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本文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以情景创设的有效性,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辅助、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几方面的阐述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1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那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呢?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高效课堂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创设有趣的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实践的机会。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由此可见,一个精彩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游戏的公平性”时,我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情境: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玩摸球的游戏?(课前准备一个盒子,里面装8个红球)如果抽得白球算你赢,如果抽得红球算老师赢。几个轮回后,学生发现总是老师赢,有的同学提出了疑问:为什么都是老师赢?盒子里的红球白球个数会不会有问题?要求老师打开盒子看个究竟。老师把拿子里的球倒出,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不公平,盒子里根本没有白球!游戏规则不公平,要求重新玩。这时,我抓住时机提问:那怎样才能使游戏规则公平呢?学生热情高涨:红球白球的个数要同样多……新知的学习就这样在游戏中,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教学情境的创设形式有很多,如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基础。
二、高效课堂重视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把“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式学习,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例如,我在教学“烙饼问题”时,围绕“3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里的内容: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三分钟;一共要烙三张饼;烙熟三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手中的圆片当作饼来演示,并填表,记录每次所烙的面的哪面及所用时间。之后,各小组汇报。并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这种方法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然后,我又分别让学生探究烙4—9张饼的最佳方法。前面“两张饼”“三张饼”的问题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交叉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的表格,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烙一面饼所需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的新知不是通过教师板着面孔的说教得到的,而是来自于发挥集体智慧的探究讨论,是学生自己“探究 ”出的,变“教学”为“探究”,环环相连,激活课堂。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高效课堂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辅助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老师无论是多么地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由于学生已有“圆的面积”的推导经验,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那么圆柱是不是也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这时如果给学生自己动手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利用课件演示剪、拼的过程,把圆柱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每部分又平均分成8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体会到把一个圆柱转化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知道这个近似的长方体面积与原来的圆柱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才能使这个圆柱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体?然后再以剪拼动画拼成更近似的长方体……形象生动的活动过程展现眼前。问学生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圆柱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效地实现了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高效课堂重视练习的分层设计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练习时要体现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
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用于例题讲解完以后,这类练习题和例题的形式基本相同。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的应用。第二层次是变式练习,这类练习在基础题的基础上略有改变。第三层次是综合型练习,就是把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应用的题目。
总之,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定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定是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课堂。生动有趣的情境,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一定會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爱上数学思考。只要我们能准确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强化目标意识,积极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转变,就一定能实现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