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河南郑州;汉墓;发掘简报
【摘 要】2009年7—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四方汇清华·紫光园小区项目工程范围内44座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陶罐、陶壶、陶瓮、陶仓、陶灶、铜镜等随葬品300多件。通过考察墓葬结构、随葬品形制与组合,推断该批墓葬分属于西汉中期、西汉晚期、新莽或稍晚时期。
河南四方汇泽清华·紫光园小区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西侧,国基路南侧,地理坐标:北纬34°49′11″,东经113°38′51″,海拔91~92米。2009年7—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清华·紫光园小区项目工程范围内古文化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75座,其中东周墓葬28座(2009ZJMLM46—M65、M68—M75简报另文发表),汉代墓葬44座(2009ZJMLM1—M25、M27—M45)(图一、二),晋墓2座(编号2009ZJMLM66、M67),时代不详的墓葬1座(2009ZJMLM26)。现将汉代墓葬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此次发掘的汉代墓葬均为砖室墓。由于早期盗扰及基建施工破坏,多数墓葬仅余墓室底部,发现有人骨遗存的仅6座,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这些墓葬中的随葬品多位于墓主人头部及耳室内。由于M36与M44破坏严重,仅残存底部局部,形制不清楚,根据墓葬形制和建筑材料,可将除M36、M44之外的42座墓葬分为三型:
A型 平顶空心砖墓,17座。除M16、M27、M29、M31带有耳室外,余均不带耳室。墓葬形制多为长方形,墓室略宽于墓道或与墓道同宽。墓室一般较长,棺前留有一定空余放置随葬物品。
M33 方向0°。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葬上部遭破坏,现开口距地表深约2.5米。长方形土坑斜坡墓道,长2米,宽0.8米,深0.1~0.8米,墓室长4.4米,宽1.4米,残高0.8米。墓室构筑方法:墓道与墓室间用一块1.1×0.46×0.1米的空心砖侧立横置作封门,东西两壁分别用3块空心砖侧立纵置,空心砖规格为1.38×0.46×0.18米、1.38×0.32×0.18米。墓底共用8块空心砖平铺,前部用4块空心砖纵向平铺,后部用4块空心砖横向平铺。墓室后壁用一块1.1×0.32×0.18米的空心砖侧立横置封堵。壁砖残存一层。未见人骨及棺木遗存。随葬品置于墓室入口处,有陶罐1件、陶壶2件、陶仓4件、陶灶1件、陶瓮1件、铜镜1面(图三)。
M27 方向185°。由墓道、封门、墓室、耳室四部分组成。墓室上部遭破坏。墓道平面呈梯形,斜坡状,长2.6米,宽1.44~1.7米,残深0.04~0.7米。封门砖上部破坏,用4块画像空心砖竖立作封门,东西两侧用规格0.18米的柱形砖作门柱,中间用两块宽0.46米的砖作为墓门。门柱砖对称两面画像相同,正面画像外框饰绳纹,主体纹饰分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画一立鹤,长喙叼一鱼,中间为两组8个菱形方格纹,内饰乳钉纹;另一面上下各画一圆圈图案,中间为两组12个菱形方格纹,内饰乳钉。封门砖纹饰分为三部分,外部两重纹饰相同,外围饰绳纹,向内饰一周长青树纹,主体纹饰一面饰一行飞翔的大雁,间饰乳钉纹,另一面饰菱形方格纹,方格纹内饰蟠螭纹 。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由空心砖构筑,长3.74米,宽0.98米,残高0.54米 。构筑方法为:先用一排12块空心砖铺底,其上用空心砖侧立砌筑墓壁。
耳室位于墓室前部东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2米,宽1.3米,残高0.7米。构筑方法为:为墓底用7块空心砖平铺,其上用30×14×7厘米的小砖错缝平铺构筑墓壁。耳室与墓室相接处用3块与封门门柱砖相同的空心砖作立柱,中间一块饰菱形方格纹,方格纹内饰蟠螭纹,另2块画像纹饰与封门门柱砖相同。
该墓人骨和棺木均无存。随葬品放置于耳室内,有陶罐1件、陶仓5件、陶壶5件、陶灶1件、五铢钱20枚(图四)。
B型 弧顶小砖墓,21座,分三式。
Ⅰ式 16座。均为单室墓。
M23 方向354°。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封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平面略呈梯形,长2.3米,宽0.92~1米,深1.2米。封门位于墓室入口处,为小砖错缝平砌弧形封堵,高1.08米。墓室平面长方形,长3.95米,宽1.32米,高1.06米。构筑方法为:先用小砖直缝平砌墓底,南壁用小砖错缝侧砌6层、东西二壁用小砖错缝侧砌5层后开始起券,墓顶为弧形并列券,共11道,券高0.28米。所用小砖尺寸为34×14×6厘米。墓室南半部高出墓底0.3米处出土人骨一具,头北面西,仰身直肢,葬具已朽。随葬品位于墓室北半部,出土陶钵2件、陶壶3件、陶罐9件、陶灶2件、陶仓4件、五铢钱2枚 (图五)。
Ⅱ式 4座。双室墓 。
M6 为双墓道、双墓室组成的合葬墓,方向92°。墓道长2.5米,宽2米,残深1.3米。两墓室大小一致,均为长3.5米,宽0.82米,高1.02米。封门位于墓室入口处,先用小砖错缝平砌,然后再在其上放置空心砖封堵。以南墓室为例,构筑方法为:先采用小砖直缝平铺墓底,在此基础上,用小砖错缝平砌墓壁。小砖尺寸为:32×14×6厘米。墓室横断面呈梯形。北墓室置人骨一具,头东足西,仰身直肢;随葬品因漂移所致,多位于人骨的上方和墓室入口处,出土陶仓5件、罐4件、灶1件、壶2件、五铢钱5枚;南墓室随葬品遍布整个墓室,有陶仓4件、壶3件、罐1件、灶1件、钵1件(图六)。
Ⅲ式 1座。
M41方向180°。由墓道、封门、横前室、双后室构成。墓道平面呈长方形,长2.3米,宽1.08米,深1.1米。 封门介于墓道与前室相接处,用两块规格1.3×0.46×0.18米的空心砖竖立封堵。其内侧前室前墙上部用1.4 ×0.3×0.12米的空心砖侧立横置作门楣。前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4米,宽1.2米,高1.3米。墓壁用青灰小砖错缝平砌,东西两壁与两后室墓壁为一体,但前室与后室墓壁的相接处均用一块空心砖竖立作为后室的立柱。前室顶部塌陷,东西纵向起劵,室内放置随葬品。 两后室平面均呈长方形,墓室纵连劵,保存完好。东室短于西室 ,东室长2.3米,宽1.2米,深1.3米;西室长3.4米,宽1.2米,深1.3米。墓室后壁用小砖错缝平砌。东室墓底用小砖纵向平铺;西室墓底南部用小砖平铺,北部用空心砖铺底,墓室前部放置随葬品,后部置墓主人,人骨架已朽为粉状,仅东室见有牙齿。随葬品有铜镜1面、陶灶2件、陶壶11件、陶仓16件、陶罐4件、五铢钱21枚(图七)。
