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中,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识别同一物体而与该物体的位置、放置方向无关,是一个关键的课题,至今仍无很好的解决方法。本文中,我们总结了现有的方法,并将它们分为统计方法、解析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3类,并对这些方法的两个主要性能指标,即噪声敏感性和变形敏感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工作是在Masscom高速微巨机上完成的。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中,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识别同一物体而与该物体的位置、放置方向无关,是一个关键的课题,至今仍无很好的解决方法。本文中,我们总结了现有的方法,并将它们分为统计方法、解析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3类,并对这些方法的两个主要性能指标,即噪声敏感性和变形敏感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工作是在Masscom高速微巨机上完成的。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实用化出发,开发了铸件凝固过程计算机模拟FEMCAST软件。该软件具有计算方法先进、精度高、稳定性好及数据前后处理功能较强等特点。该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热裂与其合金的准固态力学性能密切相关。本文利用自制的准固态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对Al—2%Si合金的准固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该合金的热脆性温度区间为26℃,在热脆性区间其强度最大值仅为0.58MPa,易产生热裂。
《植物细胞原生质研究方法》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园艺系教授斯塔德曼等人撰写的。经魏建昆、窦葆璋编译。已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对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研究方法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对植物细胞的渗透势和水势、水分胁迫、活体染色、被动渗
河北省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系统为国家地震局1990年合同制项目,通过课题组同志的共同努力,研制了一套以AST386微机为主,以PDP-11小型机为辅的区域综合地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并录入了河北省范围内最近10-25年的测震及前兆观测数据。其鉴定会于1991年11月26日在河北省地震局召开。鉴定委员会审阅了该项目的全部文档资料,听取了研制报告、技术报告及用户使用报告,听取了测试组的系统测试报告,并通
本文讨论了“时分”式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讨于相关信号同步采集时的“伪同步”现象及其所产生的附加相位移;同时以实测MT资料的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采集器的附加相位移对大地电磁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1)采集器的“伪同步”采集所引进的附加相位移对大地电磁测深结果中的阻抗相位曲线有显著影响。(2)附加相位移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结果中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不明显。由于第(1)方面的原因,所以在大
鲶鱼、鸽子、虎皮鹦鹉等动物行为活动的定量观测结果表明,1989年唐山震区发生的四个Ms≥4.0 级强余震前1-2天和几天内,动物的习性活动值呈现明显增高,其活动性重心发生改变,昼夜活动节律紊乱。这有可能为临震预报提供一定的信息。
本文首先提供1991年5月29日、30日唐山5.1、5.3级地震的宏观烈度考察结果,其震害特征表明,未来的地震活动对唐山地区的生产与生活无大的影响。而后结合有关的微观资料,从破裂关系方面分析两次地震与唐山地震序列的关系,分析结果认为,两次地震是重复性相同破裂机制地震,发生在7.8级地震的北东-北东东向扩展破裂面上,属晚期强余震性质。
本文根据我国基准台基式仪P波记录,利用终止相和地震波谱综合研究了1986年8月26日青海省门源6.4级地震的震源过程,并求出相应的震源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门源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北东50°走向,它朝北东方向单侧破裂,破裂长度为20公里,平均破裂速度为1.83公里/秒。
本文以野外考察资料为基础,着重研究了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裂的几何形态、运动方式和逆断层束及其在古地震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
本文研究了新型隐球菌微型计算机识别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本系统已在AST—286及其兼容机上实现。临床送检768帧图象识别结果与常规培养的符合率达98%,速度比目前常用的培养鉴别方法提高500~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