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 画家的自画像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malu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揭开新时代序幕之业余画家的艺术家宣言
  
  这幅画的模特儿是亨利·卢梭,他以“素朴派”的代表画家而闻名于世。所谓素朴派,是对那些未受过正规绘画教育,其作品咋眼之下颇为稚拙但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之画家们的称呼。素朴派画家卢梭从何时开始作画,很难确定:他的前半生也有许多不详之处。1885年,41岁的卢梭才在画坛崭露头角(实际上,只是在一个无需经过审查即可参展的画展中展出作品);1893年,他辞掉工作多年的巴黎关税职务后,专心从事绘画,《画家的自画像》这幅作品是在之前3年画的。在这一段时间里,业余画家卢梭下决心要成为一名“专业画家”。
  画这幅画的前一年,即1889年,巴黎举办了万国博览会,会场耸立着象征近代文明的埃菲尔铁塔,受到巴黎人的蔑视,但卢梭却对这座“丑陋的建筑物”大加赞赏。卢梭每天都去博览会,并在充满节日气氛的巴黎风景中画下自己戴贝雷帽、身着黑色服装的身影;虽未明言,但画上的卢梭犹如一位肩负新时代使命的画家,甚至连整个巴黎都在向他祝贺。
  实际上,卢梭做梦也没想到后来人们会称他为“素朴派”画家,卢梭的目标是想成为如杰罗姆或克雷曼那样的画家;现今人们也许并不熟悉这两位画家的名字,但在当时的画坛他们却是最有权威。最有社会地位的古典派画家。卢梭希望把自己的风格定位在“写实派”。
  卢梭46岁时,创作了《画家的自画像》;他一生将此画置于身边,一旦发生新的事情,就添上几笔。如画面中的画板上原写着第一任妻子的名字,失婚后便将此人名字去掉,换上第二任妻子的名字:当卢梭获得艺术协会的正式教师资格后,又以骄傲的心情画上那枚证章。他把自己画得如埃菲尔铁塔般高大,他的目光好像在高声宣读“艺术家宣言”,或许那时的卢梭已预知到自己日后所将获得的声誉与名望。
  
  卢梭艺术的技法和魅力
  
  卢梭艺术的魅力来自他从未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特殊画风。不正确的素描,幼稚的远近法,天真的对称构图,这些从一般的绘画概念来看,都是“违反常规”的:但这切正是卢梭这幅画全部魅力所在。好像用贴画法贴上去的画面人物,给人以强烈的存在感,以垂直和水平为主、单纯的远近和构图法,使画面产生一种带有幻想的寂静。此外,他对画面局部执着细绘的态度,是完成这幅作品的动力。卢梭以“局部”积累成“整体”而完成这幅作品。这幅画完成100年后仍不失其新鲜感,这是因为卢梭在色彩运用上已达到“专业画家”的水准,也是他对绘画热爱的成果,使得这幅作品至今仍然绽放着灿烂的光辉。
  