C型 多室墓,4座。
M30 平面呈十字形,方向102°。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南侧室、北侧室组成。墓室均使用32×14×6厘米的小砖构筑。墓葬早期被盗扰,后来因基建施工取土,上部破坏较为严重,发掘时墓道和墓室均出露于地表。
墓道 斜坡式,平面呈梯形,口长2.6米,底长1.96米,宽1.2~1.36米,残深0.7~0.9米。
甬道 平面呈窄长方形,南北长1.2米,东西宽0.6米,残高0.9米。
前室 平面近方形,南北长2.68米,东西宽2 .72米,残高0.88~0.96米。前室底部较平,用8行小砖横向平铺,共18排。放置陶罐1件,陶瓮1件。
后室 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34米,东西宽1.28米,残高0.9米。底部较平,用4排小砖纵向平铺,墓室内放置陶仓1件。
北侧室 平面近方形,室长2.56米,通宽2.68~2.72米。中间用两道小砖直缝平砌将其隔成两个室,隔墙宽0.32米。东侧室宽1.18米,残高0.78米,底部较平,与墓葬前、后室底面相平。西侧室宽1.2米,残高0.9米,底面高出前、后室底面0.12米。 无随葬物品。
南侧室 由两个独立的墓室构成,平面近梯形。其中东室长2.32米,宽0.96~1.12米、残高0.86米;西室长2.48米,宽0.94~1.08米,残高0.92米。两侧室底面均高于前、后室地面,其中东室高出0.12米,西室高出0.06米。东室随葬陶磨1件,随葬物品多集中放置于西室内,西室随葬品有陶灶1件、陶罐3件、陶鼎1件、陶盆1件、铁刀1件、货泉4枚(图八)。
二、随葬器物
出土各类随葬器物共334件,其中陶器318件、铜器14件、铁器2件,另有铜钱241枚。
1.陶器
壶 7件,分三型。
A型 盘口壶,5件,均为泥质红胎釉陶。
Ⅰ式 4件。浅盘口,束颈,扁圆腹,腹部饰三组弦纹,腹中部两侧各饰一铺首,折曲状圈足。标本M10∶2,酱黄釉,口径18厘米,腹径30厘米,底径17厘米,高37.5厘米(图九,1)。标本M27∶7,酱黄釉,口上覆盖,盖为折平沿,顶部隆起。颈、腹部饰弦纹。口径20厘米,腹径31.5厘米,底径19厘米,高47.5厘米(图九,2;封二,1)。
Ⅱ式 1件。M14∶7,盘口较深,细长颈,溜肩,鼓腹,颈、腹部饰弦纹,腹部两侧饰铺首衔环,折曲状圈足。施绿釉。口径22.6厘米,腹径36.8厘米,底径19.2厘米,高48厘米(图九,3;封二,2)。
B型 敞口壶,1件。M41∶29,泥质灰陶,浅覆钵式盖,颈、腹上部饰弦纹,腹两侧饰铺首衔环。口径19厘米,腹径30厘米,底径17厘米,通高48厘米(图九,5)。
C型 直口壶, 1件。M7∶11,泥质红胎,绿釉,壶有领,粗颈,圆腹,腹上部饰弦纹,两侧饰铺首衔环,筒状假圈足。口径18厘米,腹径34厘米,底径16厘米,通高43.5厘米(图九,4)。
小陶壶 82件,分三型。
A型 盘口壶,68件。
Ⅰ式 50件。束颈,圆腹,筒状或折曲状假圈足。标本M40∶6,泥质灰陶,口径10.5厘米,腹径19.2厘米,底径10.5厘米,高24厘米(图九,6)。标本M32∶3,泥质灰陶,口径7.2厘米,腹径14.6厘米,底径8厘米,高16厘米(图一○,1)。
Ⅱ式 18件。口外敞较甚,束颈,腹部由Ⅰ式横长变为竖长,平底或高假圈足。标本M2∶6,泥质灰陶,口径8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5.3厘米,高14.8厘米(图一○,2)。标本M7∶13,泥质灰陶,口径8厘米,腹径13.2厘米,底径6厘米,高17厘米(图一○,3)。
B型 敞口壶,13件。敞口,溜肩,鼓腹,筒状假圈足。标本M14∶12,泥质灰陶,口径7.5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7厘米,高17.5厘米(图一○,4)
C型 1件。 M9∶2,泥质灰陶,敞口,粗颈,扁圆腹,平底。口径10厘米,腹径19厘米,底径12厘米,高20.5厘米(图一○,5)。
陶罐 80件。除个别为釉陶器外,多数为泥质灰陶。分为四型。
A型 通体瘦高,35件。根据口沿的变化分为两亚型。
Aa型 平沿罐,5件。
Ⅰ式 4件。敞口,宽平沿,束径,溜肩,鼓腹,下腹斜收,平底。标本M17∶1, 口径18.5厘米,腹径28.7厘米,底径11.5厘米,高38厘米(图一○,7)。
Ⅱ式 1 件。宽沿下垂,颈较长,弧肩,微鼓腹,平底微内凹。标本M1∶1,口径11厘米,腹径21厘米,底径11厘米,高28厘米(图一○,6)。
Ab型 内卷沿盘口形罐,30件。根据口沿和肩部的不同,分为三式。
Ⅰ式 8件。卷沿较薄,束颈,广肩,鼓腹,最大径在腹上部,下腹曲收,平底微内凹。标本M31∶4,口径14厘米,腹径33.6厘米,底径9.5厘米,高40.5厘米(图一○,8)。
Ⅱ式 15件。卷沿较厚,束颈,弧腹,最大径在腹上部,下腹弧收,平底。标本M23∶4,口径11.8厘米,腹径29.4厘米,底径16厘米,高42厘米(图一○,9)。
Ⅲ式 7件。沿较厚,向内凸起,未成卷状。长颈,溜肩,微鼓腹,最大径在腹中部,下腹曲收,平底微内凹。标本M23∶8, 口径13.5厘米,腹径23厘米,底径13厘米,高32.5厘米(图一一,1)。 B型 通体矮胖,43件。分二亚型。
Ba型 口径大于底径,37件。
Ⅰ式 5件。直口,平沿,方唇,扁圆腹,最大径在腹上部,下腹曲收,平底。标本M10∶3,口径14.5厘米,腹径17.5厘米,底径8.4厘米,高13厘米(图一一,5)。
Ⅱ式 12件。与Ⅰ式相比器身变长,下腹斜收或曲收较甚,平底。腹上部多饰栉齿纹、小菱格形纹等。标本M30∶5,泥质红胎,酱釉泛绿,口径11厘米,腹径19.6厘米,底径9厘米,高16.8厘米(图一一,3)。
Ⅲ式 5件。直口,方唇或尖圆唇。弧腹,最大径在腹中上部,下腹弧收,平底。标本M23∶6,口径13厘米,腹径19.5厘米,底径12厘米,高19厘米(图一一,2)。
Ⅳ式 15件。卷沿,圆唇,圆腹,最大径在腹中部,平底。标本M7∶16,腹中部饰有弦纹。口径11厘米,腹径16.8厘米,底径9.5厘米,高16厘米(图一一,8)。
Bb型 底径大于口径,6件。
Ⅰ式 3件。腹上部多饰短直线或斜线纹。标本M24∶6,口径12厘米,腹径24.4厘米,底径14.5厘米,高23厘米(图一一,9)。
Ⅱ式 3件。最大径在腹中部或微下垂。标本M23∶17,口径13.5厘米,腹径20.8厘米,底径14厘米,高18厘米(图一一,7)。
C型 折腹罐,1件。M14∶6,器型较小,直口,方唇,折腹,平底微内凹。 口径7.6厘米,腹径14.5厘米,底径8厘米,通高11.2厘米(图一一,4)。
异型罐 1件。M22∶3,泥质灰陶。直口,扁圆腹,腹部下垂,平底,三足残。口径9厘米,底径12厘米,残高11厘米(图一一,6)。
