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画派甚多,水墨丹青领域人才济济,其中虞山画派领军人物王翚的成就尤为卓越。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清晖老人,江苏常熟人,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吴厉、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其绘画风格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5岁以前,这一时期,王翚认真摹习宋元大家山水作品,探究山水画技法,笔墨尚未完全成熟,虽有些稚拙却不失清雅从容,作品风格大多清润秀丽、雅洁淳朴。第二阶段为35-60岁,这一时期,王翚大量摹古,技法逐步成熟,其感悟颇丰,态度严谨,擅长从古人笔法中重开新意,展現具有个人色彩的沉重凝练风格。第三阶段是60岁以后,年过花甲的王翚对各家技法已了然于胸,这一时期,笔墨多变化,随心而动,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感悟,下笔大有胸有成竹、运筹帷幄之势气,咫尺之间山水灵动,苍劲老辣,潇洒简练,个性十足。王翚为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绘画融南北为一,自称“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唐人气韵”,将笔墨之精能与丘壑之生动融为一体,达到“夺抉造化之神髓,重开古人之生面”的效果。
王翚的存世作品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临仿古代各家画迹,大多刻画精细,能以假乱真,当时,许多商家买下王翚的仿作充当古人真迹,连专门研究鉴定的行家都难以辨认。二为即兴小品,笔墨简洁清新,多为友人之间互赠或酬请的作品,虽不是件件呕心沥血,但其中不乏用心至极的精品。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作品,以摹古诉说自我理解,图画自我感受,抒发自我情怀和对自然的感悟,这类画主要是在古人的技法上表现现实及心中之景。《重江叠嶂图》和《太行山色》可以称为王翚的中期代表作,展现了他艺术成熟期的绘画风格和高超娴熟的绘画技艺。
一、《重江叠嶂图》赏析
根据作品风格,王翚的绘画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重江叠嶂图》创作于第二阶段,即35-60岁,其间,王翚大量摹古,技法逐步成熟,其感悟颇丰,态度严谨。王翚既习传统重视古意,又着天然表达胸臆,融南北各家之长,画法多样,擅长从古人笔法中重开新意,形成蕴藏个人色彩的沉重凝练风格。《重江叠嶂图》是王翚于1684年创作的一幅长卷,被公认为其最好的作品,获乾隆帝题“神品第一”“国朝第一卷”“王翚第一卷”和七律诗一首,其后又有陈宝琛题跋。图末有作者的题跋,钤有“王翚之印”“石谷子”印。此卷于乾隆时期入清内府,钤有“养心殿鉴藏宝”等印,后从清内府流出,曾归近人周鸿孙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全卷低缓的山峦、滩涂与高耸的山峰交错绵延,山形地势起伏蜿蜒,各段景致不同,取景方式不一。前段取马、夏边景之境,除重要描绘的山顶山腰之外,其余均以云雾遮挡,近处的山石、树木清秀雅致,屋宇楼阁掩映于树丛和苍茫的云雾之间,隔着烟波浩渺江面的是若隐若现、蜿蜒的远山。中部是全卷的高潮部分,群山呈众心捧月状奔向耸立的高峰,这一段景物描绘采用移动的多视角表现方式,山体的俯仰之势和正面及左右之貌以全景式的处理方式完美地展现出来,山石的走势随着全卷的气脉律动,大块体积和小块山石的组合并配以笔墨色彩的浓淡变化,凸显了山体的层次。云雾烟岚松动空灵,山石错落放置,树木或疏或密,笔墨营造出一份悠然舒缓的氛围。卷尾则以绵延低缓的山丘用两段式的构图徐徐结束。
