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梁巘是清乾隆年间六大书家之一。其书学米芾、苏轼、董其昌、李邕和“二王”等,而受李邕影响最大。梁巘用印组合方式及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署名习惯也有一个由繁到简、渐趋符号化的演进过程。在《梁巘全集》所收131件墨迹中,有29件应系伪作。
关键词:梁巘;李邕;《承晋斋积闻录》;用印组合方式;署名习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1)05-0077-09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1.05.011
梁巘,生年不详,字闻山,号松斋、断研主人,清代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举,历任咸安宫教习、湖北巴东县知县、寿春循理书院院长等职,卒于乾隆五十年(1785)七月。[1]28梁巘以擅书闻名,与梁同书、梁国治、王文治并称“三梁一王”,与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著有《承晋斋积闻录》等。陈振濂《梁巘全集·序一》提出梁巘在书法史上最突出的贡献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富于庙堂气的、中规中矩的行楷书,在他的一生中,这是根本。二是他的执笔法和技法理论研究。三是他尚帖的书法理论。[2]碑刻卷3-4梁巘书迹大多已失传,流传下来300多幅作品散藏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和图书馆,有的被私人收藏。胡冰先生《梁巘书法》是国内第一套收集梁巘书作较全的书籍,[3]而吴磊先生《梁巘全集》则后出转精,无论是书作数量还是图版清晰度,都远远超过前者。
出于对乡贤梁巘的景仰之情,笔者对《梁巘全集》所收作品和梁巘《承晋斋积闻录》内容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明晰了梁巘的书学渊源,发现梁巘用印组合方式及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署名习惯也有一个由繁到简、渐趋符号化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对《梁巘全集》所收作品的真伪进行了考辨。
一、梁巘书学渊源
梁巘书学米芾、苏轼、董其昌、赵孟頫、李邕、张从申和“二王”等,临摹李邕书法最久,用功最深。其书学渊源和书法面貌大致如下:
第一,学米芾、苏轼、赵孟頫书。梁巘《承晋斋积闻录》曰:“吾少年学苏、米,意气轩举,多有欺人之概,晚年结构渐密,收束自然,往往近赵,而不知者以为降格。”[4]104又梁巘友人汪焘跋《梁巘临<淳化阁帖>册页》曰:“余与闻山交最久,所得书皆辛卯之前,苏、米居多。”[1]55按,辛卯年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距离梁巘卒年乾隆50年(1785)约十五年。梁巘晚年曾临苏轼《罗池庙享神辞帖》赠送弟子:“余购《金石录》数十年不得,乾隆己亥冬游广陵,于郃阳秦晋斋处借得。携归年余,欲录之而未暇也,门人萧生亦桥、王生鲁庵、许生春林,为余分抄数月而成。……乃为临东坡《罗池庙享神辞帖》一卷酬之,此则赠亦桥者也。”[4]128梁巘早年也学过赵孟頫书,只是自认为学得不好而已。其《承晋斋积闻录》曰:“余廿年前学赵松雪书不能似,近学李北海《云麾碑》,笔稍稍立得住,或以为似赵。盖松雪初学二王,晚年碑版,实脱胎于李。……壬寅秋,与张责万书屏有餘幅,并赘数语,以志吾愧。”[4]92-93壬寅年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梁巘“廿年前学赵松雪书”,时间当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之前。
第二,学董其昌书。汪焘跋《梁巘临<淳化閣>册页》曰:“闻山于书无所不窥,其初由香光而入,遂造北海之室。”[1]39说明梁巘学董其昌在学李邕之前,其学董书为学北海书奠定了基础。如梁巘《临董其昌<成道记碑>》立轴、《书姚旅<山家>》立轴、《书曹唐<小游仙诗>》立轴等,皆印证了其学董书的经历。《承晋斋积闻录》还记载了梁巘对董其昌《成道记碑》的理解:“董思白《成道记》,晚年书,结构遒紧而笔意多拙,亦间有飘处,细按之,一瘦笔书也。古人于书,大抵晚岁归于平淡,而浑含收敛,多若不经意不用力者,无复少年习气矣。”[4]35