陶仓 108件,分为二型。
A型 100件。圆唇,筒腹,平底,附三兽足。
Ⅰ式 11件。广平肩,腹下部微收。标本M31∶2,泥质灰陶,腹部饰三组凸弦纹。口径6.5厘米, 底径16厘米,通高22厘米(图一二,1)。
Ⅱ式 60件。 弧肩或折肩, 腹下部内收。标本M10∶10,泥质灰陶,有盖,腹部饰凹弦纹饰。口径5.6厘米,底径12.5厘米,通高22厘米(图一二,2)。标本M14∶8,泥质红胎釉陶,腹部饰凹弦纹。口径6.5厘米,底径17.5厘米,通高29厘米(图一二,3)。
Ⅲ式 20件。溜肩,腹下部内收。标本M23∶11,泥质灰陶,腹部饰两组凸弦纹。口径6厘米,底径16厘米,通高27.5厘米(图一二,5)。
Ⅳ式 9件。体瘦长,溜肩或弧肩,腹下部斜收较甚。标本M7∶1,泥质红胎黄绿釉陶,下部饰凹弦纹。口径6厘米,底径13.5厘米,通高31.5厘米(图一二,4)。
B型 8件,筒腹,平底,无足。
Ⅰ式 5件。口无唇,折肩,腹近直。标本M13∶8,泥质灰陶,口径6.5厘米,底径15厘米,高20厘米(图一二,6)。
Ⅱ式 3件。体瘦长。口微敞,有领,窄肩,腹下部斜收。标本M22∶5,泥质灰陶,口径9.5厘米,底径13厘米,高26.5厘米(图一三,4)
陶瓮 6件。泥质灰陶,分二型。
A型 大口瓮,2件。形制相同。卷平沿,尖圆唇,圆腹,下腹斜收或曲收,大平底。标本M24∶18,腹上部饰一周篦点纹,下部饰弦纹。口径24.5厘米,腹径40厘米,底径26厘米,通高33.5厘米(图一二,7)。
B型 小口瓮,4件。侈口,高领,溜肩,鼓腹,下腹曲收,大平底。标本M33∶1,平沿下斜,方唇。肩上饰短斜线纹。口径9.5厘米,肩径30.5厘米,底径22厘米,通高35厘米(图一二,8)。
陶钵 4件。 侈口,仰折沿,方唇,弧壁,小平底或圜底。标本M12∶6,泥质釉陶,圜底。口径20厘米,通高9.5厘米(图一三,1)。
陶井 1件 。M35∶1,泥质红陶, 敛口,平沿,沿下部有一周凸棱,筒状腹,下部微外斜,平底。口径12.5厘米,底径14厘米,通高11.5厘米(图一三,2)。
陶磨 1件。M30∶2,泥质灰陶。由磨座、磨扇两部分组成。磨座方形内凹,平底中空,有四柱状足。边长17.5厘米,厚2.2厘米,座高4.4厘米。磨座正中隆起一圆柱状磨扇,直径11厘米,高3.2厘米(图一三,3)。
陶灶 26件,均泥质灰陶。灶体长方形,灶前壁正中开有火门,灶面微鼓,开双火眼。分三型。
A型 1件。M11∶9, 灶前设有挡板,前火眼上置一釜一钵,后火眼上置一釜一甑,灶尾正中立一葫芦形烟囱。灶面模印有鱼;火门上方模印有三角纹、矩形纹、水波纹组成的图案,火门左右两侧分别印有长青树纹,菱形格纹。灶体长33.4厘米,宽22厘米,高12厘米,前壁挡板高8厘米,烟囱高22厘米(图一四)。
B型 19件。 后壁高出有挡烟墙。标本M23∶20,前火眼上置一釜一甑,后火眼上置一釜一钵。灶面模印菱形格纹,后壁挡板上模印鱼纹,前壁火门两侧及上方模印菱形格纹。灶体长24厘米,宽15厘米,前壁高10.5厘米,后壁及挡板高20厘米(图一三,5)。
C型 6件。灶后壁盖有屋顶。标本M24∶1,火眼上放置一釜一甑。后壁右侧起墙,其上盖有瓦垄屋顶。灶面及前壁上均模印菱形格纹。灶体长26厘米,宽16厘米,前壁高12厘米,后壁到屋顶高24厘米(图一五,4;封二,3)。
陶盆 2件 。侈口,折沿,方唇,折腹,下腹斜收较甚,低矮假圈足或平底内凹。标本M2∶1,泥质灰陶,口径29厘米,底径14.5厘米,通高10厘米(图一五,1)。
陶鼎 1件。M30∶8,泥质红胎釉陶,由器身与器盖两部分组成,子母口。器身斜弧腹,腹较浅,平底,下附三个人面形足。器盖与器身形制相同,上附两耳。口径21厘米,底径8厘米,足高3.6厘米,通高16厘米(图一五,3;封二,4 )。 2.铜器 14件。
铜洗 4件。斜折沿,敞口,弧腹,小平底或圜底。标本M9∶3,口径17.5厘米,底径6厘米,通高10厘米(图一五,2)。
铜勺 1件。M40∶1,扁椭圆形,圜底,长柄。 勺径10厘米,柄长16.5厘米(图一六,1;封三,1) 。
铜甑 1件。M40∶4,敞口,斜折沿,弧腹,小平底,底部有9个小孔。 口径16厘米,底径6厘米,通高11厘米(图一六,3;封二,5)。
铜弩机 1件。M24∶25,机身上部有一道箭槽,郭身横穿两键,用以固定钩心、望山、牙和悬刀。身长4.5厘米,前端宽0.9厘米,后端宽1.2厘米,高1.1厘米(图一六,4;封三,2) 。
铜镜 7面,因M7∶2锈蚀严重,纹饰不清,余下6面分为三型。
A型 蟠螭纹镜,1面。 M9∶ 4,三弦钮,圆钮座,座外有宽凹面形环带一周,其外纹饰由主纹与地纹组成,地纹为圆涡纹和并列线纹,主纹为四组极度涡化的蟠螭纹,两端成“C”字形,间饰小乳钉,外有一周内向的十六连弧纹。素卷立缘。直径9.5厘米,厚0.24厘米(封三,3)。
B型 日光镜,4面。
Ⅰ式 2面。宽素平缘,半圆钮。标本M41∶1,钮座圆周外均匀分布八组三短竖线,外饰内向八连弧纹,之外两周短斜线纹间有铭文带。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字之间用“”“の”符号隔开。直径7厘米,缘宽0.4厘米,厚0.3厘米(封三,4)。
Ⅱ式 2面。形体较小,胎薄质脆,窄缘,镜缘上卷,作立墙式。标本M33∶10,圆钮,钮座圆周外均匀伸出四组三短竖线,外饰内向八连弧圈带。主纹带铭文“见日之光,长不相忘”,每两字之间有“”形符号。外侧为一周短斜线纹。直径5.6厘米,缘宽0.1厘米,厚0.2厘米(封三,5)。
C型 昭明镜,1面。M37∶1,并蒂十二连珠纹钮座,分为四区,每区中间连珠向外伸出一组三条短竖线。座外一周凸弦纹圈带,其外内向八连弧纹。再外两周短斜线纹间有篆隶式变体铭文带。铭文“内□□□□□,光而象夫日月,心忽而忠不”。窄缘。直径11厘米,缘宽0.2厘米,厚0.3厘米 。
3.铁器 2件。
铁刀 2件,均锈蚀,形制相同。标本M20∶1,刃、背皆直,仅在刀首前端成斜刃,把末环首。刀长76厘米(图一六,2)。
4.铜钱 241枚。
A型 五铢钱,225枚。
I式 28枚。“五”字交叉两笔较直,“铢”字金字头如一带翼之镞,朱字头方折。标本M9∶5,钱径2.5厘米,周边有一周凸起的外郭,郭宽0.1厘米,厚0.2厘米;正方形穿,边长1厘米(图一六,5)。
Ⅱ式 181枚。“五”字交叉两笔弯曲,朱字头方折。标本M20∶12,钱径2.5厘米,周边有一周凸起的外郭,郭宽0.1厘米,厚0.2厘米;正方形穿,边长1厘米(图一六,6)。
Ⅲ式 16枚。磨郭五铢,为Ⅰ式、Ⅱ式五铢钱磨掉周郭所致。标本M27∶12,钱径2.3厘米,厚0.1厘米;正方形穿,穿边长1厘米(图一六,7)。
B型 新莽钱,16枚。
大泉五十 12枚。标本M18∶7,钱径2.7厘米,周边有一周凸起的外郭,郭宽0.2厘米,厚0.2厘米;正方形穿,穿边长0.9厘米。钱正面书“大泉五十”( 图一六,9)。
货泉 4枚。标本M30∶11,钱径2~2.2厘米,周边有一周凸起的外郭,郭宽0.1厘米,厚0.1厘米;正方形穿,穿边长0.6厘米。钱正面书“货泉”(图一六,8)。
三、结 语
