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那里却异化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课堂教学结构涣散,说到哪里算哪里;教学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这种课堂教学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我们教师必须对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作出理性的思考。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以传授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为出发点,借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狠下功夫。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与“感悟”能力,同时也督促学生完成了相应的“积累”任务。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文言文离我们比较久远,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乃至熟极而诵,他们就会从中领悟出一些规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所背诵的东西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佳句、章法、思想、韵律等都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诵读与积累的基础上,情感的激发与共鸣也就产生了。
其次,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务必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这样才不会使学生觉得“眼前一堆字,脑中灌糨糊”,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学习过程,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学生的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第一个“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再者,重在方法指导,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叶圣陶有句名言,叫做“教是为了不教”。“导学”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习,以最终达到不教。比如要求学生“抄”“读”,教师必先作出范围与程度的要求等等。“导学”的做法,还可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如教《六国论》,可指导学生拟出其结构图;学《鸿门宴》,教师又可先就项羽或刘邦的形象作出分析以示范,再让学生分析其他几个人物形象等等。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被动得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 “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蹄之”(《黔之驴》课文原句)“蹄踢之”(改动后的句子)中两个“蹄”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这种活用现象的句子,比谁找得多、找得快、找得准,学生的思维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
最后,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高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且按照主题思想进行了归类。例如,高一必修一中将《劝学》与《师说》归为“求学之道”这一板块,必修二中将《六国论》和《阿房宫赋》这两篇具有史鉴作用的古文放在一起,这样教师在处理时,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永不过时的聪明睿智。
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赤壁赋》让我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昂扬的精神,还有《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寡人之于国也》《六国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师说》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温柔敦厚,诗教也”,古人充分肯定了“诗”的德育内涵,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应当深入挖掘课文中潜在的德育因素,使其对学生的成才与成长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我们教师必须对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作出理性的思考。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以传授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为出发点,借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狠下功夫。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与“感悟”能力,同时也督促学生完成了相应的“积累”任务。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文言文离我们比较久远,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乃至熟极而诵,他们就会从中领悟出一些规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所背诵的东西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佳句、章法、思想、韵律等都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诵读与积累的基础上,情感的激发与共鸣也就产生了。
其次,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务必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这样才不会使学生觉得“眼前一堆字,脑中灌糨糊”,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学习过程,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学生的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第一个“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再者,重在方法指导,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叶圣陶有句名言,叫做“教是为了不教”。“导学”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习,以最终达到不教。比如要求学生“抄”“读”,教师必先作出范围与程度的要求等等。“导学”的做法,还可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如教《六国论》,可指导学生拟出其结构图;学《鸿门宴》,教师又可先就项羽或刘邦的形象作出分析以示范,再让学生分析其他几个人物形象等等。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被动得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 “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蹄之”(《黔之驴》课文原句)“蹄踢之”(改动后的句子)中两个“蹄”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这种活用现象的句子,比谁找得多、找得快、找得准,学生的思维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
最后,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高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且按照主题思想进行了归类。例如,高一必修一中将《劝学》与《师说》归为“求学之道”这一板块,必修二中将《六国论》和《阿房宫赋》这两篇具有史鉴作用的古文放在一起,这样教师在处理时,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永不过时的聪明睿智。
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赤壁赋》让我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昂扬的精神,还有《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寡人之于国也》《六国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劝学篇》《师说》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温柔敦厚,诗教也”,古人充分肯定了“诗”的德育内涵,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应当深入挖掘课文中潜在的德育因素,使其对学生的成才与成长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