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生儿的应急隔离措施。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NCP)的感染率的上升,对于自身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的新生儿,也难逃其感染。现对我院对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生儿采取的应急隔离措施,为读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生儿 应急隔离
【中图分类号】R320.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310-01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出现此类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诊并命名为COVID-19,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其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20年1月1至2月25日,本科室共收治3例疑似新冠肺炎的新生儿,为保证医疗安全,预防院内感染,科室通过对3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生儿的关注,发现做好应急隔离、消毒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
1. 临床资料
本组新生儿共3例,2例来自外院,1例来自本院,早产儿1例,足月儿2例。确诊、排除前,3例新生儿除有自身疾病(1例早产儿,1例脐炎,1例肺炎)外,其照护人员不仅接触过出现病例报告社区的人员,有发热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入院查血常规提升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情况。排除新冠病毒肺炎前,我科对3例患儿均采取二级应急隔离防护措施。结果 3例新生儿的照护人员及新生儿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血常规检测、CT检测均为阴性。3例患儿均好转、治愈出院。
2.传染源
目前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3.传播途径
新生儿新冠病毒肺炎感染可能的途径有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此外新生儿还有两个可能被感染的途径,即通过感染孕产妇的母-婴垂直传播,及母乳喂养经母乳-口传播。
4.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5.措施 应急隔离防护
5.1 启动应急防护: (1)入院审批 接到患儿入院信息后,上报科室主任、护士长,同时上报医疗总值班,填写入院审批单;(2)固定团队 通知二线医生、护理人员,启动固定的值班医务人员团队;实行6小时工作制;(3)收入检疫病房 单间隔离,避开人员出入口,选最靠里的房间,所有进入病房的医务人员,在清洁区着二级防护后进入检疫病房,离开病房后在潜在污染区脱去防护服,密集收集。(4)排查排除 病例上报疾控科送检,患儿经综合排查排除嫌疑后可转入普通病房正常诊疗护理;结果为阳性的按标准流程转院,检疫病房进行终末消毒。
5.2 人员培训 5. 2 1 专业业务培训 在院领导指导与督促下,加强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的学习和穿脱防护服的培训,所有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护知识及穿脱防护服流程及注意事项。在晨会或工作群内发布最新的诊疗方案及护理知识,保证大家学习到最新的防护知识。使全体医务人员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及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5. 2 2医务人员心理建设 作为一线医务人员,奋斗在一线,强大的工作任务,难免大家心里紧张、害怕,为此我科为大家提供减压小视频、小文章,让大家掌握心理解压知识与技巧;督促全科人员每日监测体温并实时上报,身体有发热、咳嗽等不适情况的及时上报。坚决落实两点一线:单位-家;单位-宿舍。
5.3 医务人员的隔离防护 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正确配备、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使用锐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针刺伤,被针刺伤后流动水冲洗、从伤口远端轻轻挤压,不可在伤口处挤压,以防病毒进入更深的地方。加强、 重视手卫生,操作前后洗手,将患儿的血液、尿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传染物,被患儿血液、尿液、排泄物污染后,手卫生后及时更换手套及防护服。根据防护对象及防护要求,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采取二级防护,对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三级防护。
5.4患儿的应急隔离 根据新型冠状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采取隔离预防
(1)隔离防护 将 患儿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减少转运,如有必要转运,连带暖箱转运,其陪同转运人员做好二级防护;(2)给予医务人员设置明确的工作指导 病房设置黄色、粉红色、及蓝色的隔离标识(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粉红色为飞沫传播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隔离);(3)环境消毒 病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紫外線消毒照射病房至少1小时,紫外线照射时用不透光布单遮盖住暖箱;地面每日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至少2次;(4)患儿物品 专儿专用,奶瓶、奶嘴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浸泡60分钟后,专人密闭送消毒供应室。患儿所用衣物、被服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浸泡后清洗消毒;其暖箱每日2次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拭;听诊器及体温计即用即消毒处理;(5)标本处理 采集后放置在双层带有新冠病毒标识的标本箱内送检,送检后的标本箱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6)其医疗垃圾、尿不湿、湿巾用双层垃圾袋包裹并扎紧袋口并贴新冠肺炎标识,即用即处理;(7)禁止家属探视 ,采取电话探视。 所有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及地面消毒后,再用清水清洗一遍。
5.4 终末处理 患儿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或确诊转运后,检疫病房的终末消毒:空气:20ml/m?的3%过氧化氢超低容量喷雾消毒;密闭60分钟后开窗通风。物表和地面: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织物:污染被服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织物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至少1小时候放入双层污物袋中,外表面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后粘贴标识,专人密闭运送洗衣房。
6. 健康教育
截止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没有明确的药物治疗,感染防控的重点在于预防。因而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人际传播最为重要。电话通知家属通过新闻、关注医院公众号、宣传手册等多种方法的学习,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指导其家属掌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护措施,指导家属居家的消毒隔离知识,加强家属的防护意识及消毒隔离观念。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已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为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与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后,医院成为抗击病毒感染的主要战场,我科通过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采取应急隔离防护措施,在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使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避免了交叉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立即规范处理,及时评估,进行预防处理,对类似情况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NICU的应急准备方案.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0,22(2):91-95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3} 欧阳分,吴荷玉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快速传播的应对措施{J}.全科护理.2020,18(3):311-312.
{4}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基本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諸福堂. 实用儿科学(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980-984.