此次发掘的44座汉墓已经被严重破坏,大部分墓葬上部结构不清,个别墓葬仅剩余墓底,但从墓葬的形制结构与出土随葬品器物组合分析,仍然可以看出墓地的布局特征及时代顺序。
1.墓葬时代
就墓葬形制来看,这批墓葬与郑州地区的郑州二里岗、南关外、人民公园、荥阳赵家庄等地汉墓形制基本相同[1],分属于烧沟汉墓Ⅰ、Ⅱ、Ⅲ型[2]。就随葬品分析,仿铜陶礼器基本消失,主要为生活用具和明器,组合分为壶、罐、仓、灶和井、磨两大组。综合考察墓葬形制结构、随葬品组合,可将这批汉墓分为三期:
第一期 17座(M8、M9、M10、M11、M13、M16、M17、M21、M22、M27、M28、M29、M31、M32、M33、M39、M40),皆为平顶空心砖墓。随葬品主要有AⅠ—Ⅱ仓,AⅠ壶,AaⅠ、AbⅠ—Ⅲ陶罐,Ⅰ式五铢钱,蟠螭纹镜等。其中AⅠ仓与巩义康店叶岭M14∶11相似,AⅡ仓与康店叶岭M9∶2[3]、巩义万宝苑M12∶4相似[4]。出土的Ⅰ式五铢“五”字交叉两笔较直,介于烧沟一、二型五铢钱之间[5]。出土的蟠螭纹镜为武帝时期的典型铜镜。因此,推断此期墓葬时代为西汉中期。
第二期 21座(小砖单室M 1、M2、M3、M4、M5、M14、M15、M19(空心砖封门)、M23、M25、M34、M37、M38、M42、M43、M45,小砖双室M6、M12、M20、M24、M41)。建筑材料多为小砖,极少量空心砖墓。随葬品主要有AⅡ、AⅢ仓,AⅠ—Ⅱ、B型小陶壶,AaⅠ—Ⅱ、AbⅠ—Ⅲ、BaⅠ—Ⅳ罐,B、C型灶,Ⅱ式五铢钱、Ⅲ式磨郭五铢,日光镜、昭明镜等。其中AⅢ陶仓与郑州南仓西街M1∶17[6]相似,日光镜、昭明镜为西汉中晚期所常见,Ⅱ、Ⅲ式五铢与烧沟二型五铢相似[7],因此推断此期墓葬时代为西汉晚期。
另外,M41由墓道、封门、横前室、双后室构成,墓葬用空心砖作门楣和封门,墓室用小砖砌筑,前室东西狭长,横向起劵, 后室纵向起劵,墓葬形制具有向第三期M7、M35穹窿顶多室墓过渡的特征。
第三期 4座(M7、M18、M30、M35 ),单穹窿顶墓。随葬品主要有AⅢ—Ⅳ仓、C型陶壶及C型小陶壶等,新出现井、磨等模型明器。除五铢钱外,还发现大泉五十、货泉等货币,据此推测这批墓葬时代为新莽或稍晚时期。 2.墓葬的性质
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郑州地区的汉代墓葬,以平顶空心砖墓、小砖券墓及土洞墓为主,耳室不发达 。此次发掘的墓葬,均为砖室墓,不见土洞墓,墓葬所用建材为不同规格的空心砖和小砖。B型墓与C型墓均出现空心砖和小砖混用的现象,但空心砖已经不再是墓葬的主要建筑材料,而只是作为墓葬的封门砖或门楣。画像砖仅见于3座墓葬中(M18、M27、M40),均为封门砖或者立柱砖。
从所发掘的44座汉代墓葬的布局特征分析,该墓地虽然分为三个时期,时间跨度比较长,但除了M27一块封门砖打破M17墓室的后壁外,均未有互相打破的现象,墓地的布局显然是经过了精心规划。特别是A型墓葬,具有多组两两并列或相近分布的特征,比如M1、M5,M8、M9,M10、M11,M21、M22,M31、M32,M39、M40等均平行分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期出现弧顶双室墓,如M6两墓室共用一个墓道,墓室仅通过砖墙相隔,应为“隔山葬”。而M12、M20墓道偏于一侧,墓室长短不一,与烧沟汉墓所表现出来的二次造性质相似[8]。
本次发掘的四方汇泽汉代墓地既发现有异穴合葬的现象,也发现有并穴合葬的墓,一些墓葬出土了模型明器,这对于我们研究郑州地区汉文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墓地与居址的关系
有学者通过对墓葬与县城的距离分析汉代聚落分布的变化,认为西汉时期的墓葬集中分布在县城附近,“墓葬离县城的平均距离大多2—6千米”[9]。根据这一观点,四方汇泽汉墓区周边15公里范围内有汉代城址荥阳故城和固城城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郑州属河南郡,“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下辖雒阳、荥阳、偃师、京、中牟、阳武、河南、卷、原武、巩、故市、密、开封、成皋、苑陵、新郑等16县,而郑州西北区域最近的县城当为“荥阳”“故市”两地。汉代荥阳县治在今荥阳市古荥镇,距四方汇泽墓地12公里,显然超出了“墓葬距县城2—6千米”的范围。故市县在东汉元鼎五年(前112)并入中牟县[10],其县治在今郑州市惠济区固城村附近,“固城”即“故城”,在四方汇泽墓地的北部,距离墓地4公里,恰在“2—6千米”的范围内。由是推知,四方汇泽墓葬区所葬墓主,当是西汉时期故市县所辖区域,这对于西汉时期编户齐民统治体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领队:信应君
发掘:胡亚毅、信应君、潘寸敏、
刘秀秀、朱葡萄、曹铁良
整理:胡亚毅、信应君
绘图:邓建强、焦建涛
摄影:蔡 强、信应君
执笔:胡亚毅、信应君
————————
[1]a.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汉画像空心砖墓》,《考古》1963年11期; b.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同洲花园小区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c.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南关外东汉墓的发掘》,《考古》1958年2期; d.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人民公园秦、汉墓发掘简报》、 《荥阳赵家庄汉代墓群发掘报告》,载《郑州文物考古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7][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8—58页。
[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巩义市康店叶岭砖厂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5年3期。
[4]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巩义万宝苑昱盈阁公寓汉墓群发掘报告》,《中原文物》2004年1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南仓西街两座汉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89年4期。
[9]金秉骏:《汉代聚落分布的变化——以墓葬与县城距离的分析为线索》,《考古学报》2015年1期。
