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开局总体平稳,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同时全国和许多省区的经济增速也都创下近年来新低,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糖业等传统行业企业出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双降”甚至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局面,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近期我们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和企业家进行了调研,综合起来有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当前我国企业领域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一,部分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型行业进入痛苦转型阶段。经济增速下台阶情况下,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重化工企业正处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矛盾集中发生阶段,过去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结束,目前已经进入寒冬季节,企业压力空前加大。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和销量同比下降0.1%和0.66%,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2.5%,山西、陕西、内蒙近半数煤矿停产;全国铁、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1%、2.4%和5.3%,远低于2013年同期铁、钢、材产量增幅7.6%、9.1%和11.2%的水平。以煤炭、钢铁为支柱产业的黑龙江、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一季度经济增速只有4.1%、4.2%、5.5%、6.6%,面临前所未有的稳增长、稳就业压力。
第二,国有资产规模大、行业占比高的部分行业对市场信号不敏感问题突出。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中国有资产规模大、行业占比高。在经济增速下台阶背景下,这些行业出现了“价格越下滑,生产越扩大”的“以量补价”行为。比如在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社会库存居高不下、行业经济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民营煤矿纷纷主动停产减产,而国有煤矿却受体制机制制约,产量不降反增。钢铁行业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连续6个月低于100点情况下,钢铁产量仍较快增加,更加剧了行业经营压力。相反,在一些国有资产规模小、占比低的行业如纺织、家电等,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能够灵活反应市场供求关系、初步具备技术创新和品牌优势、若干行业龙头企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的格局。
第三,商业银行对实体企业的信贷控制和盘剥十分严重。这个老问题至今还没解决。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和非金融企业业绩出现严重分化势头,上市银行利润增长情况普遍超出预期。一季度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13.7%、13.9%、10.4%,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分别实现净利润40.8%、15.1%、14.8%。统计数据显示,2513家上市公司一季度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4%、8.6%,剔除银行业后分别同比增长5.2%和4.5%;从环比看,2513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13.3%和15.0%,剔除银行业后分别增长-16.2%和-9.0%。从调研企业看,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控制和盘剥主要体现在限贷、压贷、收贷后不放贷等行为上,许多优质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缺乏。比如钢铁企业反映,银监会今年对钢铁企业削减了20%的信贷,一刀切的信贷行政命令,让不该倒的企业倒了。广西一家制药企业反映,现在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每年需要的17亿元贷款都要经过担保中介才能贷到,资金成本达到17%。
第四,煤炭、棉花、糖等行业企业面临不公平的市场环境。煤炭方面,由于进口煤炭质优价廉,加之进口煤炭零关税、出口煤炭征收10%关税的政策,我国进口煤炭大幅增加,客观上对当前形势严峻的本土煤炭企业形成巨大冲击;同时,许多省份仍然在向煤炭企业收取20—50元/吨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铁路部门仍然向煤炭企业收取煤炭铁路建设基金以及大秦铁路等四线煤炭特价运费,加重了本土煤炭企业负担。棉花方面,由于棉花收储政策和进口棉花配额政策,国内外棉花出现巨大价差,原料供给缺乏市场调节严重制约着国内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目前还没产生效果。糖方面,近两个榨季国内生产和需求基本平衡,但由于国外低价进口糖大幅增加,使国内糖价格失去平衡,进入2013—2014年榨季以来,国内糖价格从过去每吨7000多元高价一直跌到4000多元,而国内糖生产成本整体在5300元/吨左右,制糖企业亏损严重,目前拖欠蔗农欠款高达190亿元,一些制糖企业给蔗农的糖料款至今才兑付到1月份,蔗农再生产已经受到较大影响。
综合来看,在当前“不刺激、中性货币、向改革要动力”等政策作用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确面临空前的增长压力,新的增长动力短期内难以弥补重化工业下滑的缺口。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两三个季度,若干以重化工为支柱产业的省区,仍然要承受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这一方面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值得重视的是,尽管在当前严峻形势下,企业并不希望政府因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希望政府能在宏观经济处于合理区间的窗口期,继续锐意改革,清理并取消各种阻碍统一公平市场形成的条块分割障碍,清理并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项目以减轻企业负担,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腾出空间和余地。