第三,学李邕、徐浩、张从申书。梁巘还由米芾上溯李邕,其《承晋斋积闻录》曰:“米海岳行法多出自李括州,余即以米行法临《云麾碑》。从流溯源,自是得门而入。”[4]92梁巘对李邕书法评价很高:“唐碑行书,的数李北海《云麾碑》,王缙、苏灵芝诸人皆不及也。北海逸气生动,通身贯注,裴休所谓书中仙手者也,且有英雄盖世之概。王、苏等如战斗者,只顾得自己身耳。”[4]69-70梁巘临李邕书数量尤多,如清代张穆《李思训碑跋》曰:“吾家松斋书最多,其临《思训碑》者,亦不下数十册。”[5]620其间梁巘虽然也学过徐浩和张从申,但其最推崇的、学习最久、临摹最多的仍数李邕书。其《承晋斋积闻录》曰:“徐季海《不空和尚碑》石有断处,缺二十余字。余向见董文敏公有临此碑全文,因取添注于旁,文遂无不可读者。《不空碑》规矩准绳好过张从申,而其硬处还有不及从申者,终是李北海强过诸公也。”[4]21细审其书迹,从乾隆四十年(1775)梁巘书《循理书院碑记》,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报恩寺碑》,再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书《玻璃泉记》,梁巘学李邕书的水平已日益成熟,其对学李邕书的成就颇为自信:“寿凤《报恩寺碑》劈实健劲,泗州《玻璃泉记》沉着苍劲,二碑皆学李北海《麓山寺》,故气魄亦与之相近。”[4]96
第四,学“二王”书。梁巘《承晋斋积闻录》曰:“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健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4]111从其书法实践看,学习李邕、张从申等所书唐碑为其回归“二王”奠定了基础。梁巘曰:“李北海书全凭气力,拓开间架。若《兰亭》《半截碑》,力大无穷,看去却极静,此北海所以不及也。然初必从北海、欧、褚入手,拓开气力,极足极满,然后收到《兰亭》《半截碑》上。”[4]79梁巘晚年对王羲之《兰亭序》的理解渐趋深刻。梁氏曰:“吾近日尝喜看《兰亭》。”[4]92“吾向尝临《兰亭》,然终不甚解其所以佳,近日临欧、李既久,方知《兰亭》之紧,非他书所能及。”[4]92 《梁巘全集》所收作品中,早期主要是董其昌书法面貌,然数量不多。中晚期临摹之作所占比例较大,精品较多。其自作行书,或似苏,或似赵,或似颜,或似“二王”,而更多呈现为李邕书法面貌。草书则明显受到王羲之的影响。
二、梁巘用印组合方式及其变化
梁巘印章主要有“景华书屋”“松斋”“梁巘之印”“梁巘私印”等。启首钤“景华书屋”印,款后通常钤两枚印章,上方钤姓名章(“梁巘之印”或“梁巘私印”),下方钤印斋号章(“松斋”),少数情况下,款后只钤盖一枚姓名章。梁巘用印有几种常见的组合方式,笔者曾有专文讨论。[6]172-175兹将相关文字转换成图表,并对原来的观点略加补充,以便进一步说明问题(表1)。
此外,有一组印章,篆文也是“景华书屋”“梁巘私印”“松斋”,钤于《节书苏轼<唐氏六家书后>》中堂(阜阳博物馆藏)、《节书黄伯思<东观余论>》中堂两种(阜阳博物馆、山东博物馆藏)、《节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立轴(开封市博物馆藏)、《书杨万里<木樨芙蓉盛开>》立轴(私人藏)共5件作品中(图1)。这组印章与上面提到的几种皆不相同,且书作水平较梁巘真迹逊色不少,故而有可能系临仿者所为,或出于代笔之手。又,关于梁巘代笔,有据可考为霍邱王秩群。王潜刚《清人书评》:“邑人索书者坌集,不能遍应。先曾祖辄代书之,钤印持去,人不能识也。”[7]85当然,梁巘或许还有其他代笔人,因资料所限,暂不可考。
三、梁巘署名习惯的演进
从《梁巘全集》所收墨迹看,梁巘署名经历一个由繁到简、由流美到老辣的演进过程。“梁巘”的“巘”字,起初中间有一个横折笔画,大约乾隆四十年(1775)时简化成一点。至于“闻山梁巘 ”四个字,在早期署名中,“闻”“山”二字往往断开书写,且“闻”字中间一笔有转折,这个时段大约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秋之间。在中后期署名中,“闻”字的竖折与“山”字的竖画往往简省成一竖,且“闻山梁巘 ”四字通常为一笔书,趋于符号化。这个时段大约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月至乾隆五十年(1785)之间。当然,在变化时段之间,往往有个过渡期。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曾专题讨论过,[6]175由于篇幅所限,未能充分论述,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这里也用图表形式加以呈现(表2)。
