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物实验课堂“乱”的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1)重视不够,准备不足。教师本身不重视实验课,课前没有认真备课或备课太简单,没有做好实验预试,实验成功率不高,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没有充分考虑到,准备工作马虎(仪器、用具或药品量不足,或有破损、遗漏),课堂语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信口开河,随意性大,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2)演示不当,自以为是。由于生物实验中要用到一些仪器、用具,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是每一位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一些必要的演示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演示时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上面演示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学生(尤其是中、后排的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根本没有在听,轮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时,就有不少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要么乱做一气,要么要求教师具体帮助,教师忙于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而无暇顾及全班,从而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习惯于从学生方面找原因,认为自己演示讲解得够清楚的了,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听和看,从而批评甚至训斥学生。
(3)材料发放,不合时宜。实验材料发放是否合理适时,直接影响实验效果,材料发放过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实验结果,如有教师在上“观察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这一学生分组实验时,蚕豆和玉米种子发放过早,教师演示时,有学生就擅自动手做了,等到教师要求学生做时,却发现不少种子已被“五马分尸”,再忙着补发,这就造成了课堂混乱。材料发放过晚,容易引发学生争抢,也会造成课堂混乱。
(4)态度不正,措施失当。有的教师在上实验课时采取“放鸭子”的态度,在简单地讲了实验要求之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则忙着去干其他事情,对学生不管不顾,时间到了就结束实验,把实验课当作任务敷衍过去,不采取任何课堂调控措施,其课堂秩序可想而知。也有的教师调控不得法,哪儿出现问题就忙着去解决,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顾此失彼,整个课堂处于失控状态。
(5)师生关系,严重失衡。有的教师对学生过于宽容放纵,放任自流,丧失威信,使得学生视教师为无物,不服从教师指挥,课堂纪律处于失控状态。有的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苛刻,学生偶有过失,教师轻则训斥、重则体罚,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视教师为仇敌,故意捣乱或不做实验,干其他事情。
2、学生方面的原因。
(1)不重视,欠准备。在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影响下,学生一直把“生物”当作副科,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更不用说重视并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了。在这种心态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生物实验课当作放松自我的好机会,以松弛自己绷得太紧的神经。
(2)环境新,玩心重。只要课上有实验,学生总是十分兴奋,尤其是在实验室上分组实验课,学生特别兴奋。
(3)不珍惜,浪费多。由于大多数实验材料是实验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不知道材料的来龙去脉,因而不知道珍惜和爱护,这是导致实验未做,实验材料已被破坏,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实验教师索要实验材料的重要原因,教师忙于发放材料这类琐碎事情,无暇顾及纪律,这样一来就引起了课堂的混乱。
(4)习惯差,自控弱。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严格的实验规范及纪律要求,没有具体的奖惩措施和反复强化训练作保证,学生就不易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习惯差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在实验课堂上“无所事事”、“无事生非”,从而影响正常的实验课秩序。
二、防乱治乱的策略
1、端正思想,重视实验。首先,教师要端正思想,重视实验,实验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精心编写好实验课教案,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做好预试,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的实际,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固定好在实验室的座位,选好小组长,并在课前做好培训工作,让他们事先熟练地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以便在上实验课时,小组长能起“小老师”作用。布置学生课前做好实验预习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工作。
2、设身处地,关爱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新课程下的实验课堂,教师应该设身处地感受学生实验时的好奇、兴奋、胆怯、彷徨、好表现以及怕出丑等多种心理,给予恰如其分的心理疏通和实践指导,缩短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保护、尊重学生的表现欲,做好指导、督促、协调和服务等工作。
3、规范操作,以生为本。由于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仪器、用具的操作方法比较生疏,在操作中容易犯一些常识性甚至危险的错误,导致实验秩序的混乱。为了尽量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要以生为本,在学生动手之前,对重要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演示,演示时要兼顾全体学生,通过借助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手段,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随意为规范,或通过事先培训好的小组长协同演示,使学生有榜样可学、有程序可依,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得真、听得清、学得会。
4、以生管生,师生协作。实验课要取得成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但若调控不当,学生积极过头,就会出现乱哄哄的场面。光凭实验教师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挖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小组长作为“小老师”的作用,协助教师做好管理工作,争取小事不出组,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宏观上对全班进行调控。
三、防治的几点思考
好的实验纪律不是扯着嗓子“喊、叫、训”出来的,更不是用武力“打、赶、压”出来的,它需要我们教师端正态度重视实验,在自己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主动走到学生中去,“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对学生爱之愈深,责之愈严,使每节实验课都有效率。对实验课上可能出现的秩序混乱的原因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做好实验组织教学工作,尽可能地把影响课堂秩序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只要我们“精心”去准备每一节实验课,“专心”做好课上的每一项工作,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恒心”坚持上好每一节实验课,我们的实验课堂就一定会成为活力四射且井然有序的学习乐土。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大胆发现,积极探索,仔细辨析,通过实验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自觉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使生物新课程理念真正得到落实,使生物实验教学真正做到有效、高效。
