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本文以在泸州片区高职院校对外交流合作发展较为快速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介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其合作交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再经过实际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具有职业特色的适合该校建设发展的交流合作新模式,以此推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外交流合作的步伐。
一、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
(一)办学实力较弱,定位概念模糊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这三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折起伏的发展阶段,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国际化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较弱,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对外交流合作都是自发的,更趋向于零散的挂名合作,趋于短期知名度提升,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并未实现。其中少部分高职院校虽实现对外交流合作,但也因自身规模小、资源缺、人数少、收益低及持续性降低等因素无法形成较大影响力。面对国际化教育发展趋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技能培训、大学生文化素养,甚至区域合作办学的政策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二)交流意识淡薄,合作模式单一
根据高职院校对外交流合作现状调研发现,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及地域的束缚,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办学意识较弱,且对外交流合作的模式较为单一。一种是学院引进国外教学课程,由该校高职教师教学,由于教育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差异,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显著,未能真正学习和掌握原始课程,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一种是以“N+N”教学模式为主,即在国内高职院校学习N年之后再到国外兄弟学校或者其他特定大学进行N年学习,颁发双学位证书。但这种模式不仅消耗时间较长,学生还得耗费高额学费,因此受益者不多;还有一种就是将国内高职院校教师派送到国外特定大学学习研修,但这对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外协作能力有更高要求,再加上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差异,导致不能有效交流合作。只有在国内各高职院校间相互走访相互交流实现起来较为容易,效果也有一定成效。
(三)自主合作性(主动开拓性)不高,合作深度不够
我国高职院校的对外交流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基础弱、意识淡薄,管理体制较为死板,教学模式固定,教学缺乏灵活性,对外主动开拓性不高。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几乎都是通过人际关系引进和学生生源的输出,启动较为缓慢,周期较长,合作深度不够,这样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进程。
二、我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概况分析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在近几年来的高职教育发展中较为快速的院校,目前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四川省优质高职立项建设单位、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泸州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一)合作现状
国内,目前学校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300多家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合作建立了郎酒学院、泸天化学院、华为ICT学院。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开设订单班,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2018年携手洲际酒店集团共建洲际英才学院;与奥的斯电梯公司、京东方、成都百都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开班;二级学院全面推行“一系一品”和“一专业一模式”建设,实行“1+1+1”办学改革,学生在毕业时同时拥有函授本科毕业证、专科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等“三证”。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一直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大批应用型技术型优秀人才,同时在这个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实效性外事部门的职能有待提高
对外合作交流处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涉外工作的职能机构,是学院执行国家外事政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学校外事工作的计划、实施、指導、协调和归口管理。但目前,工作范围大多局限于外部项目引进、邀请和接待来访外宾、落实学校团组的因公出访活动等服务工作,缺乏计划性和实效性。
2.实质性合作项目有待开发
目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外合作项目大多是通过人际关系引进、双方互邀互访这样快捷要有效的方式来建立和推进的,但因为大多合作项目在协议计划、师资交流、科研合作等实际操作中缺乏实质性发展,以至不能保证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性和持续性。再加上,大多数合作项目模式比较单一,特色不鲜明,难以打造学院的品牌项目,更难以开展之后真正的深层次的高效优质的合作交流。
3.专业性外事人才队伍有待培养
随着对外交流合作内容、形式的不断深入、内涵的不断丰富以及互访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外事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语言沟通能力、对外协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公关能力等。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职教水平较为低下、师资力量较为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外事对外在人员结构、思想观念、能力素养等方面还无法达到要求。因此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外交流合作中相当缺乏专业性对外交流合作能力,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的外事人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探析
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号召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对外交流合作的步伐。截止2019年3月我院对外交流合作项目共计N个,主要涉及酒店管理、酿酒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M个特色专业。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打造符合时代潮流走向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术服务型人才。 (一)以信息交流为平台,利用资源促进外事部门的转型
作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外事部门,对外合作交流处在促进学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突破“事务型”业务的工作范围,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信息交流为平台,寻求更多与国内外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和发挥外事部门的“产、学、研”职能和市场开发职能,务必在思维模式、合作方式和管理方法上与国际接轨。同时,对外交流处还应加强与二级学院的联合,拉动二级学院外事人员参与交流合作事务,合理利用二級学院各方资源,业务重点集中在制定合作计划、整合各方资源、探寻工作模式、项目监督执行等方面,再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积极实现由接待型转为管理型,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由事务型转为实效型的工作性能转变,共同成为对外交流合作的主体,整体提升学院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和实力。例如外语学院每年都会举办毕业生出国就业项目宣讲会,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此外,美国伊斯维斯大学校长到国际学院作出国项目讲座,此举不但可以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扩展视野搭建了人才流动和培养的平台,也为我院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了尝试。