四、梁巘书法伪作
通过对梁巘书法渊源、用印组合方式、署名习惯的梳理,笔者发现《梁巘书法》和《梁巘全集》所收墨迹中存在不少伪作。本文以《梁巘全集》所收131件梁巘墨迹为主要研究依据(表3)。
此外,还有几件存疑之作,如安徽博物院藏《行书“镂管冰壶”七言联》,有的笔画轮廓光滑,有的笔画粘成块状,笔道不清,署名缺少梁巘斩截之气,梁巘通常将三枚印章组合使用,而此作仅有一枚,且似粘贴上去的,故此作或应为钩填之作。又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节书于慎行<笔麈>》立轴,用笔和结体太单调,笔墨韵致不足。
结 语
从书学渊源看,梁巘书学米芾、苏轼、董其昌、赵孟頫、李邕、张从申和“二王”等。从印章和署款看,梁巘用印组合方式及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署名习惯也有一个由繁到简、渐趋符号化的演进过程。本文以《梁巘全集》所收131幅梁巘墨迹为依据,指出其中有29件伪作,并略陈理由,旨在去伪存真,还原梁巘书法本来面目,从而进一步促进梁巘书法研究。当然,以上只是笔者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请专家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1] 张朝阳.梁巘评传[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9.
[2] 吴磊.梁巘全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
[3] 胡冰.梁巘书法[M].香港: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10.
[4] 梁巘.承晋斋积闻录[M].洪丕谟,点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
[5] 李放.皇清书史[M]//周骏富.清代传记叢刊(艺林类)第23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
[6] 熊言安.梁巘用印组合方式和署名习惯[J].中国书法,2021(05).
[7] 王潜刚.清人书评[A].民国石印巾箱本.
(责任编辑:涂 艳 杨 飞)
关键词:梁巘;李邕;《承晋斋积闻录》;用印组合方式;署名习惯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1)05-0077-09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1.05.011
梁巘,生年不详,字闻山,号松斋、断研主人,清代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举,历任咸安宫教习、湖北巴东县知县、寿春循理书院院长等职,卒于乾隆五十年(1785)七月。[1]28梁巘以擅书闻名,与梁同书、梁国治、王文治并称“三梁一王”,与孔继涑并称“南梁北孔”,著有《承晋斋积闻录》等。陈振濂《梁巘全集·序一》提出梁巘在书法史上最突出的贡献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富于庙堂气的、中规中矩的行楷书,在他的一生中,这是根本。二是他的执笔法和技法理论研究。三是他尚帖的书法理论。[2]碑刻卷3-4梁巘书迹大多已失传,流传下来300多幅作品散藏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和图书馆,有的被私人收藏。胡冰先生《梁巘书法》是国内第一套收集梁巘书作较全的书籍,[3]而吴磊先生《梁巘全集》则后出转精,无论是书作数量还是图版清晰度,都远远超过前者。
出于对乡贤梁巘的景仰之情,笔者对《梁巘全集》所收作品和梁巘《承晋斋积闻录》内容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明晰了梁巘的书学渊源,发现梁巘用印组合方式及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署名习惯也有一个由繁到简、渐趋符号化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对《梁巘全集》所收作品的真伪进行了考辨。
一、梁巘书学渊源
