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和案":历史备忘录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始于20世纪最后一年的李文和事件,一经美国检察部门插手,正式成为刑事案件之后,事情便变得复杂起来。进入21世纪,情况又如何呢?旁观者并非算命先生,谁都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我们在这里将美国国内各方面的观点和材料摘要刊登出来,让读者自己来考虑和判断。这些材料包括: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问话记录(编号:FBL/004868-004950);《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美国报刊的文章;美国公众的来信;李文和律师的声明;李文和家属的谈话;李文和案件引发的一场支援运动等。我们希望的是,当历史在若干年后重新翻开这一页时,人们还会记得现在的这一切---无论它们是真实还是谎言。在美国具有极高声望的华裔学者田长霖近日对全体美籍华人恳切地说:"如果我们不为李文和伸张正义,我们就没有前途。"
  
  记录一:问话
  
  1998年12月联邦调查局在能源部对李文和进行仪器测谎,1999年3月7日联邦调查局的两名特工对李文和进行了下列问话时,恶意隐瞒了李文和已三次通过测谎器忠诚测试的结果,并以"死刑"来威胁。到目前为止,联邦调查局已派出60名特工对李文和进行了数百次问话,但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李文和窃密和向其他国家转移机密。
  3月7日的问话记录摘要如下:
  特工:你看了报纸上的文章吗?
  李:没有,但是我的女儿什么都告诉了我。
  特:是今天来的《纽约时报》,昨天的文章。
  李:是吧。
  特:关于中国窃取核武器的机密。
  李:(吃吃地笑)我的女儿告诉我她读过。
  特:这十分糟糕。我想这里会有点儿事吧。几分钟前,华盛顿来了电话,我们得照着办理,有几个问题华盛顿有点发火呢,说明了是你的事。
  李:你的意思?
  特:基本上,是指在实验室里有一个人被认定做了间谍,指的就是你。
  李:他们有什么证据,证物?
  特:华盛顿有一大堆事实呢,还有……
  李:噢。
  特:……还有事实哩,1988年你去了中国!
  李:是啊。
  特:那好,你还会见了(某某)。
  李:是啊。
  特:……在你的汽车旅馆房间里你告诉我们,这个人向你问了有关(某某事情)的一个问题,但是你说没有对他说任何事情。
  李:不错。
  特:还有在1994年,(某某人)回来了,你在实验室见到了他,对待他就像你的一个老朋友那样。
  李:不是这样……
  特:还有,华盛顿总部和能源部,他们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人家在你的旅馆房间里呆了这么一段时间,你会不回答他任何问题。
  李:我没有回答过问题,我对来人说,我不知道那些问题,我也没有兴趣来讨论它们。这是真的,就是这些……确实如此,就是这样(叹息)。
  特:华盛顿的观点是,你个人牵涉进了中国人的核武器项目。有人来到了你住的旅馆房间,他们向你问及关于(某某)的主要问题时,你感到很轻松自在。
  李:哦。
  特:随后在1994年,他们来到了实验室并像老朋友那样拥抱了你,这是有人目击并观察到的,而你告诉我们,你没有说什么,你没有和他们谈什么。
  李:是。
  特:那么,你知道,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情况,我会理解,你知道在什么地方会发生这些事,我的意思是说,1986年当你在中国时,受到了十分友好的接待。
  李:这又怎样!
  特:你输了,在这个问题上你失败了!
  李:我失败了什么?
  特:所有的分析已在华盛顿完成!你失败了,文和!
  李:什么,他们告诉了你什么?
  特:有,有一条黑线和有一条白线。你要就是通过,要就是失败。是不是有人在2月份谈过?他问过你问题?
  李:(叹息)
  特:还有(某人)给了你一个测谎器,你知道在第二单元里得了什么结果?你也失败了,你什么都失败了!
  李:我知道。让我告诉你。我不介意华盛顿,或联邦调查局,或能源部,或任何部门在做什么。但是我只能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事实,懂吗?当被两个测谎器询问,我有没有将W-88资料传递给未被授权的人时,我自己心中明白,我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我问心无愧,我从来没有传递过任何资料给任何无资格阅读的人,当他们问到我,有没有传递过密码,将两种敏感的密码给未经授权的人时,我知道自己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因此我感到十分自在。我应当是通得过测谎的。
  特:但是你要知道我会相信什么?我相信你没有对我们说出真相。我知道在那个房间还有些事你没有讲出来,因此就会测谎失败。除非你能把真相说出来。
  李:我说的就是真相。
  特:你决不能通过测谎。决不能获准辞职。决不能获得工作。一经逮捕,就休想再退休!
