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进一步崛起,宣传工作愈发显现出其在医院发展中的无形的力量。通讯员是医院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医院宣传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医院必须建立起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的通讯员队伍,注重加强通讯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同时将考核机制引入管理制度中,逐步形成一支素质高、结构佳、凝聚力强的通讯员队伍。现针对加强医院通讯员队伍建设的背景,如何采取措施建设一支稳定而有战斗力的通讯员队伍等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 通讯员 队伍建设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5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71-01
宣传工作是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党和国家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传播途径,又是塑造医院形象、沟通医患关系、拓展医疗新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微博等新興媒体的崛起,其发挥的作用更是与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通讯员队伍作为医院宣传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此过程中显现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1 通讯员工作的功能体现
1.1 医院层面:是宣传医院整体形象的中坚力量。上海市某区级中心医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二甲综合性医院,目前有员工1300多人。在2008年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中被纳入晋升为三级医院的行列中,并于2013年7月正式完成晋级工作,由此跨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医院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但宣传科仅有2名工作人员,要做好医院院报、官方网站与官方微博等的信息采编及维护任务,必须依靠遍布全院各部门及科室的通讯员及时提供信息源。
1.2 科室层面:是展现科室成长轨迹的发言人。长久以来,医护人员养成了埋头苦干的工作习惯,常常忽略了对外宣传的重要性。而随着医院的发展浪潮,各科室的新技术新项目都已陆续开展起来。如何让外界知道科室的进步与发展,让更多人获益于科室技术与业务发展带来的便利,必需依赖于科室通讯员的通风报信。
1.3 个人层面:是员工实现提升自我的平台。通讯员要采集到新闻必须要比一般员工更关心科内业务及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与科主任、科内同事有更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同时,可以通过通讯员队伍这个平台来拓展视野,获得更多院内及院外信息共享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优秀通讯员还能获得医院的表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
2 人员架构与管理措施
2.1 通讯员队伍的组织架构。根据2007年至2012年的记录显示(图1),医院通讯员人数在2008年之前没有变化,从2009年开始,医院创三工作启动后,二级专科陆续独立成科,通讯员队伍也随之逐年增加。至2012年底,院内共有通讯员58名,各临床、职能与后勤等部门按职能差异(医生或护士)及人员多少分别设置1至2名通讯员。
2.2 通讯员队伍运作及分级管理。通讯员受医院宣传科及所在科室的双重管理。宣传科根据全院各科室的工作实际为其拟定每季度的投稿数量,一般大科室要求每季度至少3篇,小科室要求2篇,在文章的时效性、取材方面亦制定了共性或个性化的要求。宣传科在投稿要求有所调整时同时向科室主任及通讯员明确新要求,以便科主任对通讯员的交稿工作予以指导和督促。通讯工作不单单是通讯员一个人的事,需要整个科室的合作与配合,科主任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与否同通讯员的投稿数呈正比。另外,宣传科会结合医院宣传工作的要求随时与通讯员联系,要求其予以配合提供所需资料。
2.3 通讯员奖惩机制及培养措施分析。
2.3.1 奖惩机制。在2010年之前,宣传科仅在制度上对全院各科有明确的要求,但完成与否只能靠各部门的自觉性来配合。从2010年开始,医院加大了对宣传工作的落实力度,将通讯员投稿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具体做法是由宣传科为各部门建立考核指标系统,考核分数纳入科室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总分内,凡是没有完成工作指标的科室将在每季度劳务分配时扣除相应分值的金额。同时此考核分还纳入科主任个人考核体系,以强化科主任对宣传工作的责任意识。此举进一步体现了通讯员工作的重要性,调研结果显示,许多科室在劳务分配时单列了不同金额的通讯员工作奖,体现了通讯员在科室内的劳动价值。从后续几年投稿数不断得以实现量的突破来看(图1),与绩效考核挂钩的举措是切实有效的。
在此基础上,宣传科结合投稿的数量与质量遴选出一批表现优秀的通讯员,在医院每年年底召开的通讯员会议上由院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奖,肯定工作同时给予奖励。
2.3.2 培养机制。投稿数量的提升直接反映了思想上的重视,但通讯员对于写作基本都是半路出家,要求写出思想深刻、可读性强的声色俱佳的文章存在难度,提升稿件的质量在短期内存在较大难度。宣传科每年都不定期邀请新闻专业人士来院举办1至2次专题写作培训,让通讯员接受系统的培训。同时每季度举行投稿工作通气会,通报本季度投稿完成情况,对于在稿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通讯员们一起沟通探讨,在交流中让通讯员慢慢去悟,逐步得到写作上的成长。
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将通讯员工作和通讯员比作是“铁打的营帐流水的兵”,很少有通讯员确实因为喜欢写作而愿意长期担任此项工作,往往科室有新进年轻员工时此项工作便有更替,使培训效果止步不前。如果在激励措施上与专业晋升等方面挂钩起来,将更有利于通讯员队伍的稳定性。
3 取得成效