(二)以品牌战略为手段,结合自身特点打造特色合作项目
我院在选择对外交流合作项目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文化资源、学术优势和专业特色,结合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学院实际情况,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有差异、有重点、有特殊、有层次地开辟国内外相关专业合作交流的新渠道,避免盲目合作。例如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郎酒学院,紧扣泸州旅游业的特色,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并与洲际酒店集团合作共同成立首个为智选假日酒店专向培养人才的英才培养学院——洲际英才学院,开展智选假日经理班、洲际英才订单班的项目合作,共同助力中端酒店业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专才队伍建设,同时结合泸州酒城特色,开设酿酒技术专业,建立酿酒技术实训中心,学院内建有酒文化发展科技研究中心和酿酒与生物医学研究所两大科研基地,通过与泸州老窖集团、郎酒集团、首旅集团、上海东郊宾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培养了无数优秀毕业生。
(三)以“引“培”结合为原则,加强外事人才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国家化教育发展需要设立专业外事部门,部门的建立需要一直专业国际团队,团队的建成需要外事人才的培养。而这个外事人员不仅包括专门负责对外交流工作的外事部门工作人员,还包括二级学院参与对外交流合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传播能力和国际洞察力的人才,例如:翻译人员、专业教师、参与对外交流合作培训学习的人员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需以“引“培”结合为原则,外引内培,引育结合,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谈判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具有很强专业性、敏感性、严谨性的综合性人才。
(四)以国际化教育为理念,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对外运作体系
高职院校要真正建立有效的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就必须以国际化教育为理念,结合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突破办学体制的局限性,由被动合作被主动合作,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对外交流合作运作体系。我院可以通过建立留学机制,进一步完善外国学生在本校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其提供更好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和培养;还可以通过建立规范合理的出国培训机制,将出国培训作为激励机制,以激发教职工的主动性;此外还应该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专业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学习,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合编或改编,积极补充先进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小语种教学和网络化课程来提高师生的语言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总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要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机遇,合理利用地域和文化优势,积极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合作项目,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为推动培养符合实际需求的高技术专业人才,为学院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以在泸州片区高职院校对外交流合作发展较为快速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介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其合作交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再经过实际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具有职业特色的适合该校建设发展的交流合作新模式,以此推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外交流合作的步伐。
一、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现状
(一)办学实力较弱,定位概念模糊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这三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折起伏的发展阶段,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国际化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较弱,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对外交流合作都是自发的,更趋向于零散的挂名合作,趋于短期知名度提升,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并未实现。其中少部分高职院校虽实现对外交流合作,但也因自身规模小、资源缺、人数少、收益低及持续性降低等因素无法形成较大影响力。面对国际化教育发展趋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技能培训、大学生文化素养,甚至区域合作办学的政策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二)交流意识淡薄,合作模式单一
根据高职院校对外交流合作现状调研发现,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及地域的束缚,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办学意识较弱,且对外交流合作的模式较为单一。一种是学院引进国外教学课程,由该校高职教师教学,由于教育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差异,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显著,未能真正学习和掌握原始课程,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一种是以“N+N”教学模式为主,即在国内高职院校学习N年之后再到国外兄弟学校或者其他特定大学进行N年学习,颁发双学位证书。但这种模式不仅消耗时间较长,学生还得耗费高额学费,因此受益者不多;还有一种就是将国内高职院校教师派送到国外特定大学学习研修,但这对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外协作能力有更高要求,再加上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差异,导致不能有效交流合作。只有在国内各高职院校间相互走访相互交流实现起来较为容易,效果也有一定成效。
(三)自主合作性(主动开拓性)不高,合作深度不够
我国高职院校的对外交流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基础弱、意识淡薄,管理体制较为死板,教学模式固定,教学缺乏灵活性,对外主动开拓性不高。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外交流合作中几乎都是通过人际关系引进和学生生源的输出,启动较为缓慢,周期较长,合作深度不够,这样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进程。
二、我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概况分析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在近几年来的高职教育发展中较为快速的院校,目前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四川省优质高职立项建设单位、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泸州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一)合作现状