1、教师方面的原因。
(1)重视不够,准备不足。教师本身不重视实验课,课前没有认真备课或备课太简单,没有做好实验预试,实验成功率不高,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没有充分考虑到,准备工作马虎(仪器、用具或药品量不足,或有破损、遗漏),课堂语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信口开河,随意性大,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2)演示不当,自以为是。由于生物实验中要用到一些仪器、用具,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是每一位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一些必要的演示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演示时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上面演示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学生(尤其是中、后排的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根本没有在听,轮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时,就有不少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要么乱做一气,要么要求教师具体帮助,教师忙于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而无暇顾及全班,从而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习惯于从学生方面找原因,认为自己演示讲解得够清楚的了,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听和看,从而批评甚至训斥学生。
(3)材料发放,不合时宜。实验材料发放是否合理适时,直接影响实验效果,材料发放过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实验结果,如有教师在上“观察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这一学生分组实验时,蚕豆和玉米种子发放过早,教师演示时,有学生就擅自动手做了,等到教师要求学生做时,却发现不少种子已被“五马分尸”,再忙着补发,这就造成了课堂混乱。材料发放过晚,容易引发学生争抢,也会造成课堂混乱。
(4)态度不正,措施失当。有的教师在上实验课时采取“放鸭子”的态度,在简单地讲了实验要求之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则忙着去干其他事情,对学生不管不顾,时间到了就结束实验,把实验课当作任务敷衍过去,不采取任何课堂调控措施,其课堂秩序可想而知。也有的教师调控不得法,哪儿出现问题就忙着去解决,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顾此失彼,整个课堂处于失控状态。
(5)师生关系,严重失衡。有的教师对学生过于宽容放纵,放任自流,丧失威信,使得学生视教师为无物,不服从教师指挥,课堂纪律处于失控状态。有的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苛刻,学生偶有过失,教师轻则训斥、重则体罚,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视教师为仇敌,故意捣乱或不做实验,干其他事情。
2、学生方面的原因。
(1)不重视,欠准备。在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影响下,学生一直把“生物”当作副科,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更不用说重视并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了。在这种心态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生物实验课当作放松自我的好机会,以松弛自己绷得太紧的神经。
(2)环境新,玩心重。只要课上有实验,学生总是十分兴奋,尤其是在实验室上分组实验课,学生特别兴奋。
(3)不珍惜,浪费多。由于大多数实验材料是实验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不知道材料的来龙去脉,因而不知道珍惜和爱护,这是导致实验未做,实验材料已被破坏,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实验教师索要实验材料的重要原因,教师忙于发放材料这类琐碎事情,无暇顾及纪律,这样一来就引起了课堂的混乱。
(4)习惯差,自控弱。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严格的实验规范及纪律要求,没有具体的奖惩措施和反复强化训练作保证,学生就不易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习惯差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在实验课堂上“无所事事”、“无事生非”,从而影响正常的实验课秩序。
二、防乱治乱的策略
1、端正思想,重视实验。首先,教师要端正思想,重视实验,实验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精心编写好实验课教案,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做好预试,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内容的实际,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固定好在实验室的座位,选好小组长,并在课前做好培训工作,让他们事先熟练地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以便在上实验课时,小组长能起“小老师”作用。布置学生课前做好实验预习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工作。
2、设身处地,关爱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新课程下的实验课堂,教师应该设身处地感受学生实验时的好奇、兴奋、胆怯、彷徨、好表现以及怕出丑等多种心理,给予恰如其分的心理疏通和实践指导,缩短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保护、尊重学生的表现欲,做好指导、督促、协调和服务等工作。
3、规范操作,以生为本。由于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仪器、用具的操作方法比较生疏,在操作中容易犯一些常识性甚至危险的错误,导致实验秩序的混乱。为了尽量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要以生为本,在学生动手之前,对重要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演示,演示时要兼顾全体学生,通过借助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手段,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随意为规范,或通过事先培训好的小组长协同演示,使学生有榜样可学、有程序可依,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得真、听得清、学得会。
4、以生管生,师生协作。实验课要取得成功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但若调控不当,学生积极过头,就会出现乱哄哄的场面。光凭实验教师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挖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小组长作为“小老师”的作用,协助教师做好管理工作,争取小事不出组,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宏观上对全班进行调控。
三、防治的几点思考
好的实验纪律不是扯着嗓子“喊、叫、训”出来的,更不是用武力“打、赶、压”出来的,它需要我们教师端正态度重视实验,在自己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主动走到学生中去,“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对学生爱之愈深,责之愈严,使每节实验课都有效率。对实验课上可能出现的秩序混乱的原因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做好实验组织教学工作,尽可能地把影响课堂秩序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只要我们“精心”去准备每一节实验课,“专心”做好课上的每一项工作,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恒心”坚持上好每一节实验课,我们的实验课堂就一定会成为活力四射且井然有序的学习乐土。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大胆发现,积极探索,仔细辨析,通过实验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自觉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使生物新课程理念真正得到落实,使生物实验教学真正做到有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