[10] 东汉·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
〔责任编辑:张金栋〕
【摘 要】2009年7—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四方汇清华·紫光园小区项目工程范围内44座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陶罐、陶壶、陶瓮、陶仓、陶灶、铜镜等随葬品300多件。通过考察墓葬结构、随葬品形制与组合,推断该批墓葬分属于西汉中期、西汉晚期、新莽或稍晚时期。
河南四方汇泽清华·紫光园小区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西侧,国基路南侧,地理坐标:北纬34°49′11″,东经113°38′51″,海拔91~92米。2009年7—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清华·紫光园小区项目工程范围内古文化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75座,其中东周墓葬28座(2009ZJMLM46—M65、M68—M75简报另文发表),汉代墓葬44座(2009ZJMLM1—M25、M27—M45)(图一、二),晋墓2座(编号2009ZJMLM66、M67),时代不详的墓葬1座(2009ZJMLM26)。现将汉代墓葬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此次发掘的汉代墓葬均为砖室墓。由于早期盗扰及基建施工破坏,多数墓葬仅余墓室底部,发现有人骨遗存的仅6座,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这些墓葬中的随葬品多位于墓主人头部及耳室内。由于M36与M44破坏严重,仅残存底部局部,形制不清楚,根据墓葬形制和建筑材料,可将除M36、M44之外的42座墓葬分为三型:
A型 平顶空心砖墓,17座。除M16、M27、M29、M31带有耳室外,余均不带耳室。墓葬形制多为长方形,墓室略宽于墓道或与墓道同宽。墓室一般较长,棺前留有一定空余放置随葬物品。
M33 方向0°。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葬上部遭破坏,现开口距地表深约2.5米。长方形土坑斜坡墓道,长2米,宽0.8米,深0.1~0.8米,墓室长4.4米,宽1.4米,残高0.8米。墓室构筑方法:墓道与墓室间用一块1.1×0.46×0.1米的空心砖侧立横置作封门,东西两壁分别用3块空心砖侧立纵置,空心砖规格为1.38×0.46×0.18米、1.38×0.32×0.18米。墓底共用8块空心砖平铺,前部用4块空心砖纵向平铺,后部用4块空心砖横向平铺。墓室后壁用一块1.1×0.32×0.18米的空心砖侧立横置封堵。壁砖残存一层。未见人骨及棺木遗存。随葬品置于墓室入口处,有陶罐1件、陶壶2件、陶仓4件、陶灶1件、陶瓮1件、铜镜1面(图三)。
M27 方向185°。由墓道、封门、墓室、耳室四部分组成。墓室上部遭破坏。墓道平面呈梯形,斜坡状,长2.6米,宽1.44~1.7米,残深0.04~0.7米。封门砖上部破坏,用4块画像空心砖竖立作封门,东西两侧用规格0.18米的柱形砖作门柱,中间用两块宽0.46米的砖作为墓门。门柱砖对称两面画像相同,正面画像外框饰绳纹,主体纹饰分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画一立鹤,长喙叼一鱼,中间为两组8个菱形方格纹,内饰乳钉纹;另一面上下各画一圆圈图案,中间为两组12个菱形方格纹,内饰乳钉。封门砖纹饰分为三部分,外部两重纹饰相同,外围饰绳纹,向内饰一周长青树纹,主体纹饰一面饰一行飞翔的大雁,间饰乳钉纹,另一面饰菱形方格纹,方格纹内饰蟠螭纹 。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由空心砖构筑,长3.74米,宽0.98米,残高0.54米 。构筑方法为:先用一排12块空心砖铺底,其上用空心砖侧立砌筑墓壁。
耳室位于墓室前部东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2米,宽1.3米,残高0.7米。构筑方法为:为墓底用7块空心砖平铺,其上用30×14×7厘米的小砖错缝平铺构筑墓壁。耳室与墓室相接处用3块与封门门柱砖相同的空心砖作立柱,中间一块饰菱形方格纹,方格纹内饰蟠螭纹,另2块画像纹饰与封门门柱砖相同。
该墓人骨和棺木均无存。随葬品放置于耳室内,有陶罐1件、陶仓5件、陶壶5件、陶灶1件、五铢钱20枚(图四)。
B型 弧顶小砖墓,21座,分三式。
Ⅰ式 16座。均为单室墓。
M23 方向354°。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封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平面略呈梯形,长2.3米,宽0.92~1米,深1.2米。封门位于墓室入口处,为小砖错缝平砌弧形封堵,高1.08米。墓室平面长方形,长3.95米,宽1.32米,高1.06米。构筑方法为:先用小砖直缝平砌墓底,南壁用小砖错缝侧砌6层、东西二壁用小砖错缝侧砌5层后开始起券,墓顶为弧形并列券,共11道,券高0.28米。所用小砖尺寸为34×14×6厘米。墓室南半部高出墓底0.3米处出土人骨一具,头北面西,仰身直肢,葬具已朽。随葬品位于墓室北半部,出土陶钵2件、陶壶3件、陶罐9件、陶灶2件、陶仓4件、五铢钱2枚 (图五)。
Ⅱ式 4座。双室墓 。
M6 为双墓道、双墓室组成的合葬墓,方向92°。墓道长2.5米,宽2米,残深1.3米。两墓室大小一致,均为长3.5米,宽0.82米,高1.02米。封门位于墓室入口处,先用小砖错缝平砌,然后再在其上放置空心砖封堵。以南墓室为例,构筑方法为:先采用小砖直缝平铺墓底,在此基础上,用小砖错缝平砌墓壁。小砖尺寸为:32×14×6厘米。墓室横断面呈梯形。北墓室置人骨一具,头东足西,仰身直肢;随葬品因漂移所致,多位于人骨的上方和墓室入口处,出土陶仓5件、罐4件、灶1件、壶2件、五铢钱5枚;南墓室随葬品遍布整个墓室,有陶仓4件、壶3件、罐1件、灶1件、钵1件(图六)。
Ⅲ式 1座。
M41方向180°。由墓道、封门、横前室、双后室构成。墓道平面呈长方形,长2.3米,宽1.08米,深1.1米。 封门介于墓道与前室相接处,用两块规格1.3×0.46×0.18米的空心砖竖立封堵。其内侧前室前墙上部用1.4 ×0.3×0.12米的空心砖侧立横置作门楣。前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4米,宽1.2米,高1.3米。墓壁用青灰小砖错缝平砌,东西两壁与两后室墓壁为一体,但前室与后室墓壁的相接处均用一块空心砖竖立作为后室的立柱。前室顶部塌陷,东西纵向起劵,室内放置随葬品。 两后室平面均呈长方形,墓室纵连劵,保存完好。东室短于西室 ,东室长2.3米,宽1.2米,深1.3米;西室长3.4米,宽1.2米,深1.3米。墓室后壁用小砖错缝平砌。东室墓底用小砖纵向平铺;西室墓底南部用小砖平铺,北部用空心砖铺底,墓室前部放置随葬品,后部置墓主人,人骨架已朽为粉状,仅东室见有牙齿。随葬品有铜镜1面、陶灶2件、陶壶11件、陶仓16件、陶罐4件、五铢钱21枚(图七)。
