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导向下的工科化学教学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作者以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入设计性实验、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感性成分、实时适度联系热点问题等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而且强化了学生将所学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工科化学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教学实践
  
  1.前言
  
  不少工科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非常看重做习题和背分子式、定义、定理等,而对蕴含在定义、定理内的深刻含义并不重视,学得过于死板,对所学知识兴趣不浓厚等后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根据个人的思考和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体会。
  
  2.增进工科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
  
  2.1增加实验课程设计的比重
  在进行课程实验时,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实验是必要的,但是插入一定分量的设计性实验更为重要。在进行验证性实验时,所需要的仪器和实验手段是实验指导书上说明的,实验步骤也说得清清楚楚。在这种机械化、程式化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仅有的一点好奇心和创新也会被抹杀掉,更不用说增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为此,笔者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增设了设计性实验“自制密度管测定相对密度”。该实验将玻璃加工技术基本操作训练,如玻璃管的截断、熔光、熔封处理,与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化学微型仪器或装置的设计及后续物理常数的测定联系起来,在我校矿物加工专业试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这次设计性实验的实践,笔者感到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在大学课堂里至少应该有两种不同的学习,其中常见的一种学习就是学习前人的经验。在设计性实验中的“学”和常见的“学”有较大的不同,因为学生不但要学习基本原理,还要进行“工作”,如玻璃管的截断、熔光、熔封处理,而且经过如此处理的最终“产品”密度管还要具有特定的功能,这样的实验对培养学生的严肃、严密、严格的“三严”作风很有益处。学生亲手加工的东西最后要满足后续实验的需要,要具有一定的精度,而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设计,因而是严肃的;在实验过程当中学生要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因而是严密的;做了这样的实验后,要撰写实验报告,他人根据该报告的内容能够复现实验人的工作,因而这种训练又是严格的。这种训练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后良好的工作态度都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从经济和环保角度来看,这种实验既缓解了经费不足的问题,又很容易废物利用,非常符合绿色化学的需要和趋势。
  2.2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感性成分
  工科学生一般都安排有金属工艺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但这些实习除金属工艺实习外都是专业实习,一般都是由学生所在系部的本专业教师指导,往往难以顾及基础课内容在现场中的应用,而且实习和课堂教学往往不在同一教学环节中。笔者体会到,如果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到现场的参观或播放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录像,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笔者在讲授普通化学课程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重金属盐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影响和重要性,曾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蒸汽锅炉房参观。经过实地参观,学生了解到自来水在加热时产生的水垢就是重金属盐,如果不对进入锅炉中的自来水进行预处理,所产生的水垢就会严重影响锅炉的传热效率,影响锅炉的工艺参数,因而就会影响蒸汽的正常生产,所以就有离子交换树脂装置对自来水进行预处理。
  笔者在给学生讲解胶体方面的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时间里先让学生想想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哪些东西是胶体?学生说出了墨汁、泥浆和大雾等。紧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让学生仔细想想科学史上有什么重大发现与胶体有关?在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时笔者提到威尔逊云雾室的科学故事,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给学生看;并在讲解的最后进行总结,告诉学生这样的道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不仅仅是单纯地从物理学中“索取”,利用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仪、高分辨率扫描电镜等现代化设备和仪器,而且化学同样是“无私”的,它也反过来为物理学和其它学科的发展提供物质和理论支持,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2.3实时适度地与国际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
  新时期的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而且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还要有为社会做奉献和服务当今社会的理想。当今社会的几个重大话题,如温室效应、大气污染、低碳经济等都与化学有深刻的联系。在讲到相关课程的相关内容时,笔者都提到这些热点问题,并告诉学生发展新的工艺、合成新的产品、开发新的化学产品的生产模式都可能为如上问题的改善作出贡献,同时提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对世界范围内温室效应问题的关注和他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事实。最后,笔者会非常严肃地告诉学生,如上问题是全球性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我们更有必要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创造性地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3.结语
  
  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是一维的直线,也并非是二维的平面,课堂教学应该是三维的,是丰富多彩的。在工科化学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引入设计成分、感性思维和热点问题,会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产生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传明,吕桂琴.物理化学实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第1版:82-83.
  [2]曾昭琼,曾和平等.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3版:29-33.
其他文献
语言是构成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用语音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教师讲课中的有声语言,是教与学的一个桥梁与纽带,使学生通过对有声语言的感悟,而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说,没有语感就难以达到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这就是教学中语感的魅力所在。因此,我认为在政治课上
如何使政治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天地,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而又快乐地学习,是许多政治课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从事初中政治课教学已经多年,总觉得在政治课教学中存在这样两个困难:其一,学生不爱学。政治课不可能像语文课那样能让学生感受生动的故事和体验文学艺术之美,也不可能像数理化那样能让学生去探究物质世界的奥秘并满足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学生的印象里,政治课是枯燥无味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缺少积极的态度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地理课堂教学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是21世纪的根本要求,也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教学关系    应转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建立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和谐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自己历史课堂教学时的实践谈谈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1.要真正认真研究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备课才能更有针对性。近年来,我每每接手一个新班级,一定预先对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操行评语等逐一
摘要: 本文从更新教与学理念,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循序渐进,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营造氛围,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四个方面就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历史教学要发展进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创新将是永恒的主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方向。那么,历史教学应如何创新呢?下面笔者根据在农村中学几年的历史教学心得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  法。    一、激发创新热情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中学生们都渴望从古板的严肃的历史课中解放出来。如果中学历史教师们不能做到寓情于教,教中有理,活跃课堂气氛,保证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已经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能够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不过笔者发现,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而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反而有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和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合理调控,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摘要: 本文作者例谈了同分异构体解题中的六种思维技巧 。  关键词: 同分异构体 解题 思维方法    同分异构现象广泛存在于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知识也贯穿于中学有机化学的始终。因此,分析、判断同分异构体也就成为有机化学的一大特点。作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这类试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结构式书写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在具体的题型训练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