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去法国求学之前,我对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几乎一无所知。奇怪的是,最初生活在法国的几年里,我不只一次在他的画作前体会到一种“崇高”。后来我发现,这种体验并不关乎经典图像范式,而是建立在一种理性认知之上,普桑是法国学院派早期美学规则的奠基人,同时又是大半辈子都生活在罗马的异乡客。
彼时我正想进入美术学院学习!在我身上激发出这种“崇高”感的并非是普桑的画:而是他所代表的法国学院派话语权威。
中西风景画的开端
“今天,我登上此地最高的山峰,这座山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风涛山’。我这样做的动因,只是想一睹在这非同寻常的高处所呈现的景象。”这是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Petrach)登上风涛山后所写,他的登山之举也被看作是西方风景概念的开端。巧合的是,世界上第一所美术学院佛罗伦萨美院的前身几乎在同时成立(1330)。
直到今天,西方的学院派仍是其艺术发展最坚实的保障之一,而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类似角色的“画院”则有着不同的际遇。“院体画”在经历过宋朝的繁荣后逐渐衰败,元代甚至废弃画院设置。之后,“宫廷职业画家”在画坛的地位开始被创作“文入画”的“业余”画家们取代。除了在明代初期,院画有过短暂的复兴外,“业余”画家们几乎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1648年,法兰西皇家绘画和雕塑学院正式成立,
由路易十四的首席宫廷画师,也是普桑最重要的继承人勒布朗(Charles LeBrun)担任校长,开始以普桑的风格为标杆进行教学。此正值清顺治时期,宫廷画家们仅被称为“南匠”“画瓷器人”。虽说他们的待遇在清朝会逐渐得到改善,但难掩“院画”之没落。
这里无意比较中西方学院派发展的异同,而是试图打开二者的距离,以迂回来进入。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qoislulien)提议,为使距离成为有效的源泉,需先迂回到一个“彼处”:“多亏这个彼处,看待问题的观点能够更加全面;尤其是人们能够追溯到规限着问题的东西中去,并且探测其隐藏的部分——以更加彻底的方式。”
“彼处”含着远方,是我未动身前的法国,是《玄妙的杰作》中画家没抵达的“罗马”。如果说我们因为对远方的憧憬而旅行,那遠方将一直存在,它是我们到达前和离开后的“此处”。
西洋美术与神秘远东
通过普桑,我迂回到另一段不那么受关注的“艺术史”中。在他的时代,代表着欧洲精英知识分子的传教士们已抵达远东。他们深知图像在传教中的作用,早在1549年,就有葡萄牙旅行家记录了他在浙江葡占区据点看到的天主教绘画作品。欧洲绘画的“真实感”震慑了从哲学根基上没有发展出“本体论”的中国人,包括他们的统治者。
1600年,耶稣会士利玛窦向万历皇帝进献了贡品,包括《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两幅。虽然他未能成功见到早已十几年不上朝的皇帝,但坐拥天下的后者也被这些风格写实、栩栩如生的画像所震惊。
同一时期,传教士、职业画家尼阁老(ColaNicola Giovanni)分别于1589年及1596年在日本长崎和有马开设美术学校,这大概是亚洲历史上第一间教授西洋美术的学校,尽管规模和持续时间都不够充分。
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去世,据传一位出生在澳门的中国画家游文辉为其创作了肖像,学者莫小也评价道:中国肖像画由此有了新的起点。但游文辉第一次拿起油彩画笔时的心情,我们竟再无从得知。同年,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抵达澳门,4年后,他将利氏的画像带回了欧洲。1617年,鲁本斯在安特卫普为路经弗兰德斯地区的金尼阁创作了肖像,猜测一下,他们会以怎样的口吻谈起当时让欧洲人心驰神往的远东?毕竟这位比利时大外交家及画家,是如此细致地描绘了传教士那身中式耶稣会长袍。与此同时,年轻的普桑在巴黎处处碰壁,他前往罗马的首次尝试也以失败告终。
普桑的“远方”
1637年,普桑完成了《穿越红海》,作品描绘了旧约中“摩西穿越红海”的场景。照例,他为以色列人民的“应许之地”想象了一处风景。同年年末,日本爆发岛原之乱,随后德川幕府开始驱逐传教士,严禁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这项禁绝直到明治维新才取消。同样带着信仰,穿越大海来到彼岸,等待人们的却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对于普桑而言,他的“远方”却始终是巴黎。在巴黎短短两年的停留后,普桑返回了罗马,这之后他再没回过巴黎,而在他的创作中,风景变得越来越重要,他笔下“理想化”的大自然是否载着他对远方的持续想象?他与另一位法国画家洛兰一起,在异乡开启了“风景画”的新篇章。欧洲学院派则到19世纪才开始对此类绘画加以重视。
在他的创作中,风景变得越来越重要,他笔下“理想化的大自然是否载着他对远方甜持续想象?
与远方的距离孕育着庄严和崇高,普桑将其放在了风景中——这一点起初我不知道——面对普桑笔下的风景,面对的实际上是我自己的“彼处”。“风景‘触动’我们,不是意外地也不是次要地(可有可无地),而是从根本上触动我们,因为它以其纯粹之外在性使我们感受到(比‘自己’)还更内里的(更深层的)
自己(un plus interieur de soi),揭示了我的‘隐秘’(intime)。”
后来,我搬到了法国尼斯生活,偶尔走到海边,看着地平线的某个特定方向,默然的地中海会顿时成为时间停滞的风景,那边是普桑生活过的罗马,他是否也曾带着类似的心情看着同一片海以及远方呢?
