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
对很多艺术家来说,去美术馆画廊,其实就像去看一件早已解密的文件,只为了了一桩心愿而已
为期3个月的“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8月27日在北京结束了。60件直接来自该博物馆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永久陈列展厅的大师杰作,没有在北京引起想象中的轰动。
前几年的毕加索版画展,艺术水准根本无法和这次相比,却有几十万人来观看;今年初的文艺复兴展,观众也有12万。但此次展览参观人数远远低于预期。从主办方对这次展览的统计发现,国内很多著名艺术杂志的主编都没来看展览。观众90%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很少见到四五十岁的人。参观过的专家评价都是很好的,而观众批评最多的则是“空调太凉”“灯泡太暗”“椅子太少”等等。
这也许正是一次纯艺术展览在一个逐渐成熟的社会中应得的审美空间吧。
这些来自上上个世纪的欧洲艺术老人的心灵呼唤,那时已是中国晚清年间,那一年凡·高住进了圣雷米圣保罗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时画了他的《圣雷米的白杨》,并对弟弟说:“我作了一幅写生画,是两棵倚山而立的白杨树。”
艺术其实就这么简单。它没有也不应该有什么神秘感。虽然国人很喜欢对这些艺术家冠以形形色色的标签,从印象派到立体派再到抽象派等等。
那曾经的把印象派等同于西方现代派,继而等同于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化而仇视它们的时代,早已是留在了上个世纪的尘封记忆。到了21世纪,一夜之间仿佛各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冲突突然休克,人们甚至不会在乎,20多年前中国为什么单单选中了那些只是有点唯美、女气的脆弱艺术家,并强加给了他们这么多的敌意的做法,是不是太荒诞可笑。
所以,我倒觉得平静的中国人能平静地看一个高质量的、关于100多年前的欧洲美术的展览,是一件值得欣喜甚至骄傲的好事。让艺术回归到艺术该去的地方。
我的一个画家朋友一年前到了纽约,第二天他不是去大都会博物馆看曾经魂牵梦绕的大师,而是上街头画肖像——他成熟多了。对很多艺术家来说,去美术馆画廊,其实就像去看一件早已解密的(艺术)文件,只为了了一桩心愿而已。亦或许为了一杯免费的红酒或一次期待中的艳遇而已。
而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来中国展览的,为什么不是非洲或美洲印第安文化或古代埃及展览?其实,自认为是移民国家有着多元移民文化的美国文化的主流,潜意识里仍然是以西方文明的代言人自居。
在一个诗和绘画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观众是在强势地观看着濒于消亡的弱势艺术——这导出一个西方中心主义的命题:架上绘画已死!
西方近现代美术伴随着近现代西方实验科学的观念和技术而生、而荣,这也注定了它时空的局限。对当今的中国艺术家来说,对大师的敬意多于对他们艺术的借鉴。
但是今天这样的展览对于中国的观众依然很累。这次展览伴随着很多寄生的艺术讲座,让观众在其中映照出自己的惭秽。一个绘画雕塑的展览难道非得搭售一些令观众自卑、受伤害的西方历史的文化赘肉吗?
其实看一幅画只需要眼睛和心灵。
把这些大师和他们的艺术放回那个干燥恬淡安静的角落吧。既然那是很多有病的人创造出的令人迷醉的艺术,那么能用他们的艺术指望教育后来的艺术家?
但无论如何,现场都是短暂而值得珍惜的。
对很多艺术家来说,去美术馆画廊,其实就像去看一件早已解密的文件,只为了了一桩心愿而已
为期3个月的“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8月27日在北京结束了。60件直接来自该博物馆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永久陈列展厅的大师杰作,没有在北京引起想象中的轰动。
前几年的毕加索版画展,艺术水准根本无法和这次相比,却有几十万人来观看;今年初的文艺复兴展,观众也有12万。但此次展览参观人数远远低于预期。从主办方对这次展览的统计发现,国内很多著名艺术杂志的主编都没来看展览。观众90%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很少见到四五十岁的人。参观过的专家评价都是很好的,而观众批评最多的则是“空调太凉”“灯泡太暗”“椅子太少”等等。
这也许正是一次纯艺术展览在一个逐渐成熟的社会中应得的审美空间吧。
这些来自上上个世纪的欧洲艺术老人的心灵呼唤,那时已是中国晚清年间,那一年凡·高住进了圣雷米圣保罗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时画了他的《圣雷米的白杨》,并对弟弟说:“我作了一幅写生画,是两棵倚山而立的白杨树。”
艺术其实就这么简单。它没有也不应该有什么神秘感。虽然国人很喜欢对这些艺术家冠以形形色色的标签,从印象派到立体派再到抽象派等等。
那曾经的把印象派等同于西方现代派,继而等同于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化而仇视它们的时代,早已是留在了上个世纪的尘封记忆。到了21世纪,一夜之间仿佛各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冲突突然休克,人们甚至不会在乎,20多年前中国为什么单单选中了那些只是有点唯美、女气的脆弱艺术家,并强加给了他们这么多的敌意的做法,是不是太荒诞可笑。
所以,我倒觉得平静的中国人能平静地看一个高质量的、关于100多年前的欧洲美术的展览,是一件值得欣喜甚至骄傲的好事。让艺术回归到艺术该去的地方。
我的一个画家朋友一年前到了纽约,第二天他不是去大都会博物馆看曾经魂牵梦绕的大师,而是上街头画肖像——他成熟多了。对很多艺术家来说,去美术馆画廊,其实就像去看一件早已解密的(艺术)文件,只为了了一桩心愿而已。亦或许为了一杯免费的红酒或一次期待中的艳遇而已。
而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来中国展览的,为什么不是非洲或美洲印第安文化或古代埃及展览?其实,自认为是移民国家有着多元移民文化的美国文化的主流,潜意识里仍然是以西方文明的代言人自居。
在一个诗和绘画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观众是在强势地观看着濒于消亡的弱势艺术——这导出一个西方中心主义的命题:架上绘画已死!
西方近现代美术伴随着近现代西方实验科学的观念和技术而生、而荣,这也注定了它时空的局限。对当今的中国艺术家来说,对大师的敬意多于对他们艺术的借鉴。
但是今天这样的展览对于中国的观众依然很累。这次展览伴随着很多寄生的艺术讲座,让观众在其中映照出自己的惭秽。一个绘画雕塑的展览难道非得搭售一些令观众自卑、受伤害的西方历史的文化赘肉吗?
其实看一幅画只需要眼睛和心灵。
把这些大师和他们的艺术放回那个干燥恬淡安静的角落吧。既然那是很多有病的人创造出的令人迷醉的艺术,那么能用他们的艺术指望教育后来的艺术家?
但无论如何,现场都是短暂而值得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