C型 多室墓,4座。
M30 平面呈十字形,方向102°。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南侧室、北侧室组成。墓室均使用32×14×6厘米的小砖构筑。墓葬早期被盗扰,后来因基建施工取土,上部破坏较为严重,发掘时墓道和墓室均出露于地表。
墓道 斜坡式,平面呈梯形,口长2.6米,底长1.96米,宽1.2~1.36米,残深0.7~0.9米。
甬道 平面呈窄长方形,南北长1.2米,东西宽0.6米,残高0.9米。
前室 平面近方形,南北长2.68米,东西宽2 .72米,残高0.88~0.96米。前室底部较平,用8行小砖横向平铺,共18排。放置陶罐1件,陶瓮1件。
后室 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34米,东西宽1.28米,残高0.9米。底部较平,用4排小砖纵向平铺,墓室内放置陶仓1件。
北侧室 平面近方形,室长2.56米,通宽2.68~2.72米。中间用两道小砖直缝平砌将其隔成两个室,隔墙宽0.32米。东侧室宽1.18米,残高0.78米,底部较平,与墓葬前、后室底面相平。西侧室宽1.2米,残高0.9米,底面高出前、后室底面0.12米。 无随葬物品。
南侧室 由两个独立的墓室构成,平面近梯形。其中东室长2.32米,宽0.96~1.12米、残高0.86米;西室长2.48米,宽0.94~1.08米,残高0.92米。两侧室底面均高于前、后室地面,其中东室高出0.12米,西室高出0.06米。东室随葬陶磨1件,随葬物品多集中放置于西室内,西室随葬品有陶灶1件、陶罐3件、陶鼎1件、陶盆1件、铁刀1件、货泉4枚(图八)。
二、随葬器物
出土各类随葬器物共334件,其中陶器318件、铜器14件、铁器2件,另有铜钱241枚。
1.陶器
壶 7件,分三型。
A型 盘口壶,5件,均为泥质红胎釉陶。
Ⅰ式 4件。浅盘口,束颈,扁圆腹,腹部饰三组弦纹,腹中部两侧各饰一铺首,折曲状圈足。标本M10∶2,酱黄釉,口径18厘米,腹径30厘米,底径17厘米,高37.5厘米(图九,1)。标本M27∶7,酱黄釉,口上覆盖,盖为折平沿,顶部隆起。颈、腹部饰弦纹。口径20厘米,腹径31.5厘米,底径19厘米,高47.5厘米(图九,2;封二,1)。
Ⅱ式 1件。M14∶7,盘口较深,细长颈,溜肩,鼓腹,颈、腹部饰弦纹,腹部两侧饰铺首衔环,折曲状圈足。施绿釉。口径22.6厘米,腹径36.8厘米,底径19.2厘米,高48厘米(图九,3;封二,2)。
B型 敞口壶,1件。M41∶29,泥质灰陶,浅覆钵式盖,颈、腹上部饰弦纹,腹两侧饰铺首衔环。口径19厘米,腹径30厘米,底径17厘米,通高48厘米(图九,5)。
C型 直口壶, 1件。M7∶11,泥质红胎,绿釉,壶有领,粗颈,圆腹,腹上部饰弦纹,两侧饰铺首衔环,筒状假圈足。口径18厘米,腹径34厘米,底径16厘米,通高43.5厘米(图九,4)。
小陶壶 82件,分三型。
A型 盘口壶,68件。
Ⅰ式 50件。束颈,圆腹,筒状或折曲状假圈足。标本M40∶6,泥质灰陶,口径10.5厘米,腹径19.2厘米,底径10.5厘米,高24厘米(图九,6)。标本M32∶3,泥质灰陶,口径7.2厘米,腹径14.6厘米,底径8厘米,高16厘米(图一○,1)。
Ⅱ式 18件。口外敞较甚,束颈,腹部由Ⅰ式横长变为竖长,平底或高假圈足。标本M2∶6,泥质灰陶,口径8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5.3厘米,高14.8厘米(图一○,2)。标本M7∶13,泥质灰陶,口径8厘米,腹径13.2厘米,底径6厘米,高17厘米(图一○,3)。
B型 敞口壶,13件。敞口,溜肩,鼓腹,筒状假圈足。标本M14∶12,泥质灰陶,口径7.5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7厘米,高17.5厘米(图一○,4)
C型 1件。 M9∶2,泥质灰陶,敞口,粗颈,扁圆腹,平底。口径10厘米,腹径19厘米,底径12厘米,高20.5厘米(图一○,5)。
陶罐 80件。除个别为釉陶器外,多数为泥质灰陶。分为四型。
A型 通体瘦高,35件。根据口沿的变化分为两亚型。
Aa型 平沿罐,5件。
Ⅰ式 4件。敞口,宽平沿,束径,溜肩,鼓腹,下腹斜收,平底。标本M17∶1, 口径18.5厘米,腹径28.7厘米,底径11.5厘米,高38厘米(图一○,7)。
Ⅱ式 1 件。宽沿下垂,颈较长,弧肩,微鼓腹,平底微内凹。标本M1∶1,口径11厘米,腹径21厘米,底径11厘米,高28厘米(图一○,6)。
Ab型 内卷沿盘口形罐,30件。根据口沿和肩部的不同,分为三式。
Ⅰ式 8件。卷沿较薄,束颈,广肩,鼓腹,最大径在腹上部,下腹曲收,平底微内凹。标本M31∶4,口径14厘米,腹径33.6厘米,底径9.5厘米,高40.5厘米(图一○,8)。
Ⅱ式 15件。卷沿较厚,束颈,弧腹,最大径在腹上部,下腹弧收,平底。标本M23∶4,口径11.8厘米,腹径29.4厘米,底径16厘米,高42厘米(图一○,9)。
Ⅲ式 7件。沿较厚,向内凸起,未成卷状。长颈,溜肩,微鼓腹,最大径在腹中部,下腹曲收,平底微内凹。标本M23∶8, 口径13.5厘米,腹径23厘米,底径13厘米,高32.5厘米(图一一,1)。 B型 通体矮胖,43件。分二亚型。
Ba型 口径大于底径,37件。
Ⅰ式 5件。直口,平沿,方唇,扁圆腹,最大径在腹上部,下腹曲收,平底。标本M10∶3,口径14.5厘米,腹径17.5厘米,底径8.4厘米,高13厘米(图一一,5)。
Ⅱ式 12件。与Ⅰ式相比器身变长,下腹斜收或曲收较甚,平底。腹上部多饰栉齿纹、小菱格形纹等。标本M30∶5,泥质红胎,酱釉泛绿,口径11厘米,腹径19.6厘米,底径9厘米,高16.8厘米(图一一,3)。
Ⅲ式 5件。直口,方唇或尖圆唇。弧腹,最大径在腹中上部,下腹弧收,平底。标本M23∶6,口径13厘米,腹径19.5厘米,底径12厘米,高19厘米(图一一,2)。
Ⅳ式 15件。卷沿,圆唇,圆腹,最大径在腹中部,平底。标本M7∶16,腹中部饰有弦纹。口径11厘米,腹径16.8厘米,底径9.5厘米,高16厘米(图一一,8)。
Bb型 底径大于口径,6件。
Ⅰ式 3件。腹上部多饰短直线或斜线纹。标本M24∶6,口径12厘米,腹径24.4厘米,底径14.5厘米,高23厘米(图一一,9)。
Ⅱ式 3件。最大径在腹中部或微下垂。标本M23∶17,口径13.5厘米,腹径20.8厘米,底径14厘米,高18厘米(图一一,7)。
C型 折腹罐,1件。M14∶6,器型较小,直口,方唇,折腹,平底微内凹。 口径7.6厘米,腹径14.5厘米,底径8厘米,通高11.2厘米(图一一,4)。
异型罐 1件。M22∶3,泥质灰陶。直口,扁圆腹,腹部下垂,平底,三足残。口径9厘米,底径12厘米,残高11厘米(图一一,6)。
