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解决实际问题更是培养思维良好品质的有力工具。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中已不再单独设立解决问题教学的章节,而是把它渗透到各个数学领域的学习中,这就对我们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解决问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审题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
由于小学生感知的笼统性往往使他们在理解题意时“一读而过”,“一见题就动手做”,纯粹是跟着感觉走,不动一点脑筋。即使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思考了,往往也只是“不求甚解”。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解决问题教学中,首先我要求学生反复阅读题目,做到边读题边思考。读题时要做到“三读”:一读知大致意思,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我让学生在头脑中像演电影一样把题目呈现出来;二读探表里,明确运算性质、顺序等;三读验思路,解题步骤是否正确,方法是否最简单而又合理。
其次,学生解答解决问题时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比如,有的学生看到“一共”就用加法、看到“剩下”就用减法,“一共”、“剩下”这些词语在一些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变成加、减法的代名词了;还有时,老师今天讲的例题是乘法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在练习时,就不动脑筋思考,认为这些题都应该用乘法计算。而对于现时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学生的这种“倾向”有时确实也很凑效,就算不甚清楚问题内容,也能解决书上的一些习题。可是当学生习惯了这种“技巧”时,便会养成不看题目就解题的不良习惯,慢慢失去读题的耐性和兴趣,审题能力也很难提高。因此,若要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和能力,教师必须在平时的练习时,打破思维定势的影响,变换练习题的类型,使学生灵活解答。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1)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变就是对同一道题多次改变条件或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新授完一种类型的解决问题之后,需要对此种类型的解决问题进行综合练习时,可采用一题多变的题型。目的是将这种类型的解决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
(2)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一题多解,即对于一道题,在分析过程中,变换审题的角度,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因而出现不同的解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数量关系,实现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此题的解法有多种:
解法一:甲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42×5=210(千米)
乙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48×5=240(千米)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10 240=450(千米)
解法二:甲、乙两车每小时共行驶多少千米?
42 48=90(千米)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0×5=450(千米)
解法三:设两地相距X千米。
X÷5= 42 48 X=90×5 X=450
答:两地相距450千米。
对于这种题型的训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并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对比练习,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受知识负迁移的干扰和他们的审题不清,常将新学的解决问题与跟它比较相近的基本题混淆不清,他们始终看不准问题的实质,造成解题思路的混乱。为了纠正错误,加深印象,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我常采用对比法。
(4)填补空白,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填补空白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补充解决问题的条件,另一种是补充解决问题的问题。在实际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所学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还得让学生自己富有创造性地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富有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对于一道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题目结构 ,可补充许多不同的问题或条件。由于问题或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不同的解题思路或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可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总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长远的、艰巨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地渗透这些思维训练,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徐州市鼓楼生态园小学 江苏】
1、加强审题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
由于小学生感知的笼统性往往使他们在理解题意时“一读而过”,“一见题就动手做”,纯粹是跟着感觉走,不动一点脑筋。即使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思考了,往往也只是“不求甚解”。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解决问题教学中,首先我要求学生反复阅读题目,做到边读题边思考。读题时要做到“三读”:一读知大致意思,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我让学生在头脑中像演电影一样把题目呈现出来;二读探表里,明确运算性质、顺序等;三读验思路,解题步骤是否正确,方法是否最简单而又合理。
其次,学生解答解决问题时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比如,有的学生看到“一共”就用加法、看到“剩下”就用减法,“一共”、“剩下”这些词语在一些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变成加、减法的代名词了;还有时,老师今天讲的例题是乘法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在练习时,就不动脑筋思考,认为这些题都应该用乘法计算。而对于现时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学生的这种“倾向”有时确实也很凑效,就算不甚清楚问题内容,也能解决书上的一些习题。可是当学生习惯了这种“技巧”时,便会养成不看题目就解题的不良习惯,慢慢失去读题的耐性和兴趣,审题能力也很难提高。因此,若要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和能力,教师必须在平时的练习时,打破思维定势的影响,变换练习题的类型,使学生灵活解答。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1)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变就是对同一道题多次改变条件或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新授完一种类型的解决问题之后,需要对此种类型的解决问题进行综合练习时,可采用一题多变的题型。目的是将这种类型的解决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
(2)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一题多解,即对于一道题,在分析过程中,变换审题的角度,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因而出现不同的解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数量关系,实现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此题的解法有多种:
解法一:甲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42×5=210(千米)
乙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48×5=240(千米)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10 240=450(千米)
解法二:甲、乙两车每小时共行驶多少千米?
42 48=90(千米)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0×5=450(千米)
解法三:设两地相距X千米。
X÷5= 42 48 X=90×5 X=450
答:两地相距450千米。
对于这种题型的训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并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对比练习,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受知识负迁移的干扰和他们的审题不清,常将新学的解决问题与跟它比较相近的基本题混淆不清,他们始终看不准问题的实质,造成解题思路的混乱。为了纠正错误,加深印象,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我常采用对比法。
(4)填补空白,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填补空白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补充解决问题的条件,另一种是补充解决问题的问题。在实际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所学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还得让学生自己富有创造性地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富有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对于一道解决实际问题,根据题目结构 ,可补充许多不同的问题或条件。由于问题或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不同的解题思路或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实践,可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总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长远的、艰巨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地渗透这些思维训练,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徐州市鼓楼生态园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