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教育的根本问题。本文以独立学院为着眼点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几点改善建议和具体实施办法。研究目的旨在重视教学教法的改革,且提高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地研讨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独立学院也应制定出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并符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产学研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0.236
创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在国际社会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的关键。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者。在国家经济保增长的同时,更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此项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与国际上优秀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确实存在差距,其问题所在,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应该从我国目前大学生培养现状入手,从分析导致创新能力薄弱的缘由入手[1]。笔者以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起点,结合我国高校独立学院的特点,研究改革的制约因素及改善具体方法。
1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
当代社会中,创新作为关系到国家科学及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因素。在新媒体盛行的大潮影响下,在校大学生自身是能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及自己未来的就业。但当代大学生的此项能力的培养也面临诸多问题,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总体还是比较低的[2]。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创新意识淡薄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偏差的问题,有的学生是高考发挥失常,进入独立学院本身心里存在一定的阴影,想努力改变,但又缺少行动的信心和坚持到底的毅力。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单调,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灵感昙花一现而激发短暂热情,经过短时间过程火花就被实际问题所遇到的困难所熄灭,并没有探索并努力解决所面对问题的坚持不懈,学生善于迂回规避问题而要求其自主解决问题,其反应为无能为力。
1.2 创新能力不足
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处于教师‘教’學生才会‘学’的被动学习模式,基础学科理论不扎实,专业技术动手能力不高,“创新”此种高层次要求成为空中楼阁。少数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只能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创新团队。
1.3 缺少创新环境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处于建设中,缺少在科研方面能力强的专家与带头人,科研立项申请都较难通过,科研课题较少。因此学生缺少参与科研的环境,无论从经费还是科研梯队方面都难以落实和实现。
1.4 创新成果少
学生的创新项目主要源于兴趣和爱好,与生产、生活实际衔接距离长,很难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独立学院科研创新经费短缺,缺少经济支持,无法做好创新产品的推广完善与相关者反馈,科研成果难以得到真正的转化和应用。
2 独立学院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2.1 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就等同实现了多年的理想,终于可以摆脱繁重学习的任务,父母的束缚,很容易造成阶段性的放纵。由于对四年的学习生活没有规划,不能自主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更是沉迷于社交网络或游戏,导致学习生活过于松散。对于社会发展缺少积极地认知,对自身专业所涉及的行业感到茫然,对于所学知识落脚点不明确的问题普遍存在与当代高等学校的学生中。
2.2 应试教育造成学生为了考试而突击学习以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优劣。考试所考核的内容往往是对书本上独立的浅层的理解,缺少对学生综合实际能力的考核环节。导致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而只学跟考试相关的知识章节,从而忽略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3]。事实证明很多学业成绩普通的学生更具有科研及创新潜力,有待开发和深入培养。
2.3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灵活性弱,缺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课程或即便开设的也不能真正达到目的。多以理论型教学内容为主,无法真正和实践做到结合。一些课程根本无法适应就业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需要进行实时调整的课程设置不明朗。
2.4 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无法吸引学生,学生没有兴趣就无法深入研究。很多教学内容几十年不变,很多教材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更是晦涩难懂,严重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教师也欠缺将理论直接融合到实践应用的能力,学生更是难以活学活用。
2.5 自主创新培养资金不足目前高等学校没有专门用于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专用资金。
3 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改革建议
3.1 从意识出发在学生升入大学开始,引入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产生兴趣,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社团的项目展示和宣传吸引更多社员加入。在大学基础课程开设同时,加入创新方法的讲座。提倡举行学生创新大赛的优秀作品展,建立良好的创新氛围。进而提高创新意识,以兴趣为引导,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得到提高。
3.2 教师应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教法上也要创新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结合各自专业特点,运用启发式,双向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也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自身能力过硬,才能引导学生,适时引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拓宽知识面,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提倡跨学科训练,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创新设计更具有全面性[4]。在课上引入项目教学,从根本上联系理论与实际,让学生学习过程不再迷茫,知道为什么学,有什么用,怎么用,形成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专业知识与生活生产相结合的创意征集,鼓励学生利用学生社团完成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是学生在申请流程及技术提高方面乃至发明想法方向上提高其积极性。促使学生放开胆量想象,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之的思维。 3.3 开放创新实验室,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的原有实验室资源,最大程度調动学生参与积极性[5]。由教师或优秀学生代表定期布置创新任务,定期做小组汇报与组间交流,分阶段进行验收,帮助学生更好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