陶仓 108件,分为二型。
A型 100件。圆唇,筒腹,平底,附三兽足。
Ⅰ式 11件。广平肩,腹下部微收。标本M31∶2,泥质灰陶,腹部饰三组凸弦纹。口径6.5厘米, 底径16厘米,通高22厘米(图一二,1)。
Ⅱ式 60件。 弧肩或折肩, 腹下部内收。标本M10∶10,泥质灰陶,有盖,腹部饰凹弦纹饰。口径5.6厘米,底径12.5厘米,通高22厘米(图一二,2)。标本M14∶8,泥质红胎釉陶,腹部饰凹弦纹。口径6.5厘米,底径17.5厘米,通高29厘米(图一二,3)。
Ⅲ式 20件。溜肩,腹下部内收。标本M23∶11,泥质灰陶,腹部饰两组凸弦纹。口径6厘米,底径16厘米,通高27.5厘米(图一二,5)。
Ⅳ式 9件。体瘦长,溜肩或弧肩,腹下部斜收较甚。标本M7∶1,泥质红胎黄绿釉陶,下部饰凹弦纹。口径6厘米,底径13.5厘米,通高31.5厘米(图一二,4)。
B型 8件,筒腹,平底,无足。
Ⅰ式 5件。口无唇,折肩,腹近直。标本M13∶8,泥质灰陶,口径6.5厘米,底径15厘米,高20厘米(图一二,6)。
Ⅱ式 3件。体瘦长。口微敞,有领,窄肩,腹下部斜收。标本M22∶5,泥质灰陶,口径9.5厘米,底径13厘米,高26.5厘米(图一三,4)
陶瓮 6件。泥质灰陶,分二型。
A型 大口瓮,2件。形制相同。卷平沿,尖圆唇,圆腹,下腹斜收或曲收,大平底。标本M24∶18,腹上部饰一周篦点纹,下部饰弦纹。口径24.5厘米,腹径40厘米,底径26厘米,通高33.5厘米(图一二,7)。
B型 小口瓮,4件。侈口,高领,溜肩,鼓腹,下腹曲收,大平底。标本M33∶1,平沿下斜,方唇。肩上饰短斜线纹。口径9.5厘米,肩径30.5厘米,底径22厘米,通高35厘米(图一二,8)。
陶钵 4件。 侈口,仰折沿,方唇,弧壁,小平底或圜底。标本M12∶6,泥质釉陶,圜底。口径20厘米,通高9.5厘米(图一三,1)。
陶井 1件 。M35∶1,泥质红陶, 敛口,平沿,沿下部有一周凸棱,筒状腹,下部微外斜,平底。口径12.5厘米,底径14厘米,通高11.5厘米(图一三,2)。
陶磨 1件。M30∶2,泥质灰陶。由磨座、磨扇两部分组成。磨座方形内凹,平底中空,有四柱状足。边长17.5厘米,厚2.2厘米,座高4.4厘米。磨座正中隆起一圆柱状磨扇,直径11厘米,高3.2厘米(图一三,3)。
陶灶 26件,均泥质灰陶。灶体长方形,灶前壁正中开有火门,灶面微鼓,开双火眼。分三型。
A型 1件。M11∶9, 灶前设有挡板,前火眼上置一釜一钵,后火眼上置一釜一甑,灶尾正中立一葫芦形烟囱。灶面模印有鱼;火门上方模印有三角纹、矩形纹、水波纹组成的图案,火门左右两侧分别印有长青树纹,菱形格纹。灶体长33.4厘米,宽22厘米,高12厘米,前壁挡板高8厘米,烟囱高22厘米(图一四)。
B型 19件。 后壁高出有挡烟墙。标本M23∶20,前火眼上置一釜一甑,后火眼上置一釜一钵。灶面模印菱形格纹,后壁挡板上模印鱼纹,前壁火门两侧及上方模印菱形格纹。灶体长24厘米,宽15厘米,前壁高10.5厘米,后壁及挡板高20厘米(图一三,5)。
C型 6件。灶后壁盖有屋顶。标本M24∶1,火眼上放置一釜一甑。后壁右侧起墙,其上盖有瓦垄屋顶。灶面及前壁上均模印菱形格纹。灶体长26厘米,宽16厘米,前壁高12厘米,后壁到屋顶高24厘米(图一五,4;封二,3)。
陶盆 2件 。侈口,折沿,方唇,折腹,下腹斜收较甚,低矮假圈足或平底内凹。标本M2∶1,泥质灰陶,口径29厘米,底径14.5厘米,通高10厘米(图一五,1)。
陶鼎 1件。M30∶8,泥质红胎釉陶,由器身与器盖两部分组成,子母口。器身斜弧腹,腹较浅,平底,下附三个人面形足。器盖与器身形制相同,上附两耳。口径21厘米,底径8厘米,足高3.6厘米,通高16厘米(图一五,3;封二,4 )。 2.铜器 14件。
铜洗 4件。斜折沿,敞口,弧腹,小平底或圜底。标本M9∶3,口径17.5厘米,底径6厘米,通高10厘米(图一五,2)。
铜勺 1件。M40∶1,扁椭圆形,圜底,长柄。 勺径10厘米,柄长16.5厘米(图一六,1;封三,1) 。
铜甑 1件。M40∶4,敞口,斜折沿,弧腹,小平底,底部有9个小孔。 口径16厘米,底径6厘米,通高11厘米(图一六,3;封二,5)。
铜弩机 1件。M24∶25,机身上部有一道箭槽,郭身横穿两键,用以固定钩心、望山、牙和悬刀。身长4.5厘米,前端宽0.9厘米,后端宽1.2厘米,高1.1厘米(图一六,4;封三,2) 。
铜镜 7面,因M7∶2锈蚀严重,纹饰不清,余下6面分为三型。
A型 蟠螭纹镜,1面。 M9∶ 4,三弦钮,圆钮座,座外有宽凹面形环带一周,其外纹饰由主纹与地纹组成,地纹为圆涡纹和并列线纹,主纹为四组极度涡化的蟠螭纹,两端成“C”字形,间饰小乳钉,外有一周内向的十六连弧纹。素卷立缘。直径9.5厘米,厚0.24厘米(封三,3)。
B型 日光镜,4面。
Ⅰ式 2面。宽素平缘,半圆钮。标本M41∶1,钮座圆周外均匀分布八组三短竖线,外饰内向八连弧纹,之外两周短斜线纹间有铭文带。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字之间用“
Ⅱ式 2面。形体较小,胎薄质脆,窄缘,镜缘上卷,作立墙式。标本M33∶10,圆钮,钮座圆周外均匀伸出四组三短竖线,外饰内向八连弧圈带。主纹带铭文“见日之光,长不相忘”,每两字之间有“
C型 昭明镜,1面。M37∶1,并蒂十二连珠纹钮座,分为四区,每区中间连珠向外伸出一组三条短竖线。座外一周凸弦纹圈带,其外内向八连弧纹。再外两周短斜线纹间有篆隶式变体铭文带。铭文“内□□□□□,光而象夫日月,心忽而忠不”。窄缘。直径11厘米,缘宽0.2厘米,厚0.3厘米 。
3.铁器 2件。
铁刀 2件,均锈蚀,形制相同。标本M20∶1,刃、背皆直,仅在刀首前端成斜刃,把末环首。刀长76厘米(图一六,2)。
4.铜钱 241枚。
A型 五铢钱,225枚。
I式 28枚。“五”字交叉两笔较直,“铢”字金字头如一带翼之镞,朱字头方折。标本M9∶5,钱径2.5厘米,周边有一周凸起的外郭,郭宽0.1厘米,厚0.2厘米;正方形穿,边长1厘米(图一六,5)。
Ⅱ式 181枚。“五”字交叉两笔弯曲,朱字头方折。标本M20∶12,钱径2.5厘米,周边有一周凸起的外郭,郭宽0.1厘米,厚0.2厘米;正方形穿,边长1厘米(图一六,6)。
Ⅲ式 16枚。磨郭五铢,为Ⅰ式、Ⅱ式五铢钱磨掉周郭所致。标本M27∶12,钱径2.3厘米,厚0.1厘米;正方形穿,穿边长1厘米(图一六,7)。
B型 新莽钱,16枚。
大泉五十 12枚。标本M18∶7,钱径2.7厘米,周边有一周凸起的外郭,郭宽0.2厘米,厚0.2厘米;正方形穿,穿边长0.9厘米。钱正面书“大泉五十”( 图一六,9)。
货泉 4枚。标本M30∶11,钱径2~2.2厘米,周边有一周凸起的外郭,郭宽0.1厘米,厚0.1厘米;正方形穿,穿边长0.6厘米。钱正面书“货泉”(图一六,8)。
三、结 语
此次发掘的44座汉墓已经被严重破坏,大部分墓葬上部结构不清,个别墓葬仅剩余墓底,但从墓葬的形制结构与出土随葬品器物组合分析,仍然可以看出墓地的布局特征及时代顺序。
1.墓葬时代