二、推进我国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去年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制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在此条件下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动力、向惠民生要动力,不采取短期强刺激,不扩大财政赤字,也不放松或收紧银根,宏观经济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局面。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建议政府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通過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和服务,最终促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第一,要继续坚持宏观调控的目标区间论,不搞短期强刺激,以进一步稳定企业的政策预期和市场预期。首先,中央政府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只要宏观经济运行在目标区间范围内,政府就不必采取特别的刺激政策,不能被短期内部分地区和行业的较低经济增速吓怕;同时要做好各种政策预案,增加政策工具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根据形势变化合理调整政策力度。部分重化工企业反映,当前行业正处于寒冬期,如果发展形势持续恶化或者政府仍然没有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那么就要进行剥离部分无效低效资产。其次,要充分利用经济增速下台阶的倒逼压力和“改革窗口期”,稳步推进各项解放生产力的体制改革,为中长期的经济健康增长、高质量增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要鼓励地方政府继续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宁愿把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勇于追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合理的、没水分、有质量、有效益、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中央政府要采取各种有利于创业、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帮助地方政府缓解经济增速下降导致的就业压力。 第二,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长期的利率管制最终形成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利润鸿沟。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形成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形成優胜劣汰而不是优劣俱汰的结果。首先,不要把煤炭、钢铁等行业标签化为产能过剩行业进而实施限贷令。产能过剩行业中也有优秀的企业,不能对所有企业搞一刀切,造成好的不好的企业都死掉;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优秀企业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甚至进行并购重组。其次,要增加金融企业的自主权,鼓励金融企业进行价值投资。行业最困难的时候,也可能是较好的投资时机。只有依靠对市场的精确研判和把握,金融企业才能优胜劣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企业。
第三,要探索以钢铁等行业为试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资本对市场信号的敏感性和灵活性。钢铁等两高一资行业出现如此严峻的局面,与行业中国有资本布局规模大、比例高、灵活性不足等直接相关。不妨以钢铁或煤炭行业为中央国资国企改革试点,重点推进少数几家中央国有钢铁或煤炭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母公司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股减持试点;在企业双方自愿情况下,可以批准中央国有钢铁企业与大型民营钢铁企业的相互持股或合并重组,形成具有区域规模、核心竞争优势的真正按照市场信号活动的市场主体。
第四,要以环境保护为红线,坚决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标准,并引入专业行业协会在内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对于煤炭、钢铁等两高一资行业,必须做到环境保护的硬约束,严格执行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及相关节能环保标准。首先,要强化环境保护部门对于节能环保法律和标准的落实,特别是要在大气污染防治、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下大力气,出重拳。不管涉及到什么企业,经过治理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关停。其次,也要创新监督机制,引入行业协会在内的第三方监管作用。总体看,短时间内环保部门很难全部承担起环保监管者的重任。必须创新环保监管机制。行业协会对行业内企业的总体情况、设备和技术、投资建设等动态信息一清二楚,监管动机相对超脱,监管行为更具专业性。可以通过政府向行业协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其专业第三方监管者的职能。再次,要像治理腐败一样,鼓励各界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并查实后集中查处一批,发挥社会监督的职能。
第五,要清理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于煤炭行业,要落实国办发[2013]104号文,全面清理和取消涉煤不合理收费项目,先清费再制定资源税改革方案,比如要统筹煤炭进出口关税,取消煤炭品种出口关税或者将煤炭进出口关税调整到同一水平;要取消煤炭铁路建设基金、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和四线煤炭特价运费。对于纺织行业,要深化棉花国家收储制度和流通体制,推进棉花定价市场化改革,逐步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要破除石油石化行业的行政垄断,鼓励优秀的石化加工企业进入上游的石油化工领域。对于糖业,要完善糖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增加糖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对于更多行业,要进一步破除电网、铁路运输、石油领域的行政垄断和价格管制,使电价、运价、油价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灵活浮动。
第六,要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特别是企业停产减产破产带来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以及行业洗牌后的并购重组工作。首先是企业破产问题。以煤矿为例,要完善煤矿破产基本条件比如资源濒临枯竭、开采成本高、亏损严重且扭亏无望等,参照原国有煤矿破产政策,研究建立煤矿退出机制。其次是就业问题。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稳定,但部分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省市自治区可能随着行业下滑而出现企业停产减产加剧、破产增多现象,其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既要做好产能过剩地区和行业的去产能化工作,又要做好去产能化可能带来的就业问题,防止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发生。再次是行业洗牌后的兼并重组工作。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精神,推进市场化的兼并重组工作。
