术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刺绣、剪纸等基本知识,并配以必要的训练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
师资落实。为了能更好地指导艺术教育,云阳二小通过讲座、研讨、请进来、做出去等多种形式,聘请了省教研室、南师大的陈通顺、余乐笑等一些专家对一百多名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根据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掌握一项专业技术,能辅导一个艺术兴趣小组,充分发挥每个教师艺术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制度落实。学校坚持做到“五个落实”。即:活动时间落实,每周2节艺术活动课;活动内容落实,将辅导区1000余名学生分别组成各种小组,专门编写了《工艺》一书作为教材;师资落实,配备得力辅导老师;场地落实,每个艺术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并配备必要的活动器材;评比表彰制度落实,每年举办一次艺术节,进行总结评比、表彰,促进艺术教育深入持久的发展。
三、从实践入手,培养民间艺术的小小能手
光说不练,等于只打雷不下雨,云阳二小在民间艺术的教育中注重操作性、体验性、实践性的落实。
在活动项目中,有些项目如舞龙、狮等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学校教师就从每个环节入手,针对每个动作的基本功、要领进行训练,先一个个动作的练,再一个个环节的练,最后把所有环节连起来,根据鼓点、音乐来练,使学生由浅入深的学舞龙、舞狮,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乐感能力。孩子们在训练掌握各种方法的过程中,接受了民族文化的熏陶。
刺绣、剪纸的创作必须有生活的基础,学校首先组织学生参观“万善塔”、“凤凰雕塑”、“云阳大桥”等景物和现代建筑,让学生系统感知生活美,激发他们的美感,然后再让学生把家乡的美景表现出来,并启发他们大胆想象,看谁做的比现实生活更美。结果,有的同学用泥土雕塑出精美的“丹凤朝阳”,有的用糖纸贴成“万善公园”……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陶冶他们美好的道德情操,又使他们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学校老师要求学生在手工制作中做到“双新”,即材料要新、作品要新;要求学生积极动脑,从废品中寻找材料,不要刻意模仿别的作品。在老师创造性的指导下,大米、绿豆、黑豆、易拉罐、塑料瓶,甚至鱼刺、刨铅笔花都成了学生眼中的宝贝。
学习纺织和刺绣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舞龙、舞狮则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更让同学们了解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大型活动中,如舞龙、舞狮、腰鼓等,学生参与率达三分之一以上,在手工艺品制作等传统艺术活动中,参与率达100%,虽然每年有学生毕业,但是云阳二小的民间艺术教育却作为一种特色保留了下来。
关键詞:德育;培养;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95-1
让校园成为民间艺术生长的园地,让民间艺术伴随着每一位孩子的幼年、童年、少年成长,成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丰富滋养。云阳二小二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以艺术教育为载体,通过健全组织阵地、规范活动程序、丰富活动形式等措施,以艺陶德为途径,开创性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小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化心灵,净化审美意识,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与赞同。
一、从感受入眼,渲染民间艺术的浓厚氛围
回归民间艺术,首先要回归到民间艺术生长的土地上去。云阳二小从营造民间艺术的艺教氛围做起,使学生能在良好的艺术环境里学习生活,从而感受到艺术美的底蕴。学校收集民间艺术活动的图片资料,以此布置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组织学生观赏舞龙、舞狮的相关影像以及一些刺绣、剪纸精品,学校还征集民间艺术的一些道具行头,师生制作的手工作品,建立民间工艺品陈列室,通过艺术教育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使学生逐步对传统的民间艺术产生兴趣。
让环境布置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近4年来,云阳二小加大了硬件的投入力度,精心布局,校园文化、美化、绿化有了显著的改观,亭台楼阁、清波游鱼、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加上连廊、画廊,墙面文化的书香校园建设,使得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显示了艺术的感染力。
