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呱呱坠地我们就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教育,被赋予各种期待,但是连所有的期待者都不知道我们要怎样才能正确实现这些期待。甘肃武威发生的少年连续服毒事件错在谁?虽然人生没有预演,但我们所受的教育不就是在为将来的“演出”做准备吗?他们需要一个出口,我们的教育更需要一个出口。
關键词: 教育目标;教育的现实差距
一、教育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也就是教育要达到的目的要求。教育目标应有不同的层面,胡德海先生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兼顾社会、国家的需要和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 ①胡老师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全面而且层次清晰。
论及教育目标我首先想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国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立足于全面发展的学说之上。这一培养目标即回答了培养成什么样人的问题,旗帜鲜明的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又规划了具体的培养内容。
(二)在教育目标下的成长
易中天先生指出,中国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②我个人非常同意易老师的看法。我正是在这种“教育目标”下成长,我想同我一样还有很多孩子,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是在这样的目标下成长的。
我国的教育目标毫无异议是正确和全面的,但是为什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如此的落差?因为我们并不是在真正的教育目标下成长,而是在扭曲的、片面的目标下艰难前进。
(三)双城之殇
这种残缺的教育,让我不惊想到的是2003年在甘肃武威发生的少年连续服毒事件,六天时间六名少年相继服毒其中两名死亡,在获救之后孩子并没有向外界开口解释服毒原因,是什么使这些十三四岁的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外界有各种说法,自杀者,都是一些十一二岁的孩子。
⑴ 为什么远去?
对于大人们来说死亡是可怕的,自杀是不可理解的,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然而孩子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是躲避现实痛苦的最好方式。
十二、三岁的孩子不大不小,正是载着幻想盼着美好的时候。虽然大人们、孩子们集体失语,但我知道这个故事与爱有关,只是这个爱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冲突:有男孩女孩间懵懂的好感,有死亡者与好伙伴的“我们说好的,要死一起死”,有其他朋友的嫉妒等等。孩子不懂大人对待爱情或友情多样化,或者说其他的诠释方式——如陪伴,怀念等。孩子的践行更加真诚,非黑即白,非生即死。
当孩子感到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绝望的时候,他们的心中所想的是逃离。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是敏感的,对于异性的接触,对于周围人的嘲讽和漫骂,抵御不了了,于是哭泣,想要死亡。两个年轻的女孩子,吞下了鼠药之后,相互背靠着背,手挽着手,微笑着,等待着死亡的来临。死者的异性好友因此也遭到了外界的非议,在接受调查时,澄清他们之间纯属单纯的友谊,但是外界不理会他的解释。他无形间被孤立了,没有人愿意聆听他内心的诉说。于是他绝望了,选择了去跟死者述说。
⑵ 离开之后
事件发生后校长一度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校方涂抹掉学生在课桌上刻下的纪念死者的数字5.19,并且要求所有学生上下学须有家长接送,另一个吞服毒药的学生,因为上学时没有家长陪伴受到了老师的斥责,未让其进入教室学习,而自杀。自第一个孩子自杀之后,接下来的几个孩子都是受到一点挫折就起了自杀的念头,相继效仿。政府也把孩子们聚集处魁星阁进行了粉刷,并且收缴了在孩子们中间流传的书物,并为孩子们请来了心理辅导老师。但是这样真的就够了吗?
⑶ 应有的面对
学校、父母的过错是疏忽了孩子的心理。他们注重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注重孩子接受的科学文化教育,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采访者在书中写到“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确实如此,现在学校教育的滞后,而学生的心理、生理却超前发展,老师和家长与孩子无法沟通,或者根本无意去沟通,他们认为孩子仅仅是孩子,根本不会有什么思考。但是他们不知道,现在孩子的心理世界远比他们所想象的要丰富许多。由于他们除了同龄人,根本无人可以交流,所以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他们只能问自己,只能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或者迷惘无助,或者把自己导向了错误的不归路。孩子也是“人”,比成人更细腻的“人”。双城小学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所遇到的问题。
二、教育的现实差距
(一)教育能改变吗?
