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部分人都知道唐魏征劝谏唐太宗李世民多次使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但是事实上这句话最早出自《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代表着儒家孔子的思想。因为这句话从根源上就是用于劝诫当政者要体恤民情,所以大部分人通常把这句话的作用局限于政治领域,却忽略了其实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的处世哲学,并对现代人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处世哲学;现实意义
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于何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格言,也是古代帝王们历来所遵循的治国良策。然而在“自由民主”成为普世价值的今天,这句古谚不免应该被赋予时代涵义。许多人认为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我国古代“民主”意识的萌芽,表明人民群众才是权利的真正持有者,从而为多数人的统治提供了思想依据。但是这句话真正出自于《荀子》,在《荀子.王制》和《哀公问》两篇中凡可见。此后在刘向《说苑》《新序》、王肃《孔子家语.五仪解》、魏征《论治道疏》、吴兢《贞观政要》等典籍中被不断征引和重述,可见其分量之重。在《荀子·王制》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在《哀公问》,这句话作为孔子答哀公问的解答,荀子作为推崇孔子思想的后辈,原封不动地将孔子的这句话用于他的治国理念中,因此后世就将这句话用于劝诫当权者要爱民施仁政,成为了服务政治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治国良言。了解真正的儒家需要我们从孔子的言论入手,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能够穿越千年,给历代统治者提供正面影响的同时,在当代人民做主的新中国里,这句话更加给我們每一个人新的启示。
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带来的影响
我们可以把儒家的处事原则归纳为圆滑、忍让、通达、自保、防范、算计。这些处事原则都是建于在中庸的基础上,中庸所要坚持的是符合内在尺度和外在要求的道路,它包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他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就是以中为用的意思,其哲学意义就是折中、平衡、不偏不倚。他的思想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1-3]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刚好也符合辩证法思想和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孔子将君主比为舟,百姓比作水,形象地表现了应有的君民的和谐关系,以此提醒统治者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孔子没有把这句话用在政治的领域,我们单纯来分析此句话,就可以看出它包含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舟和水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不能离开水谈舟,也不能离开舟谈水。历代王朝的灭亡,大都与皇帝失去民心有关。从秦朝开始,秦始皇嬴政从13岁继承王位开始,历经多年的东征西讨后,将各个大国一一吞并,统一了中国。但是打下江山基业容易,如何治理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治理上,他同样显示出了他在军事上的霸道,采取强硬的方法,收缴全国兵器,制定严刑峻法,在文化上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建立庞大的军队,多次四处征战,大兴土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高压,致使民不聊生,终于在秦二世时,以陈胜和吴广为首的被剥削阶级在大泽乡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反抗暴秦的浪潮,自此各地起义不断,在经历多年混战后,从沛县走出来的刘邦成功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继秦朝之后又一强盛的大一统王朝。
三、水能载舟,亦能载舟体现的处世哲学
上文中提到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孔子将水比作百姓,舟比作君主,并且描述了他们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这句话身为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代表性名言,自然体现出儒家的处世哲学-中庸思想。中庸指中道和常道,强调折中、平衡、不偏不倚,要求协调和平衡。【4】想所要坚持的是符合内在尺度和外在要求的道路,它包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的辩证法思想。在人道与天道的相合中努力达到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天性相和谐。当人性与天性相应相合之时,人性也与天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相合一。中庸思想正是推崇这种人性与天性的和谐相生。例如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故事梗概是:战国时,读书人东郭先生去某地求官,路上他遇到了一头被人追赶的狼,他可怜巴巴地对东郭先生求救。东郭先生因为觉得它可怜而动了恻隐之心,它真的把狼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使狼逃过了一劫。可是等狼脱离险境了,它却要吃东郭先生。后来一个智慧老人收伏了恶狼,东郭先生才保住了性命。[5]
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现代启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包含着儒家中庸之道对公正、对和谐、对平衡的追求,它指导统治者要学会协调自身与百姓的关系,这就是通过中和以保持、把握、实现中正。中正才是中庸之道的本体和目的,而这种中正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在动态中在求中求正,在变化中求中求正,今天我们理解看来,就是按照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时机,坚持正确之道。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们对于和谐意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我们“文明人”在经历了漫长的人与自然,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庭抗礼之后,在今天需要我们往更高层次发展,达到自然和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汇流。要完成这种汇流,人类自身首先应该在思想上确立深刻的生态意识,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载舟”思想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产物,这需要我们发展这个思想,看穿它的本质,即里面包含的中庸之道思想,以这个思想为指导,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当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并进而在这一基础上推进人类所有个体成员在精神、只能、创造力、亲和力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对人类外围物质生存环境和内部精神文化生活空间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少华.处世之道及其当代价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2]陈春鸿.试论儒家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1.
[3]宋迎春.唐代汉文化西传西域与东传日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4]吴日娜.中庸哲学的现代教育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09).