彼时我正想进入美术学院学习!在我身上激发出这种“崇高”感的并非是普桑的画:而是他所代表的法国学院派话语权威。
中西风景画的开端
“今天,我登上此地最高的山峰,这座山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风涛山’。我这样做的动因,只是想一睹在这非同寻常的高处所呈现的景象。”这是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Petrach)登上风涛山后所写,他的登山之举也被看作是西方风景概念的开端。巧合的是,世界上第一所美术学院佛罗伦萨美院的前身几乎在同时成立(1330)。
直到今天,西方的学院派仍是其艺术发展最坚实的保障之一,而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类似角色的“画院”则有着不同的际遇。“院体画”在经历过宋朝的繁荣后逐渐衰败,元代甚至废弃画院设置。之后,“宫廷职业画家”在画坛的地位开始被创作“文入画”的“业余”画家们取代。除了在明代初期,院画有过短暂的复兴外,“业余”画家们几乎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1648年,法兰西皇家绘画和雕塑学院正式成立,
由路易十四的首席宫廷画师,也是普桑最重要的继承人勒布朗(Charles LeBrun)担任校长,开始以普桑的风格为标杆进行教学。此正值清顺治时期,宫廷画家们仅被称为“南匠”“画瓷器人”。虽说他们的待遇在清朝会逐渐得到改善,但难掩“院画”之没落。
这里无意比较中西方学院派发展的异同,而是试图打开二者的距离,以迂回来进入。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qoislulien)提议,为使距离成为有效的源泉,需先迂回到一个“彼处”:“多亏这个彼处,看待问题的观点能够更加全面;尤其是人们能够追溯到规限着问题的东西中去,并且探测其隐藏的部分——以更加彻底的方式。”
“彼处”含着远方,是我未动身前的法国,是《玄妙的杰作》中画家没抵达的“罗马”。如果说我们因为对远方的憧憬而旅行,那遠方将一直存在,它是我们到达前和离开后的“此处”。
西洋美术与神秘远东
通过普桑,我迂回到另一段不那么受关注的“艺术史”中。在他的时代,代表着欧洲精英知识分子的传教士们已抵达远东。他们深知图像在传教中的作用,早在1549年,就有葡萄牙旅行家记录了他在浙江葡占区据点看到的天主教绘画作品。欧洲绘画的“真实感”震慑了从哲学根基上没有发展出“本体论”的中国人,包括他们的统治者。
1600年,耶稣会士利玛窦向万历皇帝进献了贡品,包括《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两幅。虽然他未能成功见到早已十几年不上朝的皇帝,但坐拥天下的后者也被这些风格写实、栩栩如生的画像所震惊。
同一时期,传教士、职业画家尼阁老(ColaNicola Giovanni)分别于1589年及1596年在日本长崎和有马开设美术学校,这大概是亚洲历史上第一间教授西洋美术的学校,尽管规模和持续时间都不够充分。
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去世,据传一位出生在澳门的中国画家游文辉为其创作了肖像,学者莫小也评价道:中国肖像画由此有了新的起点。但游文辉第一次拿起油彩画笔时的心情,我们竟再无从得知。同年,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抵达澳门,4年后,他将利氏的画像带回了欧洲。1617年,鲁本斯在安特卫普为路经弗兰德斯地区的金尼阁创作了肖像,猜测一下,他们会以怎样的口吻谈起当时让欧洲人心驰神往的远东?毕竟这位比利时大外交家及画家,是如此细致地描绘了传教士那身中式耶稣会长袍。与此同时,年轻的普桑在巴黎处处碰壁,他前往罗马的首次尝试也以失败告终。
普桑的“远方”
1637年,普桑完成了《穿越红海》,作品描绘了旧约中“摩西穿越红海”的场景。照例,他为以色列人民的“应许之地”想象了一处风景。同年年末,日本爆发岛原之乱,随后德川幕府开始驱逐传教士,严禁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这项禁绝直到明治维新才取消。同样带着信仰,穿越大海来到彼岸,等待人们的却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对于普桑而言,他的“远方”却始终是巴黎。在巴黎短短两年的停留后,普桑返回了罗马,这之后他再没回过巴黎,而在他的创作中,风景变得越来越重要,他笔下“理想化”的大自然是否载着他对远方的持续想象?他与另一位法国画家洛兰一起,在异乡开启了“风景画”的新篇章。欧洲学院派则到19世纪才开始对此类绘画加以重视。
在他的创作中,风景变得越来越重要,他笔下“理想化的大自然是否载着他对远方甜持续想象?
与远方的距离孕育着庄严和崇高,普桑将其放在了风景中——这一点起初我不知道——面对普桑笔下的风景,面对的实际上是我自己的“彼处”。“风景‘触动’我们,不是意外地也不是次要地(可有可无地),而是从根本上触动我们,因为它以其纯粹之外在性使我们感受到(比‘自己’)还更内里的(更深层的)
自己(un plus interieur de soi),揭示了我的‘隐秘’(intime)。”
后来,我搬到了法国尼斯生活,偶尔走到海边,看着地平线的某个特定方向,默然的地中海会顿时成为时间停滞的风景,那边是普桑生活过的罗马,他是否也曾带着类似的心情看着同一片海以及远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