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人被推崇为“圣贤”,只是因为他们的德性,未必拥有出众的才能和特殊的成就。像伯夷、叔齐还有孔门第一的颜回。除了能挨饿,真是看不出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
《三国演义》有一回说的是“煮酒论英雄”,那曹操指着刘备言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着实把刘备吓了一跳,把筷子都掉地上去了——怕的是曹操如此器重,恐有意外之举。
那是小说。不过从真实的历史情形来说,汉魏之际,也正是一个崇尚英雄、喜欢评论究竟“谁为英雄”的年代。我曾检索各种文献,发现“英雄”一词尽管出现很早(始见于汉初的《韩诗外传》),但使用率一向很低。而到了汉魏之际,却成为流行的概念。如《三国志》记诸葛亮两次论析天下大势,一为“隆中对”,一为赤壁大战前劝说孙权举兵拒曹,都言及天下“英雄”如何如何,可见“英雄”在政治人物的言谈中运用之频繁。这种语词史的变化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中国历来对人物品格表示崇敬与褒扬的核心概念是“圣贤”,它代表着理想的人格。同时,一个圣贤人物体系,也构成描述中国历史的主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公认的“圣王”,既是历史的开创者,也是社会文化价值的奠定者。
构成“圣贤”品格的具体内涵虽是多方面的,譬如“圣”通常与超凡的智慧相联系,但毫无疑问,道德的完美才是首要的和根本的。有的^被推崇为“圣贤”,只是因为他们的德性,未必拥有出众的才能和特殊的成就。像伯夷、叔齐还有孔门第一的颜回,除了能挨饿,真是看不出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
“英雄”则是一个不同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与“圣贤”正好是相对立的。汉魏之际专门讨论“英雄”的著作,有刘邵《人物志》,它对“英雄”最简明的定义,就是“文武茂异”,也就是才能卓杰;而王粲《英雄志》记述英雄事迹,则不仅有曹操、刘表、公孙瓒诸人,还包括曹操最重要的政敌袁绍集团的主要成员,甚至恶名昭著、久已败亡的董卓及其部下。可见“英雄”与否,只与才能有关,不包含道德意义上的褒贬。
所以“英雄”与“奸贼”能够形成组合,谓之“奸雄”。曹操当然是最有名的,而从《世说新语》的记载来看,魏晋时代特别受人们推重的英雄人物,大抵皆有与之相近的气质。譬如王敦,他与堂弟王导都是重建东晋王朝的核心人物,最后因为对皇室不满,举兵造反,成了“叛逆”。
又如桓温,一度完全掌控了东晋政权,如果不是死得早,改朝换代已是势不可免。桓温曾经以这样的话来自我勉励:“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吗?这可真是惊世骇俗之言。
我并非特意要贬低德性的价值。不过,“德性”也者,常常反映着社会统治力量的意志,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这也是实情。而从崇敬圣贤到崇敬英雄,则显示了魏晋时代对人的智慧、勇敢精神和创造性才能的重视,也并非毫无积极意义。
还拿曹操来说事吧。乔玄是一个对曹操很欣赏的人,而《世说新语》记他对曹操的评语,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这意味着在曹操的个性中有一种不遵规度、勇于犯难冒险、难以约束的力量,在“治世”即太平年代,这种力量将会使他成為既存秩序的破坏者——“奸贼”。而在乱世,这种破坏性力量却又转化为创造性力量,使“奸贼”变成“英雄”。
在这种看似矛盾的评价中,隐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常态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强调顺从尊长、约束个性的儒家文化传统中,人的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创造性才能是受到抑制的,这种欲望与才能愈是强大的人,就愈具有危险性。他们只有等到乱世,才能际会风云,以“英雄”的姿态卓然而出。
也不要认为以“英雄”自许之辈,便完全忽视“德性”的价值——这里有个对人对己的区别。曹操不就是用“不孝”的道德罪名,杀了在政治上对他不利的孔融吗?近世亦有从来不以金钱为意的大人物,耗穷天下,以快一已,却留下一件破睡袍,摇荡于风尘,供后人参观、讴歌。有一句老话,叫作“英雄欺人”。
