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来源 :西部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llowMyHeart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预设的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的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筛选后文献的一般资料信息(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病例资料来源、分组例数、治疗方法、结局指标、诊断标准、评价标准等),再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对文献关键的结局指标按二分类变量或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医对症治疗联合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腑实证)可降低7天死亡率和28天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降低患者继发多脏器衰竭病例;提高有效率,降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总数水平,且优于单纯西医对症治疗组(P<0.01).结论:西医对症治疗联合中医通腑泄热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腑实证)具有一定的优势.鉴于本研究纳入的原始研究质量偏低,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证实.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均用泼尼松等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口服黄葵胶囊,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24小时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及血甘油三酯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显著.
从中医经典及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病机的认识入手,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应立足于脾胃,攻补兼施进行治疗,但由于各医家见解不同,辨证分型及施治亦有各自特点,辨证论治标准仍不统一,影响临床规范化研究及辨证治疗.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的具体作用靶点和机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PCI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加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