梁巘书学米芾、苏轼、董其昌、赵孟頫、李邕、张从申和“二王”等,临摹李邕书法最久,用功最深。其书学渊源和书法面貌大致如下:
第一,学米芾、苏轼、赵孟頫书。梁巘《承晋斋积闻录》曰:“吾少年学苏、米,意气轩举,多有欺人之概,晚年结构渐密,收束自然,往往近赵,而不知者以为降格。”[4]104又梁巘友人汪焘跋《梁巘临<淳化阁帖>册页》曰:“余与闻山交最久,所得书皆辛卯之前,苏、米居多。”[1]55按,辛卯年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距离梁巘卒年乾隆50年(1785)约十五年。梁巘晚年曾临苏轼《罗池庙享神辞帖》赠送弟子:“余购《金石录》数十年不得,乾隆己亥冬游广陵,于郃阳秦晋斋处借得。携归年余,欲录之而未暇也,门人萧生亦桥、王生鲁庵、许生春林,为余分抄数月而成。……乃为临东坡《罗池庙享神辞帖》一卷酬之,此则赠亦桥者也。”[4]128梁巘早年也学过赵孟頫书,只是自认为学得不好而已。其《承晋斋积闻录》曰:“余廿年前学赵松雪书不能似,近学李北海《云麾碑》,笔稍稍立得住,或以为似赵。盖松雪初学二王,晚年碑版,实脱胎于李。……壬寅秋,与张责万书屏有餘幅,并赘数语,以志吾愧。”[4]92-93壬寅年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梁巘“廿年前学赵松雪书”,时间当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之前。
第二,学董其昌书。汪焘跋《梁巘临<淳化閣>册页》曰:“闻山于书无所不窥,其初由香光而入,遂造北海之室。”[1]39说明梁巘学董其昌在学李邕之前,其学董书为学北海书奠定了基础。如梁巘《临董其昌<成道记碑>》立轴、《书姚旅<山家>》立轴、《书曹唐<小游仙诗>》立轴等,皆印证了其学董书的经历。《承晋斋积闻录》还记载了梁巘对董其昌《成道记碑》的理解:“董思白《成道记》,晚年书,结构遒紧而笔意多拙,亦间有飘处,细按之,一瘦笔书也。古人于书,大抵晚岁归于平淡,而浑含收敛,多若不经意不用力者,无复少年习气矣。”[4]35
第三,学李邕、徐浩、张从申书。梁巘还由米芾上溯李邕,其《承晋斋积闻录》曰:“米海岳行法多出自李括州,余即以米行法临《云麾碑》。从流溯源,自是得门而入。”[4]92梁巘对李邕书法评价很高:“唐碑行书,的数李北海《云麾碑》,王缙、苏灵芝诸人皆不及也。北海逸气生动,通身贯注,裴休所谓书中仙手者也,且有英雄盖世之概。王、苏等如战斗者,只顾得自己身耳。”[4]69-70梁巘临李邕书数量尤多,如清代张穆《李思训碑跋》曰:“吾家松斋书最多,其临《思训碑》者,亦不下数十册。”[5]620其间梁巘虽然也学过徐浩和张从申,但其最推崇的、学习最久、临摹最多的仍数李邕书。其《承晋斋积闻录》曰:“徐季海《不空和尚碑》石有断处,缺二十余字。余向见董文敏公有临此碑全文,因取添注于旁,文遂无不可读者。《不空碑》规矩准绳好过张从申,而其硬处还有不及从申者,终是李北海强过诸公也。”[4]21细审其书迹,从乾隆四十年(1775)梁巘书《循理书院碑记》,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报恩寺碑》,再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书《玻璃泉记》,梁巘学李邕书的水平已日益成熟,其对学李邕书的成就颇为自信:“寿凤《报恩寺碑》劈实健劲,泗州《玻璃泉记》沉着苍劲,二碑皆学李北海《麓山寺》,故气魄亦与之相近。”[4]96
第四,学“二王”书。梁巘《承晋斋积闻录》曰:“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健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4]111从其书法实践看,学习李邕、张从申等所书唐碑为其回归“二王”奠定了基础。梁巘曰:“李北海书全凭气力,拓开间架。若《兰亭》《半截碑》,力大无穷,看去却极静,此北海所以不及也。然初必从北海、欧、褚入手,拓开气力,极足极满,然后收到《兰亭》《半截碑》上。”[4]79梁巘晚年对王羲之《兰亭序》的理解渐趋深刻。梁氏曰:“吾近日尝喜看《兰亭》。”[4]92“吾向尝临《兰亭》,然终不甚解其所以佳,近日临欧、李既久,方知《兰亭》之紧,非他书所能及。”[4]92 《梁巘全集》所收作品中,早期主要是董其昌书法面貌,然数量不多。中晚期临摹之作所占比例较大,精品较多。其自作行书,或似苏,或似赵,或似颜,或似“二王”,而更多呈现为李邕书法面貌。草书则明显受到王羲之的影响。
二、梁巘用印组合方式及其变化