  《画家的自画像》在绘画史上的意义
  
  从希腊、罗马时代到19世纪末画家亨利·卢梭登上画坛的这段时间里,美术界积累了丰硕的成果。未受过正规美术教育的卢梭,无视于远近法、素描等美术史上的专业技法而登上画坛,当时卢梭的作品是画评家嘲笑的目标,然而卢梭这一画家的存在乃是事实,必须在绘画史上给予一定的地位,这使当时的评论家们左右为难。卢梭获得公正的评价和在美术史上获得一席之地,是在他死后20年的20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德国评论家乌德给卢梭很高的评价,认为不能以一般美术的理论批评卢梭,他把这类充满美丽的非专业画家称为“素朴派”。这幅《画家的自画像》是卢梭系列“肖像·风景画”诞生的起点;它对卢梭个人有比这更重要的意义。画家生把它置于身边,它记载卢梭一生的每个历程,说它已是卢梭的化身一点也不过分。
其他文献
我曾说过文物鉴定要具备大智小技。大智者,应对该文物产生的背景具有宏观把握的能力;小技者,具体到对件文物的判断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理论上讲,作赝与鉴定是件事物的两个面,属于那个永远说不清的矛盾。  历史上这对矛盾的较量一直沿着相互攀高的态势行进。任何一方都可能临时占上风。历史上有许多被当时专家坚决认定的文物,后又被历史证明不过是一件伪作。这种教训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不文明地存在着,令人啼笑皆非。  曹
期刊
2009年9月11日,华辰拍卖行与欧洲最火的占董拍卖网络ATC牵手合作,于国内首次举行艺术品的网上同步拍卖,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拍卖这一话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快捷方便、节约成本、可克服拍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网络拍卖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拍卖行的信誉、拍晶在线鉴赏以及在线收益等问题却是横亘在网络拍卖道路上的重重刚难。尽管华辰拍卖行总经理甘学军表示,在内地第一场网络拍卖中,“网上同步拍卖的经济效益
期刊
我与家泠先生相识,既偶然又属必然,说是偶然,我与他第次见面,是因为友人的介绍。说是必然,则因为早在此之前,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关注美术界的人和事,沪上的艺术家中,家泠先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位,更何况他是一位浙籍画家,我们的相识应是迟早的事。  后来的几件事情则使我更为瞩目家泠先生的创作。一是因为新建的浙江美术馆即将开馆,为迎接开馆之庆,决定引进西班牙米罗画展,馆长嘱我为米罗画册写些文字,我于是上
期刊
时下拍卖场红红火火,拍卖品也鱼龙混杂、千差万别,藏家应怎样选择合适自己的藏品进行竞投?一些精明的藏家把目光紧贴博物馆的竞买者,在某些拍卖场合只要有博物馆人举牌就会有很多人跟着举牌。当然也有的藏家见是博物馆人举牌则主动“让路”,成全公家收藏。但无论如何,博物馆的收藏特色和竞买取向,无疑对文物市场、民间收藏起到影响和引导作用。2009年秋,广东省博物馆专家组一行数人赴京参拍并成功拍回十件(套)文物,这
期刊
冯敏吕这首《瓶内》诗,给内画鼻烟壶产生于乾隆嘉庆年间作了很好的诠沣。冯逝世于1806年即嘉庆十一年,而现在世所公认的最早内画鼻烟壶作于1816年(新会大甘恒文作)。由此可证,廿恒文所绘壶不是最早的画鼻烟壶。画冯氏《瓶内》诗,是最早吟咏内画鼻烟壶的诗篇,同时也从侧面征明,内画鼻烟壶发源于广东的传说可信。  冯敏昌(1747—1806),字伯求,号鱼山,乾隆、嘉庆年间人。原籍广东钦州(后划归广西),长
期刊
《心经随喜》,系胡兰成以目语讲演的有关佛经及其身世的笔录,其出版曾得日本天理教的支持。日本著名右派文艺评论家保田与重郎在书的序言中把胡兰成吹捧为“中国第一流的人杰,东方文明第一流的学人”。  胡兰成(1906-1981),抗战期间曾出任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法制局局长及《中华日报》总主笔。1943年12月,因派系之争,班底内讧,被革职,遂赋闲在家。一日,信笔写就篇万余字的政论文章,在日本军界引起反思
期刊
在近世藏砚名家中,三个人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天津徐世昌,常熟沈汝瑾,无锡许修直。三个人身份、履历不同,但是砚缘好,砚福大,都是卓然成家的大藏家徐世昌蓄砚百余方,集拓后刊有《归云楼藏砚》行世,沈汝瑾藏砚规模更大,生前辑成《沈氏砚林》但未及拓印,去世六年后由其子精拓百部,分四卷刊行,许修直虽未有砚谱行世,但也是生前辑成《历代名砚拓本》,之后他的手稿成了藏砚家们追逐的”孤本”书。三位藏砚大家分别于193
期刊
一掷千金的对冲基金经理    对冲基金被称作金融界的“最高境界”,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而今已成为一种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在过去几年,经济繁荣的最大受益者无可非议地集中在对冲基金经理人身上,对冲基金经理已经成为继投资银行家、互联网创业者之后最令
期刊
中国人喜爱收藏,认为古董透着一种传承——对于上辈遗留下来的宝物,不管是满腹经纶的教授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甚至朴实的乡间农民都会对其珍爱有加。对于与艺术有关的工作者们,这点就更加不言而喻,能否收藏只是碍工自己口袋啦的钱财罢了。中国当代艺术在这几年里迅速火热造就了市场的繁荣,让很多本来生活艰难的艺术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我熟知几乎所有的当代艺术家都对中外美术史了如指掌,而且研究颇深,收藏与美术史相关的艺
期刊
作为新国画运动的倡导者和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的艺术实践是建立在其坚实的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双重根基之上的。他在中、西两个绘画领域双管齐下,融会贯通,成为中国美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人物。高氏秉承居廉注重写生的思想,写生活动始终贯穿于他的整个艺术生涯当中。而他平生又喜好游历,所到之处,笔不离手,除丁饶有兴味地再现定居地广卅『的熟悉景象之外,还不遗余力地将大江南北乃至旅日、东南亚游历等自然景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