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愉快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运用“愉快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音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愉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愉快教学法” 运用
  1.引言
  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个人情操培养、审美品位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早在1854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也主张“课堂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足见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愉快教学法”的必要性。“愉快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音乐素质教育“给学生创造快乐,让学生带着快乐走进课堂、带着快乐学习音乐,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要求,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
  2.多样教学方法营造愉快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音乐“愉快教学法”(音乐“快乐教学法”),简言之就是在音乐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课堂教学和愉快教学法两重性质。[1]音乐“愉快教学法”特点之一就是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教师音乐教学应尽可能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使之富有趣味性,主要通过以音乐教学内容设计活动和游戏吸引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愉快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要精心设计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愉快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许多小学音乐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如愉快游戏式、动态的图片式、想象引导式、情境表演式、故事感染式、新奇引趣式以及动作操作式等,积极挖掘音乐教学内容蕴涵的快乐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以“愉快游戏式”为例,做游戏非常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能使其注意力持久、稳定且紧张程度较高,不失为“愉快教学法”指导下设计的教学方式。音乐教师在教小学生演唱歌曲时,可设置“音乐渐高时慢慢仰头,音乐渐低时慢慢低头”的游戏,发现做错的小朋友可鼓励他起来表演。有的教师还设置音乐接龙、音节填空、音程代替、填歌词等游戏,寓教于乐,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孩子学好音乐。
  3.将音乐美渗透课堂,与学生齐体验快乐音乐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其基础教育的核心在审美。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音乐就必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2]。将音乐美渗入课堂,教师与学生才能一齐体验快乐音乐的教学活动,实现“愉快教学”的目标。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音乐知识处于刚入门阶段,学习音乐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初步认识过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小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将音乐美渗入课堂,引导小学生发现音乐美。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上以饱满的热情和与音乐作品相符的感情全身心投入教学。音乐教师带给小学生的应该永远是朝气和热情,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教师对音乐的爱,并且自然而然在教师的熏陶下出现轻松、愉快、乐于学习的情绪,音乐课堂应成为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欣赏音乐、表现音乐以及演唱音乐中来,如果只是教师口头传授忽视学生亲身体验,小学生很难发现音乐之美。如有的教师在音乐课上用乐器、伴奏、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愉悦,领略音乐的音韵美和曲调美;有的音乐教师在教唱歌曲前为小学生声情并茂讲述作者创作音乐的激情或音乐故事,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
  4.重视音乐课堂鼓励教育,学生越学越快乐
  “愉快教学法”要求教师重视音乐课堂的鼓励教育,这是因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除了以求知需要的满足来激发快乐情绪外,成功需要的满足也可以引发快乐情绪。古人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爱听好话是人的本性,更何况是步入音乐殿堂不久的小学生!他们能在音乐老师的鼓励和赏识中越学越快乐。一方面,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善于观察、寻找和挖掘每个小学生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音质好,有的同学敢于表现,有的擅长讲音乐故事,有的乐理知识丰富,有的懂部分乐器等等。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才能对音乐有更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他们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更有助于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有的同学不喜欢、不乐意接受音乐或是不认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耐心引导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给予鼓励。
  现在,很多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为小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不管表演效果怎样,都应给予鼓励并加以指导。音乐是要求当众表现的课程,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例如每节课利用课前课后5-10分钟,请同学上台表演。内容可以是独唱、小组唱,可独奏、表演,可诗朗诵,可讲述音乐小故事,可演绎生活小品等等,通过此环节的设计,学生的胆量、表演能力都有了提高,同时学习音乐热情高涨,并在教师的鼓舞下越学越快乐,最终达到“愉快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2]。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愉快氛围、将音乐美渗透课堂及重视鼓励教育,从而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小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欣赏和学习音乐,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占德泉.课堂教学愉快教学法理论体系探讨[J].江西教育,1997(3):2-3.
  [2]徐爱英.愉快音乐教学法[J].文教资料,2009(12):98-99.
其他文献
摘要: “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虽仅一字之差,但差之千里。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了生活对于教育的本源作用,是一种正确的教育观;教育即生活是目前应试教育下我们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也是大部分家长、学校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是错误的偏执的。在大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今天,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并以此来消除教育即生活的片面,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摘要: 在美术教学中挖掘和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使师范美术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我国教育发展新形势,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相长中共同成长。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文化资源 乡土文化 整合方法  美术作为视觉空间造型艺术是一种很普遍的文化形式,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都反映出了当地的社会生活和同时期人们精神的需求,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可以贴近学生生活,使师范美术教学内容更好
最近学校组织“高效课堂组内赛课”,听了几节课,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有如下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率的课堂?怎样才能上出一节精彩的课?经过深思,反省、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要想上一节高效率的精彩的课,就要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做足工夫:如教学的设计、教师的语言、示范,以及评价等;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一节课如果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参与,就成功了一大半。要想学生积极快乐全身心投入,课堂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
摘要: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给我国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职美术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对中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但受传统思想的长期影响,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逐步边缘化。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明确规定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中职美术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
教师的备课工作一直是学校教研工作重点,可教师在教学中能真正做到用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的却很少,大多数教师是迫于无奈的“备课”——抄教案,出现了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现象。为了使教师的备课真正为上好课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2008年暑期,广大教师积极投入了为期三年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2007年度规划课题“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实验工作。  回眸三年的探寻历程,从接受“先学后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