通过举办声势浩大的学校民间艺术节,荟萃民间艺术的传统项目,展示民间艺人的拿手好戏,凸显学校民间艺术教育特色。2005年5月,云阳二小举办了大型民间艺术节,隆重热烈的民间广场艺术表演、学校陈列室的手工精品给省、市领导及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极大地鼓舞了学校继续开展好民间艺术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在平常的活动中,学校及时通过快报、广播、橱窗等阵地通报情况、介绍信息、表扬先进,形成古色古香典雅入眼,管弦丝竹声声入耳的艺术教育浓厚氛围。
二、从校本入课,确立民间艺术的传承项目
确立“班班有特色、人人有专长”的民间艺术教育目标,使民间艺术教育的课堂成为学生培养才艺的第二课堂。根据这一目标,云阳二小将民间艺术教育列入学校校本课程,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项目落实。学校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重点选择了舞龙、舞狮、腰鼓、马灯、剪纸等项目,对学生进行重点培训。针对一些传统艺术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云阳二小以“挖掘提炼,继承发扬”为原则,通过采风搜集,再提炼加工,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学校把唱“八仙”与走“高跷”结合起来,采用其民间艺术形式,颂扬当今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此外,学校对“荡湖船”、“河蚌精”等活动进行艺术加工,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做到载歌载舞,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为德育服务。
课程落实。云阳二小将工艺制作打造成艺术教育的一大亮点,使活动课程板块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小组兴趣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艺术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刺绣、剪纸等基本知识,并配以必要的训练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
师资落实。为了能更好地指导艺术教育,云阳二小通过讲座、研讨、请进来、做出去等多种形式,聘请了省教研室、南师大的陈通顺、余乐笑等一些专家对一百多名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根据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掌握一项专业技术,能辅导一个艺术兴趣小组,充分发挥每个教师艺术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制度落实。学校坚持做到“五个落实”。即:活动时间落实,每周2节艺术活动课;活动内容落实,将辅导区1000余名学生分别组成各种小组,专门编写了《工艺》一书作为教材;师资落实,配备得力辅导老师;场地落实,每个艺术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并配备必要的活动器材;评比表彰制度落实,每年举办一次艺术节,进行总结评比、表彰,促进艺术教育深入持久的发展。
三、从实践入手,培养民间艺术的小小能手
光说不练,等于只打雷不下雨,云阳二小在民间艺术的教育中注重操作性、体验性、实践性的落实。
在活动项目中,有些项目如舞龙、狮等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学校教师就从每个环节入手,针对每个动作的基本功、要领进行训练,先一个个动作的练,再一个个环节的练,最后把所有环节连起来,根据鼓点、音乐来练,使学生由浅入深的学舞龙、舞狮,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乐感能力。孩子们在训练掌握各种方法的过程中,接受了民族文化的熏陶。
刺绣、剪纸的创作必须有生活的基础,学校首先组织学生参观“万善塔”、“凤凰雕塑”、“云阳大桥”等景物和现代建筑,让学生系统感知生活美,激发他们的美感,然后再让学生把家乡的美景表现出来,并启发他们大胆想象,看谁做的比现实生活更美。结果,有的同学用泥土雕塑出精美的“丹凤朝阳”,有的用糖纸贴成“万善公园”……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陶冶他们美好的道德情操,又使他们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学校老师要求学生在手工制作中做到“双新”,即材料要新、作品要新;要求学生积极动脑,从废品中寻找材料,不要刻意模仿别的作品。在老师创造性的指导下,大米、绿豆、黑豆、易拉罐、塑料瓶,甚至鱼刺、刨铅笔花都成了学生眼中的宝贝。
学习纺织和刺绣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舞龙、舞狮则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更让同学们了解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大型活动中,如舞龙、舞狮、腰鼓等,学生参与率达三分之一以上,在手工艺品制作等传统艺术活动中,参与率达100%,虽然每年有学生毕业,但是云阳二小的民间艺术教育却作为一种特色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