3.4 组织大学生自主创新团体
对相同创新项目有兴趣的以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定期进行评比,压力转化为动力。学校在这方面给予支持,无论是经费上还是教师工作上,对于参与创新社团的指导教师可以考虑计入学时或年终考核。
3.5 制定大赛的奖励机制,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学科竞赛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推动作用[6]。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大赛,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大赛,光电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大赛还有数学建模大赛,以竞赛模式的培养是近年来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有能力的大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得奖学生给予奖励或纳入奖学金评定趋向更为合理。
3.6 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创建自主创新实践体系
多设立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7]。最好为开放性题目,激发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例如在科研训练或课程设计当中,教师给定题目后,提出基本要求和发挥要求,由学生自行查询相关资料,可以制定不同方案实行,对于有创新性的实施方案要大力支持,而应避免千篇一律的复制和仿制,在相关评定的分数上也应该突破传统等级比例的限制。
3.7 独立学院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学校的科研力量能够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的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调动广大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改进对教师绩效的考核办法,实现大学科技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结 论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教学中迫在眉睫的任务,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与学生互为这一工作的主体,二者应相互学习,积极探索。学生应注重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学生迈出科研创新第一步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引导和鼓励工作,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创新发展的平台。教师更要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科研业务能力,使自身素质过硬,才能有效推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进程,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鹏,于兰,刘助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学,2005,91(3):50-53.
[2]辛建,赵祥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与解困路径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6(5):14-15.
[3]曾红元.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6):31-33.
[4]汤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探析[J].成人教育,2010,278(3):66-67.
[5]李范珠,包强,赵燕敏,等.发挥高校科研实验室作用,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21-23.
[6]李国锋,张世英,李彬等.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5-27.
[7]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产学研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0.236
创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在国际社会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的关键。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者。在国家经济保增长的同时,更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此项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与国际上优秀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确实存在差距,其问题所在,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应该从我国目前大学生培养现状入手,从分析导致创新能力薄弱的缘由入手[1]。笔者以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起点,结合我国高校独立学院的特点,研究改革的制约因素及改善具体方法。
1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
当代社会中,创新作为关系到国家科学及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因素。在新媒体盛行的大潮影响下,在校大学生自身是能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及自己未来的就业。但当代大学生的此项能力的培养也面临诸多问题,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总体还是比较低的[2]。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创新意识淡薄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偏差的问题,有的学生是高考发挥失常,进入独立学院本身心里存在一定的阴影,想努力改变,但又缺少行动的信心和坚持到底的毅力。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单调,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灵感昙花一现而激发短暂热情,经过短时间过程火花就被实际问题所遇到的困难所熄灭,并没有探索并努力解决所面对问题的坚持不懈,学生善于迂回规避问题而要求其自主解决问题,其反应为无能为力。
1.2 创新能力不足
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处于教师‘教’學生才会‘学’的被动学习模式,基础学科理论不扎实,专业技术动手能力不高,“创新”此种高层次要求成为空中楼阁。少数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只能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创新团队。
1.3 缺少创新环境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处于建设中,缺少在科研方面能力强的专家与带头人,科研立项申请都较难通过,科研课题较少。因此学生缺少参与科研的环境,无论从经费还是科研梯队方面都难以落实和实现。
1.4 创新成果少
学生的创新项目主要源于兴趣和爱好,与生产、生活实际衔接距离长,很难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独立学院科研创新经费短缺,缺少经济支持,无法做好创新产品的推广完善与相关者反馈,科研成果难以得到真正的转化和应用。
2 独立学院影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2.1 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就等同实现了多年的理想,终于可以摆脱繁重学习的任务,父母的束缚,很容易造成阶段性的放纵。由于对四年的学习生活没有规划,不能自主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更是沉迷于社交网络或游戏,导致学习生活过于松散。对于社会发展缺少积极地认知,对自身专业所涉及的行业感到茫然,对于所学知识落脚点不明确的问题普遍存在与当代高等学校的学生中。