《重江叠嶂图》运用高远、平远、阔远等空间表现手法,将高山低岩、水榭楼台、板桥栈道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山间小径曲折蜿蜒,但有始有终,交代清晰,水脉简洁却不无作用,它在流动之中巧妙地将山体结构明确划分,是前后关系分层的清晰标志,也是关联之源。王翚在《清晖画跋》中指出:“画石欲灵活,忌刻板,用笔飞舞不滞,则灵活矣,繁不可重,密不可窒,要伸手放脚,宽容自在。”透过这样远近相惜、层层叠叠、峰峦环抱的山水程式,可见作者的精心营造。
在《重江叠嶂图》中,山石占主角,线条皴擦的技法自然不少。王翚将五代画家巨然的长披麻皴与宋代画家范宽的短直雨点皴二者兼施。长披麻皴画出了山石细密的纹理,犹如弯曲的兰草真正做到“飞舞不滞”,气顺势畅,遒劲有力,参差有致,松紧适宜。短直雨点皴画出了奇石的各类形态及复杂斑驳的质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全卷山势的起伏、山石的变化似乎又是作画者对人生和内心情感的吐露。时而丰富,时而简单,时而低迷,时而高亢。高耸入云的群山直抒胸臆,倾诉胸中飘飘然,俯仰众生世事,好不惬意,平缓幽静的江面小舟轻泛,少有波痕。造型不一、奇形百态的山石是否暗示世事多变和人生无常,不可想象,不可臆测。再观其树木,多用积墨法层层晕染,烘托出草木滋华,秀气清润。低滩房屋附近多有树木,大小不一,浓淡相间,“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少数枯木光干的树线条方劲,对比葱郁的灌木,增添别具一格的视点,也避免了林木单一。此卷可谓是鸿篇巨制,每一处景致跃然纸上,像正亲身站在江边高山上观望这一片郁郁葱葱宏伟之景。观者不免参悟出世界的浩大、自身的渺小,这也是此画最深的高妙之处:运古人笔法,将胸中感悟借自然之景尽情倾诉。
二、《太行山色》赏析
《太行山色》为设色纸本手卷。画幅尾部款识题道:“岁次丁卯端阳前四时,拟关仝笔。”这一年,王翚55岁,这是其艺术生涯第二阶段,其艺术创作相当成熟。从创作背景来看,王翚中年广泛交游,结识较多书画收藏大家,接触历代名作真迹,技艺精进,这时已大开眼界,正欲借古开今,重开新意的绘画风格。《太行山色》图卷可以称作能表现其中期绘画风格和技艺的经典之作。
《太行山色》虽自题“拟关仝笔”,但现观之,布局、勾勒、山石仿关仝,皴法倒以范宽技法为主。北方山石坚硬粗糙,加之其干燥的特征,用北派画家的技法最为恰当。北方山石不同于南方的绵延,造型千变万化,山势雄阔险峻,一片片拔地而起,重重叠叠,依傍牵连,形成恢宏磅礴之势。卷首以春暖花开的江岸为始,卷尾以水村幽居、渔父闲钓为结束。全景构图的巨幅长卷使人心旷神怡,取深远、平远之法将高低远近的景色囊括其中,两端景致表现出平之悠远,主体山石则凸显深之幽远。
《太行山色》充分显示了王翚对北派画风的深刻理解与娴熟表现,运用较为短促的笔触将北方山石在特殊气候环境下裸露的坚硬、粗糙的质感表现得活灵活现。特别是对山石形态的刻画尤为精彩,丘壑纵横或奔涌,或盘桓,或峭立,如波涛,如猛兽,如剑戟,峰岩苍翠,山石无论耸立还是倾斜几乎都是峭抜突巍状,千姿百态的山石在作者笔下熠熠生辉。山体以赭石色打底,敷有淡淡的青衣外衫,明暗之处墨色层次分明。前半部分色调相对明亮,后半部分山峰交叠处树木增多,幽深宁静。山承着树,树连着山,不绝不断,摩肩接踵,密不可分。各类树木或双勾,或夹叶,亦圈亦点,繁密葱郁处紧密相依,疏朗处简明豁然,一张一弛,繁而不重,疏而不简,收放得当,将太行山点缀得栩栩如生,可见作者传统绘画技法掌握及运用娴熟自如。此卷虚处有限,对云水没有过多的表现,主要集中在画卷尽头,使画面有一种延伸感,将虚之境生发在画外之无尽空间。大手笔刻画实景,构图严谨,使画面有着强烈的疏密虚实对比,布置得当,者是其艺术达到成熟的精致之作。