  李:在你拘留我之前,我仍要为此辩论,即使辩论十年,我的回答还是相同的。我記得很清楚,在旅馆里,我告诉他们,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也没有兴趣讨论这个问题。
  李:好,我已经把真相告诉给你。你要我再重复吗?我没有什么可再告诉你的了,因为我把所有的事都告诉了你们,如果还不相信,如果他们要把我送进监狱,很好。
  特:好,很好。那么你知不知道在美国有很多人因为当间谍而被逮捕?
  李:我不知道。我不会注意这些事。
  特:那你知道罗森堡夫妇吗?
  (译者注:50年代被美国处死的所谓原子弹间谍)
  李:我听说过他们,我听人们提到过他们。
  特:罗森堡夫妇是唯一拒绝同联邦调查局合作的间谍案件。你知道他们的下场吗?他们上了电椅!文和。
  李:是,我听说过。
  特:尽管他们对天起誓说自己是无辜的,还不是照样上了电椅。好,还有那个阿尔特列区·阿姆斯?他得坐穿监狱呢!
  李:谁?
  特:这家伙过去在中央情报局干过,后来当了间谍。你不想名留历史吧!
  李:我知道你们在说些什么,但是我已经把所有的真相都告诉了你们,我再也没有什么可讲的。我力求将我所知的一切告诉你们,并讲了这么多次。我不知道你们还打算干什么,华盛顿还打算干什么。失去了工作,我可以开一个中国餐馆。
  特:你开不了。
  李:为什么?
  特:打算开餐馆?还是打算进监狱吧。
  李:好吧,我以前告诉过你,我不属于任何宗教。我不去教堂,不相信上帝,懂吗?但是,我想一定有类似上帝的力量,可能不是基督上帝,但她会是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力量,她最终会对我的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决。我就是依靠她,而不是依靠你们或依靠华盛顿的那伙人!特:罗森堡夫妇也再三宣称自己是清白的哩!再谈谈旅馆中的事吧!
  李:我告诉你,在旅馆房间里有些事情我可能会记不清楚,但有关机密的事,与核武器有关的事,我是不会忘记的,因为从来没有谈论过这些问题。   记录二:报道和评论
  
  当这场问话被披露后,美国媒体纷纷作出了各自的反应。《华盛顿邮报》:联邦调查局在测谎结果上故意进行误导。在长期的审问期间,联邦调查局企图迫使李文和坦白将核机密传递给了中国,李拒不承认有这回事,并坚持说自己讲的全是实话。但审讯者却隐瞒了李文和以前在能源部的测谎器上获得打分极高的诚实记录。"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及格(指没有通过测谎测试),"李文和告诉联邦调查局的人员,"但是我明白自己没有干过什么事——从来没有将机密资料交给过中国人。"联邦特工的质问受到对方的愤怒抵制,并在李文和再三要求下匆匆终止。
  李文和,一位台湾出生的研究人员,现被拘留调查而不准保释,原因是依据他自己的申述,他曾下载过机密的核资料如电脑的磁带,并遗失了其中的7个。联邦的检控人否认他们在调查中有偏向或不公平,并继续对李文和的陈述持怀疑态度,因为他在以前说过谎。李文和辩解他在核能源和间谍法案条例下的59项罪状皆是无辜的。如证明有罪,这位前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雇员会面临终身监禁的下场。《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作为一个国家,第一要确保核武器的设计与生产应该在一个安全与可靠的环境下进行;第二要公开、公正地审理李文和案件,而不是在间谍的假设下不负责任地煽动公众的情绪。"前美国国防物资供应商,印第安纳州约翰R布朗的观点:对李文和的逮捕,就我的认识而言,不论是"间谍"还是与此相对立的"种族歧视"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