{5} 金汉珍,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1-304.
关键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生儿 应急隔离
【中图分类号】R320.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310-01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出现此类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诊并命名为COVID-19,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其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20年1月1至2月25日,本科室共收治3例疑似新冠肺炎的新生儿,为保证医疗安全,预防院内感染,科室通过对3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生儿的关注,发现做好应急隔离、消毒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
1. 临床资料
本组新生儿共3例,2例来自外院,1例来自本院,早产儿1例,足月儿2例。确诊、排除前,3例新生儿除有自身疾病(1例早产儿,1例脐炎,1例肺炎)外,其照护人员不仅接触过出现病例报告社区的人员,有发热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入院查血常规提升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情况。排除新冠病毒肺炎前,我科对3例患儿均采取二级应急隔离防护措施。结果 3例新生儿的照护人员及新生儿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血常规检测、CT检测均为阴性。3例患儿均好转、治愈出院。
2.传染源
目前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3.传播途径
新生儿新冠病毒肺炎感染可能的途径有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此外新生儿还有两个可能被感染的途径,即通过感染孕产妇的母-婴垂直传播,及母乳喂养经母乳-口传播。
4.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5.措施 应急隔离防护
5.1 启动应急防护: (1)入院审批 接到患儿入院信息后,上报科室主任、护士长,同时上报医疗总值班,填写入院审批单;(2)固定团队 通知二线医生、护理人员,启动固定的值班医务人员团队;实行6小时工作制;(3)收入检疫病房 单间隔离,避开人员出入口,选最靠里的房间,所有进入病房的医务人员,在清洁区着二级防护后进入检疫病房,离开病房后在潜在污染区脱去防护服,密集收集。(4)排查排除 病例上报疾控科送检,患儿经综合排查排除嫌疑后可转入普通病房正常诊疗护理;结果为阳性的按标准流程转院,检疫病房进行终末消毒。
5.2 人员培训 5. 2 1 专业业务培训 在院领导指导与督促下,加强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的学习和穿脱防护服的培训,所有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防护知识及穿脱防护服流程及注意事项。在晨会或工作群内发布最新的诊疗方案及护理知识,保证大家学习到最新的防护知识。使全体医务人员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及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5. 2 2医务人员心理建设 作为一线医务人员,奋斗在一线,强大的工作任务,难免大家心里紧张、害怕,为此我科为大家提供减压小视频、小文章,让大家掌握心理解压知识与技巧;督促全科人员每日监测体温并实时上报,身体有发热、咳嗽等不适情况的及时上报。坚决落实两点一线:单位-家;单位-宿舍。
5.3 医务人员的隔离防护 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正确配备、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使用锐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针刺伤,被针刺伤后流动水冲洗、从伤口远端轻轻挤压,不可在伤口处挤压,以防病毒进入更深的地方。加强、 重视手卫生,操作前后洗手,将患儿的血液、尿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传染物,被患儿血液、尿液、排泄物污染后,手卫生后及时更换手套及防护服。根据防护对象及防护要求,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采取二级防护,对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三级防护。
5.4患儿的应急隔离 根据新型冠状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采取隔离预防
(1)隔离防护 将 患儿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减少转运,如有必要转运,连带暖箱转运,其陪同转运人员做好二级防护;(2)给予医务人员设置明确的工作指导 病房设置黄色、粉红色、及蓝色的隔离标识(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粉红色为飞沫传播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隔离);(3)环境消毒 病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紫外線消毒照射病房至少1小时,紫外线照射时用不透光布单遮盖住暖箱;地面每日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至少2次;(4)患儿物品 专儿专用,奶瓶、奶嘴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浸泡60分钟后,专人密闭送消毒供应室。患儿所用衣物、被服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浸泡后清洗消毒;其暖箱每日2次含氯消毒剂消毒擦拭;听诊器及体温计即用即消毒处理;(5)标本处理 采集后放置在双层带有新冠病毒标识的标本箱内送检,送检后的标本箱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6)其医疗垃圾、尿不湿、湿巾用双层垃圾袋包裹并扎紧袋口并贴新冠肺炎标识,即用即处理;(7)禁止家属探视 ,采取电话探视。 所有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及地面消毒后,再用清水清洗一遍。
5.4 终末处理 患儿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或确诊转运后,检疫病房的终末消毒:空气:20ml/m?的3%过氧化氢超低容量喷雾消毒;密闭60分钟后开窗通风。物表和地面: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织物:污染被服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织物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至少1小时候放入双层污物袋中,外表面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后粘贴标识,专人密闭运送洗衣房。
6. 健康教育
截止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没有明确的药物治疗,感染防控的重点在于预防。因而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人际传播最为重要。电话通知家属通过新闻、关注医院公众号、宣传手册等多种方法的学习,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指导其家属掌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护措施,指导家属居家的消毒隔离知识,加强家属的防护意识及消毒隔离观念。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已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为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与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后,医院成为抗击病毒感染的主要战场,我科通过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采取应急隔离防护措施,在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使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避免了交叉感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立即规范处理,及时评估,进行预防处理,对类似情况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NICU的应急准备方案.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0,22(2):91-95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3} 欧阳分,吴荷玉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快速传播的应对措施{J}.全科护理.2020,18(3):311-312.
{4}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基本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諸福堂. 实用儿科学(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980-984.
{5} 金汉珍,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