(冯立果,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博士后)
一、当前我国企业领域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一,部分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型行业进入痛苦转型阶段。经济增速下台阶情况下,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重化工企业正处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矛盾集中发生阶段,过去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结束,目前已经进入寒冬季节,企业压力空前加大。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和销量同比下降0.1%和0.66%,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2.5%,山西、陕西、内蒙近半数煤矿停产;全国铁、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1%、2.4%和5.3%,远低于2013年同期铁、钢、材产量增幅7.6%、9.1%和11.2%的水平。以煤炭、钢铁为支柱产业的黑龙江、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一季度经济增速只有4.1%、4.2%、5.5%、6.6%,面临前所未有的稳增长、稳就业压力。
第二,国有资产规模大、行业占比高的部分行业对市场信号不敏感问题突出。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中国有资产规模大、行业占比高。在经济增速下台阶背景下,这些行业出现了“价格越下滑,生产越扩大”的“以量补价”行为。比如在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社会库存居高不下、行业经济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民营煤矿纷纷主动停产减产,而国有煤矿却受体制机制制约,产量不降反增。钢铁行业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连续6个月低于100点情况下,钢铁产量仍较快增加,更加剧了行业经营压力。相反,在一些国有资产规模小、占比低的行业如纺织、家电等,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能够灵活反应市场供求关系、初步具备技术创新和品牌优势、若干行业龙头企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的格局。
第三,商业银行对实体企业的信贷控制和盘剥十分严重。这个老问题至今还没解决。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和非金融企业业绩出现严重分化势头,上市银行利润增长情况普遍超出预期。一季度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13.7%、13.9%、10.4%,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分别实现净利润40.8%、15.1%、14.8%。统计数据显示,2513家上市公司一季度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4%、8.6%,剔除银行业后分别同比增长5.2%和4.5%;从环比看,2513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13.3%和15.0%,剔除银行业后分别增长-16.2%和-9.0%。从调研企业看,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控制和盘剥主要体现在限贷、压贷、收贷后不放贷等行为上,许多优质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缺乏。比如钢铁企业反映,银监会今年对钢铁企业削减了20%的信贷,一刀切的信贷行政命令,让不该倒的企业倒了。广西一家制药企业反映,现在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每年需要的17亿元贷款都要经过担保中介才能贷到,资金成本达到17%。
第四,煤炭、棉花、糖等行业企业面临不公平的市场环境。煤炭方面,由于进口煤炭质优价廉,加之进口煤炭零关税、出口煤炭征收10%关税的政策,我国进口煤炭大幅增加,客观上对当前形势严峻的本土煤炭企业形成巨大冲击;同时,许多省份仍然在向煤炭企业收取20—50元/吨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铁路部门仍然向煤炭企业收取煤炭铁路建设基金以及大秦铁路等四线煤炭特价运费,加重了本土煤炭企业负担。棉花方面,由于棉花收储政策和进口棉花配额政策,国内外棉花出现巨大价差,原料供给缺乏市场调节严重制约着国内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目前还没产生效果。糖方面,近两个榨季国内生产和需求基本平衡,但由于国外低价进口糖大幅增加,使国内糖价格失去平衡,进入2013—2014年榨季以来,国内糖价格从过去每吨7000多元高价一直跌到4000多元,而国内糖生产成本整体在5300元/吨左右,制糖企业亏损严重,目前拖欠蔗农欠款高达190亿元,一些制糖企业给蔗农的糖料款至今才兑付到1月份,蔗农再生产已经受到较大影响。
综合来看,在当前“不刺激、中性货币、向改革要动力”等政策作用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确面临空前的增长压力,新的增长动力短期内难以弥补重化工业下滑的缺口。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两三个季度,若干以重化工为支柱产业的省区,仍然要承受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这一方面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值得重视的是,尽管在当前严峻形势下,企业并不希望政府因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希望政府能在宏观经济处于合理区间的窗口期,继续锐意改革,清理并取消各种阻碍统一公平市场形成的条块分割障碍,清理并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项目以减轻企业负担,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腾出空间和余地。