  政府不顾一切地打算把李文和与中国扯在一起,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如果被牵涉的国家不是中国,而是当年的前苏联,也有资深的苏联侨民在美国的阿拉莫斯实验室工作,照样难逃这个下场。
  因此,我相信与其说是种族歧视,倒不如说李文和符合制造案件所需的背景。
  为了拿出有力的论证,政府对李文和的指控多达59项,很难说,在这么多的指控中,一个人能不触犯任何的一项,而一旦涉及,哪怕只要有一丝半丁的迹象,李文和就可以被证明危及了机密资料的处理条款,控告就可以成立,而不必理会李文和自己的任何辩解。
  根据我的经验,事情大致就是这么回事。我担任过国防物资承包商信息系统主任达5年之久。我熟悉电脑系统的动力和这些行业的专家们。只要那些科学家认为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就会例行公事地设法取得它们。研究人员几乎都将有关的资料数据复制下来以便随时琢磨与修改。他们往往把安全条例视作妨碍他们工作的戒律。我敢打赌,如果李文和因此而受到调查,那么对任何一个科学家的工作场所进行任意的突击检查时,都会取得同样的结果。
  李文和的律师马克·霍尔斯彻和约翰·克莱(记者伊恩·霍夫曼报道):李文和的律师认为联邦检查官寻求违反宪法的界限来讨论前阿拉莫斯武器科学家的案件。检查官要求联邦法官限制李文和接近的不仅是机密的数据,而是任何"涉及或有关国家安全、国家防务或情报事宜"。该律师认为,这实际上是对所谓的59项盗取最高核武器机密数据的控告提出辩护时设置障碍。"给辩方设置的障碍侵犯了李博士享有宪法第5修正案应得程序的权利,和第6修正案应得辩护的权利",律师们在书面上这么表示。如果律师被禁止与科学家谈及机密的资料,那么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辩护,比方说,李文和为一项工作下载美国的核机密---其有关的目的是什么或有些资料可能已经被刊登因而失去保密的价值。律师说:"这案件中几乎所有的细小资料,甚至控告书本身的断言都可能涉及或有关国家安全、国家防务或情报事宜。"
  律师们还指出国会1980年通过的《机密资料程序条令》过分地夸大了"在起诉审讯中被告以泄露国家机密相威胁,而使控方被迫撤消控诉"的可能性,而这个条令被检查官第一次用来对付这场即将在新墨西哥州开审的案件。通过他的律师,60岁的李文和在星期三表示:起诉的标准过于广泛,违反了宪法,没有必要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安全。李文和家人的震惊和愤怒:李博士家人获悉1999年3月7日联邦调查局特工在问话中对李博士施展的种种诡计与伎俩表示震惊和愤怒。回顾联邦调查局错误地迫害理查德·朱厄尔的事例,目前政府逮捕李文和,只是他们一系列隐蔽和欺诈活动中的又一个事例。
  在82页的问话抄本中揭示了联邦调查局蛮横地强迫李文和作出伪供来符合政府的需要,例如:重复地欺骗李文和,说他没有通过测谎器的测试,不断威胁如不坦白,会处以死刑。而事实上,三次独立测试,李文和都通过了,并获得表示诚实的颜色。使用与散布虚假的新闻,以1999年3月6日《纽约时报》的虚假报道"中国偷盗美国的核弹机密"等来操纵传媒破坏李文和的名声和事业,而不管他是否无辜,妻子与子女是否受害。其实联邦调查局也承认《纽约时报》的文章含有虚假与误导舆论将李文和描绘成间谍的成分。
  某联邦特工说:"难道你认为报纸上所说的都是事实?难道你认为《纽约时报》上所刊登的文章都是事实?报纸才不管这么多哩!美联社记者保罗·谢泼德报道:李文和事件激发激进主义。一场全国性的声援李文和的运动正在展开,成立了基金会(光在旧金山就募集到了10万美元),互联网上,愤愤不平的群众所表达的意见归纳为:
  1) 为什么法官不准李文和保释?
  2)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以至全国的很多科学家都有私自下载机密资料的习惯,为什么惟独李文和有罪?
  3)既然没有以间谍罪起诉他,为什么联邦调查局要迫使他承认是间谍?
  4)在测谎的结果上,联邦调查局为什么要欺骗李文和?