3.1 为院报的出版保证了信息供给量。在有一定投稿数的基础上,宣传科在2009年3月将出版了第一份院报。该报在院内院外获得了一定的好评,成为了医院内部及同外界信息沟通的桥梁,向职工和社会各界展现医院的新风貌。改版以后,出版时间也由之前的一季度两期改为每月一期,每期4版,有时还会出版增刊,由此对稿件数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通讯员与宣传科紧密合作,使得每期院报都及能及时出版。2011年2月,院报入围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院报刊,可以说是所有通讯员与宣传科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3.2 丰富网站内容。2007年,医院外网建成开通。宣传科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维护,包括最新动态、健康之窗、职工之家等,为外界提供准确的医疗服务信息。2009年起,为配合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工作,网站增设了《创三专栏》,宣传科根据创三工作进展及时充实栏目内容,展现医院创建动态,这些工作都在各科室通讯员的配合下得以完成。随着投稿量的增加,网站上每年更新的文章数由最初的一百多篇提升至目前的近300篇,大大豐富了网站的内容。
3.3 一支活跃有效的网管队伍。2012年7月,一个对外、对内双向沟通平台―医院官方微博新生登陆新浪微博。信息时代的微博平台彰显出了它在发布和获取信息、沟通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的其他平台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网络管理也需要及时跟进。如何来宣扬正气、遏制坏风气,为以讹传讹切断退路,宣传科为此专门组织通讯员进行培训,明确了通讯员网络管理员的身份,建起了网络管理小组。这支队伍为之后数次社会舆论一边倒指责医院的莫须有事件理清了脉络,维护了医院的声誉。医院收治“小仙女”的事件曾在上海电台《新闻坊》节目中播出,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通讯员们积极参与转发和评论,体现了网络效应的力量,同时也展现了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自媒体时代,网络的力量不可小觑。
3.4 为医院文化氛围的渲染推波造势。宣传科在通讯员队伍中选拔培养了一批摄影爱好者,于2012年8月成立了医院摄影协会,组织会员不定期在院内、院外举办摄影小组活动。摄影作品在当年举办的第三届医院文化艺术节上的[心阅·镜览]摄影展中进行了集中展示,通讯员们不仅担任着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更多了一个展示自己另一面风采的舞台。医院还利用摄影作品对门急诊休息区域、病房等进行了视觉美化,营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医疗人文环境。
4 结论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此新形势下,及时传播有效的医疗信息是公立医院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医院品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医院管理者要提高宣传意识,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开拓思路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充分利用和调动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多种途径和渠道做好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为形成医院、员工、患者的多赢格局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晓媛.刍议院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J].现代医院.2012,5:12
[2] 林聪聪.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J].医院管理论坛,2010,11:27
关键词:医院 通讯员 队伍建设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5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71-01
宣传工作是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党和国家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传播途径,又是塑造医院形象、沟通医患关系、拓展医疗新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微博等新興媒体的崛起,其发挥的作用更是与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通讯员队伍作为医院宣传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此过程中显现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1 通讯员工作的功能体现
1.1 医院层面:是宣传医院整体形象的中坚力量。上海市某区级中心医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二甲综合性医院,目前有员工1300多人。在2008年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中被纳入晋升为三级医院的行列中,并于2013年7月正式完成晋级工作,由此跨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医院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但宣传科仅有2名工作人员,要做好医院院报、官方网站与官方微博等的信息采编及维护任务,必须依靠遍布全院各部门及科室的通讯员及时提供信息源。
1.2 科室层面:是展现科室成长轨迹的发言人。长久以来,医护人员养成了埋头苦干的工作习惯,常常忽略了对外宣传的重要性。而随着医院的发展浪潮,各科室的新技术新项目都已陆续开展起来。如何让外界知道科室的进步与发展,让更多人获益于科室技术与业务发展带来的便利,必需依赖于科室通讯员的通风报信。
1.3 个人层面:是员工实现提升自我的平台。通讯员要采集到新闻必须要比一般员工更关心科内业务及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与科主任、科内同事有更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同时,可以通过通讯员队伍这个平台来拓展视野,获得更多院内及院外信息共享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优秀通讯员还能获得医院的表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
2 人员架构与管理措施
2.1 通讯员队伍的组织架构。根据2007年至2012年的记录显示(图1),医院通讯员人数在2008年之前没有变化,从2009年开始,医院创三工作启动后,二级专科陆续独立成科,通讯员队伍也随之逐年增加。至2012年底,院内共有通讯员58名,各临床、职能与后勤等部门按职能差异(医生或护士)及人员多少分别设置1至2名通讯员。