二、推进我国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去年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制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在此条件下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动力、向惠民生要动力,不采取短期强刺激,不扩大财政赤字,也不放松或收紧银根,宏观经济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局面。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建议政府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通過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和服务,最终促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第一,要继续坚持宏观调控的目标区间论,不搞短期强刺激,以进一步稳定企业的政策预期和市场预期。首先,中央政府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只要宏观经济运行在目标区间范围内,政府就不必采取特别的刺激政策,不能被短期内部分地区和行业的较低经济增速吓怕;同时要做好各种政策预案,增加政策工具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根据形势变化合理调整政策力度。部分重化工企业反映,当前行业正处于寒冬期,如果发展形势持续恶化或者政府仍然没有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那么就要进行剥离部分无效低效资产。其次,要充分利用经济增速下台阶的倒逼压力和“改革窗口期”,稳步推进各项解放生产力的体制改革,为中长期的经济健康增长、高质量增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要鼓励地方政府继续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宁愿把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勇于追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合理的、没水分、有质量、有效益、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中央政府要采取各种有利于创业、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帮助地方政府缓解经济增速下降导致的就业压力。 第二,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长期的利率管制最终形成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利润鸿沟。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形成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形成優胜劣汰而不是优劣俱汰的结果。首先,不要把煤炭、钢铁等行业标签化为产能过剩行业进而实施限贷令。产能过剩行业中也有优秀的企业,不能对所有企业搞一刀切,造成好的不好的企业都死掉;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优秀企业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甚至进行并购重组。其次,要增加金融企业的自主权,鼓励金融企业进行价值投资。行业最困难的时候,也可能是较好的投资时机。只有依靠对市场的精确研判和把握,金融企业才能优胜劣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企业。
第三,要探索以钢铁等行业为试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资本对市场信号的敏感性和灵活性。钢铁等两高一资行业出现如此严峻的局面,与行业中国有资本布局规模大、比例高、灵活性不足等直接相关。不妨以钢铁或煤炭行业为中央国资国企改革试点,重点推进少数几家中央国有钢铁或煤炭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母公司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股减持试点;在企业双方自愿情况下,可以批准中央国有钢铁企业与大型民营钢铁企业的相互持股或合并重组,形成具有区域规模、核心竞争优势的真正按照市场信号活动的市场主体。
第四,要以环境保护为红线,坚决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标准,并引入专业行业协会在内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对于煤炭、钢铁等两高一资行业,必须做到环境保护的硬约束,严格执行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及相关节能环保标准。首先,要强化环境保护部门对于节能环保法律和标准的落实,特别是要在大气污染防治、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下大力气,出重拳。不管涉及到什么企业,经过治理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关停。其次,也要创新监督机制,引入行业协会在内的第三方监管作用。总体看,短时间内环保部门很难全部承担起环保监管者的重任。必须创新环保监管机制。行业协会对行业内企业的总体情况、设备和技术、投资建设等动态信息一清二楚,监管动机相对超脱,监管行为更具专业性。可以通过政府向行业协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其专业第三方监管者的职能。再次,要像治理腐败一样,鼓励各界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并查实后集中查处一批,发挥社会监督的职能。
第五,要清理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于煤炭行业,要落实国办发[2013]104号文,全面清理和取消涉煤不合理收费项目,先清费再制定资源税改革方案,比如要统筹煤炭进出口关税,取消煤炭品种出口关税或者将煤炭进出口关税调整到同一水平;要取消煤炭铁路建设基金、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和四线煤炭特价运费。对于纺织行业,要深化棉花国家收储制度和流通体制,推进棉花定价市场化改革,逐步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要破除石油石化行业的行政垄断,鼓励优秀的石化加工企业进入上游的石油化工领域。对于糖业,要完善糖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增加糖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对于更多行业,要进一步破除电网、铁路运输、石油领域的行政垄断和价格管制,使电价、运价、油价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灵活浮动。
第六,要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特别是企业停产减产破产带来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以及行业洗牌后的并购重组工作。首先是企业破产问题。以煤矿为例,要完善煤矿破产基本条件比如资源濒临枯竭、开采成本高、亏损严重且扭亏无望等,参照原国有煤矿破产政策,研究建立煤矿退出机制。其次是就业问题。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稳定,但部分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省市自治区可能随着行业下滑而出现企业停产减产加剧、破产增多现象,其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既要做好产能过剩地区和行业的去产能化工作,又要做好去产能化可能带来的就业问题,防止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发生。再次是行业洗牌后的兼并重组工作。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精神,推进市场化的兼并重组工作。
(冯立果,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