内心的我希望教育事业在教育工作者各方面的努力下可以不断完善,我同样希望可以通过教育去解决社会生活中暴露的问题,面对教育的现实状况,我有些迷茫,在当下中国孩子的成长现状是,被分数线线苦苦折磨不得不加紧学习,学习之余会思索真的好成绩就有好未来吗,我们的教育公平吗,还来不及想清什么就又不得不加入高考的千军万马,接着进入一个“梦想”的大学,此时的他更加困惑,这就是我夜夜挑灯夜战梦寐以求的结果?
(二)星火燎原
教育是一个多方利益综合体,各方需求混杂其中。改革、怎么改、前途,都是所有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不论外界怎样纷繁总有一群人坚持着他们的坚持。感动中国得主胡忠、谢晓君夫妇曾经是成都中学的老师。二零零零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三年后,谢晓君带着三岁的女儿也加入了丈夫的行列。二零零六年,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更是一干就是十二年。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卢安克,一个坚守在广西偏远山村的德国志愿者,十余载艰苦朴素,不论外界对他的非议与认同,用一颗炙热的心温暖着山村里的孩子。
这些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用自己不平凡的行为感动着我们,感动是因为我没有他们的洒脱,没有他们的坚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扮演,他们可以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是一种大爱。他们感动我们的同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社会中每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不求每人都像他们一样,但求每人心中都有爱,积小成多。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每人心中都有爱,我们的教育怎么会办不好?
新闻工作者柴静说,以前在每一期节目结束之前,总觉得以“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早日到来”这句话作为完结节目才算结束,其实以无解来结尾,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教育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听腻了口号,看烦了形式,我知道改变需要时间,改革需要深思熟虑,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大话都可以省去,我相信教育会越来越好好,星火之势,终会燎原。
注释:
①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月第一版,第456—459页.
②钟道然著:《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书序言.
③柴静著:《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第56页.
参考文献
[1]柴静.看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3]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4]钟道然.我不原谅--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2012.
作者简介:
陶麒芸,女,湖北襄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關键词: 教育目标;教育的现实差距
一、教育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也就是教育要达到的目的要求。教育目标应有不同的层面,胡德海先生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兼顾社会、国家的需要和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 ①胡老师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全面而且层次清晰。
论及教育目标我首先想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国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立足于全面发展的学说之上。这一培养目标即回答了培养成什么样人的问题,旗帜鲜明的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又规划了具体的培养内容。
(二)在教育目标下的成长
易中天先生指出,中国教育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②我个人非常同意易老师的看法。我正是在这种“教育目标”下成长,我想同我一样还有很多孩子,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是在这样的目标下成长的。
我国的教育目标毫无异议是正确和全面的,但是为什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如此的落差?因为我们并不是在真正的教育目标下成长,而是在扭曲的、片面的目标下艰难前进。
(三)双城之殇
这种残缺的教育,让我不惊想到的是2003年在甘肃武威发生的少年连续服毒事件,六天时间六名少年相继服毒其中两名死亡,在获救之后孩子并没有向外界开口解释服毒原因,是什么使这些十三四岁的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外界有各种说法,自杀者,都是一些十一二岁的孩子。
⑴ 为什么远去?