[5]张杰.韩中忘恩兽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以《兔子的裁判》和《中山狼传》为中心[D],吉林大学,2011.
关键词:儒家;处世哲学;现实意义
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于何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格言,也是古代帝王们历来所遵循的治国良策。然而在“自由民主”成为普世价值的今天,这句古谚不免应该被赋予时代涵义。许多人认为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我国古代“民主”意识的萌芽,表明人民群众才是权利的真正持有者,从而为多数人的统治提供了思想依据。但是这句话真正出自于《荀子》,在《荀子.王制》和《哀公问》两篇中凡可见。此后在刘向《说苑》《新序》、王肃《孔子家语.五仪解》、魏征《论治道疏》、吴兢《贞观政要》等典籍中被不断征引和重述,可见其分量之重。在《荀子·王制》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在《哀公问》,这句话作为孔子答哀公问的解答,荀子作为推崇孔子思想的后辈,原封不动地将孔子的这句话用于他的治国理念中,因此后世就将这句话用于劝诫当权者要爱民施仁政,成为了服务政治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治国良言。了解真正的儒家需要我们从孔子的言论入手,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能够穿越千年,给历代统治者提供正面影响的同时,在当代人民做主的新中国里,这句话更加给我們每一个人新的启示。
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带来的影响
我们可以把儒家的处事原则归纳为圆滑、忍让、通达、自保、防范、算计。这些处事原则都是建于在中庸的基础上,中庸所要坚持的是符合内在尺度和外在要求的道路,它包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他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就是以中为用的意思,其哲学意义就是折中、平衡、不偏不倚。他的思想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1-3]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刚好也符合辩证法思想和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孔子将君主比为舟,百姓比作水,形象地表现了应有的君民的和谐关系,以此提醒统治者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孔子没有把这句话用在政治的领域,我们单纯来分析此句话,就可以看出它包含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舟和水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不能离开水谈舟,也不能离开舟谈水。历代王朝的灭亡,大都与皇帝失去民心有关。从秦朝开始,秦始皇嬴政从13岁继承王位开始,历经多年的东征西讨后,将各个大国一一吞并,统一了中国。但是打下江山基业容易,如何治理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治理上,他同样显示出了他在军事上的霸道,采取强硬的方法,收缴全国兵器,制定严刑峻法,在文化上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建立庞大的军队,多次四处征战,大兴土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高压,致使民不聊生,终于在秦二世时,以陈胜和吴广为首的被剥削阶级在大泽乡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反抗暴秦的浪潮,自此各地起义不断,在经历多年混战后,从沛县走出来的刘邦成功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继秦朝之后又一强盛的大一统王朝。
三、水能载舟,亦能载舟体现的处世哲学
上文中提到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孔子将水比作百姓,舟比作君主,并且描述了他们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而这句话身为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代表性名言,自然体现出儒家的处世哲学-中庸思想。中庸指中道和常道,强调折中、平衡、不偏不倚,要求协调和平衡。【4】想所要坚持的是符合内在尺度和外在要求的道路,它包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的辩证法思想。在人道与天道的相合中努力达到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天性相和谐。当人性与天性相应相合之时,人性也与天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相合一。中庸思想正是推崇这种人性与天性的和谐相生。例如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故事梗概是:战国时,读书人东郭先生去某地求官,路上他遇到了一头被人追赶的狼,他可怜巴巴地对东郭先生求救。东郭先生因为觉得它可怜而动了恻隐之心,它真的把狼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使狼逃过了一劫。可是等狼脱离险境了,它却要吃东郭先生。后来一个智慧老人收伏了恶狼,东郭先生才保住了性命。[5]
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现代启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包含着儒家中庸之道对公正、对和谐、对平衡的追求,它指导统治者要学会协调自身与百姓的关系,这就是通过中和以保持、把握、实现中正。中正才是中庸之道的本体和目的,而这种中正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在动态中在求中求正,在变化中求中求正,今天我们理解看来,就是按照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时机,坚持正确之道。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人们对于和谐意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我们“文明人”在经历了漫长的人与自然,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庭抗礼之后,在今天需要我们往更高层次发展,达到自然和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汇流。要完成这种汇流,人类自身首先应该在思想上确立深刻的生态意识,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载舟”思想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产物,这需要我们发展这个思想,看穿它的本质,即里面包含的中庸之道思想,以这个思想为指导,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当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并进而在这一基础上推进人类所有个体成员在精神、只能、创造力、亲和力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对人类外围物质生存环境和内部精神文化生活空间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少华.处世之道及其当代价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2]陈春鸿.试论儒家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1.
[3]宋迎春.唐代汉文化西传西域与东传日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4]吴日娜.中庸哲学的现代教育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09).
[5]张杰.韩中忘恩兽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以《兔子的裁判》和《中山狼传》为中心[D],吉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