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究竟怎样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语文素养,实现“喜欢识字、主动识字、独立识字”这一目标呢?本文就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识字 自主
一、案例背景
最近,两位教师执教《含羞草》时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引起了我的思考。
二、案例描述
A教师:
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老师问:“含羞草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相关句子,然后一个接着一个问题问:它陶醉于什么?陶醉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它认为什么东西是美妙的?所以它怎么样?“得意洋洋”什么意思?给它换个词语……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后,又问:“含羞草为什么这么得意?”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这个句子,让学生看图理解“淡雅”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些颜色是淡雅的。然后贴出“婀、娜、姿”三个生字的卡片,问:“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1:三个字都有“女”。
师:那这个词形容女孩子怎样?
生2:形容女孩子很美。
师:这个词是形容女孩子姿态各异,轻盈美好。你们看,张老师婀娜多姿吗?
学生一起摇头。
师:你们太不给张老师面子了。我们还是接着谈含羞草吧!
……
B教师:
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老师问:“含羞草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这个句子,问:“你能说说得意草是一副什么样子吗?”
一个学生说:“得意草自我陶醉,得意洋洋。”
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读书很仔细。能把这副样子表演出来吗?”
这位学生昂首挺胸,微微扭动着身子,连眼睛都眯缝起来,一副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样子。
老师和学生都笑起来,纷纷夸赞:演得真像。
老师继续引导:“得意洋洋就是非常得意的样子。用书上一个词语来说,就是……”
“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学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
老师问:“那自我陶醉是什么意思呢?”
生1:自以为很了不起。
师:刚才说了,这是“得意洋洋”。自我陶醉是什么意思呢?(老师一手抚腮,一边扭动着身子。)
生2:自以为很美,自己都被自己迷住了。
师:你不仅联系生活,而且指导扣住每个字的意思来说。
生3:这里的陶醉就是迷醉、入迷的意思。
师:你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进行理解,实在是太专业了!你们知道吗?这里的“陶”就是指陶器。鉴赏陶瓷的优劣,经验丰富的人往往轻轻叩击,仔细聆听,发出的声音清脆、袅绕,让人陶醉。仔细观察,“陶”的哪个部分表示这个意思?
生4:左耳旁!
师:骄傲的人,听了别人的夸赞就会自我陶醉。可是得意草呢?没人夸赞就自我陶醉了,真是——
生5:太骄傲了。
生6:我都为她脸红。
生7:这要是在我们班,我们肯定不喜欢她。
师:你能把得意草的得意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
三、案例反思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两位老师都牢牢把握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识字教学。但哪种教学效果更好?毋庸置疑,大家一定认为是后者。同样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为什么达到不同的效果呢?我认为这取决于教师的引导。
新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切不可忘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什么时候引导,怎样引导,这其中大有诀窍。
⒈抓住易错处引导观察、想象。本课重点学习10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6个汉字,积累7个词语。在字音和字形上,这10个生字在上学期都有接触,甚至都写过,所以就没有必要花过多精力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学,而应该从他们容易发生的错误之处入手,大大提高识字正确率。
如“陶”这一个字,很多孩子会将其和“淘”混淆,仅仅靠回忆,只能在反复提醒、纠错中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的确率。B教师教学字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然后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试想,这样形象生动地教学,学生还会把“陶”这个字写错吗?
一些老师一谈起识字教学,就会以“你用什么好办法来学习”这一问题开始,学生众说纷纭,换部首、读拼音、组词、找近反义词……看似学生在自主学习,但是一节课八九个生字学习下来,有多少真正掌握了?这样的识字教学,当然会伴随着反反复复地纠错,随之而来的只能是师生无穷的劳累、无尽的痛苦。
⒉抓住难懂处联系生活理解、运用。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字词的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当然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对于比较陌生的,又因为能力不足而难以理解、掌握的,就需要教师引导其主动探索,逐步向理解、积累、运用过渡。联系生活,就是最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法之一。
如词语教学时,A教师习惯用字典上的词语解释直接讲解,低年级学生怎能理解呢?其实,“得意洋洋”这一词语学生并不陌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一溜串诸如“自以为是、自命不凡、不可一世”这一类词语。而“陶醉”这一词语因为比较书面化,学生往往比较陌生,所以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做做动作、找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并且联系生活中鉴赏陶瓷精品来识记、理解,学生怎能不印象深刻呢?
A教师在教学“婀娜多姿”时就运用此方法,可惜的是,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女字旁”后,直接给出了一个标准的词语解释就戛然而止。如果在问学生“张老师是否婀娜多姿”后,立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哪些人是婀娜多姿的,而后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词语,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因此,教师一定要仔细钻研教材,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难点进行重点教学。有的放矢,字词教学的效率还会低吗?
3.抓住关键处联系语境品读、体会。关于这一点,案例中B教师对“陶醉”一词的学习就是最好的例证。学生对这一词的字形、字义都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得意草是没人夸赞就自我迷醉,真是太骄傲。接着,以“得意草究竟为什么自我陶醉”展开下阶段自主阅读,在得意草自我欣赏颜色、姿态中感受,真正达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要求。
正如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教学还应逐步向理解、积累、运用过渡。
其实,本案例中只记录课堂识字教学的一个片段。什么时候引导,怎样引导,采用的形式还是由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能力、教师教学风格决定的。无论何种方式,对教师把握教材、选择教法、因材施教的策略提出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识字中的引导作用,更体现在教师的评价上:既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肯定学生主动学习,又要引导学生有效合作、科学探索。教师,就像乘风破浪中的舵手,既要掌握航行方向,又要指挥船员团结协作,还要为其呐喊助威、不断鼓劲儿。教师要不断磨炼,才能成为合格的、经验丰富的舵手。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识字 自主
一、案例背景
最近,两位教师执教《含羞草》时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引起了我的思考。
二、案例描述
A教师:
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老师问:“含羞草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相关句子,然后一个接着一个问题问:它陶醉于什么?陶醉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它认为什么东西是美妙的?所以它怎么样?“得意洋洋”什么意思?给它换个词语……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后,又问:“含羞草为什么这么得意?”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这个句子,让学生看图理解“淡雅”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些颜色是淡雅的。然后贴出“婀、娜、姿”三个生字的卡片,问:“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1:三个字都有“女”。
师:那这个词形容女孩子怎样?