2.2 应试教育造成学生为了考试而突击学习以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优劣。考试所考核的内容往往是对书本上独立的浅层的理解,缺少对学生综合实际能力的考核环节。导致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而只学跟考试相关的知识章节,从而忽略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3]。事实证明很多学业成绩普通的学生更具有科研及创新潜力,有待开发和深入培养。
2.3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灵活性弱,缺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课程或即便开设的也不能真正达到目的。多以理论型教学内容为主,无法真正和实践做到结合。一些课程根本无法适应就业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需要进行实时调整的课程设置不明朗。
2.4 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无法吸引学生,学生没有兴趣就无法深入研究。很多教学内容几十年不变,很多教材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更是晦涩难懂,严重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教师也欠缺将理论直接融合到实践应用的能力,学生更是难以活学活用。
2.5 自主创新培养资金不足目前高等学校没有专门用于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专用资金。
3 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改革建议
3.1 从意识出发在学生升入大学开始,引入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产生兴趣,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社团的项目展示和宣传吸引更多社员加入。在大学基础课程开设同时,加入创新方法的讲座。提倡举行学生创新大赛的优秀作品展,建立良好的创新氛围。进而提高创新意识,以兴趣为引导,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得到提高。
3.2 教师应提高综合素质,在教学教法上也要创新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结合各自专业特点,运用启发式,双向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也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自身能力过硬,才能引导学生,适时引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拓宽知识面,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提倡跨学科训练,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创新设计更具有全面性[4]。在课上引入项目教学,从根本上联系理论与实际,让学生学习过程不再迷茫,知道为什么学,有什么用,怎么用,形成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专业知识与生活生产相结合的创意征集,鼓励学生利用学生社团完成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是学生在申请流程及技术提高方面乃至发明想法方向上提高其积极性。促使学生放开胆量想象,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之的思维。 3.3 开放创新实验室,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的原有实验室资源,最大程度調动学生参与积极性[5]。由教师或优秀学生代表定期布置创新任务,定期做小组汇报与组间交流,分阶段进行验收,帮助学生更好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
3.4 组织大学生自主创新团体
对相同创新项目有兴趣的以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定期进行评比,压力转化为动力。学校在这方面给予支持,无论是经费上还是教师工作上,对于参与创新社团的指导教师可以考虑计入学时或年终考核。
3.5 制定大赛的奖励机制,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学科竞赛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推动作用[6]。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大赛,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大赛,光电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大赛还有数学建模大赛,以竞赛模式的培养是近年来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有能力的大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得奖学生给予奖励或纳入奖学金评定趋向更为合理。
3.6 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创建自主创新实践体系
多设立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7]。最好为开放性题目,激发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例如在科研训练或课程设计当中,教师给定题目后,提出基本要求和发挥要求,由学生自行查询相关资料,可以制定不同方案实行,对于有创新性的实施方案要大力支持,而应避免千篇一律的复制和仿制,在相关评定的分数上也应该突破传统等级比例的限制。
3.7 独立学院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学校的科研力量能够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的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调动广大教师从事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改进对教师绩效的考核办法,实现大学科技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结 论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教学中迫在眉睫的任务,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更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与学生互为这一工作的主体,二者应相互学习,积极探索。学生应注重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学生迈出科研创新第一步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引导和鼓励工作,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创新发展的平台。教师更要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科研业务能力,使自身素质过硬,才能有效推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进程,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鹏,于兰,刘助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学,2005,91(3):50-53.
[2]辛建,赵祥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与解困路径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6(5):14-15.
[3]曾红元.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6):31-33.
[4]汤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探析[J].成人教育,2010,278(3):66-67.
[5]李范珠,包强,赵燕敏,等.发挥高校科研实验室作用,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21-23.
[6]李国锋,张世英,李彬等.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5-27.
[7]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