三、结语
《重江叠嶂图》和《太行山色》是王翚的两幅中期绘画作品,十分精妙。这不仅得益于王翚熟练掌握传统绘画技法,以传统为基础进行创新,也跟王翚中年时期的交游联系紧密。王翚广泛结交书画大家和收藏大家,近距离观摩和学习历代名作,不仅拓展了艺术见解,还扩宽了绘画创作思路,这都使得其这一阶段的作品表现出自我风采。因此,在学习传统山水画技法和临习、欣赏山水画阶段,《重江叠嶂图》和《太行山色》是值得借鉴的两幅山水画作品。
(上海大学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
王翚的存世作品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临仿古代各家画迹,大多刻画精细,能以假乱真,当时,许多商家买下王翚的仿作充当古人真迹,连专门研究鉴定的行家都难以辨认。二为即兴小品,笔墨简洁清新,多为友人之间互赠或酬请的作品,虽不是件件呕心沥血,但其中不乏用心至极的精品。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作品,以摹古诉说自我理解,图画自我感受,抒发自我情怀和对自然的感悟,这类画主要是在古人的技法上表现现实及心中之景。《重江叠嶂图》和《太行山色》可以称为王翚的中期代表作,展现了他艺术成熟期的绘画风格和高超娴熟的绘画技艺。
一、《重江叠嶂图》赏析
根据作品风格,王翚的绘画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重江叠嶂图》创作于第二阶段,即35-60岁,其间,王翚大量摹古,技法逐步成熟,其感悟颇丰,态度严谨。王翚既习传统重视古意,又着天然表达胸臆,融南北各家之长,画法多样,擅长从古人笔法中重开新意,形成蕴藏个人色彩的沉重凝练风格。《重江叠嶂图》是王翚于1684年创作的一幅长卷,被公认为其最好的作品,获乾隆帝题“神品第一”“国朝第一卷”“王翚第一卷”和七律诗一首,其后又有陈宝琛题跋。图末有作者的题跋,钤有“王翚之印”“石谷子”印。此卷于乾隆时期入清内府,钤有“养心殿鉴藏宝”等印,后从清内府流出,曾归近人周鸿孙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全卷低缓的山峦、滩涂与高耸的山峰交错绵延,山形地势起伏蜿蜒,各段景致不同,取景方式不一。前段取马、夏边景之境,除重要描绘的山顶山腰之外,其余均以云雾遮挡,近处的山石、树木清秀雅致,屋宇楼阁掩映于树丛和苍茫的云雾之间,隔着烟波浩渺江面的是若隐若现、蜿蜒的远山。中部是全卷的高潮部分,群山呈众心捧月状奔向耸立的高峰,这一段景物描绘采用移动的多视角表现方式,山体的俯仰之势和正面及左右之貌以全景式的处理方式完美地展现出来,山石的走势随着全卷的气脉律动,大块体积和小块山石的组合并配以笔墨色彩的浓淡变化,凸显了山体的层次。云雾烟岚松动空灵,山石错落放置,树木或疏或密,笔墨营造出一份悠然舒缓的氛围。卷尾则以绵延低缓的山丘用两段式的构图徐徐结束。
《重江叠嶂图》运用高远、平远、阔远等空间表现手法,将高山低岩、水榭楼台、板桥栈道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山间小径曲折蜿蜒,但有始有终,交代清晰,水脉简洁却不无作用,它在流动之中巧妙地将山体结构明确划分,是前后关系分层的清晰标志,也是关联之源。王翚在《清晖画跋》中指出:“画石欲灵活,忌刻板,用笔飞舞不滞,则灵活矣,繁不可重,密不可窒,要伸手放脚,宽容自在。”透过这样远近相惜、层层叠叠、峰峦环抱的山水程式,可见作者的精心营造。
