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轻剖宫产妇术前的心理负荷,做好术前准备。方法:收治2006年6月~2009年6月住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孕妇395例,根据孕妇术前的临床心理反应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剖宫产妇个性化心理护理手术室护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166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2009年6月住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孕妇395例,年龄22~36岁;初产妇共193例,经产妇共203例。
护理
产妇术前心理分析:①紧张恐惧心理:由于产妇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手术失败、怕麻醉、怕疼痛及胎儿术中出现意外,充满紧张和恐惧,甚至不能配合手术或者拒接手术。②焦虑心理:产妇焦虑来自多方面,许多产妇对分娩中出现胎儿窘迫、滞产等原因而需急症手术,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影响喂奶,腹部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思虑过度,产生紧张情绪;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产生一定的怀疑心态。③家庭状况:担心手术给家庭带来的一系列负担,包括经济和身心上的负担。
产妇手术前的心理护理:①给产妇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病房环境,避免不舒适的发生,使产妇在术前保持一个愉快、轻松的心态。②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主动与产妇交谈,耐心说明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③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做好家庭调查,与孕妇家属沟通好,做好家属工作,消除顾虑,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身心负担,适当安排家属、朋友及时探视,引导他们安慰和鼓励产妇,减轻产妇术前紧张与焦虑。病人家属态度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护士耐心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更好地配合手术。④针对每个孕妇的心理特点,做好个案心理护理。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①在术中,护士应用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配合手术,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胎心,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告知手术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②巡回护士始终陪伴产妇,讲明麻醉与术中的必要配合。如术中牵拉脏器或取胎儿时会有不适及牵拉痛,嘱产妇作深呼吸,可减轻不适和疼痛。③分娩后及时告诉产妇胎儿性别、发育情况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开奶、早吸吮,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④巡回护士定时询问产妇的感受,勤观察产妇的面部表情,观察并记录尿量和术中出血量,防止大出血的发生。
术后随访:我院采取“三访制”即术后6小时、第2天、第5天。采取“三访制”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产妇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她的术后恢复,会很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她早日康复,另外也大大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我院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促进了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讨论
剖宫产术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1]。护士只有掌握每位剖宫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2]。
通过对产妇术前开展心理护理,使产妇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产妇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主动配合手术做好准备,使手术顺利进行。
确保产妇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对产妇实施术前、术中的身心护理、术后的随访,使产妇对医护人员产生较深的信任和依赖,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同时也督促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郑秋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2周郁秋.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关键词剖宫产妇个性化心理护理手术室护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166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2009年6月住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孕妇395例,年龄22~36岁;初产妇共193例,经产妇共203例。
护理
产妇术前心理分析:①紧张恐惧心理:由于产妇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手术失败、怕麻醉、怕疼痛及胎儿术中出现意外,充满紧张和恐惧,甚至不能配合手术或者拒接手术。②焦虑心理:产妇焦虑来自多方面,许多产妇对分娩中出现胎儿窘迫、滞产等原因而需急症手术,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影响喂奶,腹部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思虑过度,产生紧张情绪;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产生一定的怀疑心态。③家庭状况:担心手术给家庭带来的一系列负担,包括经济和身心上的负担。
产妇手术前的心理护理:①给产妇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病房环境,避免不舒适的发生,使产妇在术前保持一个愉快、轻松的心态。②做好术前访视工作,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主动与产妇交谈,耐心说明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③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做好家庭调查,与孕妇家属沟通好,做好家属工作,消除顾虑,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身心负担,适当安排家属、朋友及时探视,引导他们安慰和鼓励产妇,减轻产妇术前紧张与焦虑。病人家属态度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护士耐心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更好地配合手术。④针对每个孕妇的心理特点,做好个案心理护理。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①在术中,护士应用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配合手术,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胎心,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告知手术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②巡回护士始终陪伴产妇,讲明麻醉与术中的必要配合。如术中牵拉脏器或取胎儿时会有不适及牵拉痛,嘱产妇作深呼吸,可减轻不适和疼痛。③分娩后及时告诉产妇胎儿性别、发育情况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开奶、早吸吮,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④巡回护士定时询问产妇的感受,勤观察产妇的面部表情,观察并记录尿量和术中出血量,防止大出血的发生。
术后随访:我院采取“三访制”即术后6小时、第2天、第5天。采取“三访制”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产妇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她的术后恢复,会很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她早日康复,另外也大大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我院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促进了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讨论
剖宫产术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1]。护士只有掌握每位剖宫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2]。
通过对产妇术前开展心理护理,使产妇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产妇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为主动配合手术做好准备,使手术顺利进行。
确保产妇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通过对产妇实施术前、术中的身心护理、术后的随访,使产妇对医护人员产生较深的信任和依赖,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同时也督促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郑秋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2周郁秋.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