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探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2d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在积极改革,朝着多元化、实践化的方向迈进,希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优化学习体验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益。案例教学可以说是帮助教师达成这一目标的“垫脚石”,应该得到有效的利用。本文简述了案例教学法的概念、特征,介绍了几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实践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实践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多为理论,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如果完全依靠背诵,那么学习的枯燥性是可想而知的,而这却是道德与法治教学长时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也为了给沉闷的课堂注入活力,推广案例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1.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就是将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作为研究材料,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感悟,并引出相应的理论知识,以这种方式改变知识呈现的方式,并将理论嵌入到实际性的案例中,达到轻松理解,加深印象,深刻感悟的作用,相比于直接学习理论,效果更好。案例教学法具备几个特征,首先是生活化特征,真实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对学生来说更加便于理解,也更具学习兴趣。其次是互动性特征,对案例的解读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更强。最后就是多样化特征,案例的来源、类型是多样化的,也正因如此,才能长期保持住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1]。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
  2.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在选择授课所运用的案例时,必须把握好要点,遴选出最适合本节课授课活动的代表性案例。例如《少年有梦》,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教学时,教师可以呈现莱特兄弟飞翔之梦的故事案例,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以替别人放羊为生,当一群大雁从他们头顶飞过时,牧羊人的小儿子说道:“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他们的父亲非但没有嘲笑、打压他们,反而鼓励道:“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在父亲的一再鼓励下,在莱特兄弟二人的一再努力下,他们发明了飞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该案例思考:梦想是什么?梦想为莱特兄弟的成功飞翔起到了什么作用?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结合直观、生动的故事案例,学生会总结出梦想的概念,会明白梦想的重要意义,会尝试树立自己的梦想。当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构建了以上知识,那么课堂上,学生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2]。
  2.2小组讨论分析案例
  在每次为学生呈现案例之后,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同时,任课教师要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布置好明确的任务,并要求小组的组长将组内同学的发言记录在案,以便为后续的案例研讨和教师总结做好准备。针对小组中不能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全班进行讨论和辩论及老师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迪,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教学《法不可违》的时候,教师引入了案例“小鹏的犯罪之路”:小鹏从小被父母溺爱,形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上了初中以后,更是结识了很多游手好闲的朋友,出入网吧、舞厅,并且开始在校园里小偷小摸,被学校发现进行了严重警告。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收手,而是为了筹钱开始实施抢劫。最终,小鹏锒铛入狱,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讲述完案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成小组来探讨案例中小鹏为何会一步步走向监狱,讨论这个案例给自己什么启示。学生经过讨论之后,对案例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法不可违”有了更深的体会[3]。
  我们在组织案例教学时,应该尽量与当代初中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起到警醒的作用,而不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去剖析其中的知识点。就以上案例来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出入网吧的经历,当自己面对父母的劝诫时是怎样做的。联系自身实际更能加深学生对案例的感悟。
  2.3利用案例突破重难点
  教师在备课时,会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清晰的重难点,然后围绕重难点展开教学活动。所谓的重难点,就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就是学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知识点。案例教学模式下,如果学生能够运用重难点知识来分析相关案例,那么就说明学生真正地将其内化为自身思想的一部分。相反,如果学生不能够运用重难点来分析相关案例,那就说明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认识汉字的阶段。由此可见,案例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重难点掌握情况,更能够促使学生高效地突破重难点。
  例如《认识自己》,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方法以及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呈现如下案例,即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因为路人的非议,前后经歷了父子俩牵着驴,儿子一人骑着驴,父亲一人骑着驴,父子二人共同骑着驴和父子二人共同抬着驴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该案例思考,父子二人为什么会做出以上啼笑皆非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教师还可以呈现卡夫卡的成长案例,卡夫卡从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懦弱胆怯,父亲对他进行了严厉和粗暴的调教,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卡夫卡的性格,可是就是这样的卡夫卡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学大师[4]。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卡夫卡的成长过程,思考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作用。
  3.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首先要做好案例的选择,案例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并尽量丰富多样,拥有多种类型。其次就是对案例的解读,必须让学生成为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引导他们对案例的要点加以分析,得到收获。最后,教师应该以多样的方式呈现案例。只要做到了这几点,案例教学必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7(2):86-86.
  [2]卢小艳.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15):52-54.
  [3]陆海晖.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情感读本,2017(23):33-33.
  [4]徐芳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J].教育现代化,2018,v.5(11):354-355.
其他文献
摘 要:读写融合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启示,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的语文知识以及写作知识,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就将自己学到的内容进行向外输出,将读写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重视读写融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读写融合;小学;五年级语文;对策分析  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高度重视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性并严格落实广泛的基本教学培
期刊
摘 要: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美术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实践意识,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新课标提到“美术课程应凸显自身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与愉悦性”,传统知识讲授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发展所需,只有加强美育渗透,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教学引导、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故此应升级授课方式,构建高效美术课堂。在此,笔者依据自身教学实践,浅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有效举措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及时分享丰富资源,对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而言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减轻教师负担,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任何互动问题都将得到妥善的解决。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有的放矢应用信息技术,充分激发学生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信息意识,在和谐互动关系的影响下,科学教育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小学生更容易实现个性化的成长目标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对于小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开发了更多的课程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运动能力以期能够在未来现代化的建设中涌现出更多的高素质全面的人才。音乐教育也成为了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音乐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音乐再次进入到大众的视野。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难题就是如何将民族音乐的内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本文就从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解决。 
期刊
摘 要:计算机是中职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微课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微课教学模式,及时分享微课资源,不仅能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建立信息化的学习意识,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充分发挥微课优势,有效改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弊端现状,活跃学生们创新思维,顺利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真正创造出精彩未来指日可待。本文特意研究了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期刊
摘 要:时代在发展,中职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价值越来越高。化学教师努力优化教学服务,指导学生们在不同项目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从而实现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充分满足学生们的认知需求,在和谐互动关系的支持下,中职化学教学工作即可走向新的成功。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巨大,考虑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水平、能力发展情况,做出项目的合理安排,进行项目内容的不断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
期刊
摘 要:科学课程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这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影响。本文尝试以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为例,探究提升教学活动质量的有效方法,希望下文给出的研究观点有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农村;乡土资源;小学;科学教育  引 言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的客观环境和城镇稍有区别,教学工作者需要科学考量农村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的实际需求,整合乡土资
期刊
摘 要:幼儿正处于启蒙教育时期,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幼儿教师不但要传授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其中礼仪文明习惯不可或缺。礼仪教育应该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合理引导教育,组织教育教学主题活动,还要重视给予积极的鼓励评价,这都有助于提高礼仪教育的质量。本文
期刊
摘 要:数学这一词语来源于希腊语,以研究变化、数量、空间、结构为主,通常以抽象法作为研究方法,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改造,有时把数量变为形象化的图形,有时将图形变为数量,利用这个研究过程的性质,人们发明了“数形结合”这个方法。根据实际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形结合,有助于学生寻找新思路来破解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数学这一门学科很受重视
期刊
摘 要:幼儿虽然年幼,但善于模仿,日常语言的表达中也频出“金句”,在比较开朗的家长引导下,幼儿很早就形成了人际交往能力,幼儿的语言能力潜能是无限的,从小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正确并礼貌的进行对话,可促使幼儿更加乐于表达、互动,从而促使幼儿的智力得到提高、心情更加“晴朗”,幼儿人际交往、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体的过程,教学中应关注这一点,展开教学创新思考。  关键词:幼儿;人际交往;语言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