就墓葬形制来看,这批墓葬与郑州地区的郑州二里岗、南关外、人民公园、荥阳赵家庄等地汉墓形制基本相同[1],分属于烧沟汉墓Ⅰ、Ⅱ、Ⅲ型[2]。就随葬品分析,仿铜陶礼器基本消失,主要为生活用具和明器,组合分为壶、罐、仓、灶和井、磨两大组。综合考察墓葬形制结构、随葬品组合,可将这批汉墓分为三期:
第一期 17座(M8、M9、M10、M11、M13、M16、M17、M21、M22、M27、M28、M29、M31、M32、M33、M39、M40),皆为平顶空心砖墓。随葬品主要有AⅠ—Ⅱ仓,AⅠ壶,AaⅠ、AbⅠ—Ⅲ陶罐,Ⅰ式五铢钱,蟠螭纹镜等。其中AⅠ仓与巩义康店叶岭M14∶11相似,AⅡ仓与康店叶岭M9∶2[3]、巩义万宝苑M12∶4相似[4]。出土的Ⅰ式五铢“五”字交叉两笔较直,介于烧沟一、二型五铢钱之间[5]。出土的蟠螭纹镜为武帝时期的典型铜镜。因此,推断此期墓葬时代为西汉中期。
第二期 21座(小砖单室M 1、M2、M3、M4、M5、M14、M15、M19(空心砖封门)、M23、M25、M34、M37、M38、M42、M43、M45,小砖双室M6、M12、M20、M24、M41)。建筑材料多为小砖,极少量空心砖墓。随葬品主要有AⅡ、AⅢ仓,AⅠ—Ⅱ、B型小陶壶,AaⅠ—Ⅱ、AbⅠ—Ⅲ、BaⅠ—Ⅳ罐,B、C型灶,Ⅱ式五铢钱、Ⅲ式磨郭五铢,日光镜、昭明镜等。其中AⅢ陶仓与郑州南仓西街M1∶17[6]相似,日光镜、昭明镜为西汉中晚期所常见,Ⅱ、Ⅲ式五铢与烧沟二型五铢相似[7],因此推断此期墓葬时代为西汉晚期。
另外,M41由墓道、封门、横前室、双后室构成,墓葬用空心砖作门楣和封门,墓室用小砖砌筑,前室东西狭长,横向起劵, 后室纵向起劵,墓葬形制具有向第三期M7、M35穹窿顶多室墓过渡的特征。
第三期 4座(M7、M18、M30、M35 ),单穹窿顶墓。随葬品主要有AⅢ—Ⅳ仓、C型陶壶及C型小陶壶等,新出现井、磨等模型明器。除五铢钱外,还发现大泉五十、货泉等货币,据此推测这批墓葬时代为新莽或稍晚时期。 2.墓葬的性质
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郑州地区的汉代墓葬,以平顶空心砖墓、小砖券墓及土洞墓为主,耳室不发达 。此次发掘的墓葬,均为砖室墓,不见土洞墓,墓葬所用建材为不同规格的空心砖和小砖。B型墓与C型墓均出现空心砖和小砖混用的现象,但空心砖已经不再是墓葬的主要建筑材料,而只是作为墓葬的封门砖或门楣。画像砖仅见于3座墓葬中(M18、M27、M40),均为封门砖或者立柱砖。
从所发掘的44座汉代墓葬的布局特征分析,该墓地虽然分为三个时期,时间跨度比较长,但除了M27一块封门砖打破M17墓室的后壁外,均未有互相打破的现象,墓地的布局显然是经过了精心规划。特别是A型墓葬,具有多组两两并列或相近分布的特征,比如M1、M5,M8、M9,M10、M11,M21、M22,M31、M32,M39、M40等均平行分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期出现弧顶双室墓,如M6两墓室共用一个墓道,墓室仅通过砖墙相隔,应为“隔山葬”。而M12、M20墓道偏于一侧,墓室长短不一,与烧沟汉墓所表现出来的二次造性质相似[8]。
本次发掘的四方汇泽汉代墓地既发现有异穴合葬的现象,也发现有并穴合葬的墓,一些墓葬出土了模型明器,这对于我们研究郑州地区汉文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墓地与居址的关系
有学者通过对墓葬与县城的距离分析汉代聚落分布的变化,认为西汉时期的墓葬集中分布在县城附近,“墓葬离县城的平均距离大多2—6千米”[9]。根据这一观点,四方汇泽汉墓区周边15公里范围内有汉代城址荥阳故城和固城城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郑州属河南郡,“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下辖雒阳、荥阳、偃师、京、中牟、阳武、河南、卷、原武、巩、故市、密、开封、成皋、苑陵、新郑等16县,而郑州西北区域最近的县城当为“荥阳”“故市”两地。汉代荥阳县治在今荥阳市古荥镇,距四方汇泽墓地12公里,显然超出了“墓葬距县城2—6千米”的范围。故市县在东汉元鼎五年(前112)并入中牟县[10],其县治在今郑州市惠济区固城村附近,“固城”即“故城”,在四方汇泽墓地的北部,距离墓地4公里,恰在“2—6千米”的范围内。由是推知,四方汇泽墓葬区所葬墓主,当是西汉时期故市县所辖区域,这对于西汉时期编户齐民统治体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领队:信应君
发掘:胡亚毅、信应君、潘寸敏、
刘秀秀、朱葡萄、曹铁良
整理:胡亚毅、信应君
绘图:邓建强、焦建涛
摄影:蔡 强、信应君
执笔:胡亚毅、信应君
————————
[1]a.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汉画像空心砖墓》,《考古》1963年11期; b.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同洲花园小区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c.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南关外东汉墓的发掘》,《考古》1958年2期; d.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人民公园秦、汉墓发掘简报》、 《荥阳赵家庄汉代墓群发掘报告》,载《郑州文物考古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7][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8—58页。
[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巩义市康店叶岭砖厂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5年3期。
[4]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巩义万宝苑昱盈阁公寓汉墓群发掘报告》,《中原文物》2004年1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南仓西街两座汉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89年4期。
[9]金秉骏:《汉代聚落分布的变化——以墓葬与县城距离的分析为线索》,《考古学报》2015年1期。
[10] 东汉·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
〔责任编辑:张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