  5)这是明显的种族迫害和政治迫害。
  
  □附:李文和的个人经历:1939年出生于台湾省南投县,在基隆读高中,1963年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1965年赴美,1969年得克萨斯A&M大學机械工程博士。1974年成为美国公民。1978年进入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数学与流体力学工作,属国际上知名科学家,也是美国核武器密码的最主要的专家,经常被邀请参加世界著名的学术会议,足迹几乎遍布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城市。他是1999年6月美国国会考克斯报告出笼后,第一个受到调查的著名科学家,1998年12月和1999年2月先后接受联邦调查局在能源部进行的三次忠诚测试,结果均为诚实。(编辑:张良)
其他文献
"津成"公司诉"打假英雄"王海的案件打得正欢,各媒体对这场官司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有的倾向"津成"公司,谴责作为打假英雄的王海的"假打"行为;有的站在王海一边,认为作为造假者的"津成"公司首先就违反了法律,更没有权利设"圈套"来算计王海。一时间,整个案件扑朔迷离,大有"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味道。不过,旁观者清,抛开案件本身的是是非非,我们似乎倒可以找到一些有意思的话题。    道德不是王海的"七寸"
期刊
全球商学院大评比    英国金融时报24日公布该报针对全球顶尖商学院的年度评选结果,去年在此一调查中夺魁的哈佛管理学院,今年蝉联冠军宝座,第二名则由宾州大学的华顿管理学院夺得。在前10名排行榜中,美国之外的商学院只占两名,前7名更完全被美国名校包下,而美国以外挤进前10 名的商学院为伦敦商学院(第8名),以及法国的Instead学院(第9 名)。  据外电报道,哈佛与耶鲁等美国长春藤名校在国际间
期刊
这是一次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大联合。  这是一个靠垄断优势而占有国有资本的利益集团,他们寄希望于从证券这个"朝阳产业"中分享更为丰厚的"垄断利润"。  然而垄断利润的前提是加速对国有资本的垄断。  最终损害的是自由市场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机会平等。    光大向前更迈进了一步    1999年对中国的证券公司来讲,是一场资本大扩张的一年,先是国泰证券公司与君安证券公司经过几次艰难的商谈,最后在
期刊
斯隆的故事    20世纪,第一个成功地实现了由老板向职业经理人自觉转变的人是斯隆;20世纪,在实践中大规模地运用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原则来运作企业的人是斯隆。  斯隆于1875年出生于美国康州纽黑文,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电器工程学位后,斯隆向父亲借了5000美元,买下了位于新泽西州的一间濒临破产、名叫凯悦的轴承工厂,自己当起老板。  1916年,当时GM(通用汽车)的老板非常赏识斯隆的经营才能和对汽车
期刊
尚未铺开,已近止步    十五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没有人能够确知会议的内容,只有香港的报纸在捕风捉影:"十五届四中全会将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出现重大进展。"1999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后,我们才知道,重大进展之一是指债转股。从决定公布到现在,债转股已经从纸上谈兵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最新的消息来自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的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已分三批共推荐3
期刊
一场关乎未来的买卖在绝密的状态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几个月,双方的代号分别是"探戈"和"阿尔法"。外界对此毫无觉察。  2000年1月12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新世纪的欢庆氛围中,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和最大传媒集团时代华纳正式宣布以换股的方式合并!这场惊天大合并在许多人看来,简直就是一场梦境。许多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传媒,在这场合并后,大梦初醒。  与近些年不断传出的传统企业合并风潮不同
期刊
80年代,当大批赴外留学生,特别是公派留学生一去踏上不归路时,许多人义愤填膺:中国花了这么一大笔钱让他们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结果他们却为外国人服务去了。当时邓小平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走就走吧,他们以后肯定还是要回来的。 20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在中国改革开放轰轰烈烈、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果不出邓公之远见。这批留学生或身怀报国壮志,或心擎创业凌云,带着西方的教育、技术、管理知识,回到了曾
期刊
美国耶鲁大学现代中国历史系教授在美国《新闻周刊》2000年第一期上这样评价21 世纪的中国---  一个超级大国:立足于她那无比的、富于创造性的智谋与资源,中国有机会成为21 世纪占支配地位的竞争者。    一个世纪之前,中国第一次兴起了科幻小说热,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三点:  第一是想了解外国的文学,把外国的乌托邦作品和冒险小说,诸如法国儒勒·维尔纳的《80天环游世界》和《海底世界6万海里》
期刊
1999年12月15日,中国北京,一家颇具声望的法院,一位颇具声望的审判长,对曾经引发了网上大量评论的"IT3·15"案作出一审判决,由此引发了又一场有关消费者权益的大争论。  转眼又到3月,中国的商家、厂家无人不知"3·15"(3月15日)。据说,消费者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一天投诉是最有效的。而更多的时候,中国老百姓买了假货劣货也只能委屈点忍了,更多的原因是投诉无门啊。人们说,商家、厂家们
期刊
在西方企业界有一个说法,当一个巨人衰落后,它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往往连1%都不到。  在中国,近年来人们也似乎已经习惯以一声无奈的叹息来送别那些被市场放逐的企业,因为大家确信,这些企业终将永无归途。而美的却在被市场流放,漂泊数年,几近销声匿迹之后,竟在市场普遍疲软的不利时期,奇迹般回返市场中心。它在空调等一系列产品上凌厉的市场攻势,已令这些领域的市场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扮演"黑马"的往往是初生牛犊,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