在《重江叠嶂图》中,山石占主角,线条皴擦的技法自然不少。王翚将五代画家巨然的长披麻皴与宋代画家范宽的短直雨点皴二者兼施。长披麻皴画出了山石细密的纹理,犹如弯曲的兰草真正做到“飞舞不滞”,气顺势畅,遒劲有力,参差有致,松紧适宜。短直雨点皴画出了奇石的各类形态及复杂斑驳的质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全卷山势的起伏、山石的变化似乎又是作画者对人生和内心情感的吐露。时而丰富,时而简单,时而低迷,时而高亢。高耸入云的群山直抒胸臆,倾诉胸中飘飘然,俯仰众生世事,好不惬意,平缓幽静的江面小舟轻泛,少有波痕。造型不一、奇形百态的山石是否暗示世事多变和人生无常,不可想象,不可臆测。再观其树木,多用积墨法层层晕染,烘托出草木滋华,秀气清润。低滩房屋附近多有树木,大小不一,浓淡相间,“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少数枯木光干的树线条方劲,对比葱郁的灌木,增添别具一格的视点,也避免了林木单一。此卷可谓是鸿篇巨制,每一处景致跃然纸上,像正亲身站在江边高山上观望这一片郁郁葱葱宏伟之景。观者不免参悟出世界的浩大、自身的渺小,这也是此画最深的高妙之处:运古人笔法,将胸中感悟借自然之景尽情倾诉。
二、《太行山色》赏析
《太行山色》为设色纸本手卷。画幅尾部款识题道:“岁次丁卯端阳前四时,拟关仝笔。”这一年,王翚55岁,这是其艺术生涯第二阶段,其艺术创作相当成熟。从创作背景来看,王翚中年广泛交游,结识较多书画收藏大家,接触历代名作真迹,技艺精进,这时已大开眼界,正欲借古开今,重开新意的绘画风格。《太行山色》图卷可以称作能表现其中期绘画风格和技艺的经典之作。
《太行山色》虽自题“拟关仝笔”,但现观之,布局、勾勒、山石仿关仝,皴法倒以范宽技法为主。北方山石坚硬粗糙,加之其干燥的特征,用北派画家的技法最为恰当。北方山石不同于南方的绵延,造型千变万化,山势雄阔险峻,一片片拔地而起,重重叠叠,依傍牵连,形成恢宏磅礴之势。卷首以春暖花开的江岸为始,卷尾以水村幽居、渔父闲钓为结束。全景构图的巨幅长卷使人心旷神怡,取深远、平远之法将高低远近的景色囊括其中,两端景致表现出平之悠远,主体山石则凸显深之幽远。
《太行山色》充分显示了王翚对北派画风的深刻理解与娴熟表现,运用较为短促的笔触将北方山石在特殊气候环境下裸露的坚硬、粗糙的质感表现得活灵活现。特别是对山石形态的刻画尤为精彩,丘壑纵横或奔涌,或盘桓,或峭立,如波涛,如猛兽,如剑戟,峰岩苍翠,山石无论耸立还是倾斜几乎都是峭抜突巍状,千姿百态的山石在作者笔下熠熠生辉。山体以赭石色打底,敷有淡淡的青衣外衫,明暗之处墨色层次分明。前半部分色调相对明亮,后半部分山峰交叠处树木增多,幽深宁静。山承着树,树连着山,不绝不断,摩肩接踵,密不可分。各类树木或双勾,或夹叶,亦圈亦点,繁密葱郁处紧密相依,疏朗处简明豁然,一张一弛,繁而不重,疏而不简,收放得当,将太行山点缀得栩栩如生,可见作者传统绘画技法掌握及运用娴熟自如。此卷虚处有限,对云水没有过多的表现,主要集中在画卷尽头,使画面有一种延伸感,将虚之境生发在画外之无尽空间。大手笔刻画实景,构图严谨,使画面有着强烈的疏密虚实对比,布置得当,者是其艺术达到成熟的精致之作。
三、结语
《重江叠嶂图》和《太行山色》是王翚的两幅中期绘画作品,十分精妙。这不仅得益于王翚熟练掌握传统绘画技法,以传统为基础进行创新,也跟王翚中年时期的交游联系紧密。王翚广泛结交书画大家和收藏大家,近距离观摩和学习历代名作,不仅拓展了艺术见解,还扩宽了绘画创作思路,这都使得其这一阶段的作品表现出自我风采。因此,在学习传统山水画技法和临习、欣赏山水画阶段,《重江叠嶂图》和《太行山色》是值得借鉴的两幅山水画作品。
(上海大学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