梁巘印章主要有“景华书屋”“松斋”“梁巘之印”“梁巘私印”等。启首钤“景华书屋”印,款后通常钤两枚印章,上方钤姓名章(“梁巘之印”或“梁巘私印”),下方钤印斋号章(“松斋”),少数情况下,款后只钤盖一枚姓名章。梁巘用印有几种常见的组合方式,笔者曾有专文讨论。[6]172-175兹将相关文字转换成图表,并对原来的观点略加补充,以便进一步说明问题(表1)。
此外,有一组印章,篆文也是“景华书屋”“梁巘私印”“松斋”,钤于《节书苏轼<唐氏六家书后>》中堂(阜阳博物馆藏)、《节书黄伯思<东观余论>》中堂两种(阜阳博物馆、山东博物馆藏)、《节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立轴(开封市博物馆藏)、《书杨万里<木樨芙蓉盛开>》立轴(私人藏)共5件作品中(图1)。这组印章与上面提到的几种皆不相同,且书作水平较梁巘真迹逊色不少,故而有可能系临仿者所为,或出于代笔之手。又,关于梁巘代笔,有据可考为霍邱王秩群。王潜刚《清人书评》:“邑人索书者坌集,不能遍应。先曾祖辄代书之,钤印持去,人不能识也。”[7]85当然,梁巘或许还有其他代笔人,因资料所限,暂不可考。
三、梁巘署名习惯的演进
从《梁巘全集》所收墨迹看,梁巘署名经历一个由繁到简、由流美到老辣的演进过程。“梁巘”的“巘”字,起初中间有一个横折笔画,大约乾隆四十年(1775)时简化成一点。至于“闻山梁巘 ”四个字,在早期署名中,“闻”“山”二字往往断开书写,且“闻”字中间一笔有转折,这个时段大约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秋之间。在中后期署名中,“闻”字的竖折与“山”字的竖画往往简省成一竖,且“闻山梁巘 ”四字通常为一笔书,趋于符号化。这个时段大约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月至乾隆五十年(1785)之间。当然,在变化时段之间,往往有个过渡期。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曾专题讨论过,[6]175由于篇幅所限,未能充分论述,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这里也用图表形式加以呈现(表2)。
四、梁巘书法伪作
通过对梁巘书法渊源、用印组合方式、署名习惯的梳理,笔者发现《梁巘书法》和《梁巘全集》所收墨迹中存在不少伪作。本文以《梁巘全集》所收131件梁巘墨迹为主要研究依据(表3)。
此外,还有几件存疑之作,如安徽博物院藏《行书“镂管冰壶”七言联》,有的笔画轮廓光滑,有的笔画粘成块状,笔道不清,署名缺少梁巘斩截之气,梁巘通常将三枚印章组合使用,而此作仅有一枚,且似粘贴上去的,故此作或应为钩填之作。又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节书于慎行<笔麈>》立轴,用笔和结体太单调,笔墨韵致不足。
结 语
从书学渊源看,梁巘书学米芾、苏轼、董其昌、赵孟頫、李邕、张从申和“二王”等。从印章和署款看,梁巘用印组合方式及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署名习惯也有一个由繁到简、渐趋符号化的演进过程。本文以《梁巘全集》所收131幅梁巘墨迹为依据,指出其中有29件伪作,并略陈理由,旨在去伪存真,还原梁巘书法本来面目,从而进一步促进梁巘书法研究。当然,以上只是笔者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请专家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1] 张朝阳.梁巘评传[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9.
[2] 吴磊.梁巘全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
[3] 胡冰.梁巘书法[M].香港: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10.
[4] 梁巘.承晋斋积闻录[M].洪丕谟,点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
[5] 李放.皇清书史[M]//周骏富.清代传记叢刊(艺林类)第23册.台北:明文书局,1985.
[6] 熊言安.梁巘用印组合方式和署名习惯[J].中国书法,2021(05).
[7] 王潜刚.清人书评[A].民国石印巾箱本.
(责任编辑:涂 艳 杨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