对于大人们来说死亡是可怕的,自杀是不可理解的,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然而孩子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是躲避现实痛苦的最好方式。
十二、三岁的孩子不大不小,正是载着幻想盼着美好的时候。虽然大人们、孩子们集体失语,但我知道这个故事与爱有关,只是这个爱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冲突:有男孩女孩间懵懂的好感,有死亡者与好伙伴的“我们说好的,要死一起死”,有其他朋友的嫉妒等等。孩子不懂大人对待爱情或友情多样化,或者说其他的诠释方式——如陪伴,怀念等。孩子的践行更加真诚,非黑即白,非生即死。
当孩子感到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绝望的时候,他们的心中所想的是逃离。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是敏感的,对于异性的接触,对于周围人的嘲讽和漫骂,抵御不了了,于是哭泣,想要死亡。两个年轻的女孩子,吞下了鼠药之后,相互背靠着背,手挽着手,微笑着,等待着死亡的来临。死者的异性好友因此也遭到了外界的非议,在接受调查时,澄清他们之间纯属单纯的友谊,但是外界不理会他的解释。他无形间被孤立了,没有人愿意聆听他内心的诉说。于是他绝望了,选择了去跟死者述说。
⑵ 离开之后
事件发生后校长一度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校方涂抹掉学生在课桌上刻下的纪念死者的数字5.19,并且要求所有学生上下学须有家长接送,另一个吞服毒药的学生,因为上学时没有家长陪伴受到了老师的斥责,未让其进入教室学习,而自杀。自第一个孩子自杀之后,接下来的几个孩子都是受到一点挫折就起了自杀的念头,相继效仿。政府也把孩子们聚集处魁星阁进行了粉刷,并且收缴了在孩子们中间流传的书物,并为孩子们请来了心理辅导老师。但是这样真的就够了吗?
⑶ 应有的面对
学校、父母的过错是疏忽了孩子的心理。他们注重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注重孩子接受的科学文化教育,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采访者在书中写到“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确实如此,现在学校教育的滞后,而学生的心理、生理却超前发展,老师和家长与孩子无法沟通,或者根本无意去沟通,他们认为孩子仅仅是孩子,根本不会有什么思考。但是他们不知道,现在孩子的心理世界远比他们所想象的要丰富许多。由于他们除了同龄人,根本无人可以交流,所以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他们只能问自己,只能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或者迷惘无助,或者把自己导向了错误的不归路。孩子也是“人”,比成人更细腻的“人”。双城小学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所遇到的问题。
二、教育的现实差距
(一)教育能改变吗?
内心的我希望教育事业在教育工作者各方面的努力下可以不断完善,我同样希望可以通过教育去解决社会生活中暴露的问题,面对教育的现实状况,我有些迷茫,在当下中国孩子的成长现状是,被分数线线苦苦折磨不得不加紧学习,学习之余会思索真的好成绩就有好未来吗,我们的教育公平吗,还来不及想清什么就又不得不加入高考的千军万马,接着进入一个“梦想”的大学,此时的他更加困惑,这就是我夜夜挑灯夜战梦寐以求的结果?
(二)星火燎原
教育是一个多方利益综合体,各方需求混杂其中。改革、怎么改、前途,都是所有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不论外界怎样纷繁总有一群人坚持着他们的坚持。感动中国得主胡忠、谢晓君夫妇曾经是成都中学的老师。二零零零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三年后,谢晓君带着三岁的女儿也加入了丈夫的行列。二零零六年,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更是一干就是十二年。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卢安克,一个坚守在广西偏远山村的德国志愿者,十余载艰苦朴素,不论外界对他的非议与认同,用一颗炙热的心温暖着山村里的孩子。
这些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用自己不平凡的行为感动着我们,感动是因为我没有他们的洒脱,没有他们的坚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扮演,他们可以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是一种大爱。他们感动我们的同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社会中每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不求每人都像他们一样,但求每人心中都有爱,积小成多。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每人心中都有爱,我们的教育怎么会办不好?
新闻工作者柴静说,以前在每一期节目结束之前,总觉得以“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早日到来”这句话作为完结节目才算结束,其实以无解来结尾,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教育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听腻了口号,看烦了形式,我知道改变需要时间,改革需要深思熟虑,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大话都可以省去,我相信教育会越来越好好,星火之势,终会燎原。
注释:
①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月第一版,第456—459页.
②钟道然著:《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书序言.
③柴静著:《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第56页.
参考文献
[1]柴静.看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3]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4]钟道然.我不原谅--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2012.
作者简介:
陶麒芸,女,湖北襄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