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据新华社中国独家报道2016年7月4日消息,近日,有网络爆料称,约2万吨来自上海的垃圾,被偷运、倾倒至苏州太湖西山岛。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4日下午就此事召开新闻通气会,确认被偷运至西山岛欲倾倒的垃圾约4000吨。目前,苏州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7月中旬,又发生了一起上海垃圾在江苏倾倒的事件。而通过近几年的新闻里也可以发现,上海垃圾在苏南地区倾倒并不鲜见。
你对材料中上海垃圾被偷运、倾倒到苏州一事有何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与套作。
【原作雏形】
百密一疏,功亏一篑
不求十全十美,只求面面俱到。
——题记
由于疏于管理,近日,上海市成吨的垃圾被偷运、倾倒至江苏太湖西山岛。此事一时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根源,我认为发生这类事件的原因在于上级管理的疏忽。因为上级管理的疏忽,才使垃圾偷运者有了可乘之机,把如此多的垃圾偷排至异地;因为上级的疏忽,才使江苏太湖管理陷入如此巨大的困境。所以说,百密一疏,功亏一篑。
不得不说,当下社会管理之重要,每一个阶层都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它,任何集体都会难以前进。就好比上海成吨垃圾倒至太湖,如果双方有相关管理制度的话,怎会出现如此令人汗颜的事呢?
也许言语都是苍白的,实实在在的例子更有说服力。
澳大利亚草原广阔,天然的牧草资源相当丰富,但澳大利亚发生过一次因疏于管理引发的巨大危机。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澳大利亚进行许多尝试,可正是在这次尝试中,当地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利益,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严加管理,使得几千万头牛羊的粪便覆盖了草场,导致牧草大量枯死,当地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还好后来当地想出了办法去治理,并更加严于管理,才成就了如今的澳大利亚。
我们再想象一下,一个大公司里,有许多个部门,每个部门掌控着不同的事务,只有每个部门各司其职,才能保持公司平稳运行。忽然有一天,员工都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没有人去执行上级的指令,公司就会像失去了手脚似的,有思想,却不能行动;再者董事会的人都回家享福去了,没人为公司出谋划策,公司就如同一台死机器。生活何尝又不是这样呢?百密一疏,并不是单单指管理一方面,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不求十全十美,但求面面俱到。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出差错的可能。
命运的罗盘,虽然说指向那些有准备的人,但那些准备地更全的人,命运则更加青睐。所以说百密一疏,方可續航!
作文首段先是概述上海垃圾倾倒到苏州的事件,然后由此提炼出观点“百密一疏,功亏一篑”。根据作文题,考生应该围绕材料中上海垃圾倾倒到苏州一事谈看法,然而作文的观点“百密一疏,功亏一篑”并不是一个明确的观点,究竟是要百密一疏,还是杜绝百密一疏;也没有表明自己对上海垃圾倾倒到苏州一事的态度。
这两段文字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按照题目的任务指令来写作,换句话说这两段内容已经脱离了题目中“你对材料中上海垃圾被偷运、倾倒到苏州一事有何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这一任务指令。
在这两段事例论证中,考生把上海垃圾倾倒到苏州一事完全抛开,而是围绕着从事件提炼出来的论点进行举例说理论证。而且该事例论证说理肤浅、绝对、牵强、缺乏逻辑。此外还存在一些语病。尤其是第二个事例论证中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作文中说“百密一疏”是“不求十全十美,但求面面俱到”,但是从事例以及“百密一疏”这一成语的表达意思来看,与其所要表达的观点并不契合。
最后的结论部分,不仅脱离了题目的任务指令,而且也脱离了开头提出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据新华社中国独家报道2016年7月4日消息,近日,有网络爆料称,约2万吨来自上海的垃圾,被偷运、倾倒至苏州太湖西山岛。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4日下午就此事召开新闻通气会,确认被偷运至西山岛欲倾倒的垃圾约4000吨。目前,苏州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7月中旬,又发生了一起上海垃圾在江苏倾倒的事件。而通过近几年的新闻里也可以发现,上海垃圾在苏南地区倾倒并不鲜见。
你对材料中上海垃圾被偷运、倾倒到苏州一事有何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与套作。
【原作雏形】
百密一疏,功亏一篑
不求十全十美,只求面面俱到。
——题记
由于疏于管理,近日,上海市成吨的垃圾被偷运、倾倒至江苏太湖西山岛。此事一时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根源,我认为发生这类事件的原因在于上级管理的疏忽。因为上级管理的疏忽,才使垃圾偷运者有了可乘之机,把如此多的垃圾偷排至异地;因为上级的疏忽,才使江苏太湖管理陷入如此巨大的困境。所以说,百密一疏,功亏一篑。
不得不说,当下社会管理之重要,每一个阶层都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它,任何集体都会难以前进。就好比上海成吨垃圾倒至太湖,如果双方有相关管理制度的话,怎会出现如此令人汗颜的事呢?
也许言语都是苍白的,实实在在的例子更有说服力。
澳大利亚草原广阔,天然的牧草资源相当丰富,但澳大利亚发生过一次因疏于管理引发的巨大危机。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澳大利亚进行许多尝试,可正是在这次尝试中,当地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利益,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严加管理,使得几千万头牛羊的粪便覆盖了草场,导致牧草大量枯死,当地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还好后来当地想出了办法去治理,并更加严于管理,才成就了如今的澳大利亚。
我们再想象一下,一个大公司里,有许多个部门,每个部门掌控着不同的事务,只有每个部门各司其职,才能保持公司平稳运行。忽然有一天,员工都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没有人去执行上级的指令,公司就会像失去了手脚似的,有思想,却不能行动;再者董事会的人都回家享福去了,没人为公司出谋划策,公司就如同一台死机器。生活何尝又不是这样呢?百密一疏,并不是单单指管理一方面,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不求十全十美,但求面面俱到。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出差错的可能。
命运的罗盘,虽然说指向那些有准备的人,但那些准备地更全的人,命运则更加青睐。所以说百密一疏,方可續航!
作文首段先是概述上海垃圾倾倒到苏州的事件,然后由此提炼出观点“百密一疏,功亏一篑”。根据作文题,考生应该围绕材料中上海垃圾倾倒到苏州一事谈看法,然而作文的观点“百密一疏,功亏一篑”并不是一个明确的观点,究竟是要百密一疏,还是杜绝百密一疏;也没有表明自己对上海垃圾倾倒到苏州一事的态度。
这两段文字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按照题目的任务指令来写作,换句话说这两段内容已经脱离了题目中“你对材料中上海垃圾被偷运、倾倒到苏州一事有何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这一任务指令。
在这两段事例论证中,考生把上海垃圾倾倒到苏州一事完全抛开,而是围绕着从事件提炼出来的论点进行举例说理论证。而且该事例论证说理肤浅、绝对、牵强、缺乏逻辑。此外还存在一些语病。尤其是第二个事例论证中存在逻辑混乱的问题。作文中说“百密一疏”是“不求十全十美,但求面面俱到”,但是从事例以及“百密一疏”这一成语的表达意思来看,与其所要表达的观点并不契合。
最后的结论部分,不仅脱离了题目的任务指令,而且也脱离了开头提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