生2:形容女孩子很美。
师:这个词是形容女孩子姿态各异,轻盈美好。你们看,张老师婀娜多姿吗?
学生一起摇头。
师:你们太不给张老师面子了。我们还是接着谈含羞草吧!
……
B教师:
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老师问:“含羞草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这个句子,问:“你能说说得意草是一副什么样子吗?”
一个学生说:“得意草自我陶醉,得意洋洋。”
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读书很仔细。能把这副样子表演出来吗?”
这位学生昂首挺胸,微微扭动着身子,连眼睛都眯缝起来,一副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样子。
老师和学生都笑起来,纷纷夸赞:演得真像。
老师继续引导:“得意洋洋就是非常得意的样子。用书上一个词语来说,就是……”
“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学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
老师问:“那自我陶醉是什么意思呢?”
生1:自以为很了不起。
师:刚才说了,这是“得意洋洋”。自我陶醉是什么意思呢?(老师一手抚腮,一边扭动着身子。)
生2:自以为很美,自己都被自己迷住了。
师:你不仅联系生活,而且指导扣住每个字的意思来说。
生3:这里的陶醉就是迷醉、入迷的意思。
师:你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进行理解,实在是太专业了!你们知道吗?这里的“陶”就是指陶器。鉴赏陶瓷的优劣,经验丰富的人往往轻轻叩击,仔细聆听,发出的声音清脆、袅绕,让人陶醉。仔细观察,“陶”的哪个部分表示这个意思?
生4:左耳旁!
师:骄傲的人,听了别人的夸赞就会自我陶醉。可是得意草呢?没人夸赞就自我陶醉了,真是——
生5:太骄傲了。
生6:我都为她脸红。
生7:这要是在我们班,我们肯定不喜欢她。
师:你能把得意草的得意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
三、案例反思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两位老师都牢牢把握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识字教学。但哪种教学效果更好?毋庸置疑,大家一定认为是后者。同样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为什么达到不同的效果呢?我认为这取决于教师的引导。
新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切不可忘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什么时候引导,怎样引导,这其中大有诀窍。
⒈抓住易错处引导观察、想象。本课重点学习10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6个汉字,积累7个词语。在字音和字形上,这10个生字在上学期都有接触,甚至都写过,所以就没有必要花过多精力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学,而应该从他们容易发生的错误之处入手,大大提高识字正确率。
如“陶”这一个字,很多孩子会将其和“淘”混淆,仅仅靠回忆,只能在反复提醒、纠错中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的确率。B教师教学字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然后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试想,这样形象生动地教学,学生还会把“陶”这个字写错吗?
一些老师一谈起识字教学,就会以“你用什么好办法来学习”这一问题开始,学生众说纷纭,换部首、读拼音、组词、找近反义词……看似学生在自主学习,但是一节课八九个生字学习下来,有多少真正掌握了?这样的识字教学,当然会伴随着反反复复地纠错,随之而来的只能是师生无穷的劳累、无尽的痛苦。
⒉抓住难懂处联系生活理解、运用。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字词的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当然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对于比较陌生的,又因为能力不足而难以理解、掌握的,就需要教师引导其主动探索,逐步向理解、积累、运用过渡。联系生活,就是最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法之一。
如词语教学时,A教师习惯用字典上的词语解释直接讲解,低年级学生怎能理解呢?其实,“得意洋洋”这一词语学生并不陌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一溜串诸如“自以为是、自命不凡、不可一世”这一类词语。而“陶醉”这一词语因为比较书面化,学生往往比较陌生,所以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做做动作、找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并且联系生活中鉴赏陶瓷精品来识记、理解,学生怎能不印象深刻呢?
A教师在教学“婀娜多姿”时就运用此方法,可惜的是,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女字旁”后,直接给出了一个标准的词语解释就戛然而止。如果在问学生“张老师是否婀娜多姿”后,立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哪些人是婀娜多姿的,而后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词语,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因此,教师一定要仔细钻研教材,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难点进行重点教学。有的放矢,字词教学的效率还会低吗?
3.抓住关键处联系语境品读、体会。关于这一点,案例中B教师对“陶醉”一词的学习就是最好的例证。学生对这一词的字形、字义都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得意草是没人夸赞就自我迷醉,真是太骄傲。接着,以“得意草究竟为什么自我陶醉”展开下阶段自主阅读,在得意草自我欣赏颜色、姿态中感受,真正达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要求。
正如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教学还应逐步向理解、积累、运用过渡。
其实,本案例中只记录课堂识字教学的一个片段。什么时候引导,怎样引导,采用的形式还是由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能力、教师教学风格决定的。无论何种方式,对教师把握教材、选择教法、因材施教的策略提出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识字中的引导作用,更体现在教师的评价上:既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肯定学生主动学习,又要引导学生有效合作、科学探索。教师,就像乘风破浪中的舵手,既要掌握航行方向,又要指挥船员团结协作,还要为其呐喊助威、不断鼓劲儿。教师要不断磨炼,才能成为合格的、经验丰富的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