《三国演义》有一回说的是“煮酒论英雄”,那曹操指着刘备言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着实把刘备吓了一跳,把筷子都掉地上去了——怕的是曹操如此器重,恐有意外之举。
那是小说。不过从真实的历史情形来说,汉魏之际,也正是一个崇尚英雄、喜欢评论究竟“谁为英雄”的年代。我曾检索各种文献,发现“英雄”一词尽管出现很早(始见于汉初的《韩诗外传》),但使用率一向很低。而到了汉魏之际,却成为流行的概念。如《三国志》记诸葛亮两次论析天下大势,一为“隆中对”,一为赤壁大战前劝说孙权举兵拒曹,都言及天下“英雄”如何如何,可见“英雄”在政治人物的言谈中运用之频繁。这种语词史的变化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中国历来对人物品格表示崇敬与褒扬的核心概念是“圣贤”,它代表着理想的人格。同时,一个圣贤人物体系,也构成描述中国历史的主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公认的“圣王”,既是历史的开创者,也是社会文化价值的奠定者。
构成“圣贤”品格的具体内涵虽是多方面的,譬如“圣”通常与超凡的智慧相联系,但毫无疑问,道德的完美才是首要的和根本的。有的^被推崇为“圣贤”,只是因为他们的德性,未必拥有出众的才能和特殊的成就。像伯夷、叔齐还有孔门第一的颜回,除了能挨饿,真是看不出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
“英雄”则是一个不同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与“圣贤”正好是相对立的。汉魏之际专门讨论“英雄”的著作,有刘邵《人物志》,它对“英雄”最简明的定义,就是“文武茂异”,也就是才能卓杰;而王粲《英雄志》记述英雄事迹,则不仅有曹操、刘表、公孙瓒诸人,还包括曹操最重要的政敌袁绍集团的主要成员,甚至恶名昭著、久已败亡的董卓及其部下。可见“英雄”与否,只与才能有关,不包含道德意义上的褒贬。
所以“英雄”与“奸贼”能够形成组合,谓之“奸雄”。曹操当然是最有名的,而从《世说新语》的记载来看,魏晋时代特别受人们推重的英雄人物,大抵皆有与之相近的气质。譬如王敦,他与堂弟王导都是重建东晋王朝的核心人物,最后因为对皇室不满,举兵造反,成了“叛逆”。
又如桓温,一度完全掌控了东晋政权,如果不是死得早,改朝换代已是势不可免。桓温曾经以这样的话来自我勉励:“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吗?这可真是惊世骇俗之言。
我并非特意要贬低德性的价值。不过,“德性”也者,常常反映着社会统治力量的意志,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这也是实情。而从崇敬圣贤到崇敬英雄,则显示了魏晋时代对人的智慧、勇敢精神和创造性才能的重视,也并非毫无积极意义。
还拿曹操来说事吧。乔玄是一个对曹操很欣赏的人,而《世说新语》记他对曹操的评语,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这意味着在曹操的个性中有一种不遵规度、勇于犯难冒险、难以约束的力量,在“治世”即太平年代,这种力量将会使他成為既存秩序的破坏者——“奸贼”。而在乱世,这种破坏性力量却又转化为创造性力量,使“奸贼”变成“英雄”。
在这种看似矛盾的评价中,隐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常态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强调顺从尊长、约束个性的儒家文化传统中,人的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创造性才能是受到抑制的,这种欲望与才能愈是强大的人,就愈具有危险性。他们只有等到乱世,才能际会风云,以“英雄”的姿态卓然而出。
也不要认为以“英雄”自许之辈,便完全忽视“德性”的价值——这里有个对人对己的区别。曹操不就是用“不孝”的道德罪名,杀了在政治上对他不利的孔融吗?近世亦有从来不以金钱为意的大人物,耗穷天下,以快一已,却留下一件破睡袍,摇荡于风尘,供后人参观、讴歌。有一句老话,叫作“英雄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