2.2 通讯员队伍运作及分级管理。通讯员受医院宣传科及所在科室的双重管理。宣传科根据全院各科室的工作实际为其拟定每季度的投稿数量,一般大科室要求每季度至少3篇,小科室要求2篇,在文章的时效性、取材方面亦制定了共性或个性化的要求。宣传科在投稿要求有所调整时同时向科室主任及通讯员明确新要求,以便科主任对通讯员的交稿工作予以指导和督促。通讯工作不单单是通讯员一个人的事,需要整个科室的合作与配合,科主任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与否同通讯员的投稿数呈正比。另外,宣传科会结合医院宣传工作的要求随时与通讯员联系,要求其予以配合提供所需资料。
2.3 通讯员奖惩机制及培养措施分析。
2.3.1 奖惩机制。在2010年之前,宣传科仅在制度上对全院各科有明确的要求,但完成与否只能靠各部门的自觉性来配合。从2010年开始,医院加大了对宣传工作的落实力度,将通讯员投稿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具体做法是由宣传科为各部门建立考核指标系统,考核分数纳入科室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总分内,凡是没有完成工作指标的科室将在每季度劳务分配时扣除相应分值的金额。同时此考核分还纳入科主任个人考核体系,以强化科主任对宣传工作的责任意识。此举进一步体现了通讯员工作的重要性,调研结果显示,许多科室在劳务分配时单列了不同金额的通讯员工作奖,体现了通讯员在科室内的劳动价值。从后续几年投稿数不断得以实现量的突破来看(图1),与绩效考核挂钩的举措是切实有效的。
在此基础上,宣传科结合投稿的数量与质量遴选出一批表现优秀的通讯员,在医院每年年底召开的通讯员会议上由院领导亲自为他们颁奖,肯定工作同时给予奖励。
2.3.2 培养机制。投稿数量的提升直接反映了思想上的重视,但通讯员对于写作基本都是半路出家,要求写出思想深刻、可读性强的声色俱佳的文章存在难度,提升稿件的质量在短期内存在较大难度。宣传科每年都不定期邀请新闻专业人士来院举办1至2次专题写作培训,让通讯员接受系统的培训。同时每季度举行投稿工作通气会,通报本季度投稿完成情况,对于在稿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通讯员们一起沟通探讨,在交流中让通讯员慢慢去悟,逐步得到写作上的成长。
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将通讯员工作和通讯员比作是“铁打的营帐流水的兵”,很少有通讯员确实因为喜欢写作而愿意长期担任此项工作,往往科室有新进年轻员工时此项工作便有更替,使培训效果止步不前。如果在激励措施上与专业晋升等方面挂钩起来,将更有利于通讯员队伍的稳定性。
3 取得成效
3.1 为院报的出版保证了信息供给量。在有一定投稿数的基础上,宣传科在2009年3月将出版了第一份院报。该报在院内院外获得了一定的好评,成为了医院内部及同外界信息沟通的桥梁,向职工和社会各界展现医院的新风貌。改版以后,出版时间也由之前的一季度两期改为每月一期,每期4版,有时还会出版增刊,由此对稿件数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通讯员与宣传科紧密合作,使得每期院报都及能及时出版。2011年2月,院报入围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院报刊,可以说是所有通讯员与宣传科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3.2 丰富网站内容。2007年,医院外网建成开通。宣传科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维护,包括最新动态、健康之窗、职工之家等,为外界提供准确的医疗服务信息。2009年起,为配合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工作,网站增设了《创三专栏》,宣传科根据创三工作进展及时充实栏目内容,展现医院创建动态,这些工作都在各科室通讯员的配合下得以完成。随着投稿量的增加,网站上每年更新的文章数由最初的一百多篇提升至目前的近300篇,大大豐富了网站的内容。
3.3 一支活跃有效的网管队伍。2012年7月,一个对外、对内双向沟通平台―医院官方微博新生登陆新浪微博。信息时代的微博平台彰显出了它在发布和获取信息、沟通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的其他平台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网络管理也需要及时跟进。如何来宣扬正气、遏制坏风气,为以讹传讹切断退路,宣传科为此专门组织通讯员进行培训,明确了通讯员网络管理员的身份,建起了网络管理小组。这支队伍为之后数次社会舆论一边倒指责医院的莫须有事件理清了脉络,维护了医院的声誉。医院收治“小仙女”的事件曾在上海电台《新闻坊》节目中播出,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通讯员们积极参与转发和评论,体现了网络效应的力量,同时也展现了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自媒体时代,网络的力量不可小觑。
3.4 为医院文化氛围的渲染推波造势。宣传科在通讯员队伍中选拔培养了一批摄影爱好者,于2012年8月成立了医院摄影协会,组织会员不定期在院内、院外举办摄影小组活动。摄影作品在当年举办的第三届医院文化艺术节上的[心阅·镜览]摄影展中进行了集中展示,通讯员们不仅担任着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更多了一个展示自己另一面风采的舞台。医院还利用摄影作品对门急诊休息区域、病房等进行了视觉美化,营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医疗人文环境。
4 结论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此新形势下,及时传播有效的医疗信息是公立医院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医院品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医院管理者要提高宣传意识,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开拓思路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充分利用和调动通讯员的工作积极性,多种途径和渠道做好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为形成医院、员工、患者的多赢格局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晓媛.刍议院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J].现代医院.2012,5:12
[2] 林聪聪.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J].医院管理论坛,201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