国内,目前学校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300多家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上市公司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合作建立了郎酒学院、泸天化学院、华为ICT学院。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开设订单班,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2018年携手洲际酒店集团共建洲际英才学院;与奥的斯电梯公司、京东方、成都百都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开班;二级学院全面推行“一系一品”和“一专业一模式”建设,实行“1+1+1”办学改革,学生在毕业时同时拥有函授本科毕业证、专科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等“三证”。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一直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大批应用型技术型优秀人才,同时在这个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实效性外事部门的职能有待提高
对外合作交流处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涉外工作的职能机构,是学院执行国家外事政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学校外事工作的计划、实施、指導、协调和归口管理。但目前,工作范围大多局限于外部项目引进、邀请和接待来访外宾、落实学校团组的因公出访活动等服务工作,缺乏计划性和实效性。
2.实质性合作项目有待开发
目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外合作项目大多是通过人际关系引进、双方互邀互访这样快捷要有效的方式来建立和推进的,但因为大多合作项目在协议计划、师资交流、科研合作等实际操作中缺乏实质性发展,以至不能保证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性和持续性。再加上,大多数合作项目模式比较单一,特色不鲜明,难以打造学院的品牌项目,更难以开展之后真正的深层次的高效优质的合作交流。
3.专业性外事人才队伍有待培养
随着对外交流合作内容、形式的不断深入、内涵的不断丰富以及互访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外事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语言沟通能力、对外协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公关能力等。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职教水平较为低下、师资力量较为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外事对外在人员结构、思想观念、能力素养等方面还无法达到要求。因此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外交流合作中相当缺乏专业性对外交流合作能力,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的外事人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院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探析
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号召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对外交流合作的步伐。截止2019年3月我院对外交流合作项目共计N个,主要涉及酒店管理、酿酒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M个特色专业。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打造符合时代潮流走向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术服务型人才。 (一)以信息交流为平台,利用资源促进外事部门的转型
作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外事部门,对外合作交流处在促进学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突破“事务型”业务的工作范围,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信息交流为平台,寻求更多与国内外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和发挥外事部门的“产、学、研”职能和市场开发职能,务必在思维模式、合作方式和管理方法上与国际接轨。同时,对外交流处还应加强与二级学院的联合,拉动二级学院外事人员参与交流合作事务,合理利用二級学院各方资源,业务重点集中在制定合作计划、整合各方资源、探寻工作模式、项目监督执行等方面,再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积极实现由接待型转为管理型,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由事务型转为实效型的工作性能转变,共同成为对外交流合作的主体,整体提升学院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和实力。例如外语学院每年都会举办毕业生出国就业项目宣讲会,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此外,美国伊斯维斯大学校长到国际学院作出国项目讲座,此举不但可以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扩展视野搭建了人才流动和培养的平台,也为我院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了尝试。
(二)以品牌战略为手段,结合自身特点打造特色合作项目
我院在选择对外交流合作项目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文化资源、学术优势和专业特色,结合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学院实际情况,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有差异、有重点、有特殊、有层次地开辟国内外相关专业合作交流的新渠道,避免盲目合作。例如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郎酒学院,紧扣泸州旅游业的特色,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并与洲际酒店集团合作共同成立首个为智选假日酒店专向培养人才的英才培养学院——洲际英才学院,开展智选假日经理班、洲际英才订单班的项目合作,共同助力中端酒店业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专才队伍建设,同时结合泸州酒城特色,开设酿酒技术专业,建立酿酒技术实训中心,学院内建有酒文化发展科技研究中心和酿酒与生物医学研究所两大科研基地,通过与泸州老窖集团、郎酒集团、首旅集团、上海东郊宾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培养了无数优秀毕业生。
(三)以“引“培”结合为原则,加强外事人才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国家化教育发展需要设立专业外事部门,部门的建立需要一直专业国际团队,团队的建成需要外事人才的培养。而这个外事人员不仅包括专门负责对外交流工作的外事部门工作人员,还包括二级学院参与对外交流合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传播能力和国际洞察力的人才,例如:翻译人员、专业教师、参与对外交流合作培训学习的人员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需以“引“培”结合为原则,外引内培,引育结合,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谈判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具有很强专业性、敏感性、严谨性的综合性人才。
(四)以国际化教育为理念,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对外运作体系
高职院校要真正建立有效的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就必须以国际化教育为理念,结合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突破办学体制的局限性,由被动合作被主动合作,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对外交流合作运作体系。我院可以通过建立留学机制,进一步完善外国学生在本校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其提供更好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和培养;还可以通过建立规范合理的出国培训机制,将出国培训作为激励机制,以激发教职工的主动性;此外还应该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专业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学习,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合编或改编,积极补充先进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小语种教学和网络化课程来提高师生的语言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总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要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机遇,合理利用地域和文化优势,积极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合作项目,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为推动培养符合